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1087章 民族大融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87章 民族大融合

第1087章 民族大融合


更新時間:2017年04月04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正文

漢人大臣們大聲贊揚著同意的番邦,心里卻是暗暗得意,心說皇上只不過拿出一些俸祿,就能夠收服這些異族番邦,真是絕妙的國策!

然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對于這些番邦之主來說,自己的家族并不能恒久的掌控全族。而加入大唐國籍后,反倒可以世襲罔替,這樣的機會無論是為自己考慮還是為子孫后代,都是要抓住的。所以說,武德皇帝李翊的這個政策,還是雙贏的。

至于說擁有的武力和族人,會因此受到朝廷的控制,他們根本就沒有考慮,因為這些年在李翊治下的這些異族,其實基本上都相對于失去了對武力的掌控。沒辦法,李翊的軍隊太強大,在北疆軍的彈壓下,他們根本不敢有任何逾越的行為。

西北的羌族、氐族亦是散落的部落聯盟,所以,很快也同意加入大唐國籍。

羌族雖然人口眾多,但是內部的部落太多,最強大的部落,人口也不過十萬人。而氐族更弱,總人口不過十幾萬,最大的部落也就是萬人出頭。他們都生活在環境惡劣的青藏高原上,要是沒有大唐朝廷的幫助,日子過的可苦逼了。現在能夠享受大唐的富庶生活,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很快,堅昆王李希也答應了,因為他本就以漢人自居,雖然權利的確是個好東西,讓他也有些難以舍棄,但是相對于得到武德皇帝李翊的認可,成為一個漢人,他寧愿放棄在堅昆的王位。

不過,最后剩下的蕭思溫和翟羽,卻是遲遲沒有做出決定。

他們二人因為這些年來李翊的支持,早就在族內廢除了部落聯盟制度,他們的地位不會像小族領一般輕易動搖。所以,他們得到的利益沒有小族大,以需要回去協商為名,暫時婉言謝絕了。

李翊十分不滿,但也沒有說什么,畢竟這二人一個是他的岳父,一個是他的小舅子。

當然,李翊定下來的事情,也不能因為鮮卑和丁零二族不加入就暫停。李翊將鮮卑、丁零先期扔在一邊,與其他民族商議具體的加入大唐國籍的事宜。

于是,大唐開國第三年的春節,武德皇帝李翊過了最忙碌的春節。整個朝廷也過了最忙碌的春節,一天年假都沒有。

武德三年(公元2o8年)二月,西北、遼東和草原諸族,開始全面加入大唐國籍。武德皇帝李翊接連頒下詔書,丹書鐵卷冊封加入體系的族王為族主,部落領們為族錄。世襲罔替,永為本民族貴族,管理民俗事務。

民族、民俗,一字之差,就代表了這些族主和部落領失去了許多東西。然而他們得到了他們想要的,世襲罔替,永遠是本民族的族長和貴族,地位崇高,直如后世君主立憲制下的君王一般無二。

中原是繁華的,后世異民族來中原,根本原因就是要占據花花世界,享受生活。所以當不用付出任何代價就你能夠來中原生活,諸民族百姓得知這個消息后,紛紛加入到了大唐國籍,多數人愿意進入內地生活。

中原地區經過多年的戰爭,人口大幅度減少,土地多的是,各村開墾千百畝就能夠安置很多人。

李翊立刻詔令戶部做好安置工作,小村分十幾個,大村分幾十個,有些部落諸人家底殷實,只要在城中買得起房子,就可以進城居住。

如此一來,李翊就將他當初在遼東、西北和大漠等地推行的大雜居小聚居的模式,推廣到了整個大唐的一千一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雖然這些年來,李翊征服的異族很多,人口也不少,足足有一千萬,但是相對于三千多萬的漢人來說,他們依然是處于人口的絕對劣勢。像是在中原地區,這些邊族所占的人口比重,一般也就是十之一二罷了。就算是遼東、西北和大漠,在李翊推行政策的區域內,漢人也至少占到了人口的六成以上。

當然,李翊也不是完全忽悠這些異族人,而是事實上讓他們享受到了漢人的待遇,這讓他們真的把自己當成了大唐人,有了強烈的歸屬感。

而當時的漢人的思想也在朝廷的不斷宣傳下開始轉變,不在只說民族,而是民族意識的高度逐漸被國家意識的高度取代。便如同后世我是中國人一樣,也開始說:“我是大唐人!”

后世許多年間,世界稱呼中國為唐人,唐人也自稱是唐人,這是由于大唐王朝的強盛帶來的。

而在此時,李翊提前四百年建立的大唐皇朝,已經即將完成這樣的轉變。

國家才是盛世的開端,李翊的國籍法,成功為子民帶來了全新的國家意識。當前大唐的國土,后世華夏的疆域,得到了真正實質性的擴張。

李翊更是在薊城皇宮附近,劃出了一條街,修建數百棟豪門大宅,安置各地族主,成為民族街。

這些族主們嘗試著來到繁華的薊城居住,享受到從來沒有享受過的奢華生活后,早就將族人望到了腦后,也不打算返回苦寒之地。什么劉備東吳忘記荊州,劉禪樂不思蜀,都無法與之相比。

而到來的族主的年輕的后人,一個個揮舞著票子,化身成為了紈绔子弟,立刻就在繁華中腐化**了。

李翊很愿意看到這些,經常指示道:“民族要團結,這些人消費可以打折嘛。”

若是一般君王絕對無法實施這樣的一個政策,李翊多年征戰帶來的絕對威望,以及他說一不二的信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諸民族信任他能夠為自己帶來好生活,所以才心甘情愿搬家到千萬里之外的內地生活。

然而還是有一些問題的。

二月末,薊城皇宮御書房,李翊召見軍機處諸位軍機大臣,詢問國籍法的后續進展。

徐茂公十分欽佩李翊的國籍法制度,但此刻滿是擔憂的說道:“皇上,各族依然還有不少人留戀故土,不愿意遷徙來到內地定居!”

荀彧說道:“這些人在當地還是有相當規模的,依然還是隱患……另外,鮮卑、丁零并沒有加入到體系內,不容輕視。”

李翊琢磨了一番,笑道:“不是還有兵役制度嗎?諸民族成為唐軍的兵源,軍隊戰斗力會得到補充。如今他們加入到了大唐國籍,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派出駐軍,維護地方穩定。”

“皇上圣明!”眾位軍機大臣十分佩服,自己琢磨不透的事情,皇上立刻就能夠解決。

大唐的國籍法已經初見成效,邊境沒有異民族禍患,反而成為了中原內地的屏障。

作為軍機大臣中政治能力最高的荀彧,很快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對李翊說道:“皇上,鮮卑、丁零顯然是自恃有一定的實力,所以沒有加入我大唐國籍。他們游弋在外,若是沒有一定的區分,恐這些加入大唐國籍的族主生出悔意。”

諸葛亮的政治能力同樣杰出,馬上也說道:“就是如此,這些族主暫時沉醉,若是察覺體系外也是一般無二,恐他們脫離體系返回故地。”

寇準也建言道:“兩位軍師所言甚是。這一代的族主在族內是很有威信的,恐到時候生出許多變數。”

劉伯溫捻著胡子聽到這里,開口道:“不過也不必太過擔憂,當這一代族主死去,下一代繼承,這威望就會蕩然無存,那時候就算他們重新回到故地,也沒有號召力了。”

荀攸也表自己的看法,他說道:“應該鼓勵漢族男子與其他民族通婚,暗中則不鼓勵漢族女子嫁給其他民族。這些民族沒有多少人口優勢,想來不出三代,數量就會銳減。”

自從父系氏族公社開始,家族就是男子主導,如此漢族男子后人就是漢人了。

“這主意不錯。”李翊微微一笑,心說荀攸這家伙不愧是有著百出特技的第一計謀類輔助,心思就是轉的快,于是就說道,“雖然說各民族平等,但是還需我族來主導,少數服從多數嘛。”

幾位軍機大臣齊齊點頭贊同。

這時李翊見到賈詡沒有說話,笑問道:“文和,你又有何主張?”

皇上召見軍機處,那就是核心小朝廷議會,賈詡也沒啥顧及,他心里倒是琢磨了點事情,開口道:“皇上,各族族主的家族還是不容小視的。為了讓這些家族能夠有匹配地位的能力,還需派人‘諄諄教導’。”

李翊心說不愧是毒士賈詡,這計策果然夠毒,這跟絕戶計又有何差別?不過李翊對這個計策非常喜歡。

于是,李翊就秘密下令暗影派出精銳密探,專門打入族主家族之中,諄諄誘導他們的子孫成為一位合格的紈绔子弟,也就是敗家子。想來這些敗家子繼承族主位置后,就能夠大敗而特敗,從此唐室無憂。

其余的軍機大臣們也很快琢磨出味道來,心說果然是老狐貍,總是琢磨這些歹毒的計策。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