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254章 論政(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54章 論政(上)

第0254章 論政(上)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深夜,李翊進城。www.u8xs

以柳毅為的遼東郡東部幾個縣的一些主要官吏向李翊敘說了一個多月來的守城經過,然后向李翊提出恢復縣衙門,安撫境內百姓,準備賑災物資以幫助百姓過冬等等要求。他們需要大量的錢財和糧草。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遼東郡東部幾個郡縣所面臨的問題,而是整個遼東郡和遼東屬國各個縣都需要面對的問題。

李翊立即命令荀彧暫時主管整個遼東各郡縣的政務,讓各郡縣的官吏把需要解決的事情連夜擬訂清楚,明天找荀彧商議。

凌晨,李弘回到臨時軍帳。

趙云先說了一下初步統計的傷亡人數和繳獲的物資數量,然后各部將領開始匯報,隨即大家商議是繼續攻打叛軍還是暫做休整。各部將領意見不一,爭論不休。

下半夜,李翊和趙云、張飛、張頜、程普、韓當等人商議向天子報捷的事,軍餉糧草的事,將士立功封賞的事,俘虜處理的事等等,一直到拂曉時分幾人方才散去。

清晨,李翊去傷兵營看望傷兵。

隨即他馬不停蹄,趕到俘虜營,他要和肖古王談談南扶余的將來。

上午,李翊帶著一群將領送別奉旨犒軍的蹇碩,袁紹,劉表和劉和四位天子使臣。

送行的路上,李翊和袁紹相談甚歡,彼此感覺非常投緣。

中午,李翊連飯都沒有顧上吃,連寫數道奏章和文書。太史慈和田豫謄寫之后,蓋上李翊的印章,立即以八百里快騎分頭送出。www.u8xs`

遼東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但是西涼的戰事卻是越演越烈。以張溫為的朝廷西征軍在取得了一場“大勝”之后,滿朝文武陷入了興奮的高朝之中。不過,當他們從高朝中清醒過來的時候,意外的現,西涼的窘迫局面沒有絲毫的改善。甚至陷入了更加尷尬的境地。

在得到周慎“無奈”丟棄的輜重錢糧之后,得到了補充的西涼叛軍再次向朝廷西征軍動反擊,一鼓作氣的把西征軍給趕回了司隸,整個西涼再次落入叛軍手中。

面對西涼叛軍氣勢洶洶的進攻。滿朝文武人心惶惶,莫衷一是。

司徒崔烈在朝廷會議上提出放棄涼州的建議,漢靈帝劉宏則詔令百官在朝會上討論。以袁隗、許相為的朝廷大員都贊同都認為崔烈的意見是老成持重之言,他們認為西涼偏僻,就算是丟給叛軍也沒啥。還減少了很大一筆征剿的費用,有利于國家的安定。

對于這樣的言論,自然有不少人反對,尤其以議郎傅燮最為激烈。他在聽了崔烈等人的話之后,氣的火冒三丈,站出來厲聲說道:“將司徒等人斬,天下才會安定!”

尚書郎楊贊則出來啟奏,彈劾傅燮“在朝廷之上侮辱大臣”。

這么一來,朝中的主戰派跟主和派又開始撕逼了,各種精美的辭藻飄蕩于朝堂之上。甚至還開始了人生和身體攻擊,至于對西涼叛軍到底是剿滅還是招撫,卻是沒有人再去關注了。

看著亂糟糟的朝堂,漢靈帝劉宏也是火大,他一甩袖子轉身走了,留下一地雞毛的朝堂。

回到北宮的劉宏心中那個氣啊,張溫那些飯桶,在西涼剿滅叛軍,花了朝堂數十億的錢財,結果屁效果沒有。反倒是在遼東剿滅叛軍的李翊。非但沒有花費朝廷多少錢,反而讓他也跟著了一筆橫財,賺了幾十億。要是所有朝臣都有李翊那么中用,那該有多好啊。自己不但不用操心朝堂之事,還可以大大的財。

然而,想到跟李翊的財,轉身又被扔到西涼的那個無底洞里面,漢靈帝劉宏的心情又變得不美麗了。

想了想,天子劉宏吩咐一個小黃門去把傅燮找了過來。

劉宏問傅燮為什么要當廷痛罵位列三公的崔烈等朝廷大員。傅燮解釋說:“當年匈奴單于冒頓忤逆呂太后,上將軍樊噲夸口說‘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如此忠君愛國,季布仍然說樊噲可斬。涼州為天下要沖,國家藩衛,高祖與酈商平定隴右地區,世宗漢武帝開拓涼州,設立四郡,當時人都認為這樣好比斬斷匈奴人的右臂。如今涼州治理混亂,出現叛逆,天下為此騷動,陛下為此寢食難安。崔烈、許相、袁隗等人以宰臣地位,不能為國分憂,卻要割棄一方萬里疆土,我對此感到不解。若讓異族得到涼州,則會動更強大的攻勢,這是最大的惡果!如果崔烈不知道這道理,那就是愚昧,如果他明知而為,那么他就是對陛下不忠!”

劉宏認同傅燮的見解。

從此,朝廷百官都忌憚傅燮的敢言,每當公卿職位有空缺時,大家都推舉傅燮擔任。實際上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傅燮的資歷不夠,而且與宦官關系不好,再加上傅燮為人正直,不會出錢買官,可天子劉宏卻是一個掉到錢眼里的皇帝,沒錢根本不會做出這樣的任命。

朝堂上的鬧劇,身在遼東的李翊同樣有所耳聞,他也在跟幾個手下討論這個事情。李翊之所以跟謀士們討論這個問題,主要也是因為如今遼東的情況,乃至是整個幽州的情況,跟西涼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李翊麾下如今謀士不少,徐茂公、賈詡、荀彧、荀攸、田豐,眾人無疑都是這個時代文化人中的佼佼者。但也正因為大家都是智謀高深者,彼此很難有統一的意見。在對于西涼的問題上,大家也是眾說紛紜,沒有達成什么共識。

不過,在大家談論的時候,賈詡特別提到了一個叫王符的西涼名士,對他提出的治理西涼的主張很是推崇。

李翊奇怪的說道:“文和,你說的那位王先生,他在西疆很有名氣嗎?我怎么沒有聽說過。”

賈詡瞪大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他,好像望著白癡一樣。

李翊給他看得很不好意思,尷尬地笑笑。

荀彧小聲解釋道:“西涼的名士,這位王先生應該排在第一位。”

李翊輕輕埋怨道:“文若兄長,你也太不夠意思了,怎么不早告訴我?”

荀彧啞然,他心說這又不是什么軍機大事,而且那王符又身在萬里之外的西涼,跟遼東八竿子都打不著,我告訴你干什么?沒事找事啊。

“主公聽說過馬融嗎?”賈詡很不高興地看了李翊一眼,問道。

李翊點點頭。馬融是本朝名將馬援的從孫,博通今古文經籍,世稱“通儒”,天下人皆知。

“和馬融齊名的還有兩個人,一個是西涼安定的王符,一個是南陽張衡。”賈詡說道。

李翊心說臥槽,這王符看來還真是一號人物啊,竟然能夠和張衡齊名。

事實上,作為一個后世穿越者,李翊對張衡的了解更多。無它,這位老先生明的兩個東西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一個是渾天儀,另一個是地動儀,被后人譽為“科圣”,與謀圣姜子牙、商圣范蠡、醫圣張仲景、智圣諸葛亮一起,被稱為“南陽五圣”,名垂千古。

說到這里,李翊不由得不佩服,南陽的確不愧是人杰地靈之地。

南陽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豫、鄂、川、陜的交通要道。

古語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南陽南都帝鄉,是光武帝劉秀的跡之地,成就了東漢二百年的統治。靈秀山水賦予了南陽茲茲不絕的靈氣誕生了五位在華夏歷史中極具傳奇的人物:南陽五圣,謀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智圣諸葛亮。這些杰出人物為推動中華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中華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

李翊驚奇地說道:“哦,能夠和馬融、張衡齊名,那這位王老先生一定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了。”

“主公所言得之。老先生生性耿直,為人狂放不羈。他看不慣官場惡習,一生不曾出仕。老先生博學廣聞,博通經典,隱居鄉里著書立說,論說治國安民之道。”賈詡一臉崇拜地說道,“老先生是西北邊陲的大儒,他和馬融、張衡、崔瑗等大儒名士都是至交好友,也是皇甫將軍的已故叔父皇甫規將軍的摯友。當年皇甫規將軍解官回鄉,太守來了都不見,而王符一到,將軍竟然驚遽而起,衣不及帶,倒履出迎,援手而入,同坐歡語。”

“老先生不愿意讓自己的精神受到世俗的束縛,也不愿意讓自己純正的理想去碰撞污濁的現實,所以他甘心做一個隱士,自號‘潛夫’。老先生窮一生之精力,寫了一部巨大而系統的著作,叫做《潛夫論》。他在書中對大漢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風俗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都作了批判和提出了治理改良的辦法。王老先生對西涼的事情更是有自己獨道的看法和見解。”賈詡說道,“他提出了許多穩定和展西涼的建議。”(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