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歷四年第十一章 答案(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永歷四年 >>永歷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答案(下)

第十一章 答案(下)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4日  作者:張維卿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張維卿 | 永歷四年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啪,啪,啪。

王翊拊掌而起,說道:“今天這幾個時辰,我二人獲益良多。只憑著此事,輔仁便可稱得上是才智之士。”

古代的才智之士就這么不值錢嗎

在現代自己這么個沒錢沒權沒對象的三無騷年,這么就成了才智之士

難道說我生不逢時嗎

“經略謬贊了,在下實在當不得這個詞。”陳文心中苦笑,從吃過飯開始,自己的節奏一直被王江掌控著。該說的、不該說的,自己都不得不說。

真是小瞧了古人了。

“輔仁就不再考慮下了嗎”

這是準備摔杯為號了嗎陳文深吸了口氣,不對,依照史書上這兩個人的性格來看,不至于這樣吧。

“還望經略見諒,此事在下南下前就已經考慮過了,到了南京之后,在下的那位世伯也建議在下如此。二位上官若是覺得不方便的話,在下這就下山,便不叨擾了。”說罷,陳文便起身行禮。

此時,王江也站了起來,勸解道:“輔仁誤會了,我二人并無他意。只是不知輔仁需要多少銀兩。”

陳文想了想,這些日子以來他一直是以物換物,對于這年頭的物價沒有絲毫概念。忘了是誰說的,明中葉,一百兩銀子夠一個人好吃好喝的從江南到北京城打個來回,還有富余呢。

不過此時是明末,銀價貶值加上兵荒馬亂的。那么,料敵從寬。

“二百兩銀子吧。”

王江笑了笑,說道:“不如這樣,本官先給輔仁一百兩,只當是定錢。待證實韃子有進攻四明山的意圖后,再將剩下的交給輔仁,到時本官再出二百兩紋銀以壯輔仁行色,如何”

“那就多謝二位上官盛情了。”陳文嘆了口氣,果然還是沒那么容易離開。不過也無須著急,此時距離九月還有一個多月呢,時間應該夠。再者,他還有一些其他。

“今日已晚,明天一早我便遣人給輔仁送去。”見陳文行禮感謝后,王江便端茶送客。“聊了那么久,輔仁想必也累了,不如先回去休息。若是想到了什么,可以隨時過來。”

“多謝二位上官體懷,在下告辭了。”

說罷,陳文便跟隨二人走了出去。那小吏依舊在大廳的門口等候。

陳文行了一禮,便隨著那小吏離開,向著傷病所的方向走去。

看著陳文離去的背影王江突然語出驚人:“完勛,你覺得他口中的那位世伯會不會是錢牧齋”

果然此言一出,王翊怦然色變。“如果真是如此,那一切就都可以解釋了。”

錢牧齋就是錢謙益,而牧齋是他的號。從早年的文壇領袖、東林大佬,到后來的水太涼、頭皮癢甚。錢謙益這個名字無論是在明季還是現代,都稱得上如雷貫耳。

永歷三年,也就是去年,錢謙益在他的妾室柳如是的鼓勵下,以“楸枰三局”向他的學生瞿式耜致書,并且開始積極的策反他認為盡有可能反正的清軍將領時任金華總兵的馬進寶。而后者在之后的南京之戰中也表現出了鼠首兩端的態度,這和錢謙益的策反不無關系。

不過在此時的四明山,錢謙益的名聲,遠遠還沒有開始洗白,依然在的話幾乎都是自己編造的,但是這些卻都是必然將要發生或者是對方根本無法驗證的,經過了一路上十幾天的反復推敲,他自覺得并沒有留下什么把柄。

經過儒家的傳統教育,古人應該比現代人要忠厚老實一些,吧

但愿如此。

從來到這個時代開始,陌生的環境以及由此產生的懷疑和恐懼,陳文感覺自己對任何事和人都產生了很強的防備心理。

我尼瑪別是得了受迫害妄想癥了吧,這年頭可沒有心理醫生啊。

算了,還是想想明天該怎么辦吧。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永歷四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