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282章 北征之議(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82章 北征之議(續)

第0282章 北征之議(續)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對于李翊的決議,武將們沒有什么異議。有仗打就好,去年的大半年時間他們都閑著,那種日子太難過了。更不要這還是對胡族發動大規模的進攻,是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但是文臣們卻是顧慮多多,不贊成李翊出兵。

李翊作風一直很直接,打仗速戰速決,直取要害,而且打下一塊地盤,很快能安定下來,很少在什么地方進行反復的拉鋸戰。

幽州之前一直遵循的就是這個原則,故而深得治政的文臣們推崇。

所以,盡管通過蔡邕的發言了解了鮮卑的危害,也明白李翊對外更重于對內的心態,可除了徐茂公和賈詡之外,包括荀彧、荀攸、寇準等人在內的文臣們仍然不是很支持北征。

當年武皇帝發動了全國的力量北征,十萬人以上規模的大型會戰就打了不知多少場,依然沒能完全解決草原蠻族的問題。現在的幽州軍雖強,能與武帝時代相比嗎?軍中雖然名將如云,但又有幾人敢自稱勝過衛霍李廣?

北征草原,得不償失啊。

眾議紛紛間,李翊一直沒發話。

他發話,很容易就能壓下異議,但他不可能一直獨斷專行到底。未來的軍事策略,也會逐漸開始變得和政務一樣,自己只掌控其大略,具體的細節則要更多的依靠名臣良將們的智慧。

集思廣益的基調,必須從現在就開始確立下來。

不過聽了這么久,李翊發現,文臣方面也沒有太新奇的意見,來去無非兩個方面,風險和收益。

北征風險大,收益,在沒有萬全準備之前。不宜大舉北征。

李翊有些惱火,都萬全準備,萬全準備,一場涉及數十萬人的大規模戰爭,又怎么可能有萬全準備?哪怕是后世的德國挑起的兩次世界大戰,也沒有辦法把準備做到萬全。

所謂的萬全準備,根本不能成為理由。李翊知道,這些文臣之所以阻止戰爭,完全是他們追求安定的天性作祟,根本不是幽州軍沒有做好北▲↘▲↘▲↘▲↘,m.↙.co∷m征準備。

“收益問題。本將是這么想的,征討鮮卑的收益,未必便少。”李翊輕咳一聲,緩緩開口,“諸君不要忘記了,當日的遼東之戰,我軍一戰盡殲諸胡三萬大軍,以及遼東叛軍中的鮮卑和烏桓軍隊,收益如何?再就是去年冬天。我軍大破南侵的鮮卑大軍,兩次大戰的繳獲,未必比擊破黃巾軍和遼東叛軍的少吧?”

議政廳內安靜下來,一方面是李翊權威所致。另一方面,他的話也確實很有道理。

從遼東叛軍中的鮮卑人和烏桓人,還有去年入侵的鮮卑大軍那里繳獲最多的,就是戰馬。兩次大戰。繳獲的馬匹不下十萬匹。而遼東諸胡聯軍手中,金銀之類的繳獲極多。

正是因為這些戰利品的存在,幽州軍。尤其是幽州騎兵的擴充才這么快。不但騎兵的戰馬得到了極大的補充,讓整個幽州軍騎兵都做到了一人雙馬的配備,而且步兵大軍之中也都有了相當足備的騎兵編制。

更重要的是,民間的畜力使用率一下提升了近十倍!

商人需要馬,即便有水運之利,但大部分商路還是要用腳踩的;農民也需要馬,牛馬都能拉犁,牛馬犁翻地的速度比人力犁高出不知多少。遼東之戰后,幽州的繁榮,未嘗不是因為胡人慷慨的饋贈。

李翊笑道:“無論是遼東平叛之戰,還是這兩年的鮮卑人南侵,敵人都是輕騎入侵,攜帶的財物并不多。但是鮮卑人作為草原霸主,其富庶是可以想象的。如果我們征服草原,這一仗還是很有些賺頭的。”

張飛一拍大腿,高聲附和道:“就是這個理兒,跟著大哥打仗,從來就沒吃過虧。”

武將們都是頭,文臣們雖然覺得李翊這話只提獲勝,沒提戰事不利或膠著該當如何,未免有些不妥。卻也不好接茬。

寇準身為文臣之首,又是個直來直去的性子,倒是沒那么多顧慮,皺眉道:“主公此言差異,您自己也了,無論是遼東之戰,還是鮮卑人的南侵,都比較特殊。遼東平叛之戰,胡人是受邀助戰而來,只要面對面的打一場,從正面壓倒他們就可以了。我幽州軍都是百戰精銳,裝備精良,面對面作戰,怕過誰來?至于鮮卑人的南侵,我軍是守御疆土,再加上又有主場作戰的地利,輕松獲勝也是理所當然。”

“然而……”

他話鋒一轉道:“如果我們大舉北征,鮮卑人未必肯與您進行決戰。正如熹平六年的那一場大戰,漢軍出塞,檀石槐立刻率眾遠遁,待漢軍勢頭用盡,再大舉合圍。若是鮮卑人懾于主公威勢,故技重施,我進敵退,我退敵返,這場戰事勢必曠日良久,縱有繳獲,又焉能彌補消耗?”

李翊頭,寇準的顧慮很有道理。游牧民族是真正的游擊戰大行家,騎射無雙什么的,只是后世韃虜的自我吹噓罷了。全民皆兵,憑借機動力和敵人周旋,這是在先秦兩漢時代,草原蠻族唯一的武器。

歷數漢軍對匈奴或鮮卑打的敗仗,基本上都是這個套路,反擊,敵人且戰且退,誘敵深入,等到漢軍的補給線拉長到一定程度,四方援軍齊至,漢軍寡不敵眾,補給也跟不上,最后慘敗而歸。

至于漢軍為什么不吃一塹長一智,李翊也不是很確定,大概就是形勢不容易判斷吧?畢竟胡騎入寇,都是帶著家的,追擊的漢軍可能會有種很快就能追上的感覺。

有的時候這種感覺是真的,有的時候是胡虜的計謀,甚或胡虜本身也不確定,到底會不會有援兵趕來幫忙。

這是李翊來到東漢這六年來的見聞結合以想象推斷出來的。如果被他猜中了,那仗就會變得非常難打,任何一個軍事統帥都不會喜歡擅長游擊作戰的對手,何況還是在草原上和強大的漢軍玩了幾百年捉迷藏的胡虜呢?

但李翊既然決定北征,也是有他的把握的。事實上,自從來到這個時代開始,他就一直在為北征草原做準備。這些年來,李家商會的商隊常年行商北方大草原,幾乎遍及每一個鮮卑部落,可不僅僅是去做生意的,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了解草原的風土人情,以及搜集草原各地的情報,繪制草原地圖。

經過將近六年的準備,這些情報已經搜集的差不多了。如果到對草原地理情況的了解,鮮卑人恐怕都難以跟他相比。

因此,當李翊拿出那一份草原地形以及部落分布的地圖時,所有的幽州文武都驚呆了。

至此,反對北征的聲音徹底低了下去,不是被李翊強行壓制,而是他們沒有了反對的理由。

看著再無多言的麾下文武,李翊站起身,在地圖上指出了幾個戰略方向,然后手猛地向下一揮,斷喝道:“如今我大軍兵精糧足,待到冰雪消融之時,就是我軍向大草原發動全面進擊,以泰山壓之勢,一舉平定大草原之日!”

計議既定,幽州龐大的戰爭機器開動起來。

作為大漢**方實力最強的將領,李翊及其麾下的幽州軍是整個朝廷關注的焦。幽州軍才一動作,情報就以最快的速度傳播開來。

洛陽。

“幽州軍大規模往長城方向調動?目標呢?終于要北上了么?這下可以松一口氣了。”大將軍府何進中,幕僚們奔走相告,彈冠相慶,連趙岐這樣的穩重人,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神情。

如今正是他們計劃中廢黜天子,另立新皇的關鍵時刻,而百戰百勝、擁兵十萬、坐鎮幽州的衛將軍李翊,無疑是大將軍何進的心腹之患。這是李翊在過去幾年中的連年征戰卻從無敗績的戰功帶來的震懾力。

只要李翊沒有動靜,那十萬大軍就是懸在他頭的鍘刀,隨時會落下來傷到他。

“如今這個危險消除,看來要加快準備的步伐,讓皇后催促天子早日北上河間國祭祖了……”何進如此想著。

聽到李翊有大舉北征草原的意思,高興的不僅僅是大將軍何進,還有各大門閥世族。

絕處逢生!

枯木逢春!

大漢朝的京師中,一片歡騰。名士們挖空心思,用盡畢生所學,卻也無法形容這個奇跡般的神轉折!

“天命!這是天命啊!”袁府中,袁隗雙手高舉向天,激動得熱淚盈眶,不能自已。

自光中平元年開始,汝南袁氏就陷入了仿佛無窮盡的噩夢之中。他袁隗一次次的謀劃,卻最終都功虧一簣,只能坐看李家一天天的坐大。

今天,曙光終于出現了!

袁隗很清楚,只要李翊的幽州軍北上,就會陷入戰爭的泥潭,最終被拖垮,徹底覆滅。而那一天,就是他袁氏重新崛起的日子。

“天不亡大漢,大漢中興有望了!”袁隗的歡呼引起了眾多共鳴,一時間,袁府內的氣氛熱烈之極,就像是李翊已經覆滅,他們又重新掌控了朝廷一般。

這樣的氣氛,令得袁隗也不由微微醺然,不經歷風雨,見不到彩虹,這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真是太美好了。(未完待續。)

ps:本月最后一天了,大家有月票的,趕快都投了吧,千萬別浪費啊(*__*)……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