杜家小娘子第八十八章 回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杜家小娘子 >>杜家小娘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八章 回歸

第八十八章 回歸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5日  作者:莫染流離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莫染流離 | 杜家小娘子 


想明白的人都退走了,準備回去趕緊找點吃的,要是附近的野菜被采走了他們還要到更遠的地方去,這時候還是別離開太遠好。

還有幾個沒臉沒皮的倒是不想走,江老六是一點也不在意,示意看著洞口的幾人把手里的長刀擦亮點回了洞里。

“姜還是老的辣,江管事好手段。”商玉章見江老六幾句話就把鬧騰一早的人給說走了衷心贊道。

江老六謙虛的擺擺手“章少爺謬贊了,我這也是碰見的事兒經驗多一點罷了,說到底還是陛下圣明百姓教化的好,這些人不敢冒犯圣上的產業。”

“江管事說的極是,陛下圣明方有如今的盛世太平。”商玉章對江老六的話非常贊同。身為皇室子弟哪怕再文不成無不就混到街上做混混也會有一種骨子里的自豪感,他們和皇帝流著一樣的血。贊揚皇帝他們也會與有榮焉。

商玉玦性子沖動,說話容易上頭,姨娘和商玉章自小告誡他說道關于皇帝陛下、后宮娘娘和皇子的時候他他就別說話當啞巴,省的因為一句話不對頭給家里招了禍。商玉玦原本沒沒覺得自己說話不經腦子有什么大問題,可自從小時候一個玩的好的同伴說了句‘天下當然是我家的!’后來他就再也沒聽到過關于小伙伴的任何消息。從那兒以后他是謹遵姨娘和哥哥的教誨,只要提到圣上一個贊美詞都不敢用。

聽到哥哥和江老六說道皇帝商玉玦的關上耳朵道了聲去睡會兒便去補覺了。

商玉章兩人說了會兒話便提議帶點東西去看看喜樂大師,大師帶著幾個孩子,孩子又嬌貴他們還是送點過去好。

走這趟船商玉章是覺得倒霉至極,還不知道要在這鬼地方待多久,幸好有喜樂大師這個意外之喜。

聽著江老六那邊鬧騰不用說也知道為的什么,喜樂大師沒有去做和事老的心思,正指揮者青松青楓和杜六帶著斗笠出門找吃的。

喜樂大師只是從江老六的記憶中知道有這么個地方,江老六他們也是第一次來。青松他們早點出去最好趕在別人之前把附近找一找。既然是土匪窩,是住的地方,肯定會種個果樹種點菜。哪怕幾年過去了也不會啥也不剩。青松他們找到了幾人還能多少吃點,真要被別人趕了先啥也吃不到。

“打擾了,小子商玉章和弟弟商玉玦前來拜見喜樂大師,不知可否方便?”商玉章對著洞口晾曬樹枝的小柔禮貌問道。

小柔抬頭猛的瞧見兩人啊了一聲看了看已經停止念經的喜樂大師。點點頭道:“大師請你們進去。”

商玉章和商玉玦長相極其相似,不過一個世家公子氣場全開,一個初出茅廬毛頭小伙子。

“小子玉,章家弟玉玦拜見喜樂大師。”

寒暄的工夫喜樂大師已經快進完了兄弟兩人的人生小電影,慈祥的笑道:“不知兩位施主所謂何事?”你們這么大的徒弟老衲可相不中哦!

關于喜樂大師的一切傳說商玉章都是聽別人說的。不確定喜樂大師什么脾性,商玉章決定從萬能的氣候開始。

“聽聞大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知道這場雨要下多久,若是不能馬上停下我們也可以提前做些準備。”

喜樂大師點點頭:“還是要多準備一些東西的好,這場雨一日半會兒不會停下。施主不用擔心,我們一定能平安離開。”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就天氣的問題討論起來,商玉章多次想要提到自己的身份,都被喜樂大師巧妙的把話兒說回到天氣上。明白喜樂大師不想多談,商玉章帶著氣鼓鼓的弟弟回到了自己鎖住的大洞。

青楓和杜六和快回來,兩人只在附近找了找。帶回來半袋子快熟的梨子,杜六又在河里摸了幾條大魚見撈魚的人多了便回來了。

“有個鍋真方便,還是懷明小師傅聰明。”小柔把采來的野蔥和梨子扔到鍋里滾一滾,想著外面那么多人吃點熱食都不方便對著有先見之明的懷明夸了又夸。

等和梨子水煮好了用青松削回來的竹節裝了把整鍋怪味湯分了。

大商人口眾多,泛濫到一地發生瘟疫當即馬上封鎖,嚴重的話放火燒成也不少見。

十幾年前喜樂大師初綻風華便是在南嶺的一場鼠疫中,在被封鎖的秀水城中提出滅鼠、隔離、焚燒、飲用沸水、烈酒降溫等一些列針對瘟疫的有效措施。讓以往高達八九成的死亡率降低到二三成,救活了一城大半百姓。也造就了喜樂大師傳奇之路的開端。

當年喜樂大師防瘟措施傳開后,之后約到瘟疫這些方法被證實極其有效,很快在百姓中流傳出來。

喜樂大師曾經說過一句‘蔥姜蒜能夠很好的預防很多疾病。’腦殘粉們很快實行開來。做什么東西都喜歡極愛的那蔥姜蒜提提味兒。

這幾日他們只能在野外尋些吃食更是要注意,小柔姑姑見杜六抓了大把野蔥回來干脆和梨子一鍋燉,清肺止咳又防風寒,雙重功效有保障。

杜小喜把煮的半熟的梨子撈出來吃點。喝掉帶點甜味兒的蔥花湯,指著下巴看著清青楓邊烤魚邊夸夸其談。

“昨天本來好多人不想來的,嫌路邊想就近找個地方窩一天,還是一個人說出大師的名頭這些人才跟了過來。見著這邊好多山洞,那些人都感謝大師。”

“聽說這里好像就是土匪的一個落腳點,這些洞多是多。可里面的炕和爛木頭可不多。今天我再去撿柴的時候就找不到了,只能去外面拽樹枝子回來先烘一烘。”

“大師說過這種容易生病的環境下大小便一定要處理好,咱坐的那艘船的船主江管事直接讓人不要動那邊的一個洞讓大家如廁,你們想要如廁的時候一定要說一聲我帶你們去。”

杜小喜和柳垚是什么也干不了,這種天氣能不亂跑就是最大的功勞,兩人無所事事只能坐在被窩里聽青楓說說外面的事情。

青楓過完了嘴癮拍拍屁股上的泥樂呵呵的道:“我去多拽點樹枝回來涼著,這雨要是一直不停這些可不夠。”說完帶上斗笠又鉆了出去。

哪怕六月的天山洞里依舊清涼,現在外面連著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山洞里白日也是一股子透骨寒氣。杜六幾個一直在外面跑怕受了寒便全天點著一小堆火,他們回來也能馬上烤烤。

大商全年降雨極其豐沛,洪澇是最常發的災難。降雨時節一連幾天的大雨也是常見。害怕這次暴雨要持續一段時間他們那半袋子米堅持不下去,小柔每次煮米湯都是放一點點米和大半鍋的野菜一起煮了。

幾天野菜、水果、烤魚下來肚子里都是雜物,一個個心里乞求著雨快點停吧,他們已經受夠這里的野菜了。

杜小喜一行人困在山洞里熬日子的時候。山水縣柳家和杜家已經因為他們的失蹤鬧翻了天。

柳老夫人前些日子就收到二兒子他們要歸家的消息。結果竟然下起了雨,等到晚上也沒等到兒子乖孫回來。

見著外面雨大,大家一致認為他們應該是改乘陸路。

兩日過后還是沒看到人也沒收到任何信件,柳老夫人坐不住了。

兒子到了靠山城的時候就讓人捎了信說馬上就到家,哪怕突然下雨不坐船了。也是過了靠山城,走陸路兩天也能到了。兒子乖孫還不回來難不成是出身事兒?一想到這種可能柳老夫人兩眼一翻暈了。

柳老夫人就兩個寶貝兒子,大兒子自幼在外求學自然比不得天天待在身邊拿好話哄,又常常給帶好吃噠的小兒子親近。更何況小兒子還生了唯一的孫子自然要嬌寵些。

如果兩人跟失蹤柳家就絕種了,他對不起列祖列宗,對不起相公。

在柳老夫人看來柳家大爺柳子平這個大兒子這么多了,丫頭片子生了幾十個,都這個年紀了兒子是肯定生不出來。這傳宗接代的任務自然留在小兒子和孫子頭上,現在兩人都找不見了。柳老太太怎么也接受不了,嗷嗷叫著蓉嬤嬤桂嬤嬤快點雇人去找。

連著兩日暴雨看著碼頭的水位有上漲的趨勢杜家的另個鋪子直接關了門。一家人回到杜家村等著雨停重新開工。

桂嬤嬤帶著柳二爺的信冒雨過來的時候造成的轟動不比柳二爺父子兩人失蹤小。

杜大哥和二哥直接借了桂嬤嬤來時坐的馬車,帶了些吃食北上找人了。

有經驗的船老兒一看天就知道能不能走,柳二爺坐的是景泰船行的大船,翻船的可能性極低,更何況喜樂大師也在,根本不可能發生什么事情。他們一行人一定是滯留在什么小渡口等著雨停下再往家趕。

景泰三艘船上有近五百乘客,加上其他小商家的船怎么也有七八百人。

在這種憋屈的環境中矛盾一觸即發。

發生過一次毒蘑菇中毒死亡,幾次小規模的打斗事件后所有人沉寂下來,好像再有一件小小的事情都能引爆整個營地。

終于,雨停了。

一連五日的暴雨之后。深夜時分突然瓢潑大雨變成了零星細雨,然后風停雨靜。

雨停了!雨停了!

不知道那個缺德事兒做多了晚上不敢睡覺的家伙發現雨停了,瘋了似的叫嚷起來。聽到聲音越來越多的人醒來,激動的跟著嚎里起來。

這些天簡直不是人過的日子。他們終于解放了!

雨停了他們就能離開了。

天還沒亮。江老六便讓二柱子帶著幾個伙計去看看他們的船怎么樣了,若是損毀嚴重他們想走都走不成。

二柱子很快便回來,“河水漲的太厲害了,那片停船的地方全淹了,我們的船還有一艘全在水下,根本走不成。”船沉了。只能等著水退了,把船清理好了才能用。

可是,他們等不下去了。

“我們穿過林子去吧!走旱路!”

翻過南邊的一座大山就能到一個小渡口,到時候不管是坐船還是走旱路都比現在好。前幾日他們不敢爬山也是因為雨太大,太容易發生意外。現在雨停了,只要能爬過去他們很快就能回家。

不少人心動了,他們在這里受夠了。

那幾條船想要重新開至少也五六天,他們不想再忍受餓肚子的滋味了。

不少人在附近住的人吆喝著一起翻山回家,柳二爺目光灼灼的看著喜樂大師好看的大眼睛露出濃濃的期盼。

他不要睡山洞了!他不要集體蹲坑了!他不要天天青菜野菜的過日子了!

他要吃肉!雞肉鴨肉羊肉!親家宰的豬肉!

喜樂大師對上柳二爺渴望的眼神,認同的點點頭:“老衲老早就想著雨停就走,既然柳施主也想如此,那宜早不宜遲我們收拾收拾走吧,還能趕在天黑前到達山的另一邊。”

因著不知道山上是否有野獸,喜樂大師專門相看了幾個身強體壯心眼實的隊友,決定相互照應著翻山。

說走就走,除了一點野果子,眾人也就帶了預防再下雨的斗笠和油布,眾人鍋碗瓢盆被子,甚至行李箱子都扔給了景泰船行送貨上門便上雄赳赳起啊啊朝著山的另一邊出發。

南北大運河兩岸的山很多是沒有名字的,這一座亦是如此,世人只知道這座山從側面看很大很大。

有了信念的堅持,一行人終于饑腸轆轆的在深夜穿過大山爬到了最近的一個渡口。

兩百多個野人似得,多日的山洞生活已經讓他們和丐幫有的一拼。進了渡口家養的狗便開始瘋了一半狂叫,繼而匯聚成一曲擾人清夢的汪之歌。

渡口不大,原本也不過是個小村莊,因著靠著運河平時村里的人拿著吃食跑到渡口去賣,偶爾刮個狂風下個暴雨也有船在這里停一停。也能給各家增添不少進項。

好不容易雨停了,能睡個安穩覺了,結果大半夜的狗集體嚎起來!‘

還讓不讓人睡了!死狗!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杜家小娘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