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個微信去地府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發個微信去地府 >>發個微信去地府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奇

第六百八十七章 好奇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2日  作者:逗逗是豆豆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逗逗是豆豆 | 發個微信去地府 


或許也只有五行相生相克可以解釋中藥的獨特變化了,從黃帝內經傳承下來,中醫本來就是偏重理解,而不是西醫的那種因為所以。

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固本培元,中醫是把人體看成了一個類似于小宇宙這樣的五行生克系統。五臟對應五行,經脈穴位更像是滿天星斗在人體的折射。

李若凡現在也能隱隱體悟到一些煉丹的玄妙之處。在他看來,煉丹其實是直至本心,是一種全新的創造。早已經跳過了所謂的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這個層次。

就是說高等級的丹其實是活的,有生命的。科學并不能制造出一個可以孵化出小雞的雞蛋,也制造不出人的眼淚。

因此才有元嬰丹這樣的說法,很像是一塊石頭里面孕育出了石猴,這大致就是煉丹的本意。完全打破了不同物質之間的屏障,才有可能孕育生命。

動物可以修煉成精怪,花草樹木也可以修煉成精怪,這個過程你可以說是吞吐日月光華,天地靈氣。但是吞吐之后的變化是怎樣的?假如參透了這一點,就是造人的女蝸了。

甚至讓機器人擁有獨特的思想也不是難事。因為很多金屬本身就是有記憶效應的。這個再往前一步,記憶變成存儲,但是從存儲走向智能,有自己的思考是一種完全不屬于物理化學變化的突變。

宇宙大爆炸是這樣的突變,地球上的生命大爆炸也是這樣的突變。數不清的物種就這樣近乎不合情理的出現了。這或許就是生命的奧秘。

達爾文的進化論基本就是解釋了量變的過程,而不能解釋突變的過程。就像實數里面的數學公式在虛數里面不可能成立一樣,人類自然也不是什么猿猴進化的。他就是和許多的鳥獸魚蟲突然就出現了。

很多留下來的傳說其實也詮釋了這個生命大爆炸的突變過程,李若凡若有所悟的看著面前的玲瓏鼎。提取青蒿原液的過程慢慢的符合那玄之又玄的道。

不同的人煉制出來的成品,其實都會有各自獨特的印記。因為那是不同的對于道對于煉制的理解。

像太上老君現在恐怕已經是返璞歸真的境界,一氣化三清的成功運用已經就是為三生萬物做了最好的注解。所以誅仙再厲害也攔不住太上老君,鴻鈞之下第一人,已經可以和鴻鈞坐而論道了。

西醫是一種實中有虛,譬如說一種疾病出來了,西醫就是要最終找到導致疾病的病菌源頭。各種顯微鏡之類的儀器,各種解剖。這并沒有什么不好。

只是實并不是全部,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感冒的時候所有的感冒藥并不能克制根本不存在的感冒病菌。

自然,解剖學也繪制不出事實上的人體經脈和穴位。或者說,大腦小腦,知道作用但是是如何進行這些過程的?思想究竟藏在什么地方?也就是靈魂是什么樣的?這都是西醫的尷尬。

李若凡也多少有些弄不清虛空之花和瑪瑙櫻桃是怎么居住在自己的丹田里面。特別是虛空之花,李若凡幾乎就要遺忘她的存在,但現在李若凡多少明悟了一些虛與實的涵義。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在李若凡看來,應該是本來就是無這一物,就像虛空之花那樣,自然不可能招惹塵埃。

看到玲瓏鼎里面的青蒿仿佛自己都能夠與之溝通,萬物有靈,就像是能夠聽懂鳥語的公冶長,李若凡現自己甚至也能知道青蒿的那份懵懂。

或許這樣下去,就是一塊金屬也有可能做到頑石點頭吧?道生法師因為堅持“眾生皆有佛性”,不容于寺廟,被眾人逐出。回到南方,他住到虎丘山的寺廟里,終日為眾石頭講《涅盤經》,講到精彩處,就問石頭通佛性不?群石都為此點頭示意。圍觀者將這一奇跡傳揚開去,不到十天拜他為師的人越來越多。

眾生皆有佛性和萬物有靈的說法差不多,所謂心誠則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是對自己要走的路,追尋的道必須是義無反顧,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絕。

假如自己都沒有信心,如何讓頑石點頭?

這一晚李若凡幾乎就是一直沉浸在煉丹的體悟中,不但沒有絲毫的疲倦,反而精神抖擻。現在的李若凡已經不需要什么睡眠了,就是不吃不睡也不會有餓困的感覺。

修士食氣太和,即使是普通的道士和尚都可以打坐代替睡眠。看到東方既白,李若凡悄悄的下去洗漱,然后出門去買早點。

沒想到走不多遠又看到楚嫣然和楚奶奶漫步走在前面。倒是不好直接越過去了。打了個招呼,楚奶奶道:“總說當面對你說一聲謝謝,早點楚奶奶買單。”

李若凡笑道:“舉手之勞,家里人多,倒是不如我來買單吧。”

楚嫣然卻是小聲哼了一聲:“胡喜媚今天有時間嗎?我待會去喊她吧?”

李若凡道:“這個是她自己的事情,我是不過問的。手里的事情一大堆,不過那個蘭若寺,不是你們可以亂碰的,還是去找鐘九道找回銅鏡,正事要緊。”

昨晚后來李若凡也曾和關在八卦煉丹爐里面的蘭若說了一下紫金山蘭若寺的大致情況。沒想到蘭若呵呵冷笑,說是堂堂的上仙還怕一個廢棄的蘭若寺?

李若凡倒是沒想到蘭若也會激將法了。他倒不是真的去害怕,只是懶得去招惹一些不確定因素。

哪怕是鐘馗,也是需要謀定而后動。諦聽說在蘭若寺聞到鐘馗停留過又很快離開的訊息。那,誰愛去探尋蘭若寺就誰去,對李若凡而言,掌握鐘馗的行蹤就已經足夠了。

人大多都有好奇心,但是君子不立危墻之下,西方傳說貓有九條命,怎么都不會死去,而最后恰恰是死于自己的好奇心,可見好奇心有時是多么可怕。這就是好奇心害死貓的來歷。

好奇心不是壞事,關鍵是好奇心會讓人南轅北轍,本末倒置。(未完待續。)8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發個微信去地府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