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1279章 撲火的飛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79章 撲火的飛蛾

第1279章 撲火的飛蛾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11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嗚嗚……”號角聲嗚咽,像是在為胡騎的悲慘遭遇在悲泣。

活了幾十年,烏魯孤從未想過,吹號角也是這么痛苦的一件事。他連吃奶的勁都使出來了,放下號角時,只覺胸腔里火辣辣的疼,還有一陣窒息感隨之而生。

出發之前,他完全沒想到過,這一仗竟然打得如此艱難,在他和大多數部落首領看來,這一次西域之旅,應該是一連串輝煌的開始才對。

畢竟,唐軍在西域的部隊已經跟貴霜帝國連續作戰多時,戰力肯定受損。算是大唐從原調來援軍,但經過萬里的行軍之后,肯定也成了強弩之末,絕對不會是伊列、烏孫和鮮卑三方聯軍的對手。

出發前,他跟烏孫人商議出來的計劃很完美,鮮卑和大唐決戰之前,不必急著行動,算智郁筑鞬發出邀請,也先拖一拖再說。等到雙方決戰,無論哪一方落敗,取勝的一方也不會好受。然后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經典劇目了。

消滅大唐在西域的軍隊后,用強大的兵勢威逼智郁筑鞬,與他簽訂城下之盟,跟烏孫人平分西域之地……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為了把握戰機。行軍的路,族人們甚至都沒做多少慣常愛做的勾當。

可是,現在他眼前發生的都是什么?

從原地區萬里迢迢趕來的唐軍,表現得跟生力軍完全沒兩樣。不,生力軍更生猛。那些刀斧手適才的疲軟只是假象,看他們步履堅定,揮刀生風的架勢,把被圍住的一萬騎全部殺光之前,他們都不可能力竭。

安伊糜完了!

烏魯孤親眼看到他落馬的過程,盡管他沒有當場戰死,卻也沒什么值得慶幸的,那是敵將有意為之,那個手持雙戟的大唐猛將是打算用這個誘餌,徹底葬送烏孫騎兵重整隊列的希望。

敵軍相互之間的配合,已經完美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拋開先前的誘敵、包抄不談,拿眼前的狀況來說,安伊糜傷而不死,親衛們舍生忘死的沖向追殺而來的敵將,敵軍后陣的弓箭手敏銳的發現了戰機,原本平均分配,保持穩定節奏的遠程攻擊,頓時加快了頻率,開始進行重點打擊。

最勇猛的親衛紛紛落馬,都倒在了箭雨之下,能順利沖到敵將身前,與其進行白刃戰者寥寥無幾。

整個過程,烏魯孤甚至都沒看到對方舞動旗幟,用旗語進行溝通。敵將的配合,完全是用彼此之間的默契,和對戰局的把握進行配合的。

烏魯孤很清楚,烏孫人懷著報仇之心而來,勇氣是不缺乏的,曾經的烏孫王強摩靡之子庫俊靡也算知兵,懂得協作。但是,這種妙至巔峰的配合,是自己這些西域人無論如何也沒法擁有的。

西域人沒有原那么多兵法大家,沒人有機會學習高明的學問,算學了也沒用。各族聯軍只是因為巨大的利益才走在了一起,平時彼此之間也有著諸多的不和、摩擦,甚至仇殺,了戰場,不各自為戰已經很了不起了,哪里能達成唐軍這種水準的配合?

擺脫困境的唯一方法,是主力的增援,不是數千騎數千騎的添來,而是全軍發動,用無可抵御的巨大力量破局!

一力破十巧!

烏魯孤聽過原人的這句諺語,他堅信,只要各族聯軍全力以赴,那么,不管唐軍的配合有多么精妙,戰術有多么神,也不可能改變實力的對。

烏魯孤聲嘶力竭吹起的號角聲,瞬間傳遍了整個戰場。雖然大多數人都不明白號角傳達的信息,但其蘊含的意味還是很容易理解的——聯軍出師不利,兩支先頭部隊,已經到了敗亡的邊緣!

烏魯孤求不求援,庫俊靡也不會對前線的窘迫視而不見,之所以遲遲未動,是因為軍正在進行的這場爭論。

“父王!”一個聲音在庫俊靡身邊響了起來。

呼叫庫俊靡的是他的長子劉聰,今年才十四歲。但是他的這個長子非常聰明,從小喜歡漢人的化,甚至還給自己起了個漢人名字。

和他的父輩們不同,劉聰認識些字,甚至還到一些游學西域的漢人大儒的學堂旁聽過,學過不少兵戰策,對目前的戰局之窘迫,也有著很深刻的體會。

劉聰對庫俊靡說道:“父王,唐軍的配合太精妙了,咱們不是對手,不如趁著唐軍還沒有合圍,讓族人撤下來吧!智郁筑鞬騙了咱們,他和唐軍的決戰,完全是一面倒的,他根本沒消耗到唐軍的實力!留得青山在,才有卷土重來的機會啊,父王!”

唐軍兵力有限,單是楊再興的輕騎,并不能完全遮蔽戰場,胡騎之所以進退兩難,只是因為要保持建制。若只是為了保全實力,任由士兵潰退,楊再興算生了三頭六臂,也是攔不住的。

實際,眼下有不少潰兵正從戰團的間隙逃出來。

以劉聰對原的認識,現在的時機還差得遠,大唐新立,國勢鼎盛,西域諸國臣服,唯一不服的烏孫,也被人家給滅了。父王與自己只是因為當初不在赤谷城,這才得以逃脫,并且率領烏孫北部地區的人馬,逃入伊列,這才得以保全。

不但如此,大唐還南征北戰,連強大的貴霜帝國,都被大唐打的快崩潰了。在這個時候來挑釁大唐的威嚴,跟去捋虎須一樣,是極其危險的事情。

既然已經見證了唐軍超絕的實力,保全實力撤走才是之策。

“千里迢迢的走一趟,是為了損失數千人馬,再成李翊之名嗎?”庫俊靡并未回頭,但語氣的不甘和怨憤,卻是無濃烈。

“不,咱們可以把智郁筑鞬救出來。”劉聰指向鳴沙山,大聲道,“他還是鮮卑大首領,在鮮卑族有很高的號召力。以他的名義,咱們可以很容易的全取伊列國,休養生息。以李翊的為人,肯定不會在打敗貴霜帝國后罷手,肯定還會跟安息帝國,甚至是羅馬帝國開戰。等大唐跟這幾大國彼此廝殺得差不多了,咱們再重議南下牧馬之事!”

“那要等多久?”庫俊靡微微有些動心,雖然還是沒轉頭,但語氣卻松動了不少。

劉聰說道:“也許幾年,也許幾十年,只要咱們耐心的等下去,總有那么一天的!父王您等不到,由孩兒來等!孩兒也等不到,由您的孫子來完成!”

庫俊靡并不接口,反是轉向了一眾部落首領:“大家怎么看?”

眾說紛紜。

有人懾于大唐兵威,或者小富即安,覺得如果能順利霸占伊列,已經很知足了,這些人贊同劉聰的觀點。但更多人的卻認為,唐軍只是用了詭計罷了,不足為懼,只要大軍發動猛攻,能碾壓一切陰謀詭計。

當然,最重要的是西域酷寒之地伊列富饒太多太多了,既然有機會拿到更好的,為什么要因為區區風險,放棄呢?

起眼前努努力能得到的,等幾年,乃至幾十年這種事,實在太虛無縹緲了。等到大伙兒都死了怎么辦?

庫俊靡終于轉過了頭,凝視著兒子,意味深長的說道:“你……明白了?”

“是。”劉聰低下了頭,痛苦的閉了眼睛。

烏孫王不是生殺予奪的原皇帝,即便是皇帝,也不可能違逆眾議。絕大多數人都要繼續作戰,奪取他們意想之已經握在手的富饒土地,誰能在懸崖邊把這群瘋馬勒住?

自己不能,父王同樣不能。

在劉聰沉默的時候,他的耳邊傳來庫俊靡充滿自信的厲喝聲:“各歸本部,全軍突擊,徹底擊垮唐軍!”

“呼……嗬!”歡呼聲四起。

驕狂的胡騎早不耐煩了,他們不理解,大王為什么每次只派那么點人馬沖陣,要是一開始全軍殺去,唐軍那么單薄的陣型,還不一下沖破了?怎么會打得這么艱苦?

“父王……”抬起頭,看著自己的父親,劉聰欲言又止。

西域氣候干燥,人看去都老得快,庫俊靡如今不過三十出頭,但那張飽經風霜的臉,怎么看都是知天命的老年人才能擁有的。

“我知道的。”庫俊靡一抬手,打斷了劉聰的話,緩緩說道,“這片戰場,是武德皇帝李翊選定的,所以他才擺出了那個不倫不類的陣型,還派出了手下的大將來挑釁。他是不想讓咱們多想,多做調整,你想提醒我的,是這個,對不對?”

“父王,您都知道?”劉聰驚訝萬分,他是仗打起來很久之后,才在記憶里搜索到了某本兵有相似的記載,可父王怎么會……

庫俊靡笑了笑,讀長見識,才能有所作為,這是沒錯的。可反過來說,不讀的人,也未必沒見識,豐富的閱歷,可以彌補知識的不足。這像是原人常說的那句話,讀萬卷不如行萬里路,又或者是姜還是老的辣。

本來自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