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1317章 攻城之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17章 攻城之始

第1317章 攻城之始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30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正文

麥哈迪出身奴隸家庭,家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奴隸主的,若不是他本人武力過人,參軍后迅速嶄露頭角,然后得到沃洛加西斯六世的賞識,被提拔成起來,他也不過是一個奴隸士兵而已。

對于貴霜的情況,麥哈迪自然也是知道的,他曾經不止一次的跟隨安息大軍,攻入貴霜土地。甚至就在去年,大唐跟貴霜交戰之前,他就率軍攻占過貴霜重鎮木鹿城。

就麥哈迪所了解到的貴霜國的情況,事實上跟安息帝國差不多,國內也有很多的奴隸。那些奴隸的生活,甚至比起安息國內的奴隸還要悲慘。

這主要跟兩大帝國的統治者的來源有關。在安息帝國,統治階級帕提亞人是外來征服者,一直沒有得到土著的完全認可,只是以強大的武力統治著這個偌大的國家。

貴霜帝國也一樣,作為統治階級的貴霜人,其實來自原大漢西域地區的大月氏人,在貴霜地區也是外來者。

可惜現在聽到通譯說,貴霜普通人家均有地有房,麥哈迪有些不相信的同時,更加是羨慕不已。

想起如果這個事情是真的,自己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若是都有了土地耕種,會是一個什么樣子?想的多了,不自覺的心向往之,神思之。

通譯說道:“唐軍是為了波斯所有的貧苦百姓和下層奴隸們而來,等到打敗了沃洛加西斯六世,所有的百姓、奴隸都會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而且再也不會為那些達官老爺和奴隸主們賣命了。”

麥哈迪疑惑的說道:“會有這樣的好事?那個阿爾達班四世怎么辦?”

通譯笑道:“有唐軍的幫助,你們這些出身百姓、奴隸的士兵,身有力氣,手里有武器,難道不會保護自己的家園嗎?”

麥哈迪一想,也對啊,我們自己的土地、財產,哪一個敢來搶奪,老子和他拼命,于是對通譯說道:“我可以投降你們,不過我有一個要求。”

通譯說道:“憑著你的本領,若是投降唐軍,將來定能撈一個將軍做做。什么要求,你快說。”

麥哈迪說道:“我們安息勇士的心,只向強者屈服,我不是投降唐軍,是向那個打敗我的將軍投降。我既然投降了他,會對他忠心一輩子。”

通譯心里暗暗舒了口氣,笑著說道:“關將軍是我們大唐戰神,并且還是我大唐皇上的兄弟,你跟隨了關將軍,是你的福氣。我這去向關將軍說明,你可愿意?”

麥哈迪說道:“不用你去了,我跟著你前去是了。”

通譯大喜,急忙解開了麥哈迪的繩索,和他一道來找關羽。

唐軍大營正中央的一座營帳中,關羽左手捧《春秋》,右手捋髯,正在燈下觀看。

麥哈迪目不識丁,看到關羽這么高強的本領,竟然時刻不忘百萬\小!說,再看關羽坐在燈下,神情專注,相貌堂堂,不怒自威的樣子,心中莫名的欽服,還沒有進到營帳,撲騰一聲跪在地。

關羽聽到動靜,抬頭一看,見通譯陪著麥哈迪笑瞇瞇的站在大帳門口,急忙站起身來,對通譯說道:“這位將軍,可是愿意歸降了?”

麥哈迪瞪著一雙大眼,看向通譯,通譯笑呵呵的翻譯了關羽的話,麥哈迪嘰里呱啦說了一通。

通譯對關羽說道:“關將軍,這位麥哈迪將軍愿意向你投降,終身追隨于你,永無二心。他說當初在戰場,覺得你是天神下凡,值得他用一生跟隨你。”

關羽皺了皺眉頭,終身追隨自己?那不是家奴嗎?這個安息人是不是傻了?竟然愿意當別人的家奴?

通譯看出關羽的疑惑,笑著解釋道:“這個麥哈迪出身奴隸,參軍后因為勇武,才成為將軍的。”

關羽出征西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知道貴霜和安息的體制跟大唐不同,拿大哥的話說,還處于奴隸制社會。他更加清楚,這些奴隸的生活有多悲慘,不由得愛心大發,對通譯說道:“想不到這個麥哈迪身世這么悲慘,罷罷罷,既然他愿意跟隨我,那我就手下吧吧。”

通譯翻譯了關羽的話,麥哈迪大喜,不住向關羽磕頭。關羽見交流困難,便對通譯說道:“還請這位先生多多費心,教他一些漢話,方便以后相處。”

通譯能得關羽托請,倍感榮幸,大聲說道:“在下一定盡心盡力。”

關羽笑了笑,說道:“來人。”

門外親兵走了過來,關羽說道:“為這位通譯先生和麥哈迪安排住處,不可怠慢。另外,為他們二人多備些美酒。這個麥哈迪,我看也是善飲之人。”

麥哈迪聽到通譯的傳話,心中大喜,跟著親兵出去,自去學習漢話。

埃克巴塔納城內,沃洛加西斯六世見機不對,決定離開埃克巴塔納,將埃克巴塔納的防務交給埃克巴塔納城主赫勒敦親王。赫勒敦親王也是安息帝國皇室中人,論起輩分來,還是沃洛加西斯六世的叔父。

赫勒敦本就是埃克巴塔納城主,只是沃洛加西斯六世到來之后,才將城中兵權交給了沃洛加西斯六世。現在沃洛加西斯六世將城市防務交給他,不過是物歸原主而已。

赫勒敦決定收縮兵力,全力固守城池,同時保障與泰西封的道路暢通。若是去泰西封的道路截斷了,放眼整個安息帝國,他赫勒敦還能到哪兒去呢。

為此,赫勒敦派出一部分兵馬,在扎格羅斯山修建要塞,并在沃洛加西斯六世離開之前,向他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希望可以從貝希斯敦也派出部分兵力,加強埃克巴塔納的防守力量。

就在關羽收下麥哈迪的第二天,司馬懿的人馬也趕到了埃克巴塔納,至此,埃克巴塔納城下的唐軍,總兵力已達三十萬。

雙方商議后,決定圍三闕一,展開攻城。接下來是攻城器械的制造。

制造投石車,云梯、塔樓,對唐軍來說,顯得輕車熟路,沒用五天,一切就緒,唐軍緩緩啟動,圍住了埃克巴塔納三面城墻。

俞大猷、甘寧、張世杰的船隊,經過三個多月的航行,才找到了李翊口所說的馬六甲海峽,船隊緩緩穿過馬六甲海峽后,進入印度洋。沿途所經過的島嶼,罕有人跡,補給成了大問題。好在一個三人都是文武雙全之輩,三人率領著十萬水軍將士克服了種種困難,才不致讓士卒短了吃喝。

戰船吃水較深,前方有輕舟探路,免得戰船觸礁。好在船隊一直靠近海岸線航行,若是趕惡劣天氣,可以提前預做準備,減少損失。

饒是如此,來到馬六甲海峽的時候,也已經損失了二十多艘戰船了。

俞大猷三人都是心細如發之人,一路不停的完善海圖,記錄見聞。李翊和俞大猷三人可能都不知道,正是李翊的一個命令,俞大猷三人完成了一個劃時代的壯舉,成了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支航行數萬里的隊伍,比起另一個時空的鄭和下西洋來,早了一千多年。

俞大猷三人選擇靠大陸海岸線前行,無形增加了航程,又過了兩個多月,唐軍在安息帝國已經攻打埃克巴塔納的時候,俞大猷他們的船隊來到了天竺靠近孟加拉灣附近。

戰船停泊在了恒河入海口,準備補給一些物資。

數量龐大的船隊來到天竺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戈格拉。戈格拉守軍聽到唐軍戰船靠岸,無不歡呼雀躍,守將飛報恒河州刺史于謙。

于謙作為一方大員,自然知曉大唐海軍遠征的消息,一邊急令戈格拉守將告知俞大猷,一邊組織漁船,順恒河直下,運送來大量物資。

十萬大唐海軍將士至此,深刻體會到遇到親人的感覺,哪里有自己人,哪里方便啊。

埃克巴塔納城,唐軍的拋石車砸過去無數的巨石、火油,也曾經一度炸開了城門,可是埃克巴塔納城外的護城河又寬又深,吊橋不落,等于白忙活一場。

城門倒下后,安息人迅速組織人搬運石頭,把城門洞堵了一個嚴嚴實實。

赫勒敦的反映可謂神速,只要唐軍投石車一動,立刻指揮人馬直接撤下城頭,這邊停止拋石了,他的人馬又跑到城頭。

司馬懿站在高大的木樓上觀察了一天,心已有計較。

到了夜間,布置好看守投石車的士卒,司馬懿令人招來各位將領。

等人來齊了,司馬懿取出一張大紙,鋪在桌案,笑著說道:“各位可曾看出良機嗎?”

張繡看了一會說道:“軍師畫出一段城墻,難道所謂良機在這段城墻不成?”

司馬懿笑道:“不錯,雖不能破城,然予敵重創還是做得到的。”

關羽說道:“還請軍師明言。”

司馬懿說道:“諸位請看,我軍投石車發威,敵軍便撤,撤退的路線,便是城墻兩邊的馬道。以我猜度,敵軍必然隱身墻下,躲避巨石,若是我軍如此如此,諸位覺得如何?”

諸將一起轟然叫妙,各自回營,暗暗準備。

小說正文網址:/html/117/117551/53616305.html

干凈無彈窗廣告的站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