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正文
方水柔卻是已經發現李若凡的父母已經筑基成功了,倒也有些驚奇。不過在她看來幾乎是攻擊力為零的。
但那種自動反彈的防御力卻是連她都有些羨慕,這樣的修士上古也是有的,有些修士與人無爭只求大道,最有名的大概就是燃燈古佛了。
當然這樣的修士之路選擇的人很少,畢竟只指本心很多人都很難做到。就像佛家的頓悟和漸悟,真正頓悟的有幾個?
方水柔讓李若凡也進來幫她護法:“其實阿姨和叔叔你可以幫他們找一件可以成長的法寶,法寶多了沒啥用處,很多修士終身只有一件法寶也很厲害,那叫本命法寶。”
李若凡心想我自己都沒啥法寶,不過無極針倒是還有幾根,于是拿出來道:“這個可以嗎?”
方水柔笑道:“這個倒也不錯,其實要是有胡喜媚那樣的雌雄劍就好了,不過阿姨叔叔與世無爭,有無極針防身已經足夠。”
李若凡問道:“這個如何使用?”
方水柔笑道:“拿三根給我吧,李若云也需要一根。我去和叔叔阿姨說,說起來也就是放在體內溫養,自然就會慢慢明白其中的妙處。時間久了,這個無極針就像是身體的一部分,隨心所欲。”
李若云好奇道:“這個不就是一根針嗎?”
方水柔隨手拿起一根朝窗戶的玻璃扔了過去,就見無極針竟然極為緩慢的好像有手托著一般看的清清楚楚在玻璃上面穿了一個小孔飛了出去,又像是聽到方水柔的召喚回頭從小孔里面鉆了回來重新飛到方水柔手心。
李若云笑道:“這個倒是有趣,我也要學,不過那個玻璃為啥不會破裂啊?”
李若凡道:“你也是高中生了,物理公式自己計算一下這個從普通玻璃上穿個小孔玻璃毫無破裂需要怎樣才能實現?”
李若云道:“可是方水柔那個速度這么慢,按照道理應該不可能啊!”
李若凡笑道:“她去給爸媽送無極針去了,等會你自己體會一下,這個怎么說呢,你看到無極針的速度很慢,其實假如是快到極致的話,你看起來也是很慢的。就像日月運轉,你甚至感覺不到一樣。”
方水柔推門進來笑道:“叔叔阿姨還不相信,我只好說這個先藏在身體里面,等什么時候能夠感受到了可以用意念慢慢驅使就知道是真是假的了。”
李若凡道:“筑基丹你也要吃嗎?”
方水柔道:“自然,我現在和李若云一起吃,所以才要你護法啊。其實這個和我以前的不太一樣,不過呢,是另外一種體悟,只會更好。”
李若凡能聽懂方水柔的意思,她以前是妖族,根本沒有接觸過這種需要丹來提升修為的過程,開始的時候都是吞吐日月光華,就是看到奇花異草也是直接吃了。
等到九尾狐一族的傳承覺醒,血脈里面自然就知道無數九尾狐修煉的法門。現在返璞歸真,其實反而是大機遇。它山之石都可以攻玉,何況現在算是用另外的法子來證道了。
將來方水柔的成就應該遠遠高于胡喜媚,因為人類出現之后很快就成為氣運的主導者。其它無論什么種族都幾乎沒有接觸大道的機會,后來通天教主有教無類,被封神一戰更是斷絕了妖族的念想。
所以說通天教主的失敗是必然的,因為無論是西方世界還是鴻鈞和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女媧伏羲都是毫不猶豫的站在了一條戰線上。哪怕是互相之間有矛盾,但那個是內部矛盾。對外是一致的。
攘外必先安內,其實校長不過是直言不諱的說出來而已。實際上所有的帝王將相都在只做不說而已。
就好像很多人對于古代的文化精髓都是出于一知半解甚至是完全曲解的地步。只是看個黃帝內經的百科簡介就批判中醫,以為古代的科舉完全就是八股文。
孟老夫子就因為說了句民貴君輕,連冷豬頭肉都沒得吃,其實真正的諸子百家把很多大道都看的極為明白。只是現在的人能看到的都是讓你可以看到的居多。
好比現在在說的什么法制,更是許多人都以為這個完全的是西方發明。其實儒家早就闡述過法貴君次的道理。
法立而人心定,圣人為之法,使天下強弱、小大、貴賤、逺近,莫敢不一于法焉。由法者安,不由法者危。如是故法立而天下之心定,而治道畢矣。法為貴,君位次之。法壞****亡,民亡則君如之何其尊且安也?故人主尊法,懼法之不立也。故以身先之,懼天下之慢法而法壞也。故一舉事而不敢忘法,賞罰以法,號令以法,取予以法,廢置以法,殺生以法,動靜以見法。如神物而不敢侮,如天墜地設不敢輒破壞改易也。不以一事小害而損法,不以一時茍利而増法,使天下無有不由法而自為者。(《群書會元截江網諸儒至論》卷十九)
只是現在的人大多連三字經都沒有耐性看完,最多也就是記住個人之初性本善而已。一萬個人里面連一個知道法貴君次的都沒有,讓人唏噓。
李若凡現在也不和妹妹解釋筑基丹是什么東西,估計解釋了她也很難理解,所以只有讓她到了那個截然不同的天地,她自然就明白了。
看到妹妹也有模有樣的學著方水柔盤膝坐在床上,李若凡暗暗偷笑。
從下品到極品的筑基丹輪流的吃下去,李若凡可不相信妹妹不能筑基成功,看到方水柔忽然嘴里吐出一道霧氣猶如實體,妹妹不服氣的又吃了一顆筑基丹下去。
忽然異象陡生,李若凡看到妹妹的額頭大放光華,五彩斑斕隱隱看到有一顆眼睛鑲嵌在額頭,那道光華竟然直接把桌子上的無極針給吸進了眼睛里面。再看時,如夢如幻,景象全然不見。
就見李若云忽然緩緩躺了下去,李若凡扶住妹妹,讓她睡在枕頭上,心里也是有些驚訝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