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701章 再戰奉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01章 再戰奉高

第0701章 再戰奉高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21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北疆軍的糧草到來,就此沒了乏糧之虞。而沒了糧草的困擾,北疆軍肯定會很快動進攻。北疆軍全力猛攻,這城池還守得住嗎?

恐慌,以比之前快上幾倍的度開始蔓延,剛剛高漲起來的士氣,瞬間低落下來。

“嗚嗚……嗚嗚!”仿佛窺破了守城將士的窘境,城下連綿的畫角聲長鳴,激昂的戰鼓聲雷動,陣勢開合處,一支雄壯的兵馬離營而出,氣勢洶洶的向萊蕪城撲來。

又是佯攻?還是……

這些日子,類似的場景大伙已經看得多了,聲勢浩大的攻勢,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看似兇猛,其實只是虛張聲勢,草草的攻一陣,就會退下去。大家已經習慣了,可以談笑著面對敵人。

但此刻哪怕是最自信的人,心里也一樣沒有底。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傳奇人物李翊,那個完成了武皇帝、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偉大人物都沒有完成的征服北方大草原的強力人物。

“眾軍聽令,各安其位,有某在此,諒那李翊小兒也破不了此城!”千鈞一之際,主將曹仁的大吼聲終于及時響起,穩定了守軍搖搖欲墜的士氣。

然并卵,這次北疆軍竟然是玩真的,對萊蕪城起了最猛烈的攻擊。

在之前的大半個月時間里,北疆軍在城外可沒有閑著,他們挖了一堆地道,造了幾十架沖車、轒辒車,還有十幾架井闌,以及近百架云梯。

在之前的那一段時間里,北疆軍的攻城行動雖然看上去是雷聲大雨點小,但是現在一朝爆出來,城里的守軍就ho1d不住了。在損失了兩千人之后,曹仁再也掌控不住大軍的潰敗之勢,他只好下令從萊蕪城撤離,否則必定要落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出人意料的是,北疆軍并沒有窮追猛打,在攻占了萊蕪城之后,就任憑曹仁撤走了。

因為在萊蕪損失了太多的軍隊,導致曹仁手上的力量不足,他不得不放棄了泰山郡東部的嬴縣和牟縣,一直退到了奉高城,希望憑借奉高堅固的城池,將北疆軍抵擋住。

奉高城,自西漢武帝時期至今,一直是東方名城。西漢時武帝八次東封泰山,東漢光武帝劉秀、章帝劉恒、安帝劉祜先后封泰山或祭泰山,帶動了泰山附近村鎮的展。由于當時由東谷入山,泰山東麓日漸興盛,也促進了奉高城的繁榮。奉高城東西長約兩里(8oo米),南北寬一里半(6oo米),比起長安、洛陽這樣的大城來說,并不算什么,但是在這兗州東部,卻是難得的堅城。

對于奉高城,李翊并不陌生。早在八年前,他就曾經率領大軍來過這里,并且還有過一場大戰。在那一戰中,他殲滅了百萬青州黃巾軍,從而迅平定了青州。這也算是他人生中參與的涉及參戰人數最多的一場大戰。跟這一場大戰比起來,之前跟張角三兄弟的大戰,以及隨后的平定遼東,甚至是征服大草原的一系列戰爭,都算是渣渣了。

只不過,青州黃巾軍的戰斗力實在是太差了,在李翊出動了北疆海軍之后,沒付出多大代價,就將其全殲。

奉高城雖然是青州和兗州一帶的名城,但是在李翊的十多年征戰生涯里,卻是算不上雄城,畢竟其方圓不過數里,城墻一共也只有兩丈多高。按理來說,是擋不住剛剛奪取了萊蕪城的北疆軍的。

可就是這么個小城,在面對乘勝而來的北疆軍,卻絲毫沒有動搖。

當然,有這樣的戰果,并不純粹是因為守軍的強大與堅韌,也不是城池太過堅固,關鍵是圍城者也沒正兒八經的攻過城。

沒錯,跟最初在萊蕪城下一樣,圍城近月,北疆軍把這場攻城戰搞得聲勢浩大,他們再次開始轟轟烈烈的挖掘地道,并且把萊蕪城下建造的幾十架沖車、轒辒車,還有十幾架井闌,以及近百架云梯全都搬運了過來。

攻城方式也是多種多樣,蟻附、穴攻、甚至連魚梁大道這種東西都搞出來了,要不是帶的工匠不太夠,說不定他們連弩車都會搞出來。

架勢擺得十足,戰果卻寥寥,不管有多精良的器械,多高明的戰法,攻城的人不賣力,也不可能攻下城池啊!

“嗨,怎么又下來了?連城頭都沒上去,這打的叫什么仗啊!”眼見著這一次又是雷聲大雨點小,剛剛率領大軍趕到奉高的吳敦急得直跳腳,“大將軍挺痛快一個人,這回怎么這么婆婆媽媽的?要不就趕緊打,要不就去打別處,在這咋呼了這么久,叫個什么事兒吶!”

“賢弟休要鼓噪!”尹禮眼中也帶著一絲焦躁,但他表現得比吳敦穩重得多,“大將軍的軍略,你又不是不知道,他既然這般指揮調度,自然有他的道理。咱們現在寄人籬下,你多少注意點物議!”

去年的時候,借著公孫瓚死在河北的機會,臧霸進入青州,聯系了之前的兩個老兄弟尹禮和吳敦,一起圖謀青州。按照約定,臧霸占據青州西部的濟南國、樂安國和齊國,以及平原郡的河南地區;而尹禮占據北海國,吳敦占據東萊郡。

按照這個分配,兩人也各自占據了自己的地盤,并拉起了一支自己的隊伍,都在五千人左右。

三月的時候,曹操大舉入侵青州,臧霸不但向北疆求援了,同時也向尹禮和吳敦求援了。

尹禮和吳敦最初是沒打算出兵幫忙臧霸的,因為他們自己知道自家的情況。雖然說他們各有五千人馬,但是其真實戰斗力卻是堪憂,不可能是曹操的對手。

可是后來看到河北出兵,而且還是大將軍李翊親自率領大軍南下,他們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于是就各自拉著自己的軍隊,慢吞吞的向齊國靠攏,準備撿機會干曹操一下。

機會很快到來,大將軍李翊親率大軍在時水之畔,與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淵的三萬大軍大戰,打的夏侯淵大敗虧輸。兩人認為機會來臨,匆匆率領軍隊趕過來,打算加入追擊曹軍潰兵的行列。

可是,他們在剛剛抵達臨淄城的時候,曹仁也率領大軍出萊蕪攻擊臨淄。于是雙方一場大戰,結果臧霸、尹禮和吳敦三人的一萬五千人馬,被曹仁率領的一萬大軍打的狼狽不堪,損失慘重。要不是大將軍李翊快率領鐵騎回援,他們恐怕會落個全軍覆沒、身死人亡的下場。

盡管大將軍李翊回師大敗曹仁,可臧霸三人的軍隊卻是回不來了。之前的一萬五千人馬,最終只收攏了不到三千人。其中臧霸占了兩千,尹禮和吳敦加起來還不到一千人。

如果那一仗打勝了還好說,以及臧霸的為人,念在舊情和功勞的份兒上,尹禮和吳敦多少能落點補貼,重整旗鼓。可問題是,臨淄之戰中損失最大的就是臧霸,他自己想重整旗鼓,還得靠北疆接濟呢,哪里又顧得上老兄弟?

念在舊情,臧霸倒是沒把老兄弟怎么著,但緊接著的軍事行動也沒尹禮和吳敦的份兒了,在大捷之后,全軍展開追擊的時候,讓尹禮和吳敦留守臨淄,這本身就是一種懲罰。

追擊能撈的好處多啊!

繳獲的裝備、糧草大部分要上繳,但私下留一點也算不上過分。把繳獲來的鐵甲穿上,原來的皮甲上繳,這種事就算是臧霸這個主公,也不可能太過計較,將士們拼死拼活的打仗不容易,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是了。

至于財貨、俘虜什么的,就更沒法計較了。

臧霸對老兄弟重情義,步卒又都是新歸附不久,亟待收攏人心,他自然不能表現得太過苛刻。除了北疆軍的那一份不能亂動之外,其他的,臧霸都是任憑部將們分潤了。

這種大好事要是能參與進去,尹禮和吳敦很快就能恢復元氣,但被撇在一邊,就只能干看著了。

最后是李翊打了個圓場,出面收留了尹禮和吳敦,分了些俘虜和糧草、器械給他們。讓他們擺脫了光桿司令的尷尬局面。

所以,某種程度上,他們二人現在是給李翊跑腿的,吳敦這么大聲嚷嚷,又是各種不滿的,自然有些不合時宜。

吳敦瞪著眼睛,不服氣的說道:“這仗打的確實窩囊啊,俺去請戰吧,他只是笑瞇瞇的說不急,可他自己打,就是這個樣子,俺就不信你不急!”

尹禮當然急了,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可問題是,曹仁雖然敗了,但卻不是落水狗。看守軍的氣勢就知道,這支軍隊的戰力絲毫不遜于前,憑自家兄弟剛剛收攏的著數百殘兵以及一千多俘虜,打頭陣不是送死嗎?

他猜想,李翊應該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不肯強攻,而是一直在虛張聲勢,多種戰法并用,試圖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曹仁。

之前在萊蕪城的時候就是這樣,最初也是虛張聲勢,然后突然起猛攻,以很小的代價拿下了萊蕪城。

只可惜,曹仁盡管在萊蕪城再次敗了一場,可守這奉高城依然守得很穩,不急著出戰,也不急著突圍,好整以暇的等在城里,哪怕是看到自東而來的幾十萬百姓,也未曾動搖,或者試著突圍離開。

于是,這場仗就打成了讓吳敦郁悶不已的模樣。(未完待續。)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