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遼東第二百七十八章 步步為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遼東 >>戰遼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步步為營

第二百七十八章 步步為營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7日  作者:白河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白河蟹 | 戰遼東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正文

作者:下載:

“……這里是水山,距離日升村約有十四五里……也就是六到七千米……沿途大多是草原,樹林幾乎沒有,灌木也很低矮……柳家大宅便在這兒——水山東北,他家的院墻分為兩部分,內院院墻高約丈許,呃,3米多……外院比較低矮,也就一人來高,都是夯土的,但范圍非常大,幾乎把整個水山以及水山西北面一大塊地方都圈了進去。”

牛島城寨中央,新建好的議事大廳里,七八只魚油火把將寬闊的大廳照得亮堂堂的;復遼軍各部的主要負責人——三個哨的哨長以及大多數隊長,葛驃、楊地蛟以及新晉的幾位船長悉數到齊,都在安靜地聽著趙海介紹柳家的情況。

“根據俺們幾個小組的觀察,水山山頂的望樓里,柳家至少放了十多個人在那盯著,方圓四五里內幾乎沒有遮掩,想要摸過去幾乎不可能!”

楚凡雙手撐在中央一張大案上,盯著趙海手繪的那張粗略的地圖,頭也不抬的問道,“夜襲呢?可以考慮嗎?”

趙海看了一眼楚凡身邊的劉仲文,思索了一下道,“恐怕不易……道兒比較遠,不管從哪兒上岸,至少都要走六七千米……另外還有個大麻煩,俺們這兩夜守在柳家大宅外,發現晚上不定時會有人出莊巡邏,一般是兩人,也不舉火,馬蹄還裹了軟布,幾乎都沒什么聲響,最是難以提防!”

凌明還沒回旌義縣,自然也參加了此次軍議,此時插嘴道,“公子,夜襲確實太冒險……這個柳虞侯俺在旌義縣聽說過,他手下有三百多人馬俱甲的騎兵,乃是濟州島,哦不,甚至朝鮮國內都算得上號的精銳……反應非常快,上次金泳太因強征馬課的事兒整治了柳家一個莊頭。上午把人拿進大牢,下午柳家的騎兵便沖到了旌義城下——那可是上百里路!”

楚凡聽得皺起了眉頭,他聽懂趙、凌二人的話了——奇襲固然能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但奇襲要的是速度。自然就不可能帶太多東西,而步兵對付騎兵,恰恰需要很多輔助工具;奇襲得逞也就罷了,稍有個閃失,復遼軍這點人根本不夠騎兵踩!

“亦仙。奇襲絕不可行!”一直沒吭氣兒的劉仲文的這句話,徹底打消了楚凡取巧的念頭,“俺們庚字哨、丁字哨加在一起,也有小三百人,對方也就三百來人,沒必要取巧,堂堂正正和他干一場!”

說著,他走到了那張簡圖前,一邊端詳一邊說道,“俺認為。俺們就該用孫督師對付韃子的那一招——步步為營,一點點逼過去!……俺們復遼軍,但凡有了營寨做依托,朝鮮人的騎兵根本就啃不動!”

他點了點簡圖上日升村東邊一個點,“從這兒登陸,半個晚上就能立起一個營寨……站穩腳跟后,趁著夜晚再往前挪……每次挪出去兩三千米,十日之內俺們就能抵達柳家大宅了。”

他這番話楚凡聽得耳熟,細細一想,這可不就是真實歷史上洪承疇救援錦州的路數嗎?

1641年。皇太極兵圍錦州,洪承疇率吳三桂等八總兵共計13萬人往援,從寧遠到錦州一百多里地,足足走了三個月!

洪承疇所用的。便是步步為營的戰術,最終進至錦州城南**峰山;可惜八總兵貌合神離,當八旗兵掐斷其后路時爭相逃命,把大明最后的本錢全葬送在了松山!

復遼軍不是明軍,自己也不是洪承疇,楚凡相信庚字哨和丁字哨絕不會潰散!

更何況。自己手中還有一個大殺器。

想到這里,楚凡點點頭道,“就依仲文所言,咱們步步為營,碾壓過去!……沈騰、陳二蛋,你倆下去就開始做動員……告訴戰士們,這次是為庚字哨死難的兄弟們復仇!必須要讓朝鮮人血債血償!”

二人站起身來挺直腰桿大聲應是,沈騰接著問了一句,“公子,啥時候出發?”

楚凡默算了一下:庚字哨還剩兩個小隊一百余人,丁字哨有一百五十多人,兩哨加起來共260人,可以排成80余人的正面;兩人之間按一米算,就是80多米,布置蛇形鐵絲網就該是個120米乘100米的長方形,所需鐵絲長度大約在4000米左右;一前一后兩道鐵絲網就需要8000米,再加上尖刺所需的鐵絲,至少需要1萬米;加班加點干的話,5天時間怎么都夠了。

“五天!五天后登陸濟州島!”算好后楚凡回答道。

他話音剛落,肖嵴站了起來抗聲道,“公子,俺們癸字哨也是復遼軍!憑啥留俺們在牛島?”

癸字哨真正開始訓練才20多天,剛剛才開始進行射擊訓練,很多兵連魯密銃的裝填操作都還沒完全吃透,所以楚凡和劉仲文一開始根本就沒考慮他們參戰。

現在看到肖嵴主動請戰,楚凡和劉仲文低聲商量了一會兒后,決定還是帶上癸字哨——雖說都是新兵蛋子,可守著寨墻放放銃總沒問題吧?更重要的是要說什么地方最鍛煉人,還得是真刀真槍的戰場,拉上戰場打一次,比蹲在牛島練上兩三個月都強!

布置好以后,楚凡就一頭扎到了拉絲工場里,盯著拉制鐵絲——三套拉絲裝置都已齊備,一根軟鋼棒能拉出8米的鐵絲,1萬米的鐵絲就需要1250根軟鋼棒,而王登海手上只儲備了一百多根軟鋼棒,所以制備軟鋼就是成了頭等大事。

所幸陳尚仁已經從釜山回來了,同船帶回來了近萬斤生熟鐵料,原料倒不成問題。

于是島上其他口的人力全抽調到了鋼鐵組,王登海又豎起了兩個爐子,沒日沒夜的加工軟鋼棒。

米尼彈也開始趕工生產——沖壓裝置造了5臺,用人力提升后進行重力沖壓,每次能沖出60顆米尼彈頭。

軟木底座則由卷煙工場的女工們制備,徐婉云很快便熟悉了生產軟木底座的工序和控制公差的辦法,帶著女工們日夜趕工——加料卷煙?暫時先放著唄,反正倉庫里的貨已經夠今年用的了。

再加上三個哨玩兒了命的操練,整個牛島一下子籠罩在一種磨刀霍霍的氣氛中,即便是不直接相關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熱血沸騰!

就在鐵絲網提前完備,米尼彈也生產出了上萬發的第四天中午,一件意想不到東西的出現,讓楚凡驚喜莫名!(未完待續。)

舉報:/


上一章  |  戰遼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