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227章 漢靈帝的小算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27章 漢靈帝的小算盤

第0227章 漢靈帝的小算盤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天子對李翊的袒護那是顯而易見的,現在有誰這么大方,拼命送錢給天子?

劉虞這個時候說不中聽的話,那純粹是自找沒趣。何況劉虞根本就不想提什么反對意見,在內心里,他一直把李翊當作自己的門生故吏,是自己人,所以劉虞不假思索地說道:“陛下圣明。前將軍在遼東平叛,勞苦功高,應該予以嘉賞犒勞。”

天子認真地盯視了劉虞,看的他有點毛骨悚然。

他不是不懂天子的心思,但天子的心思實在駭人聽聞驚心動魄,這種事歷史上多了,那一次不是殺得血雨腥風,血流成河?

劉虞不敢想啊,無論是從國家從自家宗室性命來說,這種事都是不能粘的。只要是粘上的,無論是失敗者還是勝利者,最后有幾個不是身首異處,誅滅九族?

廢嫡立庶,本身就違背了大漢律,不容于天地之間,那是大逆不道的事啊。這種事連普通的門閥家族里都絕不容許,身懷異心者都要遭到家法懲處,更不要說在皇室帝王之家了。

劉虞覺得眼前的天子不僅僅是拿小皇子劉協的性命在開玩笑,也是在拿自己的母親董太后及董太后的家族開玩笑,更是拿大漢國的社稷開玩笑。天子竟然連這種事都敢做。

天子看著劉虞,心情很復雜。

他理解做臣子的心。雖然榮華富貴很誘人,但性命更重要。

他以同樣的話,先后試探過楊賜,問過趙忠,問過皇甫嵩,甚至問過最近一段時間他十分寵信的小黃門蹇碩,但沒有一個人回答他。大家都顧左右而言他,一副懵懂無知的樣子。

只有老太尉楊賜,天子的老師,他在上個月。也就是他臨死之前,上了一道奏疏,含含糊糊的說了一大堆,但意思很明顯。勸誡陛下打消這個念頭。

但天子不這么想。

王美人的死,驚醒了這個庸碌無為,渾渾噩噩的人。他倒不是非常在意王美人的死,而是發現自己根本就不是天子,根本就沒有為所欲為的權利。自己就是一個被人喊做“天子”的白癡。

那年他二十六歲。

他開始重新審視和思考自己手上的權利,最后他得出結論,他自己沒有權利,他的權利都被自己身邊的宦官,國戚和臣僚們拿走了。

本朝自光武皇帝以來,歷時兩百多年,在十四個皇帝中,十五歲以下即位的就有九個,最小的是殤帝,生下來只有一百天就當皇帝。

年幼的皇帝即位后。不能親理朝政,通常由母后執掌朝綱。太后們自己的能力有限,又不敢相信別人,只好重用自己的家人來處理政事。

年輕的太后們讓自己的父兄擔任輔弼大臣,把持軍政大權,逐漸形成了外戚專權的局面。

從本朝的第四代皇帝和帝劉肇起,宦官因為經常接近皇帝,逐漸由原來單純侍奉皇帝,到傳達皇帝詔令、掌握文書,權力逐漸加大。

年幼的皇帝成人后。就要親政,要執掌大權,他們只能依靠身邊最親密的宦官去發動宮廷政變,把外戚勢力打掉。奪取大權,于是就形成了宦官專政的局面。

等到這一任皇帝死了,他的母后及其父兄又選立幼小的皇太子做皇帝,外戚又從宦官手里攫取大權,于是就又出現了外戚專權的局面。

幼小的皇帝長大后,又依靠宦官打擊外戚。

于是。就出現了外戚和宦官交替執政,互相篡權的動蕩局面。

由于孝和皇帝以后的很多皇帝都是早年夭折,如殤帝在位時間只有九個月,少帝只有八個月,沖帝只有五個月,質帝只有七個月,廢帝也只有五個月,這樣就使外戚和宦官之間的傾軋斗爭更為激烈。

無論是外戚或是宦官專權,皇帝都是傀儡,只能任由這兩股勢力的其中一個來擺布。

但不管這兩股勢力如何操縱朝綱,大漢的另外一個永不倒塌的勢力,卻在一直頑強而堅定不移地推動著大漢前進,這就是門閥世族。

世族們絕對排斥宦官。排斥宦官的理由很簡單,在門閥世族的眼里,宦官不具備人格,只是天子宮內執帚奉盞的奴隸。君臣之間,有社稷大義可言,真正的臣子應當是社稷之臣,而非天子的私臣,所以君王對臣不可無禮,而臣子對君王亦可去就,但是對宦官則無須如此。

世族官僚也排斥外戚,但外戚的出身都是門閥世族,這一點又造成他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到了一定的時候,世族官僚往往都和外戚聯手對付宮內的宦官。

然而,門閥世族出身的官僚們有一點是他們永遠都不會明白的。宦官們最早介入朝政的時候,并不是一心一意要和世族官僚們過不去。

那位被世族官僚們用各種制度和禮儀禁錮在宮內的天子,不時地想把耳目手足伸展到皇宮之外的更為廣闊的天地之中,他想為所欲為,他想直接干預由官僚們把持操縱的朝政。

然而,天子既不能搶回被外戚霸占的權利,又被世族官僚們的清規戒律禁錮著,怎么辦?他如何生存?

天子只能倚仗宦官以求取自己失去的權利。天子如果不倚重身邊的這幫殘賤之人,他即便頂天立地,也是四顧茫然,真成了他一天到晚掛在嘴上的謙稱孤家寡人了。

另外,天子倚重宦官,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天子和宦官們的私人感情。主子和奴才朝夕相處十幾年,甚至幾十年,他們之間的感情即便不是最真誠的,也不是君臣大義這種崇高卻冰冷的道德所能替代的。

五年前,當宦官們極力唆使天子冊立何貴人為皇后時,宦官們是有目的的。因為他們最不希望冊立來自門閥世族的女人做皇后,以免再出現像梁翼,竇武那樣勢力龐大的大將軍,給他們造成生存上的威脅。

何皇后是南陽人,出身低賤,她家世代都是屠戶。當年何皇后進宮,也是依靠了宦官的幫忙。

宮女必須要出身良家,但何家卻是賤藉,沒有資格。

中常侍郭勝是何皇后的同鄉,主持了當年的選妃,即本朝稱為“算人”的工作。他在接受了何家的重賄之后,把何家這位美女弄進了宮。

不久,她倚仗自己的姿色進入了掖庭宮。

在宮中,當時的宮女何氏也就是如今的何皇后還有一個更為堅硬的后臺,那就是中常侍張讓,因為何皇后的胞妹,嫁給了張常侍的養子。

但是,宦官們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何皇后也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何進。他每天操著屠刀賣肉,心中卻一直在祈禱妹妹能得到寵幸。

何進在他父親死后,自作主張賄賂宦官,把自己的妹妹送進了大漢的皇宮,意圖謀個出人頭地。

蒼天不負有心人,他的妹妹終于受寵,被封為貴人。何進隨即扔掉了屠刀,翻身一躍成為皇親國戚。他先是被拜為郎中,再遷虎賁中郎將,后又出任穎川太守。

皇后冊封的當天,何進被召進京,拜為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可能是因為他的出身太微賤,宦官們沒有像當年對待董太后的哥哥董寵那樣借機把他殺了,但是宦官們忘了他的微賤可不同于別的微賤:他是個屠夫。

現在,何進的權勢受到宦官和世族官僚的打壓,雖然執掌北軍,但還沒有威脅到宦官和世族,所以三方勢力處于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互相制約,又互相利用,隱約成鼎足之勢,其中猶以宦官的勢力最為龐大。

他們的勢力平衡直接造成了天子大權的旁落,天子就是想奪一點權利回來,都無處下口。

天子心里明白,卻敢怒不敢言。他記得當年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謀誅宦官的時候,形勢非常好。大將軍當時掌握了北軍五營,羽林軍,虎賁軍,甚至統領中黃門的黃門令都是竇武的人,誰都以為萬無一失。

但是,中常侍曹節,黃門令王甫等宦官硬是一夜之間翻云覆雨,反而盡數捕殺了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將兩派勢力連根拔起,就是竇太后也被逼無奈交出印璽,打入了冷宮。

竇太后當時說了一句很有警世意義的話,獻媚的人并不就是忠誠的。

但誰是忠誠的臣僚?天子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當他要廢皇后殺皇后的時候,雖然是中官們跪在地上苦苦勸諫,但說白了就是威脅。鬧僵了,把宦官逼到絕路上,逼到最后也許就是他這個天子死得不明不白了。

天子久居宮中,自然知道其中的訣竅。他只要不把某一方勢力逼到絕路,無論自己怎么吃吃喝喝,做出多么荒誕不經的事來,甚至打打人,罵罵人,殺殺人都沒有關系。

這次遼東平叛,天子借助李翊的實力,突然之間掌控了朝堂上的主動權,他狠狠地打擊了一下三方勢力,悄悄地扶植了一下自己的宗親,又巧妙地給三方勢力留了條活路,最后自己賺大發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