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1090章 發兵攻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90章 發兵攻蜀

第1090章 發兵攻蜀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06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熱門小說:、、、、、、、、、、、、、、、、、

既然已經決定拿蜀漢開刀,李翊馬上就開始行動起來。天

籟小說第二天下了朝,李翊就在御書房召見了軍機處的軍機大臣們,開門見山的說道:“朕打算在夏糧收獲的時候,也就是今年五月,對蜀國宣戰。”

大唐朝雖然立國時間還短,但是李翊執掌北疆卻已經多年。特別是幽州、冀州、并州、遼東和大草原更是已經被他掌控將近二十年,這些地區在李翊的治理下,吏治清明,農業、商業繁榮,所以現在的大唐是兵多將廣、糧草充足,起統一之戰的時候已經到了。

荀彧第一個走出來說道:“皇上,國內兩年的積累,足以支撐對蜀國的戰爭。臣附議……”

在目前來說,動對外戰爭開疆拓土,還是不如消滅西蜀、東吳統一天下來的激勵人心。如今國力強盛,此時不用兵更待何時?所以,軍機處所有的軍機大臣,皆同意對蜀國宣戰。

然而宣戰需要一個名義,不能一聲不吭就動手。于是,李翊令軍機處擬定一份對蜀國宣戰的詔書,檄文傳與天下。

武德三年四月下旬,李翊登臺點將,任命關羽為東路大元帥,起兵十一萬,從荊州攻蜀。而李翊自己則是御駕親征,起兵十五萬,從關中方向攻打蜀國。

大唐對西蜀宣戰,三十萬大軍已經開始集結開拔,消息傳來天下為之震動。

武德三年五月初,長安。

李翊召集四位隨駕軍師,商議進兵漢中的事宜。

想要南下攻打益州,必須要先攻取漢中。

會議上徐茂公通報了益州的防守情況。

成都的暗影組飛鴿傳書,蜀漢征西將軍龐羲守備武都郡。而漢中方面,蜀漢征北將軍王平所率領的軍隊搞塌山體,堵塞了斜谷與子午谷。阻住唐軍的進兵道路。

蜀軍切斷了斜谷與子午谷的路,唐軍只能出散關走大路到漢中郡。然而這大道在漢中郡城邊境的盡頭有一處險關陽平關。漢中依舊有三萬左右的兵馬,唐軍雖然后續援軍不斷到來,目前也才七八萬人,這八萬人中又有將近一半是騎兵。所以,唐軍用以攻關的兵力并不是太多。

帳中,李翊面南高坐,沉聲道:“諸位,為了震懾國內某些宵小,我們需要一場迅而輝煌的勝利。王平若是死守陽平關的話,于我軍十分不利。”

徐茂公作為席軍師,深知目前大唐治下的狀況,好在軍機處已經有了一個章程,出班奏道:“啟稟皇上,王平堵死山中道路,是因為心中畏懼。若能飛鴿傳書徐晃部兵出西城,從東面進兵漢中郡,王平勢必分兵。我軍連番大勝士氣旺盛,如此東西夾攻,漢中一鼓作氣可下。”

古代,沒有貫穿大山的隧道,也沒設備開鑿出這樣的道路。橫臥在漢中前的秦嶺山脈,窮山惡水根本無法行軍,若是繞過去那就是轉戰上千里,便如同后世二萬五千里,其實東西南北哪里有那么長,只是因為窮山惡水間繞來繞去,才有了如此艱難的距離。

好在李翊早早的就成立了戰鴿部隊,如今各地軍營普及,飛鴿傳書徐晃部,便能達到快合圍漢中的奇效。張嶷尾不得兼顧,必敗無疑。

李翊十分贊同徐茂公的建議,便說道:“有徐晃部的加入,拿下漢中不難,但武都等地如何布置?”

諸葛亮立刻進言道:“皇上,敵人暫時已經沒有了進攻的力量,我軍攻堅戰中騎兵無法出全力。不如進攻漢中的兵馬中只留下少許騎兵作為機動力量,大部騎兵前往武都等地。敵人一定會守備各處郡城,我軍騎兵也不攻城,只是切斷這些城市與周邊的聯系。蜀國疲敝,物資儲備一定處在一個極低的水平,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糧草耗盡只能是撤退回西川。那時候,我軍的騎兵戰力就能得到揮,沿路埋伏狙擊。”

賈詡跟著說道:“諸葛軍師所言不錯,當年荊州一戰,消耗了劉備大部分的力量。蜀地已經沒有潛力了。我軍精銳騎兵襲擊東川各處,劉備救不能救,他只能退守劍閣。”

李翊采納了幾個人的計策,指派趙云為統帥,呂布為副帥,馬為先鋒,徐茂公隨軍,統帥三萬騎兵,出祁山進擊武都。而李翊自己則率領五萬兵馬,過散關進軍漢中。

武德三年五月中旬,李翊率領五萬大軍來到了陽平關前,占據出關各處險要,立下九座營寨,中軍大寨就在距離關前十五里的大道中。

同一時間,唐軍大軍兵臨城下,巴蜀三大城市之一的漢中郡城南鄭內已經亂成了一團。

郡守府,議事廳,蜀漢征北將軍王平召集漢中郡文武商討防務。

堂下文武分成兩排,一邊以李恢為,有馬忠、張嶷、尹黙。一邊以閻圃為,有漢中第一大族楊任,楊松,楊柏,楊昂一家子。這一家子都是五斗米教的,當初背叛張魯,團伙投靠了劉備。

李恢說道:“將軍,我們有陽平關,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就是從咱們這道關開始的。李翊此來,是想要一鼓作氣攻滅我蜀漢。然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我們只需抵擋一段時日,唐軍后續乏力,必然會撤退的。”

王平聞言道:“德昂所言甚是,李翊此番匆匆起兵,定要讓他折戟在陽平關下。”

“吾等定然輔佐將軍,擊退唐軍!”馬忠等人拜道。

這時候楊松一伙人正在擠眉弄眼,聞聲立刻也跟著拜了起來。

“報。”正在這時,一員探馬急沖沖進了議事廳,翻身拜倒在地,手指外面,呼道,“將軍大事不好了,唐軍徐晃部三萬大軍順漢江而來,已經快要到達赤阪境內了。”

“什么?!”王平大吃一驚。他沒想到唐軍行動如此迅,原本駐扎在荊州長沙郡的唐軍徐晃部這么快就殺來了。

王平手中只剩下三萬兵馬,如何能夠抵擋東西殺來的八萬唐軍?!

“赤阪后就是城固,乃是漢中門戶,絕對不能落入唐軍手中。本將軍這就親率大軍,先擊潰唐軍徐晃部,再回陽平關與李翊決戰!”

李恢慌忙說道:“將軍萬萬使不得,如此正中李翊下懷,他正是要讓將軍分兵,陽平關若是有失,漢中就真的完了。”

王平怒氣沖天的說道:“唐軍徐晃部兵臨城下,還守什么陽平關,難道就有救了嗎?”

李恢勸慰道:“將軍稍安勿躁,一定會有辦法的。”

于是王平暫時冷靜了下來,這議事廳中別看許多人在,但能夠拿出謀略的唯有李恢一人。所以自王平以下,所有人都看著李恢。

李恢不愧是有特技機智的謀士,眼珠子一轉,就有了主意,對王平說道:“將軍,可令張嶷將軍帶一隊兵馬去,如此這般,便能擋住徐晃的兵馬。”

漢中地處秦巴山區西段,北有秦嶺、南有米倉山,中部就是漢中郡城所在,形成“兩山夾一川”的地貌。境內河流密布,群山之中源出大小河流數百條,有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東西橫貫,又有大河嘉陵江南北縱穿。

然而不論是大河還是小河,不論源在那個山頭,在這第一大長江流域內都遵循著江河匯聚、東去入海的規律。

這一日,漢江邊人馬喧囂,三萬多大軍正在沿江進。原來是唐軍徐晃部已經過了赤阪,準備沿江進入漢中郡大縣城固。

徐晃便令斥候四處,探察敵人動向。

徐晃、張任一馬當先。正行進間,一騎斥候絕塵而來,到得近前,就見其面色驚慌,翻身下馬拜道:“將軍,大事不好,前方大水了!”

“這怎么可能?!”徐晃吃了一驚,對張任說道,“最近漢水上游并沒有大雨,怎么會漲水?”

張任亦是不解。

徐晃素來謹慎,便命令大軍暫時停止前進,又令斥候再探再報。

然而,半個時辰后,也不用斥候報了。只見漢江水面突然暴漲,江水四溢,平地水深半尺有余。

徐晃心疑不定,便令大軍后退。比及退后了五里,腳下水深依然是半尺。而斥候來報,先前駐軍的地方,已經水深一尺有余,并且還有不斷加深的趨勢。

原來,眾多河流曲折迂回在山間,出山則匯入漢江。這些河流或沿山脈走向流淌,或者垂直從山高出宣泄而下。

李恢便為王平謀劃,派出兵士在山間構建大壩堵塞眾多河流,又堰塞漢江。待得徐晃大軍即將到達的時候,山間河流先摧毀大壩放水,大水順著山勢奔騰入漢江后,又摧毀漢江大壩同時又決口漢江。漢江分段流域瞬間水量暴漲,直如同大汛期大洪峰過境,立刻就將四周道路淹沒。

好在蜀軍堵塞大壩多在山中,河水流淌需要時間,若是不然,徐晃部經過時開閘水,真又成了水淹七軍之勢。

漢中在上游,所以沒有危險。而四溢的大水彌漫了下游百多里,在大水之前,人力無法撼動,徐晃無奈,只得退兵百里避水。又飛鴿傳書武德皇帝駕前,言敵軍決口漢江攔路,無法形成左右夾攻之勢。

新書、、、、、、、、、

全本、、、、、、、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