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453章 新朝廷構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53章 新朝廷構架

第0453章 新朝廷構架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4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李翊心說我是根本不認為張溫那些人能夠成事,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像是他們這種人,只說不做,眼高手低,有想法沒膽識,想要把一件事情搞砸,那絕對是一等一的厲害,但是想要辦成一件事情,那簡直比太陽從西邊出來還要難得。

當然,這樣的話李翊不會說出來,他問荀彧道:“文若,你說這封信,是不是張溫先看過了?”

“不會。”荀彧笑道,“現在泉州只有長公主府的兩千五百名虎賁軍,穆夫人不得不小心一點,尤其這封信關系到長公主的性命,北疆的危亡。”

“文若,我們怎么回書?”李翊笑著問道。

荀彧正色的說道:“天子的權力都是長公主的,朝廷的權力都是長公主府的,驃騎大將軍府的權力還是驃騎大將軍府的權力,我們絕不違背大漢律法。”

兩天后,穆桂英的書信再次通過飛鴿傳書送達洛陽的驃騎大將軍行轅。

一切如所料,張溫得到驃騎大將軍的肯定答復后,果然拿出了一套精心準備的新朝廷架構。

穆桂英在書中對張溫所提的方案做了詳盡的解釋。

長公主一旦詔告天下,主理國政,組建朝廷,勤王討董,振興社稷,這對董卓的打擊是可想而知的。這對董卓控制下的京畿和西疆州郡,對還在觀望猶豫不定的部分州郡,都是一個明確的宣告。董卓是大漢叛逆,他挾天子號令天下,禍害社稷,致天子掌難,社稷危亡,大漢上下需齊心協力,共討董賊,勤王興國。

同時,這也赦免了袁紹和討董聯盟的所有罪責,袁紹和討董聯盟隨即成為國家功臣,大家隨即聚集在長公主主政的新朝廷下,共同為大漢社稷而奮戰。

不過,由于要恪守尊奉當今天子,尊奉一個朝廷的原則,所以這個新朝廷不是重建,而是在長安朝廷的基礎上分出了一部分,主要是由在各地任職的京官構成。

長公主代理國事,長公主府相當于內廷,從事掾屬相當于內廷的尚書,主要行尚書臺事。

外廷由太傅府、驃騎大將軍府、監御史府構成。

太傅府行丞相事,府內置東、西等十三曹,主掌大漢行政。

驃騎大將軍府行太尉事,主掌大漢軍事。

監御史府行御史大夫事,主掌監察。監御史府不再隸屬于驃騎大將軍府,而是和驃騎大將軍同列。

本朝目前的三公是由太尉、司徒、司空構成,每公領三卿,其實也就是把過去丞相的職責一分為三,但張溫把這個三公官制又改回到本朝立國初期的三公官制了。

本朝立國之初的三公官制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權力最大,無所不包。太尉除了軍事外,其他事幾乎不管,不過就是例行參加國事合議而已。御史大夫相當于副丞相。本朝過去有個慣例,一般做丞相必須要先做御史大夫。

張溫為什么要改三公官制?

過去丞相不但要管國事,還要過問皇帝的家事。所以那時皇帝如果有什么事,先交待御史中丞,由御史中丞稟報御史大夫,再由御史大夫稟報丞相。丞相有什么事,也由御史大夫轉中丞,再由中丞轉內廷。

皇權和相權是分開的,但這也不是一成不變,遇到孝武皇帝這樣雄才大略的天子,這事情就不一樣了。孝武皇帝要建下萬世功業,要奪丞相的權,所以當時外廷九卿都直接向內廷聽受指令。內廷尚書臺權重就是開始于此。

張溫的意思很明顯,在振興社稷期間,絕對不讓長公主獨攬國家權柄。

大漢現在的太傅是劉虞。劉虞是宗室大臣,本朝柱石,長公主的叔伯,李翊的故主,本人品行才智也是大漢上上之選。先帝臨終前就曾拜他為托孤輔政大臣,但可惜先帝早死了一點,劉虞無法在先帝回來之前主掌大局。如果劉虞能及時回到洛陽,大漢社稷也不會陷入今日這般絕境。

現在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說,天下有本事主掌國家權柄的,只有劉虞,沒有誰能代替劉虞的位置,一個都沒有。

驃騎大將軍李翊領大將軍事,已經得到了征伐四方的戰場指揮權。如今再給他行太尉事,那么軍事行政權也就全部給了李翊,剩下的就是軍事戰略決策權。

在這個本朝立國之初的三公官制里,軍事戰略決策敘也是皇帝的,但它有個靈活性,比如遇到了弱勢皇帝強勢丞相,這決策權就是丞相的。遇到了像孝武皇帝這樣的強勢君主,決策權就是皇帝的。后來內廷權重,大司馬大將軍輔政,三公官制修改,這決策權就是內廷的了。

現在長公主肯定是弱勢皇權,劉虞肯定是個強勢“丞相”,李翊也肯定是個強勢“太尉”,那這軍事決策權是不是就由這兩個人共掌?不是,是三個人共掌,還有一個是監御史,這個監御史是冀州牧韓馥兼領。

張溫拿出這么個三公官制,算是煞費苦心,面面俱到,把什么都考慮了。要打仗,就要錢糧,這錢糧從哪來?北疆和幽州是兩個難兄難弟,一對窮光蛋,只有冀州有錢糧。能不能打仗,最后不是靠有沒有軍隊,而是靠有沒有糧草輜重。如今現狀擺在這里,只要大家尊奉長公主和設在泉州的朝廷,將來只有兩個戰事需要決策,一個是平叛,一個是討董。而這兩個重大決策和三個人都息息相關,即使有些分歧也不會太大。

朝廷下面就是各地州郡。

冀州牧韓馥在崔烈、馬日磾、陳紀、袁滂四位老臣的勸說下,必定會響應,至于徐州牧陶謙、兗州牧劉岱、豫州牧孔伷等人,當然就不要說了,這一點張溫有十足的把握。荊州、揚州因為路途遙遠,途經州郡又有黃巾軍,所以聯系不方便,不過明年春一定會得到回信,張溫對他們的響應也是信心十足。太傅劉虞主掌青州軍政,驃騎大將軍李翊主掌北疆軍政,這三州二都護府自然就不必說了。

按照張溫的設想,平定黃巾軍叛亂和討伐董卓這兩件事應該能在兩到三年內結束,他唯一擔心的是董卓挾持天子逃到西疆。當年西疆大戰把他打怕了。現在可不像過去,過去朝廷可以向西疆源源不斷地輸送糧草輜重,現在不行了。沒有五年以上的休養生息,大軍根本無力遠征西疆。天子蒙難日久,皇統的事情會變得非常非常的棘手。

穆桂英說:“張溫、丁宮和楊彪三人反復解釋,一旦長公主詔告天下勤王討董,泉州朝廷設立,天子和長安朝廷就形同虛設,各地州郡必會聞風而從,這樣一來,我們的實力就會驟然增加。無論是討董還是平叛,都能形成巨大合力,一戰而定。所以如果夫君同意朝廷的這個策略,那就立即回書,張溫將迅速派人到青州延請太傅劉虞,冀州牧韓馥到泉州商討大事。”

穆桂英在信中的最后說道:“張溫帶到北疆的這個方案非常完美,顯然長安朝廷諸多大臣們為此精心籌劃,深思熟慮了很久,朝中的大臣們為了振興社稷的確算是殫精竭慮,耗盡了心神。這個方案對各方勢力都有好處,無論是長公主、太傅劉虞、夫君,還是韓馥、袁紹等州郡官僚,都從中得到了收益。”

“以夫君和北疆目前的實力,根本談不上做出什么軍事上的決策,相反夫君受制于人口財賦和糧食等危機,正是一籌莫展,岌岌可危的時候。而泉州朝廷的建立恰恰幫助夫君緩解了北疆目前面臨的這些危機。”

“而且,泉州朝廷建立之后,夫君才從真正意義上得到了大漢的軍事行政權和部分軍事戰略決策權,夫君的權力明顯增加了。軍事行政權最主要的是人事權,軍資分配權和組織訓練權。有了這個實質上的人事權,夫君可以任意指派調遣秩俸兩千石以上的將領。隸屬于泉州朝廷的各州郡軍隊幾乎都在你的控制下。”

“太傅劉虞行丞相事,做他自己本來應該做的事,但他依舊是青州牧,他最關心的青州諸多困難可以因為這個朝廷的建立而得到部分解決。”

“韓馥也罷,袁紹也罷,所有討董聯盟的人終于為自己的討董找到了大義,叛逆、滅族、遺臭萬年的陰影終于從心里散去,等待他們的將是蓋世功勛和青史留名。而尤其讓他們最感到欣慰的是,夫君這個他們最大的敵人終于成了同殿之臣,不要再為你的強橫武力而提心吊膽了。相反,有了夫君和北疆大軍,平定黃巾之禍,討董除奸,都成了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不再是一件遙遙無期的事了。”

“當然了,天子,長公主和朝廷,才是最大的收益者,因為他們保住大漢社稷,保住了傾覆在即的萬里江山,保住了千千萬萬條蒼生的性命。”

“懇請夫君為了社稷蒼生,立下決心。”(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