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346章 各方圖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46章 各方圖謀

第0346章 各方圖謀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1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只要太后臨朝主政,宦官就會出現。太后不可能違反祖制天天和大臣們坐在一起商討國事,更不可能走出長秋官公然坐上朝堂,所以她必須再找宦官入宮隨侍。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國命,而手握王爵、口含天憲的宦官也會再一次出現在朝堂上。

同樣,只要太后臨朝主政,外戚就會當權,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有幾個太后懂得治理國家?有幾個太后不擔心自己大權旁落受制于人?

大權旁落的直接危害就是幼帝和太后自己的性命,所以太后只能信任自己的親戚。

今天何進和何苗死了,不代表外戚就沒有了。何太后沒有哥哥了,但她還有舅舅,還有堂伯堂兄,還有多如牛毛的親戚。只要何太后愿意,外戚隨時可以出現在朝堂上。

何太后有了新宦官,有了新外戚,可以幫助天子漸漸控制內廷。等天子主政之后,該算帳的就要算帳,該奪回來的權力也要奪回去了,那么今天士人們的所有努力將盡數付諸東流。

所以,要想抑制困擾大漢國幾十年來嚴重的外戚、宦官專權之弊,要想徹底鏟除外戚、宦官賴以滋生繁衍的土壤,就必須要讓何太后歸政。

但士人們能做到嗎?顯然這種離經叛道的事情士人們無法做到,這關系到大漢律,關系到皇權的無上地位,關系到家族的聲望和性命。

平樂觀的五萬北軍因為何進和何苗的先后死去,因為天子和印璽的陷落,成了一個暫時無法解決的難題。沒有蓋有印璽的圣旨,誰去都沒有用,除非天子親自去。拿著太后的懿旨和符節去,只會適得其反,反而有可能讓北軍將領產生誤會。

西園軍和北軍剛剛合并,人心惶惶,只要有個風吹草動,立即就會大亂。

大軍如果無人指揮。諸部將領各自為政,一路殺進洛陽城,那就徹底完了。

袁隗和大臣們都清楚目前的形勢,現在驃騎大將軍已經遠征大漠。洛陽無論如何不能亂。為了國家社稷,當前最重要的是迅速穩定洛陽局勢,將來的事只有將來再說了。

大臣們的爭論主要集中在是先控制北軍還是先救天子上。

如果能先救出天子,北軍的事也就迎刃而解了,但問題是太后顧及到天子安全。不會允許以武力殺進北宮。

既然不能用武力,那只好派人到北宮和奸閹商談了。

奸閹已經走投無路,張讓不會輕易放出天子,商談短期內不會有結果。

韓馥說:“洛陽的事能瞞得了幾天?北軍正在合并西園軍,他們天天都要到大將軍府向大將軍稟報情況,最遲明天早上他們就能知道洛陽出事了。”

何颙說:“北軍肯定已經知道洛陽出事了。下午我們突然關閉城門,他們近在咫尺,怎么會不知道?如果明天早上他們沒有接到大將軍的消息,也許就要兵圍洛陽城了。”

有的大臣認為北軍如果沒有得到任何消息,絕對不敢出營。北軍諸將不會冒著謀反的危險出兵洛陽城。他們堅持要先救天子。

持反對意見的大臣認為還是先解決北軍的威脅為上策。難道張讓還敢弒殺天子?

袁隗不想浪費時間。隨即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讓董卓率軍進入函谷關,和丁原、王匡等人兵圍平樂觀,以應對目前的危機。

袁隗說:“我們先解決北軍的問題。把北軍圍住之后,我們再派朱儁等三人帶著太后的懿旨到平樂觀宣旨,穩定北軍將士的軍心。北軍的危機解決之后,我們就接著解決張讓段珪劫持天子的事。不過,我們現在就可以派人到北宮和張讓談談。”

盧植說:“我去吧,我去和他談談。”

大臣們雖然也對兵圍平樂觀一事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但現在要擔心的事太多了。大臣們已經無暇顧及了。

現在天子被脅持,太后驚嚇過度不能主政,大將軍也沒了,太尉劉虞在青州。司徒和司空空缺無人,九卿也只有六卿在座,整個大漢國就太傅袁隗說了算。他既然決定了,其他人也不愿多說什么,浪費時間而已。

“袁滂繼續主掌大司農府。”袁隗疲憊不堪地站起來說道,“記住。務必想盡一切辦法給遠征軍提供糧草輜重,切切不可有一日斷絕。”

“大家散了吧,明天各司其職,該干什么干什么。”

袁隗、丁宮、劉弘、盧植四人坐在書房內,神色凝重地望著昏暗的燭火,相視無語。

“太傅決定了?”丁宮小聲問道。

“我怎能辜負先帝之托?”袁隗苦笑道,“當日我們四人仔細商量過,廢黜之事我們只有借助他人之手,憑我們自己根本無力完成。雖然大臣們都知道如果不廢黜少帝,將來等待我們的結果是什么,但真要說到廢黜,朝堂之上有幾人能答應?張溫、崔烈、馬日磾、皇甫嵩、朱儁、楊彪等等,試問他們有幾人愿意承擔這萬世罵名?”

“逼迫何太后歸政,廢黜少帝,重立新君,這對大漢國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最起碼十年內不會再有奸閹和外戚之禍,大漢國因此可以得到十年的休養生息。”盧植感嘆道,“所以,為了這十年,我們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目前最關鍵的是北軍。只要北軍在手,我們就能控制洛陽的局勢。新帝繼位之后,我們可以和并州的寇準、長安的皇甫嵩聯手把他逼出京城。只是沒想到張讓如此陰毒,竟然在這個時候把印璽劫走。現在我們束手無策,洛陽變數大增。”

“洛陽的變數的確很大,我看,是不是讓皇甫嵩和寇準早一點到洛陽?”丁宮說道。

“不行。”袁隗搖手道,“洛陽如果沒有機會,他不會上當的。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犧牲一部分西園軍。”

“如果將來的形勢不在我們控制之中,我們怎么辦?”劉弘憂心忡忡地問道。

“先帝早有安排。”袁隗輕聲嘆道,“先帝什么都看到了,什么都想到了,他會幫助我們的。”

八月二十五日,深夜,函谷關。

長史劉艾和司馬李儒看完奉車都尉董旻送來的急書,誰都沒有說話。兩人面面相覷,驚疑不定。董卓在屋內負手踱步,神情冷峻。

李儒眉頭深鎖,右手摸著臉上長長的傷疤,慢慢走到跪在地上的信使身邊。這個信使過去一直是董卓的貼身侍衛,武功非常好。去年先帝組建西園軍的時候,董旻奉命帶著一幫人到京城參加西園軍,董卓考慮到董旻的安全,特意讓他隨董旻到了京城。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董旻不會派他出城送信的。

“你把洛陽發生的事再說一遍。”

那個信使知道事情重大,隨即把洛陽發生的事絲毫沒有遺漏的又說了一遍:“都尉殺了何苗后,隨即派我出城回來稟報。駐守洛陽西城門的馮軍候是都尉的朋友,他不敢開城門,就用繩子把我從城墻上放了下來。我游過護城河,跑到了城外都尉的別府里,連夜飛馳八十里趕到了函谷關。本來我準備明天早上出關的,但沒想到將軍已經進關了。”

李儒又問道:“你看到大將軍的人頭了?”

“看到了。”那個信使說道,“袁術擔心是假冒的,還特意把人頭上的血擦干凈了。那的確是大將軍的人頭。”

李儒再問道:“你們攻殺車騎將軍府,誅殺何苗,是袁紹命令的?你親眼所見?”

“的確是袁紹。”那個信使說道,“我看見袁紹飛馬而至,把都尉喊到一邊說了很長時間的話。都尉一直很猶豫,好像不太愿意,但后來他還是被袁紹說服了。我們在殺向車騎將軍府的半路上和何苗迎面相撞,大家一擁而上,立即殺了上去。清理現場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三個宦官,從他們身上搜出了圣旨和符節。都尉看到這些東西后,馬上親自把我送出了城池。都尉說,這個東西對將軍可能有點作用。”

李儒回頭看看擺在案幾上的圣旨和符節,眼里忽然露出一絲興奮,問道:“你走的時候,朱雀門的大火還在燃燒嗎?”

信使肯定的說道:“我飛馬疾馳到顯陽苑的時候,還能看到城中沖天的火光。”

“好,此次你立了大功,將軍定會重重賞賜。”李儒揮手說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董卓望著消失在黑暗里的信使,忽然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神色復雜的說道:“都死了,這些人都死了。奸閹也罷,大將軍也罷,互相爭得頭破血流,最后卻落得個同歸于盡的下場。”

他搖搖頭,晃動了一下強壯的身軀,有些失落的說道:“我和趙忠、張讓都認識十幾年了,也算是朋友。想當年他們風光無限,但現在呢?現在尸骨無存,已經成了過眼煙云。”

“死有余辜。”李儒狠狠地罵了兩句,然后問道,“主公打算怎么辦?退出京畿回西涼?”(未完待續。)

PS:四月第一更,求保底月票。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