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396章 人口大掠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96章 人口大掠奪

第0396章 人口大掠奪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25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新章節)


作者:雪戀1988

兗州的叛亂民眾雖然多,但都是一些小股流寇,并沒有形成大規模的軍隊。YXGSK閱讀bn李翊和公孫瓚帶著大軍一路東行,在棒子和蘿卜的雙重攻擊下,平叛的事情進行的很順利。陳國、陳留郡、梁國、濟陰等郡國的民亂在李翊和公孫瓚的大軍經過之后,都被平定了。

大量的被招撫的流寇、亂民被尾隨在大軍身后的李氏商會的商隊帶著,往北疆遷移。而各地諸侯看見這種局面,都非常高興。尤其是李翊真的沒有占領任何一座城池,更是讓他們懸著的心都落回了肚子里。

唯一看出危機的,只有正率領軍隊在老家沛國平定叛亂的曹操。他發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那就是在李翊和公孫瓚的大軍路過之后,當地州郡的人口驟減至少五成。

就拿陳留郡來說吧,在討董大軍成立之前,這是一個人口過百萬的人口大郡。經過討董大軍的蹂躪之后,這里依然有差不多八十萬人口。然后就是不斷地爆發民亂,但這個過程人口依然沒有太大的減少。可是隨著李翊的大軍進入陳留郡平叛,亂民倒是不見了,可是陳留郡的人口一下子爆降到不足四十萬。也就是說,有至少四十萬人口,被李翊借著平亂的機會,給拐到了北疆了。

不但是陳留郡,其它郡國的情況也是大同小異。在李翊大軍經過的豫州陳國、梁國和兗州陳留郡、濟陰郡、山陽郡、任成國、東平國、魯國和濟北國共九個郡國,共流失了超過三百萬人口。其中人口大郡國陳國,一下子就流失了一百萬人口。

隨著這些郡國人口的大減而來的,是在北面的冀州大地上,那一道道滾滾向北的人潮。這些都是驃騎大將軍李翊遷往北疆的各地流民。

看到如此龐大的人潮,很多諸侯已經回過味兒來了,那就是北疆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糧食危機。驃騎大將軍李翊之前不出兵南下中原的最大借口,已經不攻而破。

但是,盡管大家心里面都很清楚,卻沒有任何人敢說出來。因為他們承擔不起這個后果。真要是像他們想象的那樣,北疆根本不存在糧食危機,那也就意味著北疆二十余萬大軍可以隨時南下中原。以北疆軍打敗那么多強大的異族的彪炳戰績來看,恐怕沒有誰能夠抵擋北疆大軍的攻擊。

因此。諸侯們都保持著沉默,靜靜地看著李翊在兗州各地平叛,看著李翊把一股股的流民招撫,然后遷往北疆。

這些諸侯們的想法很簡單,這些流民留在當地。不但不能帶來任何好處,甚至可能帶來極大的災難。現在驃騎大將軍將他們招撫遷往北疆了,本地的壓力小了,郡國安定了,他們的實力也可以逐漸的恢復。

而隨著這些郡國逐漸轉向安定,壓力卻是轉移向了北疆。就算是李翊不知道采用了什么手段,讓北疆不再缺糧了,但是想必以這些地方的基礎,也不可能承受太多的人口。隨著李翊遷往北疆人口的暴漲,總有一天會承受不了。

你不就是想要人嗎。那好,我就送你人口,看會不會把你撐死!很多諸侯們都這樣想著,他們不但不阻止李翊,甚至還配合他,幫助遷移更多的流民前往北疆。就連南面的荊州和揚州等地,一些叛亂比較嚴重的郡國,都開始聯系李翊,問他是不是可以把這些地方的流民也一起遷往北疆。

對此,李翊是來者不拒。

在進入五月中旬的時候。李翊和公孫瓚的大軍已經抵達泰山郡境內。

泰山郡,地處兗州最東邊,因山而得名。

元封元年四月,武帝封泰山。禪肅然,濟北王劉寬頗為識相,主動將領地內的泰山一帶的地域獻出,武帝以其地設置了泰山郡。

數百年過去,泰山郡也是屢經變遷,轄域最大的時候是在漢成帝綏和元年。總領二十四縣,轄下共計十七萬戶有余,人口高達七十二萬。

到了漢末泰山郡的轄域已經大為縮水,只剩下了十二個縣,人口也縮減到五十萬不到的樣子。

不過,在李翊眼中,泰山郡境內的繁榮景象,仍然遠遠勝過了洛陽、河東這些地方,比起殘破的陳留、潁川,更是有若傳說中的世外桃源一般。

亂世中,只要避開戰火,就算很偏僻的窮鄉僻壤,都會顯示出讓人驚艷的繁華氣象。何況,齊魯大地原本也不是什么荒僻的地方,否則后世的大詩人杜甫也不會發出,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的感嘆了。

時值五月初夏時節,登高遠觀,齊魯大地一片郁郁蔥蔥,望不盡的天光山色,如同一塊巨大青翠玉石,遠遠與天海融為一體,一眼望去,讓人有種呼吸頓止,物我兩忘的感覺。

李翊看了看身邊的泰山泰山丁原,問道:“青州黃巾由來已久,泰山與青州近鄰,卻有如此繁華的景象,建陽兄,你可知其中緣故?”

丁原思考了片刻,這才答道:“其中原因甚多,一時難以盡述,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地勢和人文”

泰山郡內多山,北有泰山,東有臨樂山,南有蒙山,這是主要的山脈,其他數得上名字的高山,四面分布,足有數十座之多。群山環繞,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群山之間,是大片的丘陵,算不上什么天塹,但也極大的增加了大隊人馬行軍的難度。

泰山郡雖然很大,卻只有中部泰山腳下,至東北部的萊蕪,即汶水流域的長條形地帶屬于平原,也是菁華之所在,其他地方都是真正的窮鄉僻壤,沒什么油水可撈,黃巾自然不會有大舉出動的興致。

而萊蕪與青州的齊國接壤,齊國是青州治所臨淄所在,是青州相對最為安定的地方。正因為這幾層屏蔽,所以,泰山郡雖然地處要隘,卻一直沒有經受過太大的戰亂。

除了地理方面的因素之外,泰山本地的人文也是重大因素之一。

齊魯之地是孔孟之鄉,同時也是出了名的民彪悍的地方。

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齊帶山海民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

持刺劫人,就是持刀劫掠,做沒本買賣了,由此可見,后世山東響馬的歷史,是悠遠流長的,在太史公的時代,就已是大名鼎鼎。

所以,青州賊雖多,但泰山賊也不少。而且泰山賊跟青州一盤散沙的情況不同,他們是有統一的頭領,接受統一號令的。

同樣是賊,但有組織的肯定比沒組織的厲害,泰山賊的主要勢力范圍,在泰山郡東部,起到的屏蔽作用,比高山丘陵還大。

“泰山賊?他們不是黃巾?”如何區分黃巾和各地的賊寇,是個相當復雜的問題,李翊一時也搞不太明白。

“不但不是黃巾,而且應該算是朝廷的正規軍,比如嘯聚蒙山一帶的臧霸、孫觀等人,他們占據了瑯琊國的開陽,擁兵數萬,徐州陶使君就加以招撫,保舉霸為騎都尉,任由其在瑯琊國自行其是,儼然與諸侯無異。”

“除了臧霸、孫觀這些已經成了氣候的,各地零散的山賊還接受募集,濟北相鮑信那兩萬大軍,就是這么募集而來的。丁某聽說,當日鮑信招兵離境后,泰山郡內氣氛為之一清,許久不見盜匪,幾乎達到夜不閉戶的境地”

李翊聽得津津有味,不到實地到某個地方走一走,深入了解,就不會知道這些地方的特殊情況。

泰山郡依靠本地的賊,擋住了外地的賊徐州的陶謙則依靠外地的賊,擋住本地加外地的賊,同樣都保得一方平安。

這些賊,自己是不是也能利用呢?臧霸、孫觀,在歷史上似乎沒什么名氣,但依照丁原的說法,陶謙任由此人占據了瑯琊國,還加封了官職,似乎也是個很了不得的人物呢。

正沉吟間,前方的隊伍忽然傳來一陣歡呼聲。

李翊循聲望去,遠方,泰山巍峨雄偉的身影雄踞天際,讓人為之氣奪。

士卒們的歡呼并不是因為看到了美景,而是因為目的地就在眼前,漫長的旅程,終于結束了。

奉高城,位于泰山以東四十里左右的地方,處于泰萊平原的最中心。此地三面饒水,東面是瀛汶河,南面是牟汶河,西面是石汶河,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泰山郡最富庶的地方。

當年漢武帝封禪泰山,一眼就看中了這塊水寶地,因此命名奉高,并在此建立了行宮和明堂,多次在此地駐留。

正因如此,這個本來沒什么名氣的小縣城,才一躍成為了大漢王朝東方的名城,甚至有過東方第一城的的美譽。

得到李翊跟公孫瓚的大隊人馬到來的消息,奉高城一下就陷入了沸騰,人們放下手中的活計,紛紛涌出城門,翹首以盼,大有萬人空巷,夾道歡迎的架勢。

名震大漢的驃騎大將軍來了,這可是一個征服了遼東和大漠,在二地開辟了兩個新的州級行政區,相對于是以一人之力打下了另一個大漢國疆域的牛人,可謂是功蓋衛霍,在大漢國歷史上絕對是前無古人。

任何時候,開疆拓土的功勞都是最大的,也是最能讓民眾喜悅并且銘記的事情。李翊以一人之力,在大漢國內部雨飄搖的頹境下,取得了這樣的功績,就更加難能可貴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