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家小娘子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杜家小娘子 >>杜家小娘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

第七十九章 他鄉遇故知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5日  作者:莫染流離  分類: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莫染流離 | 杜家小娘子 
其他


熱門、、、、、、、、、、、

心里有了準備,接下來的幾日杜小喜已經能夠坦然的欣賞路上漸變的北地風光。

半個月后一行人終于進入了京都的轄地。

午后停留的間歇,柳二爺和幾個車夫商量著以現在的速度趕到京都已是深夜,便決定在下馬鎮休整一日后明日直接進城。

下馬鎮顧名思義來到這里的人都要下馬歇歇腳,因著臨近進入京都最大最豪華的驛站,京都的達官貴人路過此處多會在這里休整,下馬鎮成了過客們的首選之地。

進入下馬鎮柳二爺便讓車隊朝相熟的客棧駛去,獨自占了一輛車一直沉默坐在車里的寧靜突然探出頭來道:“師父有爵位,直接去驛站。”說完便放下了簾子。

眾人面面相覷,騎馬跟在車旁的柳二爺一拍腦袋笑道:“咱們這次沾大師的光,走!去驛站!”

驛站是朝廷所設,進京的官員皆可入住。喜樂大師因著山中水道和稻田養魚被當今圣上封為喜樂侯,雖然沒有實質的封地和食戶,那也是實實在在的爵位自然又資格入住官員才能住的驛站。

下馬鎮北端皆屬于驛站,因著怕沖撞了貴人,鎮中的人很少靠近。

遠遠的看到有車隊過來,守在門口的驛丁急急笑著迎了上來,心里卻在暗罵哪里來的不懂規矩的土包子,凡是入住驛站的官家都會提前派人來說一聲讓他們安排好,今日也沒聽說有人要來,不用猜也知道是個剛入京的小官。

吐槽歸吐槽,驛丁還是得笑臉相迎。畢竟人家官再小也都比咱們升職空間大,若是因為一時怠慢被那小心眼的記恨在心,等著將來人家發達了,自個也該倒霉了。

“不知是哪位大人府上?”邱明對著跳下車的青楓拱拱手笑著問道。

青楓亦是笑著回道:“我家老爺陪著喜樂大師進京賀壽,今日在這里歇一宿,有勞幫忙安排一番。”

喜樂大師!邱明心里一驚沒想到竟然是這幾年風頭最盛的喜樂大師,邱明收了臉上的笑。虔誠的對著車隊喊了一聲佛號,便熱情的引著車隊往驛站走去。

車隊還未靠近,門口站著的另一個驛丁看到同伴的做派便知道是來了大人物,急急朝驛站里面喊了一嗓子便急忙跑過來幫著停車。

太后大壽將至各地官員紛紛進京。杜立業這個驛丞天天在人前裝孫子,剛剛處理了兩家因著用水井先后起了口角便聽到守門的屬下喊著有貴人來了,這下茶也不敢喝忙跑了出來迎接。

杜立業剛在門口站好,一行幾輛馬車便駛到驛站門口。杜立業帶著屬下恭敬的拜道:“下馬鎮驛丞杜立業恭迎大師”

杜小喜跟著師父從馬車上下來,后面車上的柳二爺寧靜柳垚幾人也一一上前。

“阿彌陀佛。有道是人生四大喜事他鄉遇故知,施主有禮了!”

杜立業見著喜樂大師一副苦行僧的打扮來住驛站便知道眼前的和尚是佛教大師,正想著是哪一位大師便被喜樂大師的話驚的抬起頭來。

天下的和尚一般禿,杜立業見過的高僧沒有十個也有八個,正疑惑著眼前是哪個,眼角掃到大師身后的杜至謙啊的一聲叫了出來。

“原來是喜樂大師!山水縣杜家村杜立業拜見大師!大師的恩情杜立業永世難忘!”杜立業認出眼前人正是大恩人喜樂大師噗通一聲跪了下來。

眼前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四百里加急進京稟報山水縣杜氏一族稻田養魚喜獲豐收的驛丁杜立業。

大商選官途徑極多,恩蔭在官員更迭中占有很大比例。父承子業對于那些高官厚祿的人來說自然是世代富貴的保證,對于底層的劊子手、仵作這些人來卻是束縛世世代代的枷鎖。

杜立業祖上一支便被官府定為驛丁,世世代代近百年奔走在山水縣通往各處的山道上。風霜雨雪他們爬也要爬到目的地。杜立業父親四十歲出頭送信的時候摔斷了腿,五個兄弟抓鬮,杜立業隨后取代了父親成了山水縣驛站的一個個小小的驛丁。

杜立本以為自己也會和父輩一樣死在山路上,最好的結局是和父親一樣不良于行把苦難傳給兒子,看著他的子孫后代艱苦奔波。

這一切的改變皆是來源于喜樂大師,族中族老在大師的幫助下嘗試進行稻田養魚,豐收的喜悅傳來。縣令大人命令杜立業進京報喜,嘉元帝大喜之下金口玉言,杜立業便從山里送信的驛丁變成了通往京都這富貴地的驛丞。感念喜樂大師改變了自己和子孫后代的命運,杜立業和妻子在家給喜樂大師供了長生牌位日、日叩謝喜樂大師。

杜立業當初在山水縣的時候因為常年在外根本沒見過喜樂大師。后成為下馬鎮驛丞更是因為職責所在一日也未離開過。今日第一次見到喜樂大師,大師竟然知道自己是故人,如何能讓杜立業不吃驚,不崇拜。不腦殘。

“杜施主不必多禮,貧僧今日路過此地請施主代為安排我們的住宿。”喜樂大師被杜立業亮晶晶的眼睛盯著,依舊云淡風輕。

杜立業眼睛更亮了,不愧是喜樂大師,這才是高僧應有的風范,前些日子那些前呼后擁的和尚都是渣。

“大師請進。聽禪院已經準備好,小人這就帶您過去。”杜立業傻呵呵的搓著手站在旁邊,眼睛依舊亮晶晶的看著喜樂大師。

喜樂大師念了聲佛,道謝之后一行人跟著杜立業到了聽禪院。

杜立業對于喜樂大師這個恩人和杜至謙杜小喜兩個同族小輩可謂是照顧非常,杜立業婆娘也專門帶著孩子來磕頭,之后見過杜至謙和杜小喜幾人后才算停歇。

一行人并未因遇見族人多做停留,第二日天蒙蒙亮,喜樂大師一行人便隨著其他進京的隊伍出發了。

眾人緊趕慢趕終于在午后看到了京都雄偉的身影。

地平線上突然出現一抹深色,走進了才發現那是一片建立在高地上的宏偉城市。

北地東、西兩個方向直面大海,一年四季降水極多,暴雨暴風雪更是頻發,這也導致了北地的城池大多地勢較高。京都作為都城更是一覽眾山小,也是因此京都歷經千年從未發生大的水災。

到京都和西山的岔路口,一行人就此分開,杜至謙和杜小喜跟著師父去自家廟里。柳家在京城有宅子,柳二爺便帶著兒子去城中居住。

喜樂大師是個有恒產的和尚,拖著看著京都依依不舍的小徒弟往西山趕。大徒弟,都到家門口了,自然是被親爹接回皇宮各種陰謀詭計算計人去了。

修佛者將就意境,具體表現在林里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和尚。這種追求也就導致了大商朝的和尚除了熙熙攘攘兼濟天下的商派和尚,其他各派皆喜歡把道場建在靠近深山老林的山頭上。

京都附近只有西山既滿足和尚們遠離紅塵的喧囂又能讓京里的貴人們看的著,能時不時過來聽聽禪、散散心,撒撒錢。

當年喜樂大師發現山中水道嘉元帝為表其功便命工部在西山建了喜樂寺。

當時喜樂大師雖有賢名也多是民間,喜樂寺因著是皇帝親自命令督造在京都權貴之家引起不小的轟動,一時前去一觀究竟的不知多少。后來還是因著喜樂大師久未露面,熱度這才慢慢降下來。

隨后喜樂大師帶人證實山中水道的可行性,嘉元帝大力興建山中水道,沉寂下來的喜樂寺再次引起熱潮。不過因著喜樂大師在山水寺修行,只聞喜樂大師神奇之名卻見不到人,才再次沉寂下來。

結果又冒出了稻田養魚,西山的和尚們都快忍不住了。

真是夠了,還能不能讓他們好好的接受信仰了!

懷化幾日前便收到師父的手書,知道今日師父便會到達一早領著眾師弟等在山下,恭迎師父第一次進入自家道場。

師兄弟幾個翹首以待,終于見到緩緩而來的青布馬車。

杜小喜跟著師父下車,就看到十幾人有序跪在山道上,知道這就是自己的便宜師兄們。

兩相拜見后,幾人被迎進廟中。

喜樂寺是嘉元帝親自下令工部建造,能讓皇帝看的上眼的自然不一般,就像杜立業,皇帝一高興便要升職,驛丁變成驛丞,可能讓皇帝記住的驛站有幾個?皇帝自然不能當著大臣們的面問咱大商有那這個驛站啊?所以杜立業走狗、屎運成了鼎鼎有名的下馬鎮的驛丞。

喜樂寺亦是如此,皇帝指的幾個峰頭皆是景色秀麗,小河流水,湖光山色應有盡有。在西山眾多寺廟中景色不算最好也是小有特色。

如今五年過去,喜樂寺已經頗具煙火氣息。

入目便是富麗堂皇的莊嚴寶殿,寶殿附近并排著幾個小殿供奉著觀音菩薩、送子娘娘等熱門神仙,寶殿之后一分為二,左半邊是寺中僧人起居做早課的地方。右半邊進門便是一片接天蓮葉的荷塘,荷塘過去便是十幾座大小不一的院落供香客們暫住。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杜家小娘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