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511章 王允所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11章 王允所謀

第0511章 王允所謀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19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作者:雪戀1988書名:類別:歷史軍事更新時間:2016/06/1918:39:05字數:3880

十二月中旬,關西。

隨著氣溫越來越低,燭水河戰場也逐漸安靜下來。西涼軍和北疆軍各自堅守在燭水河兩岸,誰都沒有撤軍后退的意思。

在茅津渡口和弘農城渡口,數百條漕船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二條南北貫通的船橋。先期運到這里的糧食和各類物資,由數千屯田兵運到對岸,再由候在對岸的輜重大車運往北疆。

常遇春和新任河東太守丘慧(丘季智)、肖彥頂著凜冽的寒風,站在弘農城樓上說著話。

常遇春問道:“你們看,這天大概什么時候下雪?”

丘慧瞇著眼睛看看灰暗低沉的天空,縮了縮脖子,說道:“快了吧,應該就在這幾天。”

十二月中旬,冀州,清河國。

李靖帶領大軍撤到東武城后,歇了兩天,然后不待公孫瓚領軍趕到,突然棄城而去,沿著清河直接退回了廣宗城。他讓徐晃帶著前鋒大軍屯兵于廣宗城十里之外的界橋,阻止公孫瓚大軍渡河。

公孫瓚率領大軍一路西進,占據了東武城,包圍了甘陵城。清河國相季雍無奈之下,投靠了公孫瓚。

這時袁紹領軍趕到清淵、館陶一線,嚴陣以待。

甘陵城、廣宗城、清淵城各自相距一百里,三路大軍正好形成對峙之勢。

這是三方都需要的局面,于是,隨著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冀州安靜了下來。

大漢國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正月。

正月上旬,長安。

王柔和傅干到了長安后,拜見了天子,但沒有見到太師董卓。

當天晚上,司徒王允在家宴請王柔。兄弟兩人幾年沒見,分外親熱。王柔說明了來意,希望王允能從中疏通一下,幫助自己見到董卓。

王允仔細問了一下北疆的情況,但他聽說李翊已經撤消了泉州朝廷,獨占了權柄,顯得非常吃驚,問道:“叔優,當初一幫老臣要去北疆時,我就料到有這一天。大漢前有董卓之禍,后有李翊之患,社稷將覆矣。”

王柔笑道:“子師兄過慮了。北疆的事,我剛才已經詳細對你說了。我家主公和董卓比起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他……”

“你不要說了。”王允揮手打斷了王柔的話,激動地說道,“董卓是西疆的一頭惡狼,李弘是北疆的一頭猛虎,兩個人的本性是一樣的,都是大漢的奸侫。”

王柔知道王允性情剛烈固執,很難說服,所以也沒有過多辯解,任由王允大發脾氣。王柔在北疆地位不高,朝廷的許多重大決策他都不知道。離開泉州前,張溫和盧植特意找他密談了一次,稍稍透漏了一點朝廷下一步的打算。朝廷為了盡快拯救社稷,即將開始征伐大戰,其首要目標就是攻打長安,討董勤王。朝廷派他到長安有兩個使命,一個是迷惑和麻痹董卓,一個是說服王允再次策劃兵變。

王允從董卓主政開始,就百般討好董卓,因此遭到了很多官僚儒士的鄙視和痛斥。但張溫、盧植等少數大臣知道王允之所以甘愿自毀聲名,都是太傅袁隗的安排。大臣儒士們越是唾罵王允,董卓就越信任他。王允憑仗著董卓的信任和手中的權力,最大程度的保護著天子和士人,勉強支撐著搖搖欲墜的朝廷,竭盡全力維持著三輔百姓的生存,暗中策劃了多起削弱和打擊董卓的行動。

王柔等王允稍稍平靜了一些,從懷里拿出了張溫的密信。

王允看完之后,就著燭火把密信燒了,沉聲道:“叔優,你上當了。”

王柔詫異地看著王允,問道:“我上當了?我上誰的當了?”

“當年我被奸閹陷害,九死一生,我老師楊賜,還有大將軍何進、太尉袁隗經過多番努力,把我救了出來。因為這個原因,我和袁閥,和袁紹的關系非同一般。”王允說道,“這事你知道,朝中許多大臣也知道。”

“子師兄,你是說……”王柔驀然明白過來,“你在暗中幫助袁紹?”

“我不是幫助袁紹,我是希望通過我的幫助,袁紹和討董大軍能迅速鏟除奸侫,能救回天子,能拯救和穩定社稷。”王允嘆道,“長安城中有近千袁閥的宗族子弟和門生故吏。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和袁紹之間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聯系。我知道公孫瓚已經到了冀州,也知道驃騎大將軍即將攻打河北州郡。”

王允拍拍王柔的肩膀,說道:“張溫、盧植非常清楚我和袁紹之間的聯系,他們擔心我趁機慫恿董卓攻擊北疆,讓北疆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從而幫助袁紹順利占據洛陽,所以他們派你來騙我,但這個騙術太低劣了。

王柔又驚又愣,望著地上化作灰燼的密信,沉默不語。張溫和盧植沒有把朝廷的真實決策告訴他,他覺得很正常。此事畢竟關系到社稷和北疆的存亡,當然不能隨便說了,他并沒有上當的感覺。相反,他對王允的態度感到非常意外。王允既然暗中幫助袁紹,那他是不是也同意袁紹提出的廢黜天子重建皇統之議?如果不是,那王允幫助袁紹干什么?

看了看王允,王柔奇怪的問道:“子師兄,我聽說在泉州建立新朝廷一事,你是同意的?為什么你現在和張伯慎,盧子干的分歧這么大?”

“我沒有同意在泉州設立新朝廷。”王允忿忿不平地說道,“張溫他們離開長安的時候,新朝廷是設在泉州還是設在冀州,存在著很大爭議。但因為時間倉促,這事沒有最后定下來。現在的結果你都看到了,一件好事給張溫這些人做成了一件壞事。”

“但是,子師兄,袁紹的所作所為……”王柔欲言又止。

“袁紹和我們是一樣的人,都是忠心耿耿地為了拯救大漢社稷,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做錯什么。”王允說道,“我們和袁紹之間的皇統之爭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將來好解決,但董卓和李翊不一樣,他們是禍亂社稷的根源。只要董卓和李翊一日不除,這天下就一日不會安寧。”

王柔無法反駁,只好無奈地嘆了一口氣,然后小聲勸道:“子師兄,袁紹、袁術,還有那些州郡大吏,他們都已經變了。”

“變?”王允自信地笑道,“怎么變?士人還能變成驕橫跋扈的武人?還能突然變成禍國殃民的奸侫?”

王柔無言以對。

“你回泉州后,告訴張伯慎和盧子干,無論北疆軍打冀州還是打長安,我都會想辦法殺掉董卓。”王允說道,“至于你要見董卓的事,有點麻煩。今年夏天的時候,一幫阿諛奉承的小人不顧禮法,聯名上表天子,要天子拜封董卓為‘尚父’。周朝的時候,姜子牙因為功勛卓著,被周武王拜為‘尚父’,但董卓有什么功?所以天子和大臣們一致反對,董卓很不高興,回三百里外的郿塢了。”

“董卓到了郿塢后,一邊大肆擴建城堡,一邊肆意譖越禮法,為所欲為。他現在乘坐的車駕和穿著衣飾,與天子一模一樣,驕奢淫逸到了極致。”王允憤怒地拍了一下案幾,咬牙切齒地罵了一通。“董卓太胖了,不愿意動,有事就讓大臣們到他的郿塢去聽命。他的宗族及親戚都在朝中擔任大官,就連侍妾剛剛生下來的兒子也被封為侯爵,把侯爵用的金印和紫色綬帶當玩具玩。這兩年,他為了造塢堡和積斂錢財,幾乎把關中盤剝一盡,弄得百姓怨聲載道,哀鴻遍野。總有一天,我要把他挫骨揚灰,以泄心頭之恨。”

王柔一愣,問道:“董卓不在長安?”

“很長時間都不在了。”王允說道,“那個太師府就是個擺設。過幾天我要到郿塢去,如果他愿意見你,我就帶你一起去。”

王允送走王柔后,寫了一封書信,連夜派人送出了府。

第二天上午,尚書仆射士孫瑞冒著大雪趕到了司徒府。士孫瑞是扶風郡人,當世經學碩儒。王允將他迎進書房,低聲說道:“君策兄,大事可成了。”

王允把張溫密信一事仔細說了一下,然后說道:“現在看來,李翊已經下定決心要奪取冀州以解北疆之危,而董卓也斷然不會放棄這個重創李翊的機會。所以,我們要抓緊時間,免得錯失良機。”

士孫瑞輕撫長髯,稍加沉吟后說道:“關中各地的門閥世家身受董卓亂政之苦,關中的百姓更是飽受****,所以只要我們起事,大家必定云集而響應。只是,就算我們解決了駐守長安城的軍隊和朝中董卓的那幫宗族親信,長安城之外的各路大軍怎么辦?難道子師兄確信董卓會利用這次機會,盡起大軍同時攻打河東和洛陽?”

“在正常情況下,董卓當然不會把所有的軍隊都派出去打仗。”王允笑道,“不過,如果李翊成功占據了冀州,袁紹和袁術成功占據了洛陽,董卓就麻煩了。為了避免出現這種不利局面,董卓必定要去搶占洛陽,以便重新控制大局。”(未完待續。)

新書、、、、、、、、、、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