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1093章 入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3章 入蜀

第1093章 入蜀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07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選擇:

正文

白水關地處古代‘交’通線上,6路北通秦隴,南接葭萌;水路溯白龍江而上可得到甘南,下可達巴渝,乃至荊湘,是一重要軍事關隘。.:。

白水關最早見于史冊是《后漢書·卷十三公孫述傳》:“述遂使將軍侯丹開白水關,北守南鄭”。《三國志·法正傳》也有云,法正為劉備分析當時形勢時提到過白水關,他說:“魚腹(奉節)、關頭(即白水關)實為益州禍福之‘門’。”法正認為當時進入蜀只有兩條路,一是東沿長江取魚腹(奉節)可入蜀,二是北從6路取白水關亦可入蜀。因而守住魚腹、關頭是福,失掉魚腹、關頭必然有禍。

正因為白水關地理位置重要,秦漢以來歷朝歷代設關筑寨,派兵戌地,為了爭奪白水關,這里戰事頻繁。

蜀漢皇帝劉備自然知道白水關的重要‘性’,派大將楊懷、高沛率三萬大軍駐守白水關。

李翊采納了軍師諸葛亮的計策,率領一部分大軍直趨白水關,暗地里卻是派張飛和趙云率五萬大軍,抄小道繞過白水關,攻打另外一處重要關隘葭萌關,然后回師從背后繞到白水關的后面,與主力大軍兩面夾擊白水關。

白水關蜀軍陷入絕境,楊懷、高沛無奈之下,只能是選擇了投降。

至此,入蜀的險關只剩下了最后一個劍閣關了。

就在李翊率領唐軍高歌猛進的時候,蜀漢章武皇帝劉備也是御駕親征,提五萬大軍來到劍閣,迎戰武德皇帝李翊攻川的兵馬。

蜀漢大將軍吳懿坐鎮江關,抵擋唐軍關羽部。

與此同時,蜀漢使者鄧芝已經秘密來到了東吳建業。

建業皇宮。

“使者遠來辛苦,可去驛館歇息。”大吳皇帝孫權,高居寶座,睜著碧眼紫髯搖擺中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鄧芝行禮告退,心里直搖頭,看大吳皇帝孫權的模樣,想來是無法促成援軍之事了。

他一走,東吳群臣開始說實在話。

周瑜最先出班奏道:“皇上,李翊的勢力日益龐大,聯合蜀國才能抗唐。西川山路險要,雄關絕地比比皆是,有龐統坐鎮西川,李翊一定討不到好處。臣以為,應該答應聯盟,出兵攻打荊州,威脅關羽的后路,幫助吳懿抵擋唐軍。”

“不可!”周瑜話音未落,一個英武的聲音響起,眾人望去的時候,卻是東吳另一重臣6遜。

周瑜眼角一陣‘抽’搐,心說臭小子,總是跟本大都督作對。本大都督只要在東吳一天,你小子就別想起來。

周瑜不悅的說道:“伯言,難道你認為蜀國被滅,東吳能夠獨自對抗強大的唐國嗎?”

“長他人志氣。”6遜一撇嘴道。

周瑜臉‘色’大變。

大吳皇帝孫權,還是非常重視6遜的,最近剛剛將其提拔為水軍副都督,名次在黃蓋之后。

在孫權的示意下,6遜瞅了周瑜一眼,這才說道:“皇上,需知鶴蚌相爭,又有黃雀在后。聯盟是要締結的,但不可馬上就出兵支援。何況唐軍大將高順和張郃在合‘肥’有十萬‘精’銳,而大海上的唐軍水師不容小視。”

“水軍……”孫權的眼角微微‘抽’搐幾下。如今東吳的水師全都縮在水寨里,只有唐軍水師打盹的時候能夠出去轉悠一圈。若不是6基防御陣線布置的不錯,恐怕早就被唐軍水師肆虐邊境線了。

于是,孫權采納了6遜的建議,只是答應了聯盟。至于援軍之事,孫權以合‘肥’防務為由,暫時拒絕了。

“鼠目寸光!”周瑜暗罵,退朝后立刻上表返回柴桑去了。

武德三年六月下旬,武德皇帝李翊率領十二萬唐軍,來到劍閣關外二十里駐扎。

李翊出帳,提槍上馬,帶領一萬‘精’銳,入大劍山前往劍閣觀看。

劍閣關位于劍閣縣縣城北3o公里處,居于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又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俗稱“天下第一關”。

自古以來,巍峨劍閣,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相傳戰國時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無路進蜀,謊稱贈五金牛、五美‘女’給蜀王。

貌似從那時候起,蜀王就比較傻缺,心想五金牛少說三千斤黃金,還有美‘女’財‘色’兼收。

于是蜀王信以為真,派川中力士,劈山開道,入秦迎美‘女’,運大金牛。從此,才有了進出西川的道路,又稱為“金牛道”。由于通過劍閣,又稱劍閣蜀道。

只是,最后金子、美‘女’沒迎來了,迎來了大山外等的不耐煩的秦軍,就此秦軍入川,巴蜀成為了大秦之地。

劍‘門’關是川北重要‘門’戶。西川與北方主要通過三條棧道相連(金牛、米倉、‘陰’平),其中金牛道建成最早,相對好走,再加上金牛道直通四川盆地中心——成都,由金牛道進攻成都最為便捷,故在川北防御中金牛道尤為重要。而劍‘門’關,正是扼守金牛道的‘門’戶。

在另一個時空,歷代經營四川的人都會尤為注重劍‘門’關,當局的重視再加上地勢的險要,使得在冷兵器時期,劍‘門’關是中國少有的不曾被從正面完全攻破的關口。

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形容劍‘門’關絕無夸張。三國鐘會,后周王景,北宋王全斌,都曾與四川地方部隊對峙于劍‘門’,無一從正面突破劍‘門’關(其中王全斌通過派部隊繞過劍‘門’后兩面夾擊最終攻破)。而明初時,傅友德入川,更是不走金牛道,而是借‘陰’平道繞過劍‘門’,直‘逼’成都。

到了近代,紅軍和解放軍也是借助火炮才攻克劍‘門’。

這個時空,劉備入蜀后,龐統巡視地方,便感到這劍閣是蜀漢的生死命脈,便令軍士鑿山巖,架飛梁,搭棧道,加固關城。

李翊率領一萬兵馬一路來到劍閣關外,現果然山高路險,只是帶領一萬兵馬就開始行軍艱難起來。

隨王伴駕的典韋仰望絕壁向天,只是覺得眼暈,晃了晃腦袋收回目光,喃喃自語道:“這里太難走了,不利于大規模會戰,不如繞過去。”

一旁的荀攸笑道:“西川大山連綿近千里,只有這里才是最安全的入川山路。其余地方更是窮山惡水,連一條羊腸小道都沒有。”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我們想要攻取益州,恐怕非常的不容易啊。”李翊亦是感慨古時候大自然的力量,尋常人力無法改變。

李翊一萬兵馬還沒有來到劍閣關前的時候,早有蜀兵探馬飛報入了劍閣內。

劍閣關城內,蜀漢章武皇帝劉備的行轅,布置在駐軍校尉府內。漢室天子氣派的儀仗,威武的御林軍,讓簡陋的府邸有了許多帝王氣象。

此刻,章武皇帝劉備的圣駕正在大廳堂上,堂下文武兩班,文臣以龐統為,武將以周倉為。

由于皇帝來到了這里,各處重新布置,就連‘門’檻都加高了不少。“‘門’檻高”,也許這就是后世一詞的來歷。

“孫權鼠目寸光!”寶座上的劉備得到吳懿的奏報十分憤怒,詆毀著大吳皇帝。

龐統呼哧呼哧的搖著蒲扇扇著風,一邊說道:“易經有云,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劉備對此不以為然,心說拉一個墊背的總比沒人強,不過表面上卻是面‘色’一整,嚴肅的說道:“丞相所言甚是,求人不如求己。”

這時,周倉瞪著環眼粗聲粗氣的說道:“陛下,那李翊已經來到了關外,臣祈求五千‘精’兵為先鋒,一定挫其銳氣。”

龐統‘插’嘴道:“以李翊的為人,一定會主動前來,少不了周將軍的一戰。”

“報。”正在這時,一名‘侍’衛疾步入了大廳,大聲稟報道,“啟奏陛下,唐軍一萬先鋒已到關前,距關不足五里,看其中儀仗,定然是唐皇親至。”

劉備說道:“李翊到底是來了,周愛卿,朕也給你一萬兵馬,前去迎戰。朕就在關城之上,不……朕也親至陣前給你掠陣。”

出‘門’的時候,龐統道:“陛下,李翊好大喜功,戰必親臨,這是一個打敗他的機會。”

然后,龐統說出了一個計策。劉備聽了,大喜過望,立刻命人去布置。

劍閣關外,隆隆的腳步聲回‘蕩’在群山之中,卻是李翊率領唐軍直趨劍閣關下。

唐軍清一‘色’的玄黑軍服,黑‘色’輕甲,士兵個個‘精’悍,軍勢極盛。

李翊便在關前一里之處,停下大軍后觀察四周山勢。

雄關劍閣,四面環山,劍閣就在大劍山橫斷的峽谷之中。城樓兩側是兩座如寶劍‘插’地的高峰,綿延出去全是高低不一的大山。

突然間,關上鼓聲大作,四周高山環繞,回聲陣陣,仿佛群山也在呼應。

李翊舉目望去,只見關‘門’打開,一彪軍馬開出關外。

不多時,這一彪軍馬就來到唐軍前面列陣。8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