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第一百六十五章 快式聚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五章 快式聚變

第一百六十五章 快式聚變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使命召喚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使命召喚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 
快捷翻頁→鍵



熱門、、、、、、、、、

原本曹川的打算是,建設完成這座原型以后,馬上損毀,沉入木星,原型到底是原型,還不夠成熟,但是在研究部門員工的堅持下,他們還是把原型保留了,2500萬千瓦時的免費電能啊,能夠讓他們干多少的事情,干嘛要浪費掉。

下面,曹川考慮的是進一步縮小原型的方案,以及飛船用氘氚反應堆的事情。長寬高500米是何等龐然大物,放在真空中還好,起碼沒什么重力,放在木衛三,月球怎么看都覺得有些風險。

于是經過新的幾輪的研討與摸索…實際上已經是在之前完成的,只不過如果在實現時一下子跳躍到成熟版本,無疑會讓許多本該由研究部門吸取到的寶貴經驗消失,再說原型的成本也就是100萬功績,所以他們還是按部就班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建造著反應堆原型。

3個月后,空間站的規模已經擴大到20萬平方米;多出的一座巨大天文望遠鏡,是跟燈塔國前些年建造的tmt一個級別的;多出一片建設有多家工廠的工業區,專門負責提取,分離采集用飛船帶回的液態氫氦,氦3,氘和氚會作為聚變能的燃料,占據絕大多數的普通氫氣,氦氣,其實也是有著工業價值的,再通過空港,借助飛船運送到木衛三,甚至是發送到小行星帶,乃至月球本土;再多出的是兩座標識著“原型二”“原型三”的巨大球體空間站。

而原型三的尺寸已經被壓縮到150米的長寬高,發電量還是保持2500萬千瓦時沒有給削減,不得不說,這種跑步式的研發速度讓人振奮和鼓舞。

再后面,雖然反應堆的尺寸還是異乎尋常的龐大,讓人們懷疑,他們究竟要怎么把它放置在飛船上,難道說得建造300米長度尺寸的飛船來解決問題?

而他們光是為了建造三座原型便花費超過半年時間,期間木衛三的能源供應依舊緊張,在全面鋪開新型氘氚聚變能發電站的壓力面前,研究部門聯合世外天堂市,優先在木衛三地表,距離城市150公里遠的地方建設了第一座位于地面上的氘氚聚變能發電站,來解決電能供應問題。

2500萬千瓦時的發電量是什么概念?截至2030年的最新統計數據,夜兔國最繁華的魔都市,發電量不過是2000萬千瓦時,可想而知這是多么恐怖的數字,要是供應日常生活,乃至工業生產是何等的充裕,況且在木星空間站,還有另外3座同樣是2500萬千瓦時發電量的原型,如果有辦法利用,還會更多。

曹川還時不時的往返木星空間站與世外天堂市之間,雖然他這段時間的主要工作是為研究部門提供指導,身處木星,絕對不可能對木星開拓的事情不聞不問。

“嗯…看起來能源問題解決的差不多,我們有辦法充分利用木星這么個大氣球,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所以,該是研究后面許諾的兩項技術了。”

當初允諾的第二項技術倍稱為快式聚變,本質上還是氘氚聚變能,可是要求更迅猛的能量輸出效率,之所以會跟反應堆產生區別,因為快式聚變涉及到對他們極其重要的東西第二世代宇宙飛船。

到目前為止他們使用的飛船最多滿足他們在太陽系腹地內橫行,一旦跨度到10到50個天文單位的太陽系邊疆,星際航行的時間又會漫長到以月計算。

況且上面討論的還是太陽系,如果把目光稍微放遠,到太陽系的邊界線奧爾特云,距離驟然增加到5萬個天文單位,這個時候,飛船起碼得擁有1萬公里秒的速度,才勉強算得上橫行自如,哪怕前往是再遠點的4光年外的比鄰星,花費的時間約為120年,一個不怎么巨大的數字。

“所以說,1萬公里秒是個臨界點,要是我們沒辦法跨越,人類的發展會被限制在太陽系內部…”曹川自言自語道,這是他一直以來擔心的事情,只因為跨度實在有些長,按照娜娜女王號的極限速度1000公里秒,跳躍到1萬公里秒,差別太大,當中肯定存在了無數的技術壁壘,包括來自材料的,航行理論的,人類自身條件的,未知宇宙規則的…

但是,這項影響到第二世代宇宙飛船極限速度的快式聚變的技術解決方案,同樣在他出發來到木星前,已經通過規則模擬花費50天時間解決。

木星空間站,一艘由簡易飛船外殼,控制裝置,還有氘氚聚變能發應堆構成的飛船模型起飛了,飛船模型長度是250米,其中的應用快式聚變的反應堆,占據了13的體積,該數字讓曹川臉色不是太好,覺得得考慮聚變能反應堆微縮化的問題,哪怕長寬高再縮小一半,就可以輕松塞進恒月級飛船,再縮小一半,甚至是容納在50-100米長度的中型宇宙飛船內部。

“總之,這個神圣的使命交給研究部門…”他對在場的研究員們提了下,讓這些員工們不得不承接下來,至于這個問題到底要5年,還是10年,甚至50年解決,要看后面的研究進展了。

“我們還是先來測試…”曹川把話題拉回來。

研究員調整參數,賦予飛船模型100米秒的加速度,經過3小時,飛船模型的速度達到了娜娜女王號的極限1000公里秒。

不過,因為模型里沒有人,再加上此次飛船模型采用了強度更高的材料,以及更大的出力,這個時候,測試的精彩部分才剛剛開始。

“切換到1公里秒加速度,驗證船體變化,還有飛船內無人單位的狀態…”

曹川下達命令,滿懷希冀,如果他們的實驗成功,意味著他們距離跳出太陽系的封鎖不遠了。

“船體仍然保持穩定,但是遭到稀薄物質流沖擊,呈現出更快的磨損速度…”一名研究員顫抖著聲音,顯然,他此刻太過激動,以至于不怎么會講話了。

“經過固定的無人單位由于加速度過大,出現各種邏輯判斷延遲的癥狀…”……

推薦本章到:


上一章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