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第九章 逐月飛船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科幻>>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章 逐月飛船

第九章 逐月飛船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使命召喚  分類: 科幻 | 超級科技 | 使命召喚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 


制造出真正的飛船,可反復航行的飛船,擁有足夠運載量的飛船,擁有足夠速度的飛船,成本廉價的飛船,這樣子,曹川便能第二次回到地球,這回他不是去弄物資,而是尋找征服星辰大海的先驅者。

把他們帶過來,加入東銀河公司,在月球上建立都市,向著火星,金星,木衛四,木衛五,小行星帶,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無盡的蔓延。

在月球上遙看地球,到金星沐浴400攝氏度的酸雨云,穿梭環境復雜的小行星帶,觀賞漂亮的土星環,靠近太陽體驗日珥噴薄的壯觀場景,回到冥王星守望永恒的宇宙世界。

“多么讓人心馳神往的計劃啊,可惜,在這過程中少不了人的參與,少掉了更讓人覺得缺少了樂趣。”

“所以飛船是必須的,有了飛船,才有辦法弄到人,不再像是之前制造出的無人單位,用不到幾個月會被淘汰,這回研發的飛船,將會成為雷諾坦克,ak47一樣具有歷史里程碑意義的事物。”

換而言之,曹川對飛船給予了無比高的厚望,現在,也只有他有資格這么想,這么做,其他人唯有在現實中艱難前行。

決定后,他立馬在腦海中構思關于飛船的最初設計——

“長度50米,寬度20米,載員50人,載重90噸,具備30公里/秒的速度…”以上數據,并非是憑空臆測,而是根據現有技術發展,再結合宇宙航行的實際需要。

像是這樣的載員和規模,才可以保證來往地球跟月球的過程中留有足夠的利潤;30公里的速度,才可以保證在飛船還能夠在短時間內來往地球與火星間。

有了這樣子的性能,飛船才不至于在十年內被淘汰,否則,他可不認為自己研發的飛船真的會被記錄在歷史中,最多會成為歷史的眼淚。

“規則模擬進行中…………….耗時4小時15分。”

第一次規則模擬結果出現,看到電腦屏幕上呈現的飛船,曹川相當滿意。

“娜娜,你覺得怎么樣?”

“看上去有些大,另外,它的速度還不錯。”結合自己的記憶,娜娜用冰冷的聲音回復曹川。

“沒錯,這正是我想要的,乍看上去,飛船跟燈塔國的航天飛機差不多,可是它的內部空間要大很多,運載量也是大很多,而節省下更多的燃料,在宇宙中有了更多加速的機會,極限速度有了明顯提高。”

“但是考慮到實際的制造…”曹川低語,還是知道規則模擬并非十全十美,假設自己一開始在錯誤的道路上前進,規則模擬后同樣是會發展方向錯誤的產品。

他仔細檢查模擬的結果:“在月球的低重力環境下,連同燃料和物資整重450噸的飛船的制造毫無技術瓶頸,不過到了地球會因為重力增加,結構體將承受更大程度的拉力會出現隱患…”曹川很快注意到自己要面臨的問題。

還不光是一點,像是制造成本的高昂,需求更高精度的傳感器,探測器等等隱患,讓他有些后悔,發現規則模擬的結果沒有想象中的完美。可是,作為一名有追求的人,讓他為了可行性的考慮下調飛船的性能,實在是件難以接受的事情。

“如果下調,又怎么有機會成為里程碑產品呢?”他在房間內踱步,試圖說服自己堅持,不一會兒,“娜娜,把風帆時代船只的發展軌跡調出來。”

曹川的腦海中當然存在著這段歷史的資料,他這么做的目的僅僅是擺在眼前更加直觀。

掃完圖例,他深吸一口氣,“再把大炮巨艦時代的船只發展軌跡調出來。”

反復看了幾眼,他慢慢冷靜下來。他不過是出于自信,想要在這么一個優越的環境下制造出更好的飛船罷了,現實看來,技術的躍進并非隨自己意愿,如果繼續探索下去的話,哪怕是找到了圖紙方案,付出的代價同樣會相當驚人。更正確的辦法是逐步演進,慢慢爬科技樹。

“長度40米,寬度16米,載員40人,載重60噸,具備30公里/秒的速度…規則模擬完成,耗時3小時21分。”

“長度35米,寬度15米,載員30人,載重50噸,具備35公里/秒的速度…規則模擬完成,耗時3小時45分。”

尋找著心中的平衡點,依次經過飛船原型一,飛船原型二,飛船原型三,曹川轉而尋找妥協方案。

他將之命名為逐月級飛船,它的性能參數是長度28米,寬度11米,載員20人,載重25噸,具備50公里/秒的速度,可以進行多達5次的地月間航行,經過大修后,最終航行次數能超過50次。

至于尺碼什么,他倒是不在乎,或者說,他早已經在不斷的規則模擬中,發現過小飛船未必會因為技術進步,生產力增長被淘汰。

首先地球原本尚未到資源枯竭的地步,因此,星球開拓涉及到的一樣重要事務——貿易,勢必集中在戰略物資,奢侈品等等的交易,單純的提升運載量可對貿易的利潤沒有多少影響。

飛船小還有好處是廉價,便捷,更容易享受到技術進步的紅利,到時候來個逐月改,逐月二改,逐月魔改什么的,很容易提升飛船性能,繼續在新時代發揮余熱。

這么一想,曹川倒是發現,逐月級飛船才是他當前最應該制造的飛船。

開工建造,通過幾臺機器人的配合,開辟出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船塢,抽調出從燈塔國月面基地,還有第一次重返地球弄到手數量不多的航天用材料,將將之加工成一塊塊成型板材,支架,組裝出具有硬朗外表的飛船身體,反正在宇宙航行,不用管氣動力模型,飛船的設計自由的多。

再是分隔艙室,鋪設管線,裝載上計算機,儀器,發動機等等內飾,直到完成。逐月級飛船的整個制造過程持續了一個月之久,制造完成后馬上進行第一次的試飛。

站在飛船中,環繞月球航行一圈根本沒有花費多少燃料,反而讓他有種徹底獲得自由的滿足感,從此以后,再沒有人能阻擋他的腳步。

“要說還差什么的話…如果再多點船員,還有心智模型什么就完美了。”曹川畢竟在地球上接觸過太多文化產品,對于心智模型這種具備情感,外型還是美少女的人工智能頗有興趣,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把科技樹點出來,反正不是什么特別難的事情。

下面兩個月,他呆在月球,用手頭所剩無幾的珍貴材料,再加上月面基地目前生產的可用材料,接連完成第二艘,第三艘逐月級飛船的制造,一眨眼到了2021年的11月。


上一章  |  從零開始的星球開拓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