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405章 李翊的傳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405章 李翊的傳說

第0405章 李翊的傳說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30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作者:雪戀1988書名:類別:歷史軍事更新時間:2016/04/3008:12:29字數:4809

ps:本月最后一天了,雪戀真誠的求,有的書友請投給雪戀吧!

戰斗在管亥被魏延生擒的時候,結局已經注定。但是因為黃巾軍太多,而北疆騎兵太少,戰場上卻遲遲未能安靜下來。而本來就是驚弓之鳥的都昌城內,卻愣是從頭至尾沒有派出哪怕是一個援兵。包括孔融在內的北海國所有官員武將,一直呆在城內不敢出城。

一直等到云開月明,玉兔西下,紅日東升;一直等到天光大亮,城外的景象一覽無余……

這些人才終于確定,城外的確是來了援軍,而且已經解決了管亥的黃巾軍。

等到北海眾人終于觀望清楚,并下定決心出城迎接援軍時,天已經徹底亮了。

經由守城軍士之口,夜里發生的一切,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遍了全城。

聽到噩夢般的管亥軍團已經灰飛煙滅,壓在全城軍民心頭的重壓瞬間消散,人們喜極而泣,奔走相告。

黃巾也好,山賊也好,曾經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同樣的勤勤懇懇,同樣的任勞任怨,同樣的和善好客。

然而,在從了賊之后,這些人都有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變得好吃懶做,變得殘忍好殺,變得漠視一切。

有人親眼見過賊寇們的殘忍,更多的人是從朱虛來的敗兵那里聽說的。

朱虛城已經成了人間鬼蜮,稍有身家的人,都是賊寇的目標,闔家罹難者比比皆是,男人被殺,婦人被污辱,連幾歲的孩子都難以幸免。

窮苦百姓也逃不掉一劫,他們家中沒什么可搶的,婦女常年在田間勞作,多半也吸引不到賊人們的垂涎。他們卻不得不拋下家中搖搖欲墜的茅屋草房,跟著一群陌生的殺戮者,踏上一條背井離鄉,鮮血流淌著的不歸路。

這條路有沒有盡頭,盡頭處是什么,都昌百姓無法盡數得知,但他們知道的那些,就已經足夠讓他們心悸難安,噩夢不斷了。

死在官兵的刀下,死在同伙的火并之中,死于饑餓,死于嚴寒,倒斃在劫掠的路上,或者還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死法也未可知……

除了搶劫的那一瞬間外,這條路上充滿了絕望和悲哀。

從某個奇怪的角度上來想,造反與否,日子其實都沒有什么變化。

不造反的人,至少不會和鄰居火并,不會客死他鄉,在秋天收獲的時節,也多半會感到欣喜,或許還會有什么別的驚喜也未可知。

再苦的日子,總也是會有希望的,不是嗎?

所以,對于城外的賊軍,城中居民有著根深蒂固的恐懼。

華夏百姓就是這么良善,除非被壓榨到極點,否則他們才不會跟官府,跟朝廷對著干呢。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李翊那句評語:能把華夏百姓壓榨得造反的官府,里面的那群人絕對是非常非常的奇葩。或者說,他們根本不是人!

總之,賊寇的覆滅,令城中百姓欣喜若狂。

很快,欣喜和慶幸就化成了感激,歡呼聲時起彼伏的響了起來,最終匯聚在一起,一個響亮的名字響徹了整個城池,在城外的曠野之間回蕩不休。

“驃騎大將軍!”

“救國救民的驃騎大將軍!”

“驃騎大將軍來青州了,咱們青州的百姓終于有救了!”

“咱們青州的驃騎大將軍!”

百姓們心情激蕩,忘情歡呼,以至于城內爆發出來的動靜,全然不在昨夜的激戰之下。

受了這股聲勢的震撼,城頭上的名士和武將們這才茫然醒轉,徹底意識到昨夜發生了什么。

“……文舉,文舉!”禰衡喊了好半天,才把孔融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你還愣著干什么?開城門啊!來的是驃騎大將軍的部屬,救了都昌城,你不去迎接,豈不是失了禮數?”

在城內歡呼聲和禰衡的呼喊下,孔融眼中終于恢復了神采,他用力點頭,高聲吩咐道:“對,開城門,諸君隨融一起去見過北疆的諸位英雄。”

“對,隨孔使君一道,一起去見過諸位豪杰。”

“三千兵馬摧破五萬多悍匪,這北疆軍中豈不各個都是百人敵的猛將?”

“那有什么可奇怪的?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反之亦然!這些年來驃騎大將軍率領北疆軍南征北戰,從來未曾遇到敵手,北疆大軍的精銳由此可見一斑……”說話的人豎起了大拇指。

“原來如此,兄長果然高見,小弟不及也。”

“這么看來,驃騎大將軍平定青州,也就是反掌之間了……”

“那是當然,當年驃騎大將軍只用了一萬人馬,就平定了張角!然后他又平定遼東叛亂,征服了遼東諸胡。”

“還有烏桓、匈奴以及鮮卑這樣跟大漢朝對立數百年的強大異族,也低擋不住驃騎大將軍的兵鋒!”

“話說驃騎大將軍率領二十萬大軍北征大草原……”

孔融身邊這些名士,與傳統意義上的不太一樣,他們的家世未必如何煊赫,只是仗著孔融的名頭,才算是個名士。

北海國真正有點本事的名士,早在前些年去遼東避禍的時候,就已經被李翊招攬了。而回到青州的,都是一些李翊看不上,沒有什么真實本領的人。

不過,這些人好空談,不懂實務的習性,還遠在世家出身的名士之上。

初時,只是名士們彼此間亂吹,從城頭下來的時候,守衛的士兵就圍攏過來了,走下城墻,到了城門左近,百姓也圍上來了。

消息不脛而走,越傳越離譜,人們一廂情愿地將心目中保護神的本事無限夸大,反正驃騎大將軍素有仁義之名,不會對百姓怎么樣,自然是越強越好。

再說了,外面的幾萬賊軍是大伙兒親見的,如今的大勝也不是假的,部將都能率領三千騎兵打敗五萬悍匪,主帥的本事還用說嗎?

李翊的事跡被無限放大,從各個角度宣揚了出來。

“驃騎大將軍在剿滅反賊張角的時候,還賑濟災民,活人無數……”

“驃騎大將軍不殺黃巾賊的俘虜,他讓上百萬的黃巾賊放下屠刀,重新拿起了鋤頭……”

“驃騎大將軍在遼東平叛的時候,抓捕了上百個無良豪強,讓遼東的百萬老百姓都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驃騎大將軍這些年從中原遷移了幾百萬災民前往北疆安置,讓他們重建家園……”

關于李翊的故事是越穿越多,聲音也是越來越大。

直到接近了連營,準確的說,是連營曾經存在的地方,喧嘩聲才漸漸減弱。

不管傳說中的戰爭有多么可歌可泣,英雄有多么雄武偉大,但戰爭畢竟是戰爭,哪怕是已經結束的戰爭,戰場上的景象,和縈繞在空氣中的血腥氣,也足以讓勇者變色,普通人顫栗了。

到處都是焚燒過的痕跡。

火,人類不可或缺的東西,可以帶來溫暖和光明,但在軍事上,火卻是制造恐慌,殺傷敵人的最佳利器之一。

與火燒后的痕跡同樣密布在戰場上的,是各種各樣的尸體。這些尸體呈各種姿態,分布子啊不同的地方,有經驗的老兵可以從他們的形態之中,看出他們的死因。

有人是被弓弩射死的,有人死于刀劍之下,更多的人是被燒死的。

不過,最多的還是那些死狀極慘,尸體已經不成人形的,他們是在混亂之中,自相踐踏的犧牲者。

歡呼聲和喧鬧聲漸漸低沉,直至于無。

城內軍民的聲音減弱,戰場上的其他聲音便顯得響亮起來。

最多的是號令聲。

北疆軍之所以獲勝后也一直都沒靠近城墻,是因為他們很忙。

追殺殘敵的行動早已經結束,黑夜中指揮騎兵在山林丘陵地帶追殺敵人,是難以想象的事。真有人這么做的話,只會給己方帶來難以想象的傷亡。

北疆軍只是把敵人趕出營寨,不讓他們有重新集結的機會,然后就任他們去了。趕到都昌城的北疆軍太少,根本不可能把幾萬人全部俘虜了,這完全不現實。

對北疆軍來說,最重要的是滅火。

襲營的時候,襲營者唯恐火勢不夠大。但戰勝后,他們必須得想辦法保存物資。

縱橫北海的管亥軍還是很有貨的,有金銀錢財,更多的是糧食。

亂世中,沒有什么比糧食更重要,多一分糧食,就能多讓一個人活下去。

收攏了一定數量的俘虜后,北疆軍就一直在滅火。等到城內軍民隨孔融出城的時候,火勢才差不多徹底熄滅。

都昌軍民都被慘烈的戰場震懾住了,但孔融卻沒停步,他不會打仗,但養氣功夫還是很不錯的,這點小場面嚇不倒他。他帶著幾個膽大的幕僚和部將,往北疆軍戰旗所在的地方走了過去。

看到孔使君的從容舉止,百姓們又是一陣低聲贊嘆。

北疆軍早就注意到城內的動靜了,見孔融儀表不凡,氣度雍容,他們也沒留難,就那么放孔融過去了。

說實在的,見識過昨夜的戰斗,他們也不認為誰能暗算得了自家的主將,太史將軍不打別人,被打那方就可以偷著樂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新書、、、、、、、、、、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