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1106章 張松獻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06章 張松獻計

第1106章 張松獻計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14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李翊涪縣的行營召見了張松,張松急忙拜倒在地,大禮參拜。

眾人見到后,不免琢磨,看模樣這是來投降的了。

李翊便問道:“子喬為何而來?可是帶來了劉備的消息?”

張松便滿是悲戚的訴說了自己偷偷跑出來的痛苦路程,又說道:“益州沃野千里,本來民殷國富。而劉玄德來到后,強征暴斂濫用刀兵,竟然是落了個民不聊生的下場。我益州智能之士,久慕武德皇帝之德,王師到來之日,必定倒履相迎。”

聽了張松的話,李翊心中有些喜悅,在他看來,這張松一定是如同另外一個時空那樣,前樣來投降的,沒準還帶著西川地形圖。李翊便琢磨著,一定不能學曹操驅逐了張松,要學劉備留住人心,西川一戰可下。

于是,李翊便有些感慨的說道:“朕何德何能,竟然能令西川志士來投?!”

張松暗地里流汗,心說武德皇帝真是狡猾,看起來禮賢下士的模樣,話里旁敲側擊試探我。張松急忙拜道:“松并非是賣主求榮,皇上仁德之名早已經如雷貫耳,今日來到這里,并有幸得皇上召見,不敢不披肝瀝膽。而那劉玄德,托名漢室宗親,卻篡位稱帝。暴虐恣睢,不能任賢用能,而又毒害我西川百姓。我西川百姓,早就人心離散,思得明主。松此一行,專程來投順皇上。皇上取西川,松愿施以犬馬之勞,以為內應。未知皇上圣意若何?”

張松說到這里,里衣已經濕透,面對李翊這個戰神一般的人物,心理壓力實在是太大了。稍有行差踏錯,那就是千刀萬剮的下場。

張松一邊竭力應付著李翊,心中更是將龐統的祖宗十八代的女性都問候了不知道多少遍。

李翊聞言,十分欣慰,便令張松起身,賜座。

張松大喜過望,看來是忽悠住李翊了。他不禁有些得意,心道:“嘿嘿,本司徒的本事果然比龐統強。”

李翊就說道:“蜀道崎嶇,千山萬水,車不能過,馬不能行。朕雖然已經來到了涪城,但后路更加艱險,不知子喬用何良策?”

張松心里終于是落了地,急忙從懷里摸出西川地形圖,拜道:“松深感皇上盛德,特獻出此圖。但看此圖,便能獲知蜀中道路。”

西川地形圖,前世作為特種兵的他,早看過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那畢竟是一千八百年后的地形圖,跟現在必然有著很多的區別。

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后,懷揣著一統天下夢想的李翊,一直在通過各種方法繪制各地的地形圖,但是這是一個極其浩大的工程,必須各方面配合才能夠完成。而以前他的影響力主要在北方,這巴蜀之地,卻是只能在暗中進行,就算是后來又得到了嚴顏、張任等益州降將的補充,繪制的地形圖依然還很不完善。

如今得到張松這個地頭蛇獻出來的西川地形圖,所以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便命人呈上來細看。

果然,上面詳細寫著地理行程,道路遠近寬窄,山川險要所在,府庫錢糧存放的地點,一一書寫明白。

李翊大喜過望,聯系已經得到的三郡布置,完全相信了張松,大笑道:“朕奪取西川,子喬乃是首功!”

“敢不盡力!”張松亦是大喜過望,眼神流出得逞的狂喜。

李翊手下的軍師們,將剛才的一切盡收眼底。徐茂公、荀攸和諸葛亮三人六只眼飛快的對視了一下,然后又飛快的分開。

只見徐茂公瞇縫起了眼,荀攸雙手攏在袖子里,諸葛亮走了出來,拜道:“皇上,您先前不是得到西川山川圖了嗎?不妨拿出來對比一番。”

他說到這里,冷冷的看了張松一眼,說道:“便知道真假。”

原來,李翊這三位隨軍的軍師們,可不相信張松是來投降的,或許是詐降更多一些。

李翊一聽也有道理,畢竟小心駛得萬年船嘛,于是急忙喚人去拿。

張松冷汗齊流,心說李翊什么時候得了一個西川地形圖?看來還需用心,才能騙李翊上當。

當李翊找來己方的情報人員繪制,又得益州降將張任、嚴顏等人共同完善的西川地形圖比照后,發現與這西川地形圖一般無二,便放下心來。

李翊握著地圖,就在寶座上起身,笑道:“子喬,朕奪取西川,你是首功。”

由于地圖的重要性,敵人是不可能貢獻出來的。軍機處的軍師們,見到張松的地圖與己方掌握的地圖能夠互相印證,也就不再懷疑了。

張松竊喜,心說縱使你李翊狡猾如狐,也有中計的時候。

張松見李翊完全相信了自己,趁勢進言道:“皇上,劉玄德退守綿竹關,此地正好扼住了龍泉山南下成都的命脈,地勢雄峻,易守難攻。有詩為證:江鎖雙龍臺,關雄五馬侯。益州如肺腑,此地小咽喉。”

李翊對于蜀地的情況也有所了解,自然也知道綿竹關的險要。此刻劉備率大軍駐守綿竹關,對于他的南下,的確不是一個好消息。

張松說這些,可不是嚇唬李翊,讓他止步不前的,而是想要誘使李翊按照他們的計劃行動。他見李翊露出憂色,便接著說道:“不過,松出身蜀地,對這一帶的山川地理非常了解。據我所知,有一條捷徑可以繞開綿竹關,直指成都。”

李翊高興的說道:“子喬所言,真的屬實?”

張松點頭道:“自然是真。那條繞過綿竹關的捷徑會通過一個名叫白馬山的地方。過了此山,就是雒城。此乃成都北面的最后一個門戶。而如今劉備率領大軍駐守綿竹關,雒城的守備極為松懈,防守的兵力也不多。皇上可率一支偏師,從這條捷徑偷襲雒城,必然一鼓而下。如此一來,綿竹關將不攻自破,劉備的敗亡也就是在旦夕之間了。”

雒城地處成都平原東北部龍泉山脈西麓,為沱江沖積平原地帶。龍泉山山脈長200千米,寬10千米,整個山脈狹窄而長。在四川盆地內部,山脈形成一條高高的、狹長的隆起,其西面是成都平原,東面是川中丘陵。

處于這樣一個險要的地理位置上,雒城自然成了鎮守成都的門戶,奪取雒城,不但斷掉了劉備返回成都的后路,而且南下成都,也再沒有一處險要能夠抵擋李翊進兵了。

李翊拿出張松的西川地形圖瞅了瞅,又拿出自己手下繪制的地形圖看了看,對比之下,發現果然都有一條小路。再加上他前世玩三國志11游戲的時候,也記得從梓潼到成都,的確有一條捷徑可以繞開涪城關和綿竹關。像是電腦出兵,經常喜歡從這里通過。

于是,李翊頓時大喜道:“若不是子喬,朕勢必事倍功半。”

至此,張松的目的全盤得逞,到了脫身之時。

離開之前,張松又不忘誘使李翊,加快其失敗的速度,拜道:“唯恐被劉玄德發現,皇上應該火速進兵。松有心腹摯友二人:法正、孟達。此二人必能相助,我三人就在劉備側,待得皇上到來的時候,必定為內應。松這就回去了,以免被劉備察覺。”

李翊感激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他日成功之時,朕必定厚報子喬先生。”

張松小眼睛里全是得逞的笑意,心說李翊上了當還要感激我,整個天下也就是我張松能夠做到了。

張松這心里頭真是舒坦,不過面上卻是十分鄭重,再次大禮參拜道:“得遇明君,松真乃三生有幸,敢不盡實相告,絕不奢望明君所報。”

于是,李翊親自送張松離開涪城。

張松離開的時候,刻意提醒道:“皇上,那小路口有石林,石林,切記,切記。”

原來張松說的,十分中有九分為真,但是剩下的那一分,卻是致命的。

而真實的情況則是,在白馬山的山北有一條路,直通雒城東門。山南也有一條路,直通雒城西門。兩條路皆可進兵,而那山北之路占據地勢,居高臨下,十分適合埋伏。可山南之路,則相對平緩,不適合埋伏。

為了讓李翊走山北之路,劉備早就派人在分路的地方做了手腳,不注意的話,肯定發現不了山南的路。

但是,這條路畢竟只是被堵塞了入口,如果仔細尋找,肯定會發現的,因此張松刻意灌輸地標,以免李翊發現。

李翊回去后,就以張松獻圖獻策為基礎,制訂了“立足川北,謀取川南。攻克雒城,直指成都”的入川戰略。

張松出了涪城后,星夜兼程,很快返回了綿竹。

“陛下,陛下,李翊上當了,上當了!”張松高喊著就狂奔進了行宮內。

“李翊上當了,哈哈哈。”劉備仰天大笑。

文武百官皆彈冠相慶,心說這下子可好了,蜀國保住了,沒準還能打出去。

“多虧丞相妙計!”激動中的章武皇帝劉備,竟然朝龐統拱手謝道。

龐統急忙謙虛,拜道:“實乃陛下洪福也!”

群臣夸耀皇上洪福,丞相高智,張松機變。

于是,君臣相互吹捧,又摩拳擦掌的安排埋伏,只等著李翊自投羅網。(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