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個微信去地府第六百二十八章 雕版(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發個微信去地府 >>發個微信去地府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二十八章 雕版(二更)

第六百二十八章 雕版(二更)


更新時間:2016年08月22日  作者:逗逗是豆豆  分類: 都市 | 異術超能 | 逗逗是豆豆 | 發個微信去地府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逗逗是豆豆書名:

宋韻婷笑道:“我花了幾千萬買了一書架的書回來,你不會怪我亂花錢吧?”

李若凡笑道:“怎么會!這些書就是無價之寶。也就是杜平才有機緣把這些保存下來,以后可以留給孩子學習,傳下去。沒事也可以掃描上傳,讓更多人看到參考。當然得匿名。”

李若凡很清楚這些書意味著什么,唐宋兩朝開國都有過國力極為強盛的時期,客觀上有助于書籍的大量印刷。

很多人會以為活字印刷術在宋朝才出現,之前肯定都是什么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或者手抄本。

其實這些制約傳播知識的瓶頸華夏兒女早就在想辦法解決了。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唐朝的書商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

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現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是868年的金剛經現存大英博物館,是在敦煌發現被偷運到海外。

著名的唐三藏取經,帶回了大量的珍貴佛經,唐初的雕版印刷自然也就是因為崇尚佛家而大量印刷佛經。因為寺院經濟的存在,和尚是最富有的一個階層,而書籍無疑是最好的宣傳手段。

李若凡看著書架上的唐朝雕版金剛經,大唐西域記,瑜伽師地論,一排排仿佛還散發著墨香的善本孤本,仿佛夢回大唐。要知道,大唐西域記最早版本只是敦煌唐寫本殘卷。

而唐宋詩人詞人和大家的散文更是從未有之。詩人元稹為白居易的長慶集作序中有“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至于繕寫模勒,燁賣于市井“。

“模勒“就是模刻,“燁賣“就是叫賣。這說明當時的上層知識分子白居易的詩的傳播,除了手抄本之外,已有印本。

唐朝的詩人往往會隨身攜帶詩囊,就是詩興大發寫好的手稿會放在詩囊里面,等日后整理成冊。

還有科舉考試的殿試考卷,就像現在的高考試卷,狀元筆記一樣,都是最好的參考書。那時候沒有出版社一說,書商自負盈虧,自然要選擇最能賺錢的書籍制版。

李若凡道:“敦煌文獻被那些所謂的冒險家給偷走了,哪天出國去把這些都拿回來。現在這些,價值更大。杜平本身就是參加過殿試的讀書人,自然知道什么書籍才珍貴。單獨放置,可別讓一本外流。”

藍雨軒倒也是知道一些,笑道:“宋老可是看到過這幾本了。”

李若凡笑道:“那又如何?古代戰火連綿,未必沒有書籍還藏在某個未知的地方。譬如唐朝帝王陵寢,雖然說不放置金銀珠寶,但書籍可不在此列。安全的地方無過于大山。這些書是宋韻婷買的,從今天起就不會再拿出來了。”

藍雨軒道:“放心好了,我是不會和父親說的。夫子廟的雨軒旗艦店已經都裝修好了。你最近不在,人員是怎么安排的啊?宋韻婷說都是你家里的親戚。”

李若凡道:“這個真是我疏忽了。大姨家的和二姨家的周蕓,再招聘一個有經驗的店長,差不多就可以了。人手不夠的話就多招聘一兩位。”

藍雨軒道:“有三個人就足夠了。不過可以招聘兩位實習員工,店長的話我這邊就有。就看你那邊的了。說起來進入了正常的軌道也就是開足馬力生產的事情了。雨軒沒啥的,就是那樣了。”

一提起公司,藍雨軒明顯的話多了起來,匯報起公司的產銷利潤頭頭是道。大概是因為方雪柔的事情被比了下去,因為京城那邊現在銷售特別的好。都說孔夫人和方雪柔是商場的雙子星,點贊一片。

李若凡道:“雨軒要慢慢成為了媒介紐帶,以后產能會逐步降低,其實都可以也生產化妝品之類的。或許直接生產面膜。保健品基本會限產,以拍賣為主。”

按照李若凡的想法,雨軒直接啥都不生產才好,就保留個牌子。因為那些保健品現在幾乎都是被壟斷了。市面上見到的很少,要不是現在開自家的專賣店,根本看不到。這是有違本意的。

藍雨軒道:“好吧。”

她本來想問問為什么的,但還是沒有開口。

李若凡笑道:“大抵是會僅僅提供給雨軒專賣店吧,一方面是完全靠黃精粉添加,太單一。另一方面是普通人見都見不到。不過雨軒是以你的名字創立的,肯定不會丟棄的。下一場拍賣會就直接開始叫雨軒拍賣會好了。”

宋韻婷道:“就是我的助手要沒有了,還得重新招聘。”

李若凡笑道:“張各莊那邊也得開工啊,不然人家就會有話說了。大姨自然就要過去了。我總覺得那邊的山有些玄機。不然我和你們輪流上班好了,一人幾天去張各莊那邊看看進度。對了,小舅家現在怎么樣?”

藍雨軒道:“憊懶的不得了,不過車技還勉強。每天除了開完車就是躲在休息室里面打游戲。本來我還想提拔他做個小隊長呢,看來是沒希望了。”

李若凡笑道:“能按時出勤就不錯的了,這人呢,形形色色,你不能用自己的標準來要求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的人他就適合做小人物,讓他忽然華麗變身那是害他。每天按時上下班,成了習慣就會主動的約束自己,已經不錯的了。”

李若凡對這些麻將檔倒也沒啥天然的好惡,但有句話叫混混都不是誰都能做的。

不怕混混力氣大,就怕混混有文化。其實就是要有頭腦,像小舅那樣的,也就是跟著別人后面混人家吃肉我喝湯,還要刷鍋洗碗背黑鍋的那種。沒前途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  發個微信去地府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