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1162章 猶豫的李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62章 猶豫的李翊

第1162章 猶豫的李翊


更新時間:2017年05月14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李翊對東吳君臣的評估,是結合了前世所知道的事跡,以及實際見聞之后,綜合分析后得出來的。他認為自從孫堅與孫策父子之后,東吳君臣不擅長正面攻堅,反倒是很擅長打防守反擊,更擅長的是借勢。

東吳君臣包括孫權、周瑜、陸遜、魯肅等人,打的最出名的幾場大戰役都是居于弱勢,先守后攻,反敗為勝。其中包括對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而占據優勢,正面攻堅的幾場戰役,主要是五次合肥之戰,東吳都打輸了。

以李翊本身的體會而言,東吳如今的局面看似岌岌可危,但他總覺得對方還有余力。這一來是因為東吳有長江天塹的阻擋,二來,則是有周瑜和陸遜這兩個三國時代最頂級的謀士見統帥人才,以及周泰、凌操、陳武、呂蒙等一般杰出的武將。

因此,別看當初東吳的實力表面上看起來還不如蜀漢,但真正打起來,東吳肯定比蜀漢難打。

所以,李翊在發起統一之戰的時候,沒有多做猶豫就做出了先伐蜀的決定。他的目的,就是想要將東吳的主力引出來。因為現在天下只剩下西川和東吳沒有統一了,所謂唇亡齒寒,東吳一定不會坐視大唐滅掉蜀漢,肯定會尋機出兵。

為此,李翊愿意付出相當的代價,哪怕是搭上幾個郡國都沒問題。

李翊稍一停頓,繼續說道:“東吳至少能采取十幾種策略,其中就包括了攻打揚州江北二郡,突襲荊州切斷我軍補給線,以及從海上偷襲京師等。一時間無從判斷,只能以盡快結束益州戰事返程為上。”

徐茂公猛然一愣,反問一句道:“偷襲京師?這怎么可能?”

由不得他不驚訝,京師的位置距離前線實在太遠了,就算防備再怎么松懈,也不存在任何危險。何況薊城人口眾多,若逢戰事,很輕易的就能動用起大量民兵出來,就算東吳能分出一支萬人規模的大軍前去攻打,倉促間都拿不下來,這種地方怎么會有危險?

李翊冷笑道:“孫文臺畢竟是孫權那小子的父親,這兩年又一直與元直一起,負責京師的防務。以孫權厚黑的性情來說,很難說他會不會打這方面的主意。”

孫堅當年護送孫策到北疆治療,就被李翊下令變相羈押。后來孫權與李翊聯手對付曹操等人,將孫尚香嫁給李翊,雙方聯姻,如此一來,孫堅成了李翊的岳父,而孫策則是成了他的大舅哥,李翊也就放松了對二人的監視。

因為孫尚香嫁給李翊,并在大唐建國后還被冊封為香妃,再加上孫權在東吳完全沒有將二人接回東吳的打算,孫堅父子也就知道,他們沒有回東吳的可能了。一來,李翊不會放他們回去,二來,回去之后身份肯定會十分尷尬。知子莫若父,孫堅自然知道自己那個兒子的性情性格,他們回去,結果肯定不會好。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堅和孫策也就表示向李翊效忠。

雖然這二人宣誓效忠于他,但是因為東吳的關系,李翊并沒有讓二人外出帶兵,盡管二人的能力都非常突出,絕對能夠領兵獨當一方,但是李翊對他們還不能絕對信任。

最后,李翊任命孫堅為領軍將軍,級別上等同四征將軍,協助兵部尚書徐庶負責京師薊城的防務。而孫策這個大舅哥則是被李翊送去大唐軍事學院進修,暫時被擱置起來。

南征蜀國之戰開始之后,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李翊就將這個事情忘到一邊了。

孫權有可能打孫堅的主意,偷襲京師,還是遠在成都的賈詡首先做出提示,諸葛亮加以說明,李翊才回過味來。

想想也是,東吳君臣可沒一個好東西,在另一個時空,孫權和周瑜就合伙用聯姻的名義將劉備騙到江東,將其軟禁。要不是諸葛亮技高一籌,恐怕就沒后來的三足鼎立了。

偷襲薊城雖然看似異想天開,但以孫權和周瑜的性情,沒準還真會嘗試一下。這功勞確實太大了,一旦成功,那就是一本萬利啊!

“原來如此。”徐茂公低下頭,沉默了片刻,猛然抬起頭,目光炯炯,朗聲說道,“既然如此,皇上也大可不必急于動兵。績不才,愿向皇上請命,求得三日時間,平定南蠻殘兵!若不能成功,甘領軍法!”

在大戰之前,南蠻一直沒下雨,也不見陽光,那副烏云蔽日,陰沉沉的景象,就像是老天都被大地上濃郁的殺氣所懾,要等著仗打完了才敢露面一樣。

現在仗打完了,天氣也恢復了正常,仿佛彌補似的,接連下了好幾場雨。

這天清晨,正是雨后初晴之際,蘭蒼水上升騰起了條條云霧,被朝陽一照,飄飄渺渺的,仿佛傳說中的仙境一般,美不勝收。

連綿的遠山上,也盡是一片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景象。

沉浸在這樣的美景之中,幾乎可以讓人完全忘記三天前的那場血戰,也忘記自己正身處最嚴酷的亂世之中,時刻都要為生存而努力掙扎。

李翊佇立河畔,遠眺壯麗的山光水色,面容古井無波,如同老僧入定,心緒卻是波瀾起伏,難以平靜。

他知道這是大戰降臨的緊張所致。明明盼望著對手晚些出招,好多做些準備,卻又因耐不住等待的煎熬,反而期待對手早點出手,也好盡早決一勝負。

李翊心中千念百轉,一方面是在考慮東吳到底在打什么算盤,也在盤算南蠻戰事盡快結束的可能性有多高。當然,他更關心的還是留守諸將到底能不能從容應對。

心潮翻涌間,氣息也開始絮亂起來。

李翊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要鎮定。

從當年穿越到這東漢末年,決意稱雄于世,改變歷史的一刻開始,自己就應該知道,這條路上布滿荊棘。畢竟對手非同小可,無論做出再怎樣充分的準備,也難保不被對方找到破綻。

對手既然是孫權、周瑜、陸遜這樣的梟雄,自然不能掉以輕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挑戰,也在清理之中。

道理沒錯,只是心潮如海,又豈是說平就平的?

越是強自壓抑,反彈的就越是厲害。

心潮起伏之下,李翊干脆取了霸王槍在手,開始練武。

這幾年,他親臨戰陣的次數比原來少了,但武藝卻越發精進了。即便不下場,他經常觀摩到的那些,也都是最頂尖的對決。

對李翊來說,他缺的本來也不是普通的武藝套路,而是要取長補短,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來。他的格斗技藝本來就是以靈活、快速、多變為主,此刻在腦中回想著當世絕頂高手們的風采,身隨心走,一招一式穩穩的使出來,內勁游走于經絡之間,心境也漸漸平穩下來。

突然間,腦海間閃過一個念頭,李翊心有所感,大喝一聲,霸王槍如游龍般刺出,在河畔的一顆大樹上一劃而過。

那大樹紋絲不動,看起來沒什么異常,李翊也不說話,只是盯著大樹看。

片刻后,一陣河風吹過,那大樹突然晃動起來,枝葉摩擦發出嘩啦啦的響聲,整棵樹干從中一分為二,就那么傾覆而倒,竟是被李翊一槍斬成了兩端。

李翊收槍而立,仰天長嘯:“海乃百川,有容為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好一個無欲則剛!”嘯聲未絕,身后便傳來一聲喝彩,“臣近年來一直在想,要以一句話概括我大唐新政,該如何措辭,卻是百思不得其解。今日聽得皇上新詞,卻有茅塞頓開之感。無欲則剛,故能立千仞而不倒,妙,實在是妙!”

李翊并不驚訝,頭也不回的問道:“孔明,你什么時候也學得這么會說話了?”

諸葛亮呵呵一笑道:“皇上明鑒,臣此言字字發自肺腑,天日可鑒啊。”

“好了,你也不要插科打諢了,這種事不適合你。”李翊一擺手,問道,“無事不登三寶殿,你現在跑來找我,顯然不是茂公的事,莫非是中原有了消息?”

李翊心中明鏡一樣,諸葛亮的性格算不上古板,但他骨子里就有工作狂的傾向,若是沒有重要的事,肯定不會大清早的跑來看自己練武。

再結合諸葛亮此來,還有故意岔開話題的嫌疑,顯然帶來的消息不是能讓人心情爽朗的那種。

“皇上英明。”諸葛亮走上幾步,站到李翊身側,低聲道,“是文和送來的飛鴿傳書!”

他稍作停頓,讓李翊有時間消化思考,然后才繼續說道:“就在十日前,我軍在江東軍中的細作看到周瑜悄悄率領一支精兵離開建康……”

“也就是說,他已經到了建康?卻沒出現在長江和荊州前線?”李翊沉吟片刻,反問道。

“很有可能是這樣。”諸葛亮點頭道,神情凝重。

“真被文和料中了啊。”李翊冷笑有聲。

諸葛亮沉聲提醒道:“皇上,京師那邊……當速做決斷啊!”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