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362章 亂世將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62章 亂世將起

第0362章 亂世將起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8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董卓想了很長時間,最后非常疲憊地說道:“我也知道遷都不好,但我氣啊,我心里這口氣咽不下去啊。”

“洛陽的門閥士人四處造謠,說我要遷都,我這罪名算是背定了。我現在就算是西遷天子,但在他們的嘴里,和遷都又有什么區別?如果平叛打贏了,我繼續執掌權柄,把天子和朝廷再遷回來,或許還有洗清罪名的機會。但我現在根本看不到打贏的可能,我更看不到回遷天子和朝廷的機會。這一去,我們恐怕再也回不來了。”

“現在的形勢你們也清楚,我們沒錢,糧食也不多,十余萬大軍沒錢沒糧怎么打仗?長安修建宮殿要錢,西遷天子和朝廷要錢。目前大軍駐守關隘和城池還能對付,但一旦開仗我們就難以為繼了,所以這西遷之計必須要立即開始。我們要把關東的每一個錢,每一粒糧食都收到庫里來。理由是什么?西遷天子和朝廷需要這么做嗎?只有遷都才是最好的理由。”

“我們能擊敗叛軍嗎?也許可以,他們畢竟兵力分散,各人心懷鬼胎,一盤散沙而已。但我們能控制所有的州郡嗎?這顯然不可能。他們是門閥世家,有成千上萬的門生故吏,即使敗了,他們還可以各自回到州郡繼續和我們為敵。我們呢?我們有這么大的力量到各地去平叛嗎?這顯然也是不可能,最起碼這幾年不可能。我們無論打哪一個,其他地方都會支援,我們打不贏的。”

“士人的力量遠遠比我們強大,即使是袁隗一個人的實力,也比我董卓厲害。而且這些反叛的士人不是白癡,他們知道順從我遲早都會死,所以分化也好,讓他們自相殘殺也好,最后他們都不會回到洛陽。”

“除非我們足夠強大,強大到可以消滅所有的人。但這需要時間。我已經六十歲了,活不了多久了。如果我像李翊那么年輕,我手中有李翊那么強大的實力,我或許可以辦到。所以我要遷都。我要把他們逼得想不打都不行。大漢社稷傾覆在即,這些自以為是的大漢中流砥柱敢不舍命相救?”

“李翊拿出先帝遺詔的目的是什么?幫我們嗎?絕對不是。驃騎大將軍幫我們,等于是和大漢國的士人們公然決裂,等于給北疆的未來插上一把鋒利的長劍,李翊不會愚蠢到這種地步。”

“北疆這幾年要想平安度過危機。最需要的就是門閥和士人的幫助。李翊率領六千親衛鐵騎南下干什么?無非兩個目的,一是想趁機殺掉我,由他軍來控制洛陽,穩定局面。殺掉我的辦法有很多,可以和叛軍聯合攻陷洛陽,可以和洛陽的士人聯手發動兵變。其次就是維持一個僵持局面,既阻止我攻擊叛軍,也阻止叛軍攻擊我。只要雙方不打仗,大漢即使危機重重,北疆也不會出事。但時間一長。叛軍的力量就會逐漸增加,而我的處境卻越來越艱難,最后我們錢糧斷絕,唯有西退長安而已。所以我要遷都,我要逼著李翊速速南下,我要逼著他和我聯手,然后我們從東西兩個方向同時攻擊叛軍,殺盡叛逆。”

李儒和田儀驚愣無語。

“如果驃騎大將軍堅決不出兵,主公將如何應對?”田儀忐忑不安地問道。

“我就一把火把洛陽燒了。”董卓大笑起來,笑聲凄涼而無奈。“我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休想得到,反正我已經背下了惡名,也不在乎多背幾個。我把洛陽燒了,大家玉石俱焚。”

正月十五,相國董卓奏請天子,遷都長安。

同一****議上,董卓宣布了遷都具體事宜。

眾臣激烈反對,朝議一度陷入僵局。

太傅袁隗聞訊之后。立刻抱病上朝,大罵董卓為禍國之奸臣。

董卓不為所動,堅持己見。

董卓說:“今世上有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西頭那個漢當然是指高祖皇帝立都長安,而東頭那個漢肯定是指光武皇帝立都洛陽。至于鹿走入長安,當然是指要遷都長安,以保無虞了。高祖皇帝建都長安,共歷十一世,光武帝建都洛陽,到現在也是十一世了,從時間上來說,恰恰合適。”

“過去高祖皇帝和光武皇帝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建都于長安和洛陽,結果創下了不朽功績,建下了大漢四百年基業。今大漢國紛亂多年,社稷飄搖,我們應該按照《石包讖》的說法,遷都長安,以上應天意,下順民心,重振大漢。”

司徒楊彪說:“遷都改制,是天下大事。殷代盤庚遷都毫邑,就曾引起了殷民的怨恨。光武皇帝之所以建都洛陽,是因為我大漢遭遇王莽之禍后,長安宮室被毀,純屬無奈之舉。我大漢建都洛陽歷時已久,百姓早已習慣,現在突然無緣無故地拋棄宗廟與先帝陵園遷都長安,肯定會驚動百姓,導致天下大亂。那《石包讖》不過是一本專談妖邪的書,和國運怎么扯得上關系?一首童謠也能讓相國決定遷都?相國到底是處理國事還是處理家事?”

太尉黃琬也勸道:“遷都容易,安天下就難了,請相國三思啊。”

董卓冷笑道:“我要是再三思,腦袋就不在脖子上了。”

接著他看看氣得臉色發青的袁隗,不冷不熱地譏嘲道,“太傅和諸位如果能平息叛亂,這遷都自然也就可以重新考慮。遷都時間緊,也就兩個月時間,諸位可要抓緊。”

荀爽勸道:“相國即使要遷都,也要從長計議,兩個月時間能搬遷什么?兩個月時間天子的車駕能到長安就算不錯了。”

董卓一字一句地說道:“搬不走的東西,就一把火燒了。”

眾臣震駭,個個瞪著董卓,恨不得把他吃了。

天子詔書傳告天下,京畿一片混亂,無論是公卿大臣還是普通百姓,都陷入了極度的繁忙和恐懼當中。

平樂觀里的北軍士兵奉董卓軍令,全部出動,挨家挨戶征收捐助。稍有不從者,當即以謀反罪誅殺。京中的皇親國戚、門閥世家也全部遭到了洗劫,更有士兵沖進內室奸*淫婦女,擄掠財物。西涼兵給這種事還取了個名字,美其名曰“搜牢”。虎賁校尉李傕奉命看守陵園,北軍士兵在他的指揮下開始挖掘帝王陵墓盜取珍寶。

太傅袁隗回到府上,急召張范。

張范話不多,問候了一下袁隗的病情后,就靜靜地坐在一旁聽袁隗說話。

袁隗說:“公儀,你弟弟張承現在是伊闕都尉,駐守在伊闕關,你從那里出京,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河間國的解瀆亭拜見萬年公主。”

接著袁隗從懷里拿出一個普普通通的皂囊,鄭重地對張范說道:“公儀,這是先帝遺詔。”

張范大吃一驚,急忙拜倒在地。

“公儀,你把這份先帝遺詔交給萬年公主后,不要離開她,要一直陪著她,關鍵的時候你要給她拿主意。現在盧植先生和劉和都在公主身邊,但盧植先生馬上要去幫袁紹,而劉和也要到青州去勸劉虞出兵南下。”袁隗說道,“我本來不想把你扯進來,但大漢社稷傾覆在即,你如果還不為國效力,那你念書讀經干什么?你是前太尉張延之子,從不受辟為官,和朝廷又向來沒有牽連,現在也只有你這種身份的人才能走出洛陽城。我需要你的幫助,你知道嗎?”

張范苦笑點頭。此時此刻,也由不得他推辭了。張范接過皂囊,小心翼翼地貼身放好,然后拜別袁隗:“太傅請多保重。”

袁隗愛憐地摸摸他的頭,凄涼笑道:“我一直很喜歡你,過去我打算招你為婿,但你不答應,為此我一直都很遺憾。現在看來你是對的,如果今天你是我的女婿,這份先帝遺詔就送不出去了。今日一別,你我從此相見無期,你自己多多保重吧。”

張范心里一酸,眼眶頓時就紅了。

“我老了,不行了,我很快就要到九泉下和你父親喝喝酒、下下棋了。大漢社稷的興亡,就看你們了。”袁隗揮手說道,“你快走吧,越快越好,遲恐不及。”

張范轉身離去,淚水霎時模糊了雙眼。

天子下旨轉拜皇甫嵩為尚書,其子中郎將皇甫鴻被拜漢安都護。

皇甫嵩二話不說,收拾東西和蓋勛回京。長史梁衍和從子皇甫酈極力勸阻,皇甫嵩執意不從。

皇甫嵩說:“如果你們不愿意隨我回京,就到北疆去。我有一封信要給驃騎大將軍,你們給我送去。”

正月下,皇甫嵩回到京城后,董卓立即把他抓了起來。蓋勛苦苦求情。董卓笑道:“元固,你是不是糊涂了?我怎么會殺義真?我感激他還來不及,怎么會殺他?我現在把他抓到牢里是為他好,你難道不懂?”

蓋勛想想也是,自己是急糊涂了。董卓現在殺他沒有任何意義,反而動搖了軍心。北軍里,包括許多西涼兵將,許多都是皇甫嵩親手帶過的,殺了他,純粹是沒事找事,而且董卓現在也沒有理由殺皇甫嵩。如果隨便找個借口把他殺了,不但增加董卓的惡名,而且還會激怒關中的門閥世家。皇甫世家在關中、在西涼,那可是炙手可熱的門閥,影響力非常大。

皇甫嵩沒有背叛天子和朝廷,卻背叛了對他寄予厚望的京中門閥。此時京中非常混亂,這些人完全有可能殺了皇甫嵩,然后嫁禍給董卓。董卓雖然自己不想殺皇甫嵩,但他也不想替別人背這個黑鍋。(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