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將三國第七十二章 一路北上,前去皖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謀將三國 >>謀將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二章 一路北上,前去皖縣

第七十二章 一路北上,前去皖縣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言午公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言午公子 | 謀將三國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建安二年初(197年),年歲剛過,袁術便于壽春正式祭天稱帝,建號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

同時又征召民夫、抓捕壯丁以充軍士,于壽春號稱二十萬大軍,實則一半以上不過是未經訓練的百姓,而剩下的大多也只是郡兵及稍有訓練的民夫所匯集,真正的常備士卒根本不足五萬;

然其聲勢之大,名下州郡之廣亦是震驚天下,一時間,群雄諸侯皆是停下手中事,靜觀江淮局勢變化!

果然,未過多久,孫策驅趕袁術所指派丹陽太守袁胤,而后說服吳景、孫賁、孫香等親戚共反袁術;隨后孫策出兵欲與徐州呂布、陳禹共同討伐袁術;但是沒多久陳禹反復欲襲孫策之地、又有袁術策反江東山越之民反叛孫策,然而此時的孫策勢力與劉修所知的前世歷史已是不同,他早已平定太史慈、丹陽、會稽等諸人諸地,陳禹與山越的偷襲根本不曾阻擋住孫策討伐袁術的步伐,孫策直接從丹陽出兵北上直逼壽春;

另一邊呂布亦是追回本要與袁術結親的女兒、抓了韓胤送往許都之后,袁術大怒,因此命張勛、橋蕤等與韓暹、楊奉率兵數萬進攻徐州;此時的呂布兵將不過五千,于是策反韓暹、楊奉大敗張勛等人,之后更是直逼壽春;

袁術派張勛等人進攻呂布的同時,又同時派出大將紀靈、李豐、梁綱、樂就等人攻打陳國、東百等地,更是對許都構成威脅,于是乎,曹操亦是親帥大軍東征,陣斬袁術多員大將,一路向東,亦是直逼壽春;

同時又有自稱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后的劉備從小沛出兵一千,亦是往壽春而去...

同一時間,袁術自然也收到信報,說劉修從潘陽出兵北上反他,袁術對于這剛崛起一年、擊敗、驅趕了孫策的小孩劉修,根本就不曾放在眼中,因此他也不曾派麾下大將前往阻擊,而是下令他名下的廬江劉勛出兵相阻;

但劉勛雖不曾光明正大的反他,卻也根本沒打算幫他,因此劉勛直接忽視了袁術之令;更何況他與劉修相鄰,自然是將劉修的本事打聽的一清二楚,又怎么可能去自討沒趣,因此劉勛直接下令之下諸城放行...

至于劉修可就沒管那么多,他直接率領兩萬兵馬北上,剛到柴桑等地,便以‘柴桑為潘陽郡治下’為借口,趁著柴桑城內、劉勛麾下放行之時,全取潘陽全郡、即柴桑縣、彭澤縣、歷陵縣等地,并留下楊六郎及一萬士卒鎮守,自己則按原計劃,一路繼續北上...

此時的劉修則已經到了皖縣附近,劉修見得天色不早,便下令全軍安營扎寨、生火造飯。最新章節閱讀

劉修大營、中軍大帳之內,劉修隨手批示著軍務,不時的抬頭看向閑適喝茶的劉伯溫,心中頓時大為嫉妒,但無奈的是,此時他身邊也沒有其他人比他更善軍務,何況他自己也要抓住機會多多學習處理軍政的經驗,故而此行所有的軍務幾乎都是他自己親自處理的;

沒多久,劉修便再也堅持不住,揉著脖子站起身,對劉伯溫酸酸的說道:“伯溫,營中一切可還安好?”

“主公放心,軍中一切安好!”劉伯溫意會,但仍舊搖著羽扇,淡淡笑道:“此地雖離皖縣不遠,但皖縣劉曄并無動作,到是斥候探子不少,想必是那劉曄反倒不放心主公,擔心主公有意皖縣!”

劉修聞言,放下手,扭了扭脖子,思量著:劉曄他知道,乃是漢室宗親,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后代,據他前世所知,這劉曄可是三國時期魏國著名的戰略家,年少知名,人稱有佐世之才,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屢獻妙計,對天下形勢的發展往往一語中的。劉曄歷仕數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不管怎么看這劉曄都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想到這,劉修頓時極為心動,如今他身據五郡之地,雖然偏南,但大小也是個諸侯,即使出身低了些,卻也是漢室宗親;可到如今除了系統中得來的文臣武將,也不過是收服了幾個蝦兵蟹將,比得上劉曄這等的可是一個沒有;因此如今碰到一個還未真正得遇伯樂的千里馬,自然有些別樣心思!

劉伯溫觀察著劉修臉色神色,亦是猜出了劉修心中所想,于是建議道:“主公若是有意收服劉曄,不若去那皖縣逛逛?拜會一下許子將口中的這個‘佐世之才’?!”

“去皖縣?!現在?!”劉修大為驚訝道,要知道如今即使劉勛未曾與他為敵,可自己怎么說也強占了他的柴桑等地,此時去拜會真的合適嗎?!

“正是!...”劉伯溫信誓旦旦道:“如今皖縣由劉曄主事,而不說劉勛不曾下令出兵阻攔主公,便是主公與那劉曄同為漢室宗親的身份,以及為朝廷掃除叛逆的名義,劉曄亦不會對主公如何!因此,主公如果有意此人,不若前往拜會一番也是無妨!”

劉修聽了劉伯溫之言,也是點頭認同:在這時代,像董卓這種人真的不多,大多數人最看重的還是自己的聲名,沒多少人會為了丁點利益而去破壞自己聲譽,甚至讓自己遺臭萬年...

想到這,劉修點頭道:“也好,那便前去拜會拜會這‘佐世之才’!”

之后,劉修喚來張蠔,下令道:“張蠔,你去點齊一千錦衣衛,隨我同去皖縣拜會劉曄!”

接著又是轉頭問劉伯溫道:“伯溫可愿同往?”

劉伯溫欣然笑道:“固所愿也!...”

ps:本書是小說,會夸大一些兵力、數據之類的,也會稍稍改變一些,所以大家別太在意‘太史慈那么早到孫策麾下’、‘曹操、呂布有沒有攻到壽春城下’、‘袁術擁兵二十萬’之類的小變化...

打仗兵力損失,我用的大多是‘潰敗’這個詞,所以損失的兵力通常代表死亡人數重傷不治人數逃兵人數等等,并不是文中寫損失多少兵馬,就死了多少人!


上一章  |  謀將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