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遼東第四十五章 燧發裝置和大明軍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戰遼東 >>戰遼東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五章 燧發裝置和大明軍制

第四十五章 燧發裝置和大明軍制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白河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白河蟹 | 戰遼東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對!加蓋子!

在藥鍋上加一個蓋子密閉起來,定裝子彈使用前咬破底部,裝填時用力擠壓發射藥就會從定裝彈中落入藥鍋;擊發時扳機不僅牽動燧石桿頭打火,同時也通過齒輪牽動藥鍋蓋板翻開;擊發后利用彈簧使燧石桿頭與藥鍋蓋板復位,等候第二次擊發。

這么設計的話,只需在孫元化的燧發裝置上增加齒輪和藥鍋蓋板就夠了——齒輪早就有了,被稱作“棘輪”,只是運用很少而已。

想到這里,楚凡在紙上將棘輪、藥鍋蓋板畫了出來,旁邊加上詳細的描述。

他手里在畫圖,嘴上卻沒閑著,把自己的設計詳細地向左良玉講解著,后者則像個小學生般老老實實聽著,不時點頭表示自己一定將楚凡的話給孫元化帶到。

等到楚凡全部畫完講解完,左良玉臉上已滿是敬畏了——在他看來,孫元化能夠打制出燧發裝置已經夠厲害了,他這師弟還能在這基礎上進一步改進,而且據說這么改以后鳥銃就能在風雨天使用了,簡直讓他驚為天人。

畫完圖紙,楚凡又給孫元化寫起了回信,邊寫邊和左良玉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

看似無心之舉,其實楚凡在聊天的過程中從左良玉口中了解了現在大明軍營的很多訊息。

大明的衛所兵制早已名存實亡,現在主要戰力便是募兵的團營制。以左良玉的車右營為例,戰兵月餉為折色銀一兩四錢,編制為二千人,按理每月應該拿到餉銀2800兩,可因為餉銀從戶部撥發開始,經過層層盤剝,各種名目的“損耗”、“飄沒”,左良玉能領到七八成就不錯了,這就是所謂的“陋規”,也就是潛規則。

所以明末武將吃空餉不完全是因為武將貪婪——文官們都把錢貪墨了,武將不吃空餉還能怎么辦?難不成自己掏腰包?

領到的餉銀也不是按人頭發放,這就是明末軍中另一個“陋規”——養家丁。

在關寧軍中,一個將領的實力大小不在于他手下有多少戰兵,甚至是什么職銜都不重要,關鍵是看他手里有多少家丁——當然,職銜不能說不重要,因為職銜關乎將領們能從文官手里拿到多少餉銀,拿的越多,養的家丁就越多。

家丁是將領的心腹,他們的餉銀遠高于戰兵,一般月餉在二兩到二兩五錢之間,而且在裝備和伙食也比戰兵好得多,地位當然也更高。

餉銀是有定數的,家丁的餉銀高,必然就會導致將領進一步吃空餉——還是那句話,他們總不可能自掏腰包。

所以車右營雖然編制是兩千人,但實際的戰兵連一千都不到,而他豢養的家丁多達50余人,在關寧軍中算是中等水平。

一遇戰時,將領們真正能依靠的,就是這區區數十人的家丁隊伍了,而戰兵大多數是擺設。

楚凡真是被這奇葩軍制給弄糊涂了——中國人一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樣是上陣殺敵,同樣是拿命去拼,家丁拿的錢差不多是戰兵的兩倍,戰兵有心作戰才怪了!

既然如此,還不如鼓勵將領們把餉銀全用來養家丁呢,像車右營這么多餉銀至少能養四五百家丁,豈不更好?

“若不養戰兵,上官點檢之時如何能糊弄過去?”左良玉解答了楚凡的疑惑,卻讓后者更加憤懣了。

一個月花一兩四錢銀子養的戰兵,唯一的用處就是在點檢時糊弄上官!

這就是大明的將領!這就是大明的軍隊!這就是大明的官場!

所有的一切,就為了兩個字:糊弄!

遼餉也罷,練餉也罷,剿餉也罷,窮兇惡極地從農民口中搶來的銀子,就這么一層層落入了各級官吏們的腰包,然后粉飾出一派兵強馬壯、天下無敵的虛幻景象,最后在韃子的鐵蹄下和農民軍的竹兵中轟然倒塌。

楚凡再次回到了甲板上,一來是想看看漸漸靠近的燈火闌珊的登州城,二來也想在海風中平息一下心中的憤懣。

和左良玉的一番談話,讓他更加確認了大明的不可救藥,不過也提醒了他。

在這個實力為尊的時代,光有錢可是不夠的,他該怎樣自保呢?

ps:謝謝于海_大大的評價票:)

舉報:/


上一章  |  戰遼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