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遼東第三百五十一章 私鹽官賣與老將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遼東 >>戰遼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一章 私鹽官賣與老將軍

第三百五十一章 私鹽官賣與老將軍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02日  作者:白河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白河蟹 | 戰遼東 
歷史軍事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別趕緊去玩,記得先投個月票。現在起點515粉絲節享雙倍月票,其他活動有送紅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一條相當寬闊的木棧道,將火*藥作坊所在的城山島與一號定居點所在的日升半島連接了起來;木棧道下面,每隔二十米便是一個粗壯的石墩,再大的風浪即使吹走了木棧道,都能很快重建好;而木棧道的南北兩面,在水最深的幾處,朝著大海伸出了幾條長長的碼頭,即便是在落潮的時候,都能保證船只的停靠。

這里就是楚凡規劃中最主要的碼頭區了——一號定居點的南邊同樣有個半島,那是未來的倉儲區,正在建高大的夯土城墻。

南面的二號碼頭上,楚凡一襲白袍,正朝海面上漸漸遠去的一支小船隊招手;他身后站著的,便是以陳尚仁為首、包括明水洞各家家主在內的人群——他們是來給鄭彩送行的。

總體來看,鄭彩的這次來訪是相當成功的。

化解與六大家之間的積怨這個目標雖然還沒完全實現,但已經有了個良好的開端——接下來鄭家該做的事情,就不是鄭彩這個小字輩能搞定的了,必須得鄭芝龍本人親自來。

楚凡和顏如雪的婚事已經定到了崇禎二年,也就是公元1629年的大年初八,到時候就看鄭芝龍敢不敢來——敢來的話,說明他是真想同六大家和解;不敢來的話那什么都說不起了,復遼軍和鄭家之間只怕難逃一戰。

所以鄭彩在和陳尚仁談妥了雙方商貿合作的大體框架后,便急匆匆離開了——他還要趕往椛島拜訪李、楊二人,為自家叔父的到訪鋪路。

至于商貿合作方面,雙方議定的框架是:仙草卷煙先提供20萬條給鄭家;雪花糖則是1萬斤,后續鄭家負責為牛島采購甘蔗,根據鄭家采購甘蔗的數量再來定給予他們的份額;至于玻璃鏡子,楚凡還是秉承奢侈品饑餓營銷的方針,第一批只給鄭家三十件——這已經讓鄭彩喜出望外了。因為稀缺讓他認為生產玻璃制品是件十分繁難的事情,本以為楚凡能提供個三五件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誰知道一下子得了這么多!

而楚凡最關心的精鹽,鄭彩很謹慎的表示。只能先吃下5000斤試試水——也就是實驗田半個月的產量,讓楚凡很是失望。

不過鄭彩在得知了牛島精鹽那恐怖的產量后,也投桃報李地給楚凡提供了一個思路,那便是——私鹽官賣!

原來大明的鹽引制度是這樣規定的:鹽商需從鹽道衙門領取鹽引,也就是食鹽銷售許可證。然后再從指定的鹽場購買食鹽,最后販運到指定的區域銷售,這便是所謂的官鹽了。

而鄭彩想到的辦法是,利用牛島精鹽和官鹽之間的質量差距,在鹽商買鹽這個環節做文章——只要能保證鹽場官吏的利益不受損,他們當然愿意用質量更好的牛島精鹽替代自家的粗鹽;而鹽商當然更巴不得如此,要知道,現在市場上精鹽和粗鹽之間的價差可是有七八倍之多!

但是由于南方鹽場很少且規模都不大,所以鄭家在這一塊基本沒什么路子;想要私鹽官賣,就必須同實力雄厚、能左右官場的大鹽商合作。這就只能去揚州想辦法了——那里才是鹽道衙門的所在地,更是鹽商們的老巢!

楚凡聽完恍然大悟——這種偷梁換柱的伎倆其實他在后世也沒少見過,只是不熟悉明代的鹽引制度所以才想不出這招。

看著漸漸遠去的帆影,楚凡心中犯起了嘀咕:他的大婚之期也就兩個月不到了,不知道鄭芝龍到時候敢不敢來?

從鄭彩身上,楚凡感覺到了鄭家真是人才濟濟,若是能把鄭家也綁到東印度公司這條船上,自己手下的人才荒當能大大緩解。

就在他深思的當口,北面碼頭的鐘聲響了起來,楚凡轉過身。卻見遠遠地一支規模不大的船隊正向碼頭駛來。

這支船隊破破爛爛的,那帆上到處是大小不一的補丁,卻是哪里的船?

漢城,景福宮偏殿。

李倧頭戴翼善冠。一身明黃色的親王朝服周周正正,端坐在書案后面,正仔細打量著案前微微躬身的一名老頭兒。

老頭兒身著緋色朝服,胸前繡著黑豹,顯而易見是從三品的武官;黑色璞頭內,滿頭銀絲清晰可見;皺皺巴巴的老臉上也是須發皆白。看不到一絲雜色;唯有那雙眸子黑亮深邃,透著股子歷經滄桑的沉著和淡定。

他便是此番剿匪大軍的總指揮——咸鏡南道兵馬節制使泉智男了;為了這位63歲的老將,李倧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算把朝中各派協調好。

書案上攤開了一本厚厚的冊子,李倧掃了一眼上面的數目后沉聲問道,“泉愛卿,若依你之奏請,需征發4道5軍共計馬步42營,再加上水師的6個營,正軍都達1萬3千余人,還要可支三個月的草料糧秣……對付一小撮明國海盜,未免太過了吧?”

泉智男聞言身子不由得微微一顫——李倧面前的那個冊子便是他為這次征伐擬定的,其他也還罷了,在兵力這一塊是他最花心思的,也是最為擔心的。

立國已久的朝鮮同大明一樣,也被冗兵這個問題深深困擾——紙面上朝鮮水陸兵丁達到了28萬之多,可真正有一戰之力的,不過區區四五萬而已;泉智男久在行伍,當然知道其中實情,所以這次他想要的,正是在這四五萬人中抽調;可如此一來,朝鮮軍力的四分之一就都要掌握在他手里了,這可是人臣之大忌。

“啟稟圣主,”泉智男站起身拱手道,“老臣自受命以來,夙夜鉆研這明國海盜之虛實……柳氏私軍,乃我朝鮮私軍之首,非是老臣妄自菲薄,單以戰力而論,老臣麾下8營齊出,都未必是柳氏私軍的對手!……如此強軍,明人海盜卻能數夕即下!……且老臣仔細盤問過濟州逃來的不少人,均言明人海盜幾乎全是步卒,以步卒而能全勝披甲精騎,實乃老臣聞所未聞!……由是觀之,明人海盜戰力之可怖,讓老臣實不敢掉以輕心……為萬全計,當以泰山之勢逼之,方可一鼓而滅!”

李倧聽得連連皺眉——他選泉智男來統領討伐軍,本就是為了沉穩持重著想,沒想到這老將比他想象得還要謹慎得多!

即便真如濟州牧所奏,明人海盜有數千之眾,可畢竟也只是海盜而已,對付海盜都要出動上萬精銳,那不成了笑話了?

想到這里,李倧耐心地同泉智男磋商起來,花了好一番口舌終于把出征規模壓縮到了8千5百人,而且其中還有3千左右是那些不知多少年沒摸過槍桿的冗兵;為了補償大失所望的泉智男,李倧最后把騎兵的數量從300人增加到了800人,這才算勉強安撫好了這位謹慎過頭的老將軍。

告辭出宮以后,泉智男走向了等在宮門外的一眾隨從——既有他從咸鏡南道帶來的家丁仆役,也有到了漢城后清西派諸人塞給他想要分功的親隨。

認蹬上馬后,老將軍帶著隨從朝他在漢城的下處而去,他沒注意到,清西派塞來的一名親隨,正朝不遠處的一名乞丐做了個不易察覺的手勢!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這次起點515粉絲節的作家榮耀堂和作品總選舉,希望都能支持一把。另外粉絲節還有些紅包禮包的,領一領,把訂閱繼續下去!(未完待續。)xh.12


上一章  |  戰遼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