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574章 事務繁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74章 事務繁忙

第0574章 事務繁忙


更新時間:2016年07月19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


奇書,移動版m.qibookw。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翊看到鐘繇他們頭疼,豈不知后者的頭比他疼多了。

自從前年冬天開始,北疆的軍隊開始了正常化。數以百萬計的屯田兵被就地解散,轉入民屯。而正規軍隊的數量也基本確定了下來。

為了確保這六十來萬大軍有著強大的戰斗力,李翊決定在未來的三年時間里面,全面為大軍換裝。

然而,在剛剛過去的193年,因為朝廷中各種問題,軍隊換裝的工作基本上陷入了癱瘓之中,大家忙著搞政治斗爭呢,哪有心思來考慮軍隊換裝的事情?

年底的時候,李翊徹底掌握了薊城朝廷,這個事情才重新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他決定,從今年起,河北在休養生息的同時,主要工作就是為軍隊換裝。

為此,李翊花了一大筆功績點,從召喚系統兌換了一系列領先時代上百年的軍事裝備技術,打算將這些東西制造出來,用于提升軍隊的戰斗力。

李翊之前提出了士農工商的理念,準備提高工匠的地位,引入規范化管理,并且拋棄原來的小作坊模式。負責內政的鐘繇等人聽得連連贊許,深以為然。

可是,李翊提出的規范、流程很多,具體做法卻一概沒有。不說別的,單說標準化生產,工匠的培養模式,還有種種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鐘繇等人無不兩眼一抹黑。他擅長處理內政,能將諸多繁瑣細碎的事務梳理得井井有條,可他畢竟沒學過后世的工業管理學,一時間哪里能滿足李翊的需要?

前段時間,朝廷上下都在為了“計口授田制”而辯論,鐘繇自己也是如此,沒有把心思放在這個事情上。現在田制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他自然得重新拿起這個事情了。

鐘繇當了出頭鳥,其他人自然也放開了膽子,只見糜竺苦著臉說道:“主公,您說的厘金也有些麻煩。有大將軍府提供保護,商人們對繳納商稅倒是沒有抵觸,可問題是,這稅該如何收取呢?武皇帝鑄五銖錢至今已有近三百年,民間流通的貨幣種類極多,一視同仁固然不妥,區別使用的話,如何判斷價值也是莫衷一是,很多商人更愿意采用貨物相易的方式。而不同的貨物,在不同地域的價值也不一樣……”

“再加上主公您給不同商品設置的不同稅率,這收起稅來,要計算的東西簡直是太多了。”

李翊被這群人搞得很是頭大,郁悶的說道:“上次開會不是說了嗎?河北要逐步統一貨幣嘛……”

一句話還沒說完,國淵也訴起苦來:“主公,您說統一貨幣的問題,也是牽涉甚多啊!首先就是金、銀存量的問題,這些東西的庫存太少了,根本就不足以鑄造出足夠的金幣、銀幣。何況,要鑄造這么多的金銀錢幣,需要的人工也是相當大的,如今冀州百廢待興,到處都在缺人,哪里分得出足夠的人手呢?”

李翊的臉也變得滿是凄苦了。

做主公難,做想做點事的主公更難。要休養生息,當然不能只是存糧,要做到真正的百廢俱興,把今后的制度搞出個框架和雛形來才好。

想保證參與者得利的規則,幾個基本的法規是要確定下來的,比如:工業的專利問題,商業稅的問題,還有股權之類的概念,等等。

李翊不打算建立多健全的制度,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東西都得有才行。

本以為這些雛形的政策很簡單,可一落實下去,就問題多多了。諸如想要完善商稅制度,就得先統一貨幣;想要統一貨幣,就得有大量的貴金屬儲備;對此李翊雖然也有相關的思路,但他這個思路又設計到了海軍建設和造船的問題。

這些問題說起來簡單,但涉及的層面太多,繞來繞去,不但把鐘繇等內政長才給繞迷糊了,連李翊自己也是暈頭轉向。

“好吧,咱們一個一個說……”李翊依依不舍的望了一眼薊城,帶著一群屬下繼續開會去了。

李翊沒打算把火藥大量應用,也沒有制造蒸汽機的打算,所以,河北的裝備技術并未進入熱兵器時代。

但是,不得不說,有了李翊通過召喚系統兌換的各種技術,河北的兵器技術,是領先于時代的。

不過,想要制造出精良的兵器,僅僅靠技術領先卻是不行的。裝備的好壞,精工打造才是根本。材料自然要用足,打造的時候,也是千錘百煉,而不是用火燒軟后,隨便砸幾錘子就成型了。

精工細作,材料、人工方面的花費自然很高。就算是李氏商會的收入驚人,北疆軍依然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

收獲當然不是沒有,擴大的地盤和人口就是最寶貴的財富。可要消化這些戰利品,需要時間,大量的時間。消化的方式也有影響。

李翊最初的打算是一步到位,所以提出了很多理念,一股腦的塞給了幕僚們,結果現在發現欲速則不達,他對幕僚們的期望太高了。

畢竟有些理念是跨時代的,理念可以一步到位。但沒經過時間的沉淀,中間那些過程卻無法一下跨越過去。

李翊看著眾人,總結道:“目前的問題匯總起來,主要在于三個方面:一是工業生產方面,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人才。上面沒有懂行,又擅長組織的人主持大局,基層的工匠也很匱乏……”

鐘繇點頭贊同:“主公英明。”

“主持大局的人要解決應該比較容易,工匠的匱乏就有點麻煩了。”李翊眉頭緊皺。

鐘繇眉頭一挑,笑問道:“主公,莫非您的名錄上,也有此道高手?”

提到這個話題,眾人都來了興趣,暫時將各種煩惱忘在腦后,都拿眼去看李翊,聽他怎么回答。

“也可以這么說。”李翊不置可否的點點頭,有,當然是有的,黃月英不就是此道高手嗎?問題是人能不能來還在兩說,就算來了,年齡未免也太小了些,根本派不上用場。

“這個問題我會解決,回頭我會把人給你們找來。”李翊拍拍手,輕松愜意的說道。現實的東漢暫時沒有合適的人才,看來自己得開掛,通過召喚系統來召喚了。歷史上擅長搞軍事發明的發明家都有哪些?李翊的腦子開始轉了起來。

“呃……如此也好。”眾人見主公把這個事情攬下了,也就放下心來。雖然主公沒有明確說找誰,但主公卻從來沒有讓他們失望過。

“至于工匠缺乏,沒別的辦法,只能加大力氣招募,如今北疆三千萬人口,其中肯定不缺能工巧匠。”李翊一邊在盤算著,一邊說道,“不過,這個辦法相對被動了一些,單單指望這樣是不夠的,還得主動設法。我的想法是,一方面廣泛招收學徒加入工坊,在工坊內部劃分層次,提高待遇,促進學徒勤奮向學;另一方面,在燕京大學堂之外,再開設一個技術分院,專門學習、深造各種工藝、技術。”

“……”鴉雀無聲,眾人都被李翊異想天開般的想法驚呆了。

開設書院教技術?教什么?怎么教?河北目前最缺的是鐵匠,打造兵器、鎧甲、農具,都得靠鐵匠,搞個書院教鐵匠?在教舍里叮叮當當的掄鐵錘嗎?

“你們這是想到哪兒去了?”一看眾人神色,李翊就知道這些人在想什么了,沒好氣的說道,“鍛造那屬于實踐,在工坊里教就行。書院里教的是理論,比如如何能造出更好的機械,把水車更充分的利用起來,如何提高爐火的溫度,提高冶煉的效率什么的。”

李翊不打算搞超出時代太多的東西,但基本的物理知識,不妨普及一下。或許不應該說是普及,而是歸納。

漢朝的技術水平,并不比唐朝低。

可以說華夏文明在漢朝的時候,已經到了一個巔峰。其后從西晉開始,華夏經歷了為期數百年的五胡亂華時期,中原的文化和技術一度大幅退步,等到隋朝統一中原,才慢慢的開始恢復元氣,到了唐朝,才算是再度開始進入輝煌時期。

其后的五代十國雖然經歷了戰亂,但異族沒能進入中原,故而華夏的文化和技術在宋朝達到了巔峰。

唐宋的商船都能往來南海,遠赴波斯,跟明朝鄭和下西洋時的航海技術差不了多少。漢朝的大黃弩和宋朝的神臂弓,性能上同樣沒多大差別,斬馬劍和陌刀也是同理。

比起后世來,漢朝唯一沒有變化的,就是對工匠的鄙視和工匠們互相之間的敝帚自珍。

李翊打算以著書立學為名,吸引那些隱藏在民間的名匠出來,同樣吸引那些已經被招攬的大匠將珍藏的技術貢獻出來。然后以教學的方式,混雜以一套基礎的物理理論,徹底的推廣開來。

當然,想要做到這點,專利法是必須的。這項法案的推廣,就要手下的人們去費些心神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奇書書迷同時還在看: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