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遼東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老成精(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遼東 >>戰遼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老成精(完)

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老成精(完)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白河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白河蟹 | 戰遼東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星期二第三彈!

“你們都想明白啦?”

還是在那間特別的內書房里,徐光啟看著眼前三位年輕人,緩緩問道。

“回師祖,徒孫們都想清楚了,愿意跟著小師叔。”

孫和斗帶頭,張子玉以及另外一名二代弟子躬身回答道。

“如此甚好,”徐光啟拈須微笑,慈祥地叮囑道,“公宰,你們記住,跟著亦仙不僅要多問多學,更重要的是要多記錄……吾觀亦仙,雖滿腹西學、機巧多智,然其俗務繁雜,難于靜心將胸中所思一一羅列……此誠徐門西學之一憾也,汝等既愿追隨亦仙,期盼汝等拾遺補缺,將亦仙之學整理成書,流惠天下,方不負這番際遇。”

孫和斗頻頻點頭——三天前他把那個火銃的疑問拋出來后,楚凡倒是盡心盡力給他解釋了很多,可越解釋他越覺得糊涂。

最后楚凡用弓箭給他做了示范,讓他有了直觀的印象——摘了尾羽的箭只果然比沒摘尾羽的更加飄忽不定。楚凡告訴他,這就是因為有尾羽的箭只會旋轉,而旋轉的物體在空中就能保持穩定的軌跡。

雖然似懂非懂,但楚凡隨后的一句話卻讓孫和斗激動不已,“只要能讓火銃的鉛彈旋轉起來,火銃像弓弩一樣百步穿楊絕不是夢想!……甚至一百步都不算什么,總有一天,我們能造出兩百步甚至三百步之外都能撕開重甲的火銃!”

其他的不說,單憑這一點,已經足以讓孫和斗下定決心跟隨這個似乎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小師叔了。

而楚凡打動張子玉的又與孫和斗不同了——這三天來,楚凡向他展示了太多神奇的數學知識了。

“隨便選取十三個人,必定至少會有兩人的生日是在同一個月里。”楚凡說這句話時,張子玉是嗤之以鼻的,可他反復驗證的結果卻讓他不得不再次垂頭喪氣的承認,小師叔這話絕無謬誤。

楚凡簡單說了下什么“排列與組合”的基礎,張子玉那勃勃的好奇心就被徹底點燃了,八頭牛都拉不回的要跟著楚凡走了。

其實在徐光啟的鼓勵下,想跟楚凡走的人不在少數,可這些二代弟子們年紀都在二三旬之間了,雖然楚凡從輩分上說是師叔,可畢竟還是個十多歲的孩子——喊一兩聲“師叔”難度不大,要讓這些成年人天天跟著個孩子學東西,很多人心里那道坎還是過不去。

所以最終,楚凡在徐宅呆了三天之后,只有孫和斗三人決定跟他離開——當然,同時跟他離開的,還有徐光啟幫他從工部軍器局挖來的三名工匠,分別是做銃管的、做機簧的和做木制件的。

孫和斗三人,加上三個拖家帶口的三個工匠,楚凡拜別徐光啟時,身邊的隊伍一下膨脹到了將近二十人。

“亦仙,我等研習西學,所為何事?為國為民也!……解民之苦、紆民之難,潤澤天下,挽狂瀾于既倒,如此方是吾輩讀書人的良知……陽明先生之道,唯致良知也,良知既得,道不遠矣……西學之道,較之圣學,可謂多有吹糠見米之效……即以韃事觀之,若無初陽之紅夷大炮,寧遠必致糜爛,東韃若直抵關下,則京師震恐之余,尚有守關拒韃之勇乎……當此國事板蕩之際,西學之用,正當其時也!……吾亦知亦仙心中何嘗未有家國,惟愿亦仙以天下大勢為重,致所學于銃炮,使我皇明數十萬將士盡有制韃之利器!”

徐光啟臨別時這番語重心長的勸誡,深深觸動了楚凡。

首先這番話讓他更多的窺見了徐光啟乃至整個儒門一以貫之的世界觀,那就是宋代關學張載開始發端,對于儒生該做什么的追問,其答案正是赫赫有名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或許在后世的人們看來,這四句更像是儒家空洞無力的口號和虛無縹緲的理想,然而徐光啟對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對自己的殷殷期盼,不正好是這橫渠四句的標準注腳嗎?

是徐光啟讓楚凡悚然而驚的認識到,大明末年的這些書生們雖然迂腐,但卻不是把橫渠四句僅僅當做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當做了行動的指南;誠然,對于橫渠四句,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和不同的行動方式,不管成功還是失敗,至少他們的初衷是好的,所以對于中華民族而言,他們是偉大的!是英雄!

徐光啟是其中之一,沉迷于西學的他,把拯救這個民族這個國家的希望寄托在了武器的鋒銳上——三年以后的1632年,但孫元化當上登萊巡撫以后,他竭盡全力支持孫元化鑄造火炮,甚至編練由西夷組成的西軍,試圖通過武器的優勢徹底扭轉大明和韃子之間的戰局。

作為一名穿越者,楚凡當然可以苛責自己這位老師目光短淺,犯了和張之洞為代表的“洋務派”一樣的錯誤——不從體制上進行改革,僅僅把希望寄托在船堅炮利上,是救不了中國的。

但楚凡卻一點都沒有這樣的念頭,因為他的心中除了對徐光啟的仰視之外,便是對自己深深的不屑了。

是的,說起西學,說起知識體系,說起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楚凡毫不懷疑自己比老頭兒高了不止一個檔次;可要說起對于這個國家,對于這個民族的責任和擔當,楚凡覺得自己和老頭兒比起來,就仿佛螞蟻比大象!

沒錯,到現在為止,楚凡現在已經可以比較輕松的實現他當初的夢想了:舒舒服服當一個富得流油的島主。

至于中原會不會淪陷?韃子會不會大屠四方?傳承至今的中國文化會不會被野蠻的閹割掉?這些楚凡以前不敢想、也不愿想的事情,在徐光啟那深邃目光的注視下,開始在他心中攪起了驚濤駭浪!

神思恍惚中,楚凡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帶著大伙兒出了北京城,到了張家灣,順著運河直達了大沽口。

直到登上了“曙光”號,迎著朝陽展開了那對翅膀般的翼帆后,站在船頭想得腦瓜兒都疼了的楚凡,終于下定了決心。

來吧!

讓我也盡一份力,即便不能挽此將傾之天,至少我曾努力過,不枉重生一場!

ps:早上一打開歷史頻道,《》赫然上了推薦榜!螃蟹很感動,感謝默默為螃蟹投票的大大們,是你們把螃蟹抬上了歷史推薦榜,鞠躬,深鞠躬!然后,繼續打劫……另外說一說楚凡的心路歷程,書評區有書友批評楚凡沒有志向和責任感,螃蟹認為,在生存都有問題的情況下,談志向和責任感似乎有點那啥了,不過,經過偉大的徐光啟開導后,楚凡終于有點兒志向,但這能讓一個現代人就此決絕的和韃子死磕嗎?希望大大們到書評區,到書友群和螃蟹討論:)


上一章  |  戰遼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