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第三百八十九章 致遠星的崛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九章 致遠星的崛起

第三百八十九章 致遠星的崛起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2日  作者:使命召喚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使命召喚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 


2275年,致遠星,經過30年的開拓,該恒星系的人口已經超過600萬,在遠望協會會員們的努力下,星球保持著全方位發展的節奏,從生產,到技術,再到貿易,教育,甚至是旅游,宗教,文化等等偏門的地方,致使致遠星在東銀河公司管理下的諸多恒星系中綜合表現優異。

由于路途遙遠,從該恒星系到太陽系的飛船始終沒有太多,難以發展起交通樞紐的作用,由于該恒星系非常不錯的底子,不少學者都持樂觀態度,看好當地的發展,甚至認為,要是致遠星完全獨立發展,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由于來自旭日國的第一批500萬難民抵達,不少會員忙著發展自己的莊園,王國,農場,以及數名會員前往更為遙遠的神堡星組織星球開拓工作,喬越云,馬丁等協會會員這些天忙著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但是,旭日國的難民質量又是如此出色,以至于每個稍有遠見的人都不會錯過,會嘗試對旭日國進行人才掠奪,從而充實己方的實力。

這就是曹川當初的打算了,不光解決了致遠星,神堡星地區的移民緊缺問題,還帶來了大批量的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

可沒有人敢辜負顧問先生的意愿,全部在卯足力氣的挽留難民,再說,要是更多難民留下來,對他們來說一樣是好事。

因而從難民們剛下船開始,他們就面臨著種種信息的轟炸,無論是歡迎介紹之間流露出的對東銀河公司的美好描述,還是對難民安置方面的優厚待遇,甚至,包括在具體執行方面。遠望協會也玩起了區分對待的方式。

表面上對旭日國流亡政府無比熱忱,實際給旭日國留下一顆開拓價值普通的星球,還有少量飛船讓他們自己發展。總是不把難民和物資即時的送過去,以運力不足搪塞。能拖延一點是一點,致使旭日國重建國家的計劃難產。

表面上對旭日國的難民保持一視同仁的待遇,實際上,由于致遠星早早為這批難民到來做好準備,比如說提前留出了移民區,工作崗位,甚至還按照移民們的擅長領域的分布,提前劃分了好了對應產業分布的工業區。

于是。旭日國的難民們驟然發現,他們在此處受到的待遇是如此之好,簡直是天堂一般,一切都是那么的順心如意。

驟然間,如同危機時刻的獲得勇士拯救的美女,旭日國的國民對于東銀河公司產生出莫名情愫,哪怕還記著自己曾經是旭日國的國民,考慮到政府無法保護他們,他們表示肯定會在東銀河公司好好工作,等待旭日國正式重新以后。再作考慮到底要如何選擇。

當然了,等到那時候,這批也起碼致遠星安居下來幾十年。估計生米煮成熟飯,再難有多少人愿意跟著旭日國混下去了。

于是,隨著這波旭日國的難民被安置好,致遠星再度迎來騰飛的十年,轉眼到了2285年,恒星系內的人口超過5000萬,以致遠星政府為核心,環繞周圍有11個衛星市,2個行星市。gdp增長到7萬億,逐步的變得富足起來。

繁華的城市如同茂盛的森林。在行星表面排列開來,其中宛如伸出手臂呈現歡迎姿態的城市結構。便是當初規劃中的,能夠承擔起10萬艘飛船同時停泊的超巨型空港永恒圣帝。

可惜,眼下空港極端冷清,協會會員們擔心,會不會等到恒星間貿易的船隊大規模抵達,空港又要面臨修繕的程度。

底層民眾不解,認為勞民傷財,因此有游行的,示威的,可是,遠望協會又要對東銀河公司負責,所以不得不彈壓下去,默不作聲,當作什么都不知道。

喬越云作為開三代,擁有著非常靈通的信息渠道,曾同大本營,半人馬阿爾法,新地球方面的大佬們閑聊,試圖找到真正的答案。

可惜連他都毫無收獲,不由的讓協會的會員們生出更多擔憂。

總算除此以外,他們倒是沒有別的憂慮,這里的條件太好,哪怕是再多出10億的人口都沒有問題,他們擁有著強大的應變能力。

他們甚至能夠坐下來討論著深空之路方面,東銀河公司同未知戰爭的局勢,比如說艦隊又收復了那個恒星系,又有那個恒星系淪陷之類的事情,要怎么打下去,反正他們永遠不可能遭到進攻。

“諸位,下面我們要討論致遠星后續的發展。”站出來的是馬丁市長,雖說他老是被人吐槽,但是人緣方面相當不錯,能力更是優秀。

“第一,開拓部門方面提出要求我們接納新的5000萬移民。”

“這么多…好事是好事,移民的素質怎么樣?如果達到平均標準,我們就謝天謝地了。”

也有會員擔心:“最近移民這么多,難道說深空之路方面頂不住了嗎?”

“放心。”馬丁回答:“近些年來,全世界的人口快突破到350億,東銀河自己的人口也有30億,因此,朝我們這邊移民增多很正常,說實話,我們還算是移民的次要選擇,反而是一些比較近,人口相對比較少的星球,移民們會更熱衷前往。”

“那么,我沒有疑問…想辦法提前建設更多的移民區,工業區,商業區便可以安置下這批人口了。”

“贊同!”

“附議!”

馬丁記錄著:“既然通過了,第二件事情是確定我們下階段的發展方向,致遠星的發展潛力是不錯的,但是單位時間內我們必須得集中力量做一件事情才可以做好。”

“正好科學院方面,近些年來取得兩項技術突破,我們可以考慮引進過來,當作是我們經濟爆發點,當然具體選擇哪個,以及都不選擇大家可以暢所欲言。”

“科學院方面提供的第一項技術是量子邏輯空間,這是種建立在單德拉克結構上的復合結構,它的作用是供應一個星政府全部公共運算的消耗,高達10億億億億次的運算速度,因而選擇的話,以后采購的最起碼是超級大公司,政府機構和軍隊,訂單會相當的穩定,并且一筆都可以吃上好幾年。”

“第二項選擇是量子糾纏通訊設備,最近量子糾纏最關鍵的量產化問題徹底解決,所以民間和投資公司都非常看好,可以用在恒星系間網絡游戲,恒星系間星球實時管理,個人輔助模塊量子低配版本等等相當多領域,同樣是一片藍海。”

“下面讓我們討論下…”

……(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