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708章 迷茫的曹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08章 迷茫的曹仁

第0708章 迷茫的曹仁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4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杜畿沉默了。他也曾自負智計,但與曹仁配合了這么久,知道對方不是無謀之人。可一山更有一山高,當更擅長奇謀的人出現時,曹仁也只能徒呼奈何,他又能做些什么呢?也只能一起苦苦等待了。

這一等,就是小半個月。

奉高縣距離昌邑城不算遠,但因為要繞路,還有被截殺的風險,所以曹仁也沒指望著很快就受到回應。

然而,也不知是老天保佑還是怎地。在困守兩個多月,突圍的死士離開十三天后,奉高縣居然迎來了昌邑城來的信使,帶來了曹操的親筆信!

“信使何在?”曹仁匆匆趕到,不及看信,先問信使。

信是死的,人是活的,某種意義上而言,這個信使比曹操親筆信的價值更高。一個從昌邑城長途跋涉而來的信使,從他口中,得到再多有價值的情報也不稀奇。

“人已經死了……”守城軍士指指城下,一具尸體仰面朝天的倒在那里,傷痕累累,身前身后都插了幾支羽箭,其中一箭穿透了左胸心口,應該就是致命一擊。..

守城軍士的講述證明了曹仁的猜測。

“開始只看到了一股煙塵,過了一會兒才看清,好像是有人在互相追逐,然后,此人就出現了。開始是騎著馬的,后來馬大概是累死了,也有可能是中了箭,總之突然就倒了,他就拼命往這邊跑,城門打不開,屬下只好墜繩子下去,可還沒來得及,北疆游騎就追上來了,他臨死前,把信放在了籃子里……”

敘述時,當值的軍官一臉戰戰兢兢的,察言觀色,他發現曹仁將軍對這個信使很看重,生怕被遷怒了。要知道,最近城內的氣氛很糟糕,焦慮、不安是常態,連杜畿參軍那樣舉止雍容的人,都顯得很暴躁,不小心可不行。

“此事須怪不得你。”好在曹仁并沒發火,只是淡淡的點點頭,臉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

軍士的口才普通,敘事沒什么重點,但當時的情景卻也不難想象,即便換成曹仁自己在現場,也沒法做得更好。

突圍的死士離城后,南面的城門就沒再次堵上,可就算沒堵上。開關城門也是需要時間的。李翊攻城攻的一點都不堅決,連外面的護城河都沒處理。那信使看起來是自己游過來的,估計吊橋也沒來得及放,或者說不敢放。

畢竟眼下情況不明,誰知道來的是真信使,還是詐門的河北死士啊?萬一真被詐開了城門,被北疆鐵騎一擁而入,那就真是大勢去矣了。

李翊不舍得傷亡軍隊強攻,只是不想被曹仁借著地利消耗,并不是他不敢打仗!若是解決了城門,想必他一下就會變得果決起來,曹仁也沒自信能擋得住對方。就像是在萊蕪的時候,當北疆軍真的無懼傷亡,發起猛攻的時候,萊蕪城根本阻擋不了北疆軍的攻擊。奉高城雖然比萊蕪城要高大一些,但卻有限,曹仁不認為城墻會是阻擋北疆軍前進的天塹。

所以,守城將士的做法無可厚非,只是這就出現了一個難題,曹仁無法確認信使的真假,唯一能據以辨明真相的東西,就只有那封信了。

可是……

還是那句話,信,終究是死的。不會說話,帶來的情報不全,也未必可靠啊!

想了想,曹仁一時想不到什么好辦法。只能指著城下吩咐道:“多叫些人來看看,看有沒有人見過此人。”

送信這種事九死一生,有身份的人肯定不會來,沒什么身份的人自然不知名。盡管曹仁軍中人不少,但能認出對方身份的希望,也是相當之渺茫,權當死馬當活馬醫了。

“喏!”

看著親衛領命而去,曹仁拿著信下了城墻,他要去找人來讀信。這種信被截獲的幾率很高,為了防止泄露軍情,肯定要加密,在曹軍當中,這種事一般都是由參軍來負責。

剛下城,曹仁迎面正見杜畿匆匆趕到,滿臉喜色的問道:“子孝,信在何處?信使何在?”

“信在此,信使已經……”曹仁搖頭道,將手中的羊皮遞過。

“只有信?”杜畿臉頓時一沉,喜色轉黯,曹仁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沒有信使的佐證,這事情的真偽就很難說了。

沉默中,他接過密信,展開細看:“仲德明日午時過府赴宴,賓朋甚眾……”他臉色稍雯,向曹仁解釋道:“是我軍的密語沒錯,不過……”

曹仁問道:“有什么問題嗎?”

“問題倒也談不上,”杜畿搖搖頭,神色凝重,他指著羊皮紙解釋道,“不過這暗號是從前用的……”

仲德是程昱的字,在這里取得只有一個“仲”字,明日午時要反著念,就是月的意思,這兩句話表明了時間,即仲秋。過府赴宴,賓朋甚眾的意思就是四方諸侯大舉赴援。

“一般來說,這些密語都是開戰前商定的,這套密語是去年主公會盟諸侯,攻打河北時用的,有些不合時宜。但反過來說,此戰戰前,主公并未頒下新的暗語,用這套倒也無可厚非。”

“今年開戰前,畿也領受了一套暗語,但這套暗語相對簡略,表達不了太復雜的意思,事發突然,主公采用從前的暗語也是無奈之舉,可問題是……”

合理的同時,又帶來諸多疑慮,最近一段時間,曹仁、杜畿面臨的抉擇,基本都是按這個套路來的。遇到事情就質疑,杜畿已經快要形成這種條件反射了。

曹仁的眉頭也皺緊了,付出了這么多犧牲,好容易盼來了消息,如果因為疑神疑鬼錯過了,豈不太可惜了?自己日后又有何面目,去見為此而犧牲的兄弟們?

上次的死士中,有幾個受了輕傷,在野外躲了一陣子,趁夜逃回來的幸存者,帶回來了那支敢死隊的部分情報。

突圍之路,一共不過五十里的路程,卻是一條荊棘之路。每走一里,都要丟下至少三名兄弟,到這幾個傷兵掉隊的時候,路程才走了三分之二,減員卻已經達到了一半,可謂步步濺血!

最終突圍而出,到達昌邑城的人會有多少,三成,兩成,一成,甚至更少?曹仁想不出,也不敢想,他只知道,這些熱血漢子付出的犧牲,絕不應該被浪費!

可是,想分辨出手中密信的真假,同樣難比登天。他只覺腦子里仿佛多出了兩個力士,分別朝著截然相反的方向撕扯著他,讓他左右為難,糾結的都快要瘋了。

“將軍,將軍,有人認出那個信使了!”相對無言間,城頭突然跑下一人,一邊快跑,一邊高喊。

“他是何人?”曹仁和杜畿二人異口同聲的問道。

“他是太山王家的王平,就是王公節的族子!”

“太山王家?王公節族子?”這又是個讓人糾結的答案。

太山就是后世的泰山,也就是此地了。王家是泰山郡的豪強門閥之一,家中世代有人為官。王匡可以說是王家的佼佼者,當初曾經是討董的十八路諸侯之一。

按理說,作為泰山當地的門閥,王家這次在北疆軍和青州聯軍的攻擊下,肯定是受到了損失的。然而,王家跟曹操又是有仇的,因為當初王匡就是受到胡母班的親屬和曹操的聯手攻擊而死的。

這王平,既有可能是逃到后方后,被曹操抓了壯丁,安排了這個倒霉差事;也有可能是為了報王匡當日被殺之仇,作為死士前來送信的。

真相到底如何,曹仁也無從判斷,不是他智商不夠,而是他的情報不足!

躊躇半天,最終還是不得要領,曹仁只能再次召集眾將合議。這一次,他把奉高縣的縣令等官員也一并召集起來,想著多個人,就多一份力量。

如果李翊在這里,他肯定會語重心長的告訴曹仁,做這種決斷,參與決策的人絕對是越少越好,而不是反之。

實際上,如果曹仁沒這么多智計,不是試圖從蛛絲馬跡中判斷李翊的圖謀,而是純粹依靠直覺,李翊這些手段根本就沒有發揮的余地。

只可惜,曹仁沒機會得到李翊的指點,雖然一定程度上意識到了自己的缺點,卻也沒法修正。付出的犧牲越多,他就越不敢賭,而是傾向于找到一個穩妥的應對方案。結果,只能是失望。

軍議上,眾人各執一詞,吵得不可開交。

武將們都傾向于戰。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干脆沖出去決一死戰。反正曹仁判斷正確的話,中原即將有大戰,就算沒辦法和后方聯系上,能拼掉北疆軍一部分實力也算是為大局出力了。若是運氣好,剛好打到了李翊的軟肋,就是撿便宜了。

文官們則傾向于守!

他們認為就算聯系不上后方,只要有奉高城這顆釘子釘在這里,多少也能牽制北疆軍一部分實力,讓他們時刻不敢掉以輕心。等和昌邑城聯系上了,更是可以配合主力出動,打北疆軍一個里應外合。

兩邊說的都有道理,曹仁也都反復思量過了,可結果就是他更加迷茫了。(未完待續。)

本書來自/book/html/32/32169/index.html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