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776章 理想主義者袁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76章 理想主義者袁紹

第0776章 理想主義者袁紹


更新時間:2016年10月29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現在李翊打到中原了,李翊的戰刀架到了眾人的脖子上,大家為了性命,爭先恐后地跑來了,白了這不是尊奉天子,而是互相利用。等到把李翊打敗了,這些人馬上就會變臉,一個個六親不認了。

意圖靠李翊發動的這場中原大戰來消耗各路諸侯的實力,似乎有一廂情愿了。到了戰場上,有多少將士會抱著粉身碎骨的念頭浴血奮戰?

想想前年的冀州大戰,袁紹心里冰涼的。這事一旦弄巧成拙,稍有不慎,死的就是自己。

不過,許攸的建議太有誘*惑力了。如果能趁著這次中原大戰的機會,聯手各路諸侯大軍擊敗李翊,和李翊隔河對峙,最起碼在未來數年來可保黃河南部州郡的穩定。

另外,雖然這次大戰未必能大量削弱各路諸侯的實力,但一定可以消滅曹操。此次戰場主要是兗州,曹操不出力,誰出力?劉表和劉備都是宗室大臣,在自己極力尊奉天子重建皇權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得到兩人的信任和支持。曹操勢單力孤,在自己和劉表、劉備三人的威逼下,要么到朝廷做個閑職,要么殺了了事,絕不能再讓他獨霸一方。

解決了曹操后,自己占據中原,實力突飛猛進,后面的事就好辦了。

孫策、周瑜、劉璋這些輩因為實力不濟,不足為慮,只要策略得當,可以把他們一一妥善安置。劉表、劉備為了中興社稷,會和自己團結一致,聯手共抗李翊。

隨著時間的延續,自己的權勢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強悍,劉表和劉備迫于壓力,不得不入朝為卿。自己穩定黃河南部州郡后,將來的事就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了。

袁紹的情緒越來越興奮,在大帳內來回踱步,仔細思考細節。

尊奉天子重建皇權,這事簡單,自己了算,但由此引起的其它所有事都建立在擊敗李翊的基礎上。如果不能擊敗李翊,兵敗中原,敗亡的不僅僅是曹操、劉備,還包括自己和劉表,所有人都將陸續成為李翊的刀下亡魂,什么王霸之業、中興社稷都是水中撈月一場空。

有沒有把握擊敗李翊?

據這些年斥候刺探到的消息,河北擁有常備軍和守備軍兩種部隊,其中常備軍是能夠隨時參加戰斗的部隊,而守備軍卻只是守衛地方的力量,幾乎沒有什么戰斗力。以李翊的為人,他肯定不會調動守備軍參戰。

而北疆的常備軍不過三十一萬人左右,就算是這些軍隊傾巢而出,也不過是三十萬軍隊而已。

自己能征調到中原戰場上的兵力大約在十五萬人左右,如果加上洛陽和河內的軍隊,總兵力大約在二十萬人。

劉表如果接受自己的建議,他將率領十五萬大軍北上中原。

曹操回到兗州后,加上夏侯淵和曹仁的兵力,有十五萬軍隊。劉備要留幾萬人戍守徐州,估計有三萬人參戰。

大戰時間如果延續很長,自己還可以以天子的名義征調江東的孫策、周瑜率五萬大軍北上支援。

這樣算起來,各路諸侯聯軍的兵力至少有六十三萬人。

兵力上,諸侯聯軍足足是北疆軍的兩倍,占據很大優勢。看樣子,只要曹操、劉備能及時趕回定陶和昌邑一線,集結二十萬大軍和李翊對抗,戰線就能穩定下來。

戰線穩下來后,就是相持期。

利用這段時間,各路諸侯可以從容征調民夫、糧草和軍械迅速趕到中原。雖然糧草軍械主要由荊州、豫州和洛陽等地支撐,但以這三個地方的富裕,讓幾十萬大軍打個半年應該不成問題。如果財賦太緊張,就以天子名義下旨臨時增收賦稅,無論如何也要撐下去。

大戰持續的時間越長,北疆軍就越困難,河北財賦就越緊張。河北的財賦出自冀州,數量有限,而自己這邊的財賦就要充足很多,主要出自荊州、豫州,洛陽和河南尹,還有徐州南部的數個郡縣,另外,江東四郡也有可能給予一定的支援。

等到北疆軍支持不下去了,決戰時間也就來臨了。這場決戰的勝負,將直接決定大漢王朝的命運。

這一仗,只能贏,不能輸。

袁紹在做這些算計的時候,卻是完全沒有想過,盡管軍隊的數量,諸侯聯軍的確是占了絕對優勢,但是軍隊的戰斗力,卻不是這么算的。

北疆三千多萬人口,才供養了三十一萬大軍,而且這些大軍都是百戰之兵,可以是武裝到了牙齒。

而包括他在內的眾諸侯呢,治下人口不過是一千萬出頭,卻供養了如此數量的大軍。他們的這些軍隊,可以是囊括了幾人治下的所有上到六十歲,下到十幾歲的所有男人,至于裝備和訓練,更是無法跟北疆軍相匹敵。如果雙方在野外相遇,一萬北疆軍足以輕松戰勝兩萬諸侯聯軍,甚至是三萬諸侯聯軍。

唯一對諸侯聯軍有利的是,他們基本上都處于防守狀態,可以利用城池等防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他們訓練不足,裝備不足的劣勢。

袁紹連夜把許攸、逢紀等心腹謀士請到了大帳,詳細述自己制定的迎戰之策。

中原大戰的規模、時間以及重要性遠遠大于前年的冀州大戰,這是一場生死存亡的大戰,所以重建皇權的威儀至關重要。如果沒有統一的指揮,沒有鮮明的大義,沒有對大漢的忠誠,沒有對兄弟的信任,失敗的命運將不可避免。

這是各路諸侯第三次聯軍抗敵了。

第一次討伐董卓,有大義,有忠誠,但沒有統一的指揮,彼此間更缺乏信任,失敗了。

第二次討伐李翊,還是犯了同樣的錯誤,結果還是失敗了。

第三次如果再不吸取教訓,還是重犯同樣的錯誤,大家都完蛋,都到地底下去一爭長短吧。

袁紹決定親自趕到許昌面見天子和朝中大臣,主動承擔起挽救社稷于即倒的重責。

“以八百里快騎急告劉表、曹操、劉備,請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許昌議事。”袁紹神情凝重的道,“此次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都要在尊奉天子的前提下,依靠朝廷的力量,擊敗李翊,拯救社稷。”

值此生死存亡的關頭,沒有人再什么,都聽袁紹的決定。

“本初兄,袁術的事如何解決?”許攸突然問道。

袁紹正在滔滔不絕地慷慨陳詞,聽到許攸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頓時哽住了,一張臉憋得通紅。

“本初兄是不是想上奏天子,招撫袁術,以此取得對九江郡的控制,不費吹灰之力得到袁術的數萬兵力?”許攸手捻短須,皮笑肉不笑,眼里露出些許嘲諷。

大概給許攸猜中了心思,袁紹面色一沉,冷冷的哼了一聲,顯得極為不高興。

許攸不以為意,連連搖頭,道:“本初兄此奏如果遞到朝廷,這一趟許昌之行算是白跑了。”

“曹操、劉備和袁術前前后后打了一年多時間,孫策和周瑜也花了很大力氣,如果不是李翊突然殺進中原,袁術現在大概已經被丟到淮水喂魚了。這個時候你出面撿便宜,請問曹操、劉備會信任你嗎?孫策、周瑜會遵從朝廷的圣旨嗎?”

袁紹沒有話,眼里的怒色更甚。

許攸輕輕嘆了一口氣,低聲道:“本初兄如果為了貪這么便宜,而失去了擊敗李翊,重振社稷的機會,是不是太劃不來了?本初兄到底是為了照顧兄弟之情還是為了開創天下大業?”

袁紹臉色極度難看。許攸這幾句話不輕不重,很是傷了袁紹的自尊和面子。

許攸還要諷刺袁紹兩句,逢紀及時出言阻止了,他道:“主公,你已經和袁術斷絕了關系,千萬不要自食其言,失信于天下。此次曹操等人攻打江淮,袁術很多手下都投降了,以我看,本初兄就做個順水人情,下旨九江,除袁術外,其它官吏一律赦免。本初兄先把袁術的事處理干凈了,免得將來和曹操等人發生沖突。”

“目前袁術還在,他也還有一幫人,手下的軍隊也不少,九江郡一時丟不掉。”陳琳也道,“都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袁術那個人就是個徹徹底底的禍害,輕易死不掉的。等中原大戰結束了,我們再想辦法解決此事。”

袁紹的情緒受到了打擊,坐在案幾后面半天沒話。

“主公,你去許昌,誰統領大軍?河南的戰怎么打?”逢紀看到袁紹悶悶不樂,故意了一句笑話,“你不會讓子遠兄一個留下來,舌戰北疆眾將吧?”

幾個人笑了起來。袁紹勉強齜了一下嘴,指著逢紀道:“你留下統領大軍。至于河南的戰怎么打,我剛才已經了,還是老辦法。北疆軍來攻,你就退,不要和他們決戰。我已經給婁圭去信,叫他暫時不要增援關西,全力支援河內攻打平皋城。只要拿下了平皋城,北疆軍就無法在河南立足。”(未完待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