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687章 李翊親征青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687章 李翊親征青州

第0687章 李翊親征青州


更新時間:2016年09月14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類別:作者:書名:

大漢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正月。

揚州,壽(春春)。

袁術的軍隊和孫策的軍隊在淮水河兩岸激烈交戰。下蔡和當涂先后失守,袁術指揮大軍直((逼bī)bī)壽(春春)。

孫策一直以為曹((操操)操)、劉備會趁此機會,三面夾擊袁術,但隨后傳來的消息給了他一個大大的嘲諷。曹((操操)操)也罷、劉備也罷,根本沒把他當回事,早就撤軍回家了,連招呼都不打一個。

孫策當然不是白癡。他把軍隊打完了,最好都好了曹((操操)操)、劉備,他才不干。孫策果斷下令,全線后撤到合肥、歷陽一線,隨時撤回江東。

正月中旬,袁術走進了壽(春春)。孫策還算不錯,把袁術和其手下的家眷都留下了,但把錢財和糧食都統統搬走了,連宅院里的家具都搬空了。

面對空((蕩dàng)dàng)((蕩dàng)dàng)的宅院和驚嚇過度哭哭啼啼的親人,袁術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憤怒,當場氣得口吐鮮血,暈倒在地。

袁術雖然躺倒了,但李業、楊弘、紀靈等人卻不能閑著。

李業急赴洛陽,向袁紹求援。這時候就算低聲下氣受盡白眼,也要認了,總不能餓著肚子過冬。

楊弘急赴汝南向徐璆求援。

紀靈、橋蕤各率大軍,兵分兩路,一路殺奔歷陽,一路殺奔合肥。

孫策就在歷陽。聽說橋蕤的大軍殺到了,二話不說,走人了事,直接率領大軍退過了長江,回到南岸的牛渚。

不但如此,孫策臨走時,還把袁術的所有戰船和水軍士卒全部帶走了。沒有戰船,袁術就算要攻打江東,也要等到有了足夠戰船之后,但以袁術現在的財力,根本沒有余錢打造戰船。

周瑜在合肥。他也沒和紀靈交戰,率軍撤往廬江了。紀靈率領大軍緊追不舍,可是周瑜完全不理睬,率領大軍一路撤退,最終撤過了大江。

紀靈的大軍缺乏足夠的糧草輜重,再加上水軍的戰船和士卒全被孫策帶走,沒辦法繼續追擊,只好停止了前進的腳步。

正月下旬,在長江上躲了兩個多月的袁耀、荀正、劉曄回到了壽(春春)。他們帶來了李淵的書信,這份書信讓袁術松了一口氣。

冀州大戰后,青州竟然落到了一個藉藉無名的臧霸手上,這真是個天大的意外。李淵雖然算到袁術最后還是要撤軍揚州,但他沒想到袁術會落到這步悲慘境地。現在有了李淵的南北夾擊之策,袁術知道自己暫時算是無憂了。如果曹((操操)操)、劉備打過來,青州方向的臧霸會予以牽制,這可以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恢復元氣。

想起臧霸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整個青州,袁術心里極度不平衡。為什么我的運氣這么差?我躊躇滿志的去打中原,最后卻落得個凄慘下場,只剩下了寥寥三個郡。老天爺為什么要待我如此之薄?這都是什么狗(屁pì)世道。

袁術在怨天尤人的時候,他的同老子不同娘的哥哥袁紹的(日日)子也不那么好過。

從關中傳來的消息讓袁紹坐臥不安。殺了馬騰、馬超的全家后,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激起了西疆人的憤怒,引來了數萬西疆大軍。關中岌岌可危。

袁紹這時后悔了。早知道事(情qíng)向更壞的方向發展,當初還不如花幾個錢買通韓遂殺了馬超了事。畢竟前幾年的某一段時間,自己和韓遂關系不錯,給他提供了很多錢糧。

這時袁術已經趕走了孫策,奪回了九江郡,雖然錢財損失很大,但袁術現在還控制著徐州的沛國、下邳、廣陵和揚州的九江、廬江共個郡國,手上也還有幾萬大軍,只要予以錢糧支援,幫助他度過眼前難過,袁術馬上就會生龍活虎,繼續和曹((操操)操)、劉備、孫策血戰不止。

河內的北疆軍沒有繼續攻擊的跡象。袁忠、夏昭的援軍已經趕到平皋,和郭圖、韓瓊會合,準備在三月展開反攻。

袁紹安排好中原的事,隨即征調豫州軍隊急赴關中,自己帶著逢紀等謀士(日日)夜兼程趕往長安,迎戰西疆大軍。

關中還沒有打起來,遙遠的青州卻是先開戰了。

因為南方有了孫策牽制袁術,曹((操操)操)認為這是自己先拿下青州的好時機。

在前面過年的這段時間里,曹((操操)操)趁著公孫瓚死去,其原本控制的地方陷入混亂的機會,出兵占據了之前由公孫瓚控制的兗州東部的東平、泰山等四個郡國,全面占據了兗州。然后他率領大軍攻入了濟南國,首先占據了濟南國最西面的歷城,兵((逼bī)bī)濟南國治所東平陵。

臧霸得知這個消息,大為吃驚,一邊派兵遣將,阻擋曹((操操)操)的入侵,一邊向河北的大將軍李翊求援。

李翊剛剛結束在大草原上的巡游,回到了薊城。

對于臧霸的求援,薊城朝廷的百官意見不一,最終李翊力排眾議,決定出兵支援臧霸。

但是,這個時候問題又來了,出兵多少?拍誰領軍?出兵少了,對于大局沒啥意義;出兵多了,如今的河北又負擔不起。畢竟,現在在關中以及河內戰場上,都跟袁紹處于對峙狀態,戰爭隨時可能爆發。同時,還要支援韓遂的軍隊,糧草供應些緊張。至于誰來領軍,同樣是難以作出決定的。一個個將領都有自己要領軍出征的理由,誰都不服誰。

最終,李翊大手一揮,你們都別爭了,這次我親自出馬。

李翊已經有好幾年沒有親臨一線戰場了,好幾次大戰都是在后方遙控指揮,他有些按捺不住了。這次支援青州的行動,規模不算大,他想親自率軍南下參戰。至于出動的軍隊,李翊就決定帶他的親衛軍鐵騎六千人馬。

雖然出動的兵力并不多,但是親衛軍鐵騎是最精銳的部隊,以這支鐵騎的戰力,加入戰場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正好解決如今河北的窘境。

同時,李翊也有讓親衛軍鐵騎得到鍛煉的想法。因為之前幾年他幾乎沒有親臨一線戰場,負有保護他的職責的親衛軍,同樣有好幾年沒有經歷過血戰了,這對一支精銳大軍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李翊做出了決定,自然沒有人敢反對。于是,在建安三年(春春)天的腳步來臨的時候,李翊率領六千親衛軍鐵騎南下了,隨行的將領就是親衛軍的三個統兵將領典韋、宇文成都和陸文龍。另外,徐庶和諸葛亮也隨大軍一起行動。

“我說老吳,你確定你沒帶錯路?”宇文成都雄赳赳氣昂昂坐在一匹膘肥體壯的戰馬上,一邊興致盎然的左顧右盼,一邊扯著嗓子大聲嚷嚷。

“宇文將軍,你小點聲,別驚到了人。”吳資大是不爽的哼哼道,“某又不是第一次走這條路了,怎么會走錯?”

宇文成都老大不耐煩的揮揮手,向四周比了一下,嘿然笑道:“吵到人?你看看周圍這光景,像是有人嗎?嗯,活人沒有,死人倒不少。可是驚到死人的本事,某還沒學會呢!”

“奇怪了,這就是上次走的官道啊?”吳資自己也(挺tǐng)納悶的,行軍打仗帶錯路,那可是了不得的大罪名,他可不敢拿這個開玩笑。

他帶馬到了路邊,翻(身shēn)下馬,用力的跺了跺腳,然后又附(身shēn)看了看,覺得心里有底了,這才指著路基,大聲說道:“是三合土,是官道沒錯!過了大河,只有一條官道通往臨濟,地圖上也是這么畫的!”

“那還真是怪了。”官道的特征,就算吳資不提,宇文成都也不會辨認不出,他撓撓頭,更加迷惑了。

官道往來便利,正常來說,在周圍總該見到些村落才對。吳資去年秋天還在這條路上走過一次,對于他那樣老行伍來說,走過的路怎么可能一點印象都沒有?

宇文成都將目光轉向了李翊,從過了渡河南下之后,李翊就一直保持在沉思狀態,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路應該是沒錯,只是物是人非了……”李翊嘆息道。

為將者不能不知地理,盡管有吳資這個識途老馬帶路,但冀、青二州的地圖,他還是反復看過的,一閉上眼睛,腦海中就會浮現出來相關的訊息。

從臨近的山川與河流標記上分析,腳下的官道的確是直通臨濟的那條。只是地圖上曾經標滿的村落的地方,如今已經人跡罕至。與其說是物是人非,還不如說是滄海桑田。

仿佛在與他的想法相印證,一陣料峭的北風從新綠的野草之間掃過,將草莖齊齊整整地壓彎,幾處焦黑的斷壁和已經腐朽了的門窗便立刻顯露出來,提醒過路者,此處當年曾經繁華。

勃勃的生機和殘桓斷壁的凄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感慨萬千。而草叢中若隱若現的枯骨,更似在提醒李翊,這里曾經發生過的劫難。

(情qíng)況不明,李翊當然不敢貿然前進,于是吩咐典韋道:“順之,去找幾個向導了,問問這里到底出了什么事。”

最近曹((操操)操)正在攻打青州,吳資從海路北上的時候,雖然曹((操操)操)才攻下濟南國最西面的歷城,但是如今已經過去十來天時間,天知道曹((操操)操)打到哪里了。

想了想,李翊又補充道:“找到人后客氣點,別嚇到他們。”(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