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將三國第十三章 戰后劉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謀將三國 >>謀將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戰后劉修

第十三章 戰后劉修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言午公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言午公子 | 謀將三國 


(已收到簽約,大家放心收藏!)

夕陽西下,老樹昏鴉。

不過是數千人的大戰,卻在襄陽城下留下無數的尸體,難怪世人皆道: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襄陽城頭,劉修看著士兵們不斷倒下,留下一具具尸體,又有新的士兵不斷的補上,凄慘的畫面,劉修看的似有些興奮,又或是悲哀;但他心底暗暗誓:將來,他一定要注重百姓的生死,而不是為了一城一地而肆意的殺戮。

劉修忽然轉過頭問劉伯溫道:“伯溫,你說會是黃祖勝得孫堅,還是孫堅勝過黃祖?”他不是歷史專科生,只是記得孫堅似乎是黃祖殺的,但何時殺的,何地殺的,如何殺的,他一概不知。

劉伯溫搖著羽扇,眺望遠方,幽幽的說道:“方才我觀那孫堅眉間之氣,似是有殺身之禍,只怕孫堅難逃此劫!”

“觀氣?,”劉修聽得劉伯溫所說,立刻驚詫的問道:“那是什么?算命?斷人生死?怎么聽著這么玄乎?”

“呵呵....,主公想多了,望氣之術并沒有那么玄乎,既算不得命,也斷不得生死,”劉伯溫呵呵一笑,否定了劉修的猜想。

“那是什么?我怎得從未聽你提起過.....”劉修聞言,心中稍安:既然不能算人命,斷生死,這還好些,呼.....

“這些日子并未用到望氣之術,主公也未曾問起,因此基未曾提起過,”劉伯溫稍稍解釋了下,有說道:“所謂望氣之術,共分為兩種:其一乃是觀測生人之氣,望其興衰,飛來橫財、戰場得勝是興;小傷大病、生死大劫是衰;因此望興衰,并不能言禍福,算生死;只是觀測一人未來一段時間的運氣如何,而非具體生死;故才會有‘命為天生,運靠人為’的說法,只因人的每一種行為都會改變其未來。”

“那另一種呢?”還不等劉伯溫喘口氣,劉修便急急忙忙的問道。

劉伯溫苦笑一聲,他倒是沒想到劉修會對這些道門玄術感興趣,接著說道:“其二為觀測天地之氣,懂得此法,即可熟知天象地勢,從而在征戰之時能最有效的利用天時地利,做到百戰不殆;此法自然也不能有所謂的呼風喚雨等神通;除此之外,精通此法還可布置玄門陣法,不同于戰陣,玄門陣法乃是以天時地利為用,迷惑他人的手段,說的玄乎,其實就是如八陣圖那般,布成之后,能迷惑軍隊,而不能殺傷敵人。主公其實不用特別在意,這望氣之術不過是奇門遁甲中的一種而已,雖然高深,但易學難精,少有人會。”

“原來如此....”劉修有些失望,還以為是什么修真之術,看來是他想太多了。聽了這么多,他也聽明白了:這望氣之術也就是像后世傳說中那諸葛亮的八陣圖,只用了一堆石頭,便迷的6遜找不著北的陣法。

不說劉修在這邊談天說地,劉表那邊卻是忙的不可開交。

剛出城門第一戰,楊業就派婦孺上陣,這可真是嚇的劉表的小心肝撲通撲通直跳,幸而最后兩位女將都未曾敗過,這也使得劉表對這楊氏一門另眼相看,連女將都有這般武藝,那男的豈不是更是勇猛。

果不其然,后面的楊延定更是數十招便擊敗了黃蓋這沙場老將,而最后的楊業更是打的孫堅打馬而逃,如此表現,算是真正安了劉表的心,直呼:“可以重用,可以重用。”

而打退了孫堅,卻沒想到黃祖竟然私自追那敗軍之將去了,可是讓劉表好一陣擔心,無奈只能趕緊派人找他回來。

只是劉表并不知道,黃祖這一追,竟射殺了孫堅,致使一代將星就如此隕落,也同時為劉表惹來好大一個對頭。

四月的天,農夫們樸實的笑聲伴隨著輕靈的風在春的光艷中交舞。

他們在高興,州牧大人只用一天就結束了戰事,他們又將會踏實的過上一年。

襄陽城外一戰,如今已過去數日,襄陽城內外皆是一片喜氣洋洋。

街頭巷尾都在議論著這位新來的、英明的、能帶給他們安樂的州牧大人。

唯有知情的世家大族們才知道:這次的一日戰爭,靠的是那個身份低下的劉二公子,成就的是驍勇善戰的楊氏一門;他們考慮的也不是如何奉承劉二公子,而是該如何拉攏楊業一家。

此時的荊山學院之內,水鏡先生與幾位學生也正商量著。

只聽黃承彥說道:“德操覺得二公子此次計謀如何?”

“呵呵...”水鏡先生笑而不語,反對著幾個學生問道:“你們覺得劉修此計如何?”

龐統很快便出言說道:“劉修之計乃是先亂敵將之心,再行后方突襲,亂敵軍之心,”龐小孩說完卻又頗為不屑的加了一句:“馬馬虎虎,也就那樣。”

“孔明以為呢?”

孔明思慮良久,眼中精光閃爍,斷言道:“士元所說,確實乃此計中心,但卻并非此計關鍵之處!”

“哦?為何?”水鏡先生饒有興趣的說道。

孔明理了理思路,說道:“此計關鍵之處乃是在于前幾戰的那幾位女將,若非這兩位女將戰平了孫堅麾下大將,使其憤怒、羞辱之極,那亂心之計只怕沒那么容易成功,因此,那兩位女將的出戰,才是最為巧妙之處!”

“呵呵...”水鏡先生滿意的撫須而笑。

而一旁平靜的徐庶也出聲補充道:“不止如此,那楊業一家不過初到荊州,然而出謀之人卻能以楊家婦孺之能力用計,可見此人對楊家極為的熟悉,甚至相交甚深,方才能做到這知己知彼。”

“哈哈哈...”水鏡先生甚為滿意的哈哈大笑,之后又嚴肅的說道:“確實如此,此計確實難得;若是出自劉修,那便可見其心之大,竟然短短幾日便探知了如此情報;而若是此計并非出自劉修,那其背后助力之強,野心之大,委實可怕。”

幾位學生聽了自家先生直言,也都陷入一片寧靜之中。

孔明也看著自家先生對劉修的品評,想了想,出言問道:“先生莫非想要招劉修入荊山學院?”

“恩,確有此意。”水鏡先生驚異的看著諸葛亮,只覺得這個小弟子給了自己太多的驚喜:如此觀其喜怒而揣測人心之能,只怕不輸于自己那個已經出仕的‘鬼才’弟子郭奉孝了。

“先生不曾想過奉劉修為主麼?劉修應該也會是一明主才對吧?”

“哦?為何如此說?”

“荊山學院的學生師成出山之后,向來是擇主而事,先生之意不就是要那劉修出山之后,也要擇主而事,而非自立門戶?”

“呵呵,不愧是孔明!”水鏡先生笑著贊嘆道:“劉修雖是君侯親子,然其母出身低微,難得世家之心,然這天下有近一半是這些世家大族的,若無世家支持,如此梟雄明主,也只能是為天下多造些殺戮而已...”

孔明聞言,也出聲補充道:“除此之外,先生若不收他入荊山學院,只怕他活不過數載,但我觀劉修頂上之氣,并未無衰落之相,殞身之劫,因此,先生是想救劉修,不知孔明所說,可對?”

水鏡先生哈哈一笑,說道:“還是孔明知為師之心。”

眾弟子啞然。

而此時,襄陽城蒯府之內,亦有兩個身影在商談著。

“沒想到此戰沒試出劉表之能,倒是試出個少年英才。”一個人影說道。

另一人影附和道:“確實如此,如此能力,日后說不準還是一代明主。”

“可惜,身份太低,自小受了世家之苦,非我等大族上上之選。”

“呵呵,有才無勢,亦非上上之選,該當如何?”

“自然是---扼殺!!”

第一卷終!

且看第二卷,五年積累,事業起航!

新書、、、、、、、、、、、


上一章  |  謀將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