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第九十九章 實際上做不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九章 實際上做不到?

第九十九章 實際上做不到?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使命召喚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使命召喚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 


類別:恐怖靈異作者:使命召喚本章:

雖說有了主意,對于他的想法是否可以付諸實際曹川仍然心存懷疑,為此,他不得不想辦法進行一輪新的規則模擬。

“目標,加速軌道,通過持續的加速讓飛船獲得超過100公里/秒以上的瞬時速度,從而有辦法前往更加遙遠的世界。”

“基本要求包括,擁有足夠低的門檻方便制造;保證加速的成本低于使用聚變能反應堆;加速度不能過大,避免讓人體,甚至是船體在加速過程中被撕裂。”

規模模擬很快給出幾個結果,大部分是基于成熟的電磁推動理論,可惜的是,一幕幕悲慘的場景告訴他,基于電磁推動的加速軌道是沒這么好建造的。

“首先是幾個技術難點——”

“為了保證飛船與乘員的安全,加速度不得超過50米/秒。意味著得經過2000秒的持續加速,才可以讓飛船完成從0米/秒到100公里/秒速度的變化。”

“而這樣,如果采取一級加速,加速軌道起碼得10萬公里的長度…哪怕是集結地球的生產力,怎么都看上去是一個七大奇跡級別的超級工程,是無法完成的。”

“再是為了保證足夠的加速度,得擁有足夠大的線圈,超低溫環境來維持,相比較以上的難題會好解決一點。”

這導致曹川看到好幾個環境中,要么飛船里面的船員死光光,要么是星球外圍的加速軌道僥幸建造成功,地球上的人類瞬間窮困到各種資源相繼告急的程度。

“有個替代方案…多級加速,加速軌道不必是連接的整體,不必是一條筆直的實體棍子,只需是一個個圓環,足以讓工程量縮減90。”

“即便如此,這么多圓環部署,依舊工程量巨大,要花費多少呢?”

曹川的規則模擬暫時陷入低谷,許多科幻中描述的加速軌道,亦或是游戲中出現過的加速軌道都把他帶向了歪路。

“不知道有沒有別的辦法。不管怎么樣,達到我的目的都是可以的。”

“太空電梯?這個是降低航天成本的,對于加速意義不大,況且太空電梯對材料的要求極高,全部得使用石墨烯建造,價格方面無法想象。”

“太陽風帆?同樣是降低成本的,甚至還不如太空電梯,因為加速效果太差,想要前往小行星帶得經過幾年的加速,根本沒有實際意義。”

可以說,在冷戰結束后航天事業的低谷年代,人類實際的航天成果較少,卻誕生不少許多讓人眼前一亮的理論學說出現,可以給予人啟發。

沒多久,曹川又看到一個,“拖車?假設將中小型宇宙飛船視作是車廂,如果配合一節裝載聚變能反應堆的火車頭,足夠把中小型飛船的速度也提升到100公里/秒以上的行星間航行最低能容忍的速度。”

“采取拖車設計的話,成本方面不高不低,優點是拖車結構簡單,可以短時間內大批量建造。”在看到這個方案后,他預感到,拖車方案是有辦法解決到目前為止全部問題的理想方案。

至于更好的或許存在,既然時間不等人,曹川想的絕對不能是一個短時間內無法普及,無法見效的方法。

哪怕火熱一段時間,足以讓他們的境況得到逆轉,讓東銀河公司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上,面對五大流氓的直接威脅都游刃有余。

原先為探索部門打造恒月級飛船圖紙再度被他翻找出來,擺在面前,本質上,這艘特殊型號的飛船也是一艘拖運飛船,載著一艘逐月級飛船四處航行,有不少參考價值。

后面,經過了一天一夜的規則模擬,曹川手中有了更為實際的拖運飛船圖紙。

它采取的是雙發結構,包括兩個聚變能反應堆,提供了穩定的動力輸出,哪怕是壞掉一個,另一個依舊能夠運轉;飛船的體形更加寬闊,內部的空間達到140米的長度,40米的寬度,40米的高度,像是一具橫躺在宇宙當中的棺材,足以容納10艘以上的中小型飛船。

船體的封閉艙室部分極少,前端是船長艙室,通過20人的船員組維持運作,后方通過半封閉的艙室節省材料,降低工藝要求,也讓飛船的體積再度得到膨脹,超過恒月級飛船2倍。至于拖運飛船的制造成品,最多不超過50億,要比恒月級飛船便宜多了,靠著月面都市的生產力,他們有辦法在半年內弄出五六艘拖運飛船,甚至,地球上的不少國家都能參與代工,普及難度相當低。

雖然拖運飛船有著種種好處,曹川也知道,它的用途最多是在行星附近,一旦遠離星球1000萬公里以上,得不到補給,亦或是遭遇天災**,那些設施不完全的中小型飛船出事的概率將是大型飛船的數倍。

“不知道燈塔國是否對它感興趣?”曹川想著,自己弄出這東西原本是個陰謀,沒有期望它發揮什么特別的價值。

“如果燈塔國也學著多制造些…到時候發現,顧客全部是來自其他小國家的,是否會意識到真相呢?真是值得玩味啊。”


上一章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