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喚之三國霸業第0027章 朝中百態(求收求票求點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召喚之三國霸業 >>召喚之三國霸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0027章 朝中百態(求收求票求點擊

第0027章 朝中百態(求收求票求點擊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雪戀1988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雪戀1988 | 召喚之三國霸業 

確定捷報為真的天子大喜,當即表示要重賞功臣。他轉身問呂強道:“這李翊現居何官職?”

呂強有些訕訕的回答道:“據臣所知,這李翊現在還是一介白身。”

“啥?白身?”天子目瞪口呆。

呂強解釋道:“這李翊其實乃名門之后,其祖父乃是潁陰李膺李元禮。建寧二年,李膺坐黨禁身死,其子李瑾連同家人被流放北地漁陽……”

聽呂強介紹李鵬飛的情況,天子劉宏的臉色有些古怪,因為這牽涉到第二次黨錮之禍。雖然當時他年紀還小,沒有親政,但這畢竟是生在他在位期間的事情。而且,處理黨人的詔令,也是以他的名義下達的。

可他怎么也沒想到,這大漢朝平定黃巾蛾賊的第一次大勝仗,居然是一個剛剛解除了黨禁的黨人之后打的。

呂強卻是沒有想這么多,此刻的他心中只有興奮,因為向天子奏請解除黨禁的提議,就是他提出來的。

就在二月,黃巾蛾賊起事不久,天子就向呂強問計,要如何才能平定蛾賊。呂強就說,要先誅殺朝中的貪腐者,然后赦免黨人,讓他們出力,幫助朝廷剿滅黃巾。天子采納了他的建議。如今,這個建議有了成效,他的功勞自然也是很明顯的。

雖然是宦官,但呂強卻是一個宦官中的異類,天子劉宏曾經封他為都鄉侯,誰知道這家伙卻推辭了,并且上書,請求天子斥奸佞,任忠良,薄賦斂,厚農桑,開言路。只是,他的建議根本不符合天子的心意,所以天子雖然知道他的忠誠,卻也沒有重用他。

這樣一個人,用好聽的說法那叫忠誠,用不好的說法,那就是沒眼力價了。這不,現在他的老毛病又犯了,絲毫沒注意到天子心中的糾結,建議道:“陛下,這李家世代忠良,李翊尤其為甚。據臣所知,雖然其祖坐黨禁而死,其父也是如此,可李翊此人對陛下您毫無二心。這不,陛下您剛剛下令解除黨禁,他馬上起兵剿賊,并且打了一個大勝仗。千金買馬骨,這樣的忠臣,陛下應該好好獎勵賞賜啊!”

天子此刻還沉浸在朝廷所贏得的第一次大勝仗的喜悅中,也沒計較呂強的話,點頭道:“愛卿所言甚是,明日朝議,朕當宣布這個事情。”

漢代的朝會分為朝賀,議政兩種。朝賀是在節日等特殊時節召開,議政是屬于議事比較普通。

漢代五日一朝,朝會主要在未央宮宣室召開。

天子得到捷報的第二天,正好是大朝會時間。一大早,百官都趕了過來,在未央宮外的走廊等待。

三聲鐘響,朝會開始。

因為是大朝會,天子升座后,有謁者依品級傳喚官員職稱及名字。

等百官列位,兩名謁者放下簾子,百官就開始奏請事情了。

呂強先出列,奏報了幽州捷報。

百官中很多人已經事先了解了這個情況,所以對呂強的奏報,都沒有感到意外,而大家對天子要重賞功臣的想法也非常理解。畢竟,自從二月黃巾蛾賊暴起以來,朝廷是噩耗頻傳,從來沒有接到什么捷報。這第一份捷報,而且還是打了一個大勝仗,殲滅了十萬黃巾蛾賊,陛下重賞一番也是應有之義,而且還能提升一下士氣,讓在外征戰的將士們認識到,黃巾蛾賊并不是什么刀槍不入的怪物,更不是不可戰勝的仙神,他們可以被打敗,也可以被殺死。

只聽天子劉宏開口道:“李翊剿賊有功,茲封關內侯,食邑三百戶,賞百金,擢其為幽州刺史,統領幽州各郡剿賊事宜。其麾下各部將校,各有賞賜。另,右北平太守劉政,出身宗室,守土有功,賜爵榮城鄉侯。公孫瓚,與蛾賊作戰有功,晉為騎都尉。呂強,為國出良策,為君王分憂,功在社稷,賜爵成皋侯。”

滿朝文武,都被天子一系列的封賞給搞懵了。這可真的是重賞啊!尤其是李翊,此人之前不過是一介白身,經此一役,一下子就封侯了,還成為總督一州的刺史,真可謂是一步登天。

眾人還處于震驚中,一人卻是越眾而出,大聲道:“陛下不可!”

眾人一看,出言反駁的,竟然是呂強。大家都有些搞不清楚情況,向天子提出赦免黨人的建議是他提出來的,現在赦免的黨人建功,得到天子的封賞,他不是應該感到高興,并且竭力促成的嗎?

天子劉宏也是一愣,呂強昨天不是建言說要重賞功臣的嗎?現在怎么自個兒跳出來反對了?不由疑惑的問道:“愛卿何出此言?”

呂強拜道:“陛下厚愛,封賞有功之臣,這是英明之舉。但是,臣也在受賞之列,頗感受之有愧,請陛下收回成命。”

劉宏更加不明白了,開口問道:“愛卿,朕赦免黨人的策略是你提出來的,如今良策生效,朕要賞你,不是應該的嗎?”

呂強的態度很堅決,說道:“臣聞諸侯上象四七,下裂王土,高祖重約非功臣不侯,所以重天爵明勸戒也。昔有中常侍曹節、王甫、張讓等,及侍中許相,并為列侯。節等宦官祐薄,品卑人賤,讒諂媚主,佞邪徼寵,放毒人物,疾妒忠良,有趙高之禍,未被轘裂之誅,掩朝廷之明,成私樹之黨。而陛下不悟,妄授茅土,開國承家,小人是用。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繼為蕃輔。受國重恩,不念爾祖,述修厥德,而交結邪黨,下比群佞。陛下或其瑣才,特蒙恩澤。又授位乖越,賢才不升,素餐私幸,必加榮擢。陰陽乖刺,稼穡荒蔬,人用不康,罔不由茲。臣誠知封事已行,言之無逮,所以冒死干觸陳愚忠者,實愿陛下損改既謬,從此一止。”

“今時風蛾賊作亂,國事摧頹,陛下正應勤儉自身,為天下先。強乃近侍,豈能觸犯,遺罪天子?”

“夫立言無顯過之咎,明鏡無見玼之尤。如惡立言以記過,則不當學也;不欲明鏡之見玼,則不當照也。愿陛下詳思臣言,不以記過見玼為責。”

呂強一席話,讓文武百官都變了臉色。心說這貨還真敢說,這完全就是指著鼻子罵啊!

眾人小心翼翼的看了看旁邊,果然看見以張讓為的常侍們的臉色都非常難看。

呂強可是指名道姓的罵了他啊,而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當初,天子曾有意封呂強為都鄉侯,呂強就上奏疏,把他們這些封侯的常侍們罵了一回。如今這廝再次舊話重提,是可忍孰不可忍?

事實上,張讓等人也非常的不理解。按說呂強跟他們都是中常侍,大家應該是站在一個戰壕里的。可是這廝卻完全就是一個異類,簡直比黨人還要黨人,每次都是指著他們的鼻子罵。

但是,包括張讓在內的常侍們都是頗有心計的人,此刻呂強得到天子的重視,當面反駁呂強,只會讓天子不喜。所以幾人眼色一交流,頓時有了主意。

張讓出列道:“陛下,呂常侍所言甚是,臣也認為陛下的封賞有些太過了。想那李翊,不過是一個弱冠少年,也才打了那么兩三次勝仗,陛下就給出了封侯這樣的重賞。一旦其將來立下更大功勛,陛下您又拿什么來賞賜他呢?”

其他常侍們也紛紛出列進諫,意思大概和張讓的差不多,都是認為天子給李翊的獎賞太重了。

這些中常侍們心里面非常清楚,那李翊可是李膺的孫子,而李膺則是直接死在他們手中。一旦真讓這小子得勢了,那他們的日子就難過了。要知道,這小子可是武人,他們不怕那些之乎者也的窮酸儒士,最怕的就是蠻不講理的武人。

而在列的文武百官都紛紛默不作聲。他們的心思也很復雜。雖然李翊作為黨人之后,算是跟他們一個戰壕的,可是,就如這些閹人們所言,陛下第一次就給出了這樣的賞賜,那要是后面李翊繼續立下功勛,那還得了?豈不是會讓一個黃毛小子騎到他們這些老人們頭上來?

見這么多親近的常侍們都出言反對,而百官都抱著沉默是金的態度旁觀,天子劉宏一時間有些茫然了。


上一章  |  召喚之三國霸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