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488章 冀州之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88章 冀州之變

第0488章 冀州之變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10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類別:都市言情作者:雪戀1988本章:

孔伷病重期間,考慮到討董一事需要仰仗北疆軍出力,曾指派荀攸代領穎川郡,并負責處理豫州所有事務,為大軍籌集糧草。

張飛進關后,把他所率領的八千人馬全部調給了荀攸,這樣陽翟就有了八千兵馬,而且還是久經戰陣的北疆精銳部隊。荀攸手握重兵,膽氣立壯。他派人告訴許靖,你不要來了,孔使君臨終前說了,豫州事務暫時由我代領。等長公主和朝廷回到洛陽后,我就離開豫州,那是你再來代領豫州牧吧。

許靖當時就生氣了,心說你個乳臭未干的小毛孩,你才多大?嘴上連毛都沒長,就敢跟我這么說話?孔使君病重期間讓你代理豫州事務,不是因為你有多大本事,而是因為驃騎大將軍的權勢。你算那根蔥啊?

“給我打……”許靖怒不可遏,帶著大軍就殺到了陽翠城下。

荀攸當然不會和他打,荀攸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把這事拖到長公主和朝廷進京,到時朝廷派一個信得過的大臣來做豫州牧。如果豫州現在讓人占據了,將來朝廷就很難控制豫州了。

陽翟城內現在是荀攸,城外是許靖,還有袁術的手下橋蕤以及幫助袁術搶豫州的公孫越,袁紹指派的豫州刺史周昂正在路上,很快就要到了。現在如果孫堅再去,那就是五方勢力爭奪豫州了。豫州不但要打仗,而是還是一場越打越大的仗。

穆順最后說:“孫將軍如果要去豫州借錢糧,現在時機不好,只怕……”

孫堅長嘆:“大家都是為了討董勤王而舉兵,都想拯救社稷,為何要自相殘殺?如今董卓敗亡在即,勤王即將成功,我們不同心同力,卻為了一己之私而兵戈相見,社稷如何不亡?”

他拍拍穆順的肩膀,感激地說道,“謝謝你。你告訴我這番話,是不是想我立即率兵南下幫助荀攸?”

穆順老臉一紅,非常尷尬地傻笑了幾聲。他確有此意,所以才不厭其煩的說了一大堆。其實,穆順如果知道孫堅也是為了豫州而來,恐怕打死他,他也不會說了。

孫堅笑道:“大將軍有你們這些忠心耿耿的手下,何愁社稷不興,天下不平?好,我這就南下陽翟。”

“走,兄弟們,走,回家去……”

從四月中旬開始,北疆軍在潼關下架起了二十臺拋石機,天天向關隘上投擲石塊。大軍將士扎營于關下按兵不動,沒有展開奪關大戰。

同一時間,蒲坂津方向的北疆軍停止了渡河攻擊,岳飛率部陳兵黃河岸邊。

在四月下旬的時候,董卓想試探一下李翊的心思,于是指派光祿大夫蓋勛攜帶圣旨到了潼關,假天子命把李翊臭罵了一頓,然后叫他退兵回北疆,老老實實戍守邊塞去。

李翊接了圣旨,然后給天子寫了一封信說臣不惜粉身碎骨,也要拯救天子。再給董卓也寫了一封信,說此次我再無退路,無論如何都要打下關中。如果你早日退回西疆,我將感激之致。

董卓回信說,洛陽一戰,我有三位兄弟死于北疆軍之手,此仇不報,我死不瞑目,期待和你決戰于于長安城下。

李翊接到書信后,立即命令徐達和張郃兩人率部渡河,返回河東。

徐達問道:“此時撤軍,是不是太早了一點?”

李翊搖頭長嘆,無奈的說道:“人算不如天算,冀州有變啊。”

他把穆桂英的書信遞給了張郃、徐達和李靖三人,說道:“根據我們的設想,韓馥和袁紹內訌之后,必定要走掉一個。另外一個迫于黃巾軍的壓力,肯定要向我們求援,這樣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入冀州了,誰知道……”

“公孫瓚南下進入冀州。”徐達驚訝地說道,“韓馥手上有兩萬到三萬的兵力,按道理他完全可以擊販袁紹,他怎么反而向太傅求援?難道他的部下背叛了他,投靠了袁紹?”

“韓馥真是窩囊。”張郃忿忿不平地說道,“他是冀州牧,而且他又有糧食又有軍隊,這么強的實力,竟然還斗不過袁紹,真是奇聞。這個人看上去很老實嗎?”

“不是韓馥老實忠厚,而是袁閥的勢力太龐大了,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料。”李翊搖手道,“冀州的形勢我們完全估計錯了。”

“現在我們首要問題是大軍的糧餉面臨隨時斷絕的危險。由于韓馥的問題,冀州軍無法抵御黃巾軍的攻擊,黃巾軍可能提前進入冀州。這樣一來,冀州南部郡縣馬上就要遭到黃巾軍的洗劫,流民會蜂擁北上。”

“正因為如此,韓馥向太傅緊急求援了,而公孫瓚也于本月上率三萬大軍南下。公孫瓚的三萬大軍有一萬是鐵騎,再加上兩萬步卒,冀州供應給他的糧餉要比我們多,也就是說,韓馥肯定支撐不了幾天。兩下權衡,他當然要切斷給我們的糧餉供應。其次,公孫瓚南下了,我們就沒有借口進入冀州了,這是最嚴重的問題。”

“冀州如果斷絕了給我們的糧餉,我們就是部分撤軍也解決不了問題。弘農郡這里必須要留軍隊駐防,要留軍隊就要有糧餉。”徐達問道,“不知道豫州、荊州那邊的情況怎么樣?能不能買到糧食?”

“那邊的情況更糟糕。”李翊苦笑道,“錢我們有,但糧食就不一定了,因為那邊打起來了。”

李翊把荊州、豫州發生的事簡要說了一下,然后說道:“當務之急先保北疆。你們三支大軍急速北上。雋乂你去河內,把河內給我占好了。而且隨時做好進入魏郡的準備。”

張郃神情凝重地點點頭。

“天德你立即進駐常山,讓元固立即進駐邯鄲。韓馥這個冀州牧保不住自己的地盤,那就讓我們來幫他保住吧。”

徐達看看李翊問道:“主公,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妥?我們和公孫瓚的關系一向不錯,常山是他的地盤……”

“什么算是他的地盤?他只是河間國相,常山國啥時候算是他的治下了?朝廷承認了嗎?長公主承認了嗎?我承認了嗎?”李翊十分不滿的說道,“都沒有,除了公孫瓚自己,沒有誰承認常山國是他的地盤!我是大將軍,掌大漢兵事,我要在那里部署軍隊,難道還要誰的認可不成?”

“太傅太過分了,這么大的事,他竟然不稟奏朝廷就私自作主。還有公孫瓚,三萬大軍南下冀州,他竟然連個招呼都不打。更可氣的是韓馥,他主掌朝廷的權柄,一點規矩都不懂,向人求援這么大的事,他竟然都不上奏朝廷。他們眼里除了自己,除了自己的州郡,哪里還有長公主?還有朝廷?還有我這個驃騎大將軍?”

李翊一掌拍在案幾上,殺氣騰騰地說道:“我只要一個目的,那就是盡快拿下冀州。只要拿下冀州,你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要顧慮太多。出了事,我們背后還有長公主,還有朝廷,還有北疆數十萬大軍,怕什么?”

五月初,弘農郡。

張溫、丁宮、楊彪帶著幾十名掾屬,在三百名虎賁衛士的保護下渡過黃河。一行人在驃騎大將軍營暫時停了下來。

李翊把近期京畿和荊、豫兩州發生的事對他們詳細敘說了一遍。張溫等人雖然在泉州的時候已經看過李翊的奏章,但此時再聽李翊娓娓道來,心中不禁焦慮萬分,對振興社稷的前景也失去了當初的自信。

按照朝廷原定的策略,占據京畿之地后即以武力威逼荊、豫兩州。如果兩州大吏拒絕遵從朝廷的所有指令,也就是拒絕向朝廷上繳賦稅,則立即予以攻擊。

但李翊不愿意,李翊想安撫荊、豫兩州大吏,先把京畿的形勢穩定下來,然后再去打冀州。

然而,朝廷和李翊都錯誤的估計了形勢,無論是朝廷還是李翊,都完全沒有預料到各地州郡大吏在大軍攻打董卓期間和攻占京畿之地后,做出了許多令人瞠目結舌的事情。

現在朱俊、孫堅、袁紹、袁術都反對李翊的大軍進駐洛陽,而李翊在沒有得到袁術、孔伷的承諾下,也不敢輕易進京。畢竟朝廷需要賦稅,大軍需要糧餉,紛紛回遷的京畿流民需要賑濟,京畿兩郡的秋種也需要他們的大力援助。如果雙方鬧僵了,長公主和朝廷就很難得到各地州郡的支持,這對朝廷沒有任何好處,對于李翊圖謀的大業也沒有好處。所以李翊暫時還不想跟袁術他們翻臉。

北疆軍既然不能進洛陽,那么朝廷就不僅僅面臨既定策略能不能實施的問題,而是朝廷能不能遷到洛陽的問題了。因為長公主和朝廷如果缺乏北疆大軍強悍武力的支持,韓馥和袁紹等部分州郡大吏在主掌權柄后,會因為皇統等諸多分歧,部分改變或者完全改變朝廷定下的振興之策,這是一幫老臣們絕對不愿意看到的事。(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