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將三國第十一章 戰端突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謀將三國 >>謀將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一章 戰端突起

第十一章 戰端突起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言午公子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言午公子 | 謀將三國 


話說劉修走后好一會兒,大殿之內眾人方才從劉修盜來的那《沁園春·雪》恢宏大氣,壯麗山河的意境中醒來。

此時,殿內眾人盡皆默默私語,眾人皆從這長短句中聽出,劉修竟自比秦皇漢武,文帝武帝,反應過來的眾人或是驚訝于劉修之文采,或是詫異于劉修之隱忍,或是驚嘆于劉修之志向。

當然,還有人暗罵出聲:“稚童好大野心,簡直放肆!”

“此乃謀逆,其心當誅.....”也有人如此恨恨道。

而水鏡先生,龐德公等幾人卻是想到:如此志向,如此野心之人,卻不知能力如何,仁心如何,若是無德無能之輩,只怕又是一袁紹,董卓。

反倒是他們身后的諸葛亮眼中精光閃閃,猶若天上的星辰般閃亮,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一旁年長的徐庶卻是正與龐統小聲說著:“看來二公子野心不小,可惜不管是權勢背景,還是身份地位,皆是差的太多,根基全無;如此條件,真不知二公子在這世家橫行的荊州能走多遠。”頓了頓,又說道:“若是奉孝幾位師兄還為出仕,不知是否會選擇二公子為主。”

奉孝,便是‘鬼才’郭嘉,而其余幾人則是身世最為神秘的袁方,被喚做‘王佐’的荀彧,以及‘毒士’之稱的賈詡,和‘江東周郎’之名的周瑜,這幾人早年也在水鏡先生門下學習,如今都已出仕,這五人加上諸葛亮,龐統,徐庶共有八人皆在水鏡先生門下。

而八人也各有所長,其中諸葛亮與袁方皆喜好‘八陣圖’,而袁方則因文武才能都是頂尖,又喜好刺客一道,因而被稱為‘妖胎’,‘臥龍’諸葛亮則學的是以他人的掉以輕心和自己的謹慎治敵;而荀彧行事講究仁道,又擅長政事,故稱‘王佐’;賈詡則因計謀毒辣而得名‘毒士’;郭嘉則因詭計多端和揣測人心,而得名‘鬼才’;‘鳳雛’龐統則更多學的是布局算計與那一計連環;周瑜則最善水戰與觀測利用天象水勢;至于徐庶他自己學的則是領兵韜略與戰場陣法,八人各個不同,又是各個絕頂聰明,因而他們八人于荊山學院中被戲稱為水鏡八奇。

龐小孩兒卻是傲嬌的說道:“哼,不管如何,我今日敗于他,來日定要勝過他才行,希望他能走的遠些,莫要早早多夭折了才好。”

時間匆匆而過,又是三日。

清晨時分,襄陽城內,突然一匹快馬疾馳而過,徑自往那州牧府去。

“報........,快讓開,快讓開,八百里加急軍情!!!”

一陣陣的呼喊聲響起,驚醒了襄陽城內文武大小臣子。

州牧府內,劉表匆匆起床,還未來得及洗漱,便拿過斥候送來的信件,只是大致看了一遍,便將劉表嚇得失聲尖叫:“快,傳子柔先生,異度先生,還有眾位將軍,前來議事....!”

蔡夫人也被吵醒,迷離著說道:“夫君,何時如此著急?”

“禍事,禍事了,哎........”劉表有些失神的說道。

整個州牧府一陣雞飛狗跳,晨起練武的劉修,也被這動靜吸引了過來,剛走到大殿門口,便碰上劉表,本想是去偷聽的,卻不想碰到了老爹,也只能尷尬的撓撓頭:“父親。”

劉表卻只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說道:“既然來了,就進來吧。”

看來前幾日,劉修的一番慷慨激昂,確實給了劉表不少好印象。

劉表將信件傳遞眾人觀閱,面色凝重的說道:“諸公以為該當如何?”

眾人看完信件,皆是面色凝重,暗自搖頭,心中苦苦思考著。

劉修也細細看了下信中內容,卻原來是:袁術,孫堅皆欲圖謀荊州,于是兩人合眾聯橫,其中袁術還未有動作,只是孫堅,便已經于樊城,鄧縣處輕而易舉的將黃祖擊敗,如今已是乘勝追擊,直逼襄陽而來,再過幾日,怕是就要兵臨城下了。

也難怪劉表心急,孫堅可是江東猛虎,驍勇善戰之輩,而劉表麾下善戰者唯有黃祖,蔡冒和文聘,其中黃祖已敗,蔡冒的水軍不再襄陽,文聘又已去了南陽防守荊州北方諸侯。

因此,如今襄陽城內不是文士,便是無實才之將領,根本無人是孫堅對手,由不得眾人不心急。

就在眾人心急如焚之時,劉修卻是開口說道:“父親?”

“何事?”劉表的語氣極差,如今他可是正心煩,可不想別人再給他吟詩或是找麻煩。

劉修卻不介意,正色說道:“孩兒有個建議,不知當說不當說?”

“即有建議,就快說!何必吞吞吐吐!”劉表聞言,對劉修輕喝道,語氣稍稍緩和了些。

殿內眾人正是苦思冥想,不曾想到,劉修竟能想出辦法來,眾皆心驚。

劉修理了理思路,緩緩說道:“前些日子,我等來襄陽時,曾受賊人襲擊,幸得一將軍想救,方才脫離險境,安全抵達襄陽,而那楊業將軍亦是驍勇善戰,絕不差于文聘將軍,甚至猶有過之,何不請他出戰孫堅?”

劉修一提楊業,劉琦也瞬間想起這人,馬上出言說道:“卻是如此,前些時日,路上有黃巾賊來襲,那黃巾賊與文聘將軍打得不相上下,卻不想那黃巾賊在楊業將軍手下竟走不過兩招,而且楊業將軍之家人亦是勇猛善戰之輩,想來楊業將軍一家即使不能贏得過孫堅,也定然不會敗!”

本來劉修建議的人選,劉表及眾文武是要開口拒絕的,沒想到劉琦也出口贊成此人出戰,眾人心中暗想:楊業此人看來當有些才能。

“既然琦兒也建議此人,那快快喧此人前來大殿議事!”劉表也是果斷,決定先找這楊業來看看再做打算。

不到一刻鐘,劉修便見楊業龍行虎步,氣宇軒昂的走了進來,到了殿內,便行禮高聲呼到:“末將楊業,拜見州牧大人。”

“將軍快快請起,前些日子,將軍一家救了小兒,劉表海味謝過將軍,今日正要好好答謝將軍。”劉表看了楊業周身氣勢,便知道,這人起碼不會是個草包,因為劉表在洛陽時,曾見過董卓麾下的華雄和呂布,他看這楊業氣勢,雖比不得呂布,但比那華雄卻是措措有余的,因此心中頗為激動,自己居然能有如此大將投靠。

楊業起身,又是大聲說道:“能救下公子,乃是末將榮幸。”

劉表也不和他客氣,開始進入正題,說道:“今日喚將軍前來,卻是又有一事需得麻煩將軍,將軍且看看這封密信再說。”

楊業拿起密信,匆匆閱覽一下,便知曉了事情原委,想了想,開口說道:“孫堅雖是猛虎,但卻勇猛有余,智謀不足,如今不過數千人便想圍攻襄陽,簡直癡心妄想,末將愿為州牧大人戰退孫堅。”

“將軍之勇猛,我已有所耳聞,但我襄陽之兵不過是些沒見過血的新兵,恐無法與孫堅之士卒相較長短,哎.....”

“這....”楊業雖信得過自己帶兵打戰的能力,卻也難以帶著陌生的士兵打勝仗,更何況是陌生的新兵。

就在眾人又一次陷入苦思冥想之時,劉修又再次站出來,說道:“父親,孩兒有一計,或許可行。”

劉表見又是劉修,這次也不和他廢話,說道:“何計?”

“孫堅既是追著黃祖將軍而來,想必已經是多日行軍,軍中將士定然疲憊,而如此疲兵,孫堅竟依然敢勇猛直進襄陽,可見他已經知曉我襄陽無猛將抵得過他,又是新募之兵,才敢如此;既然如此,我等不如便依他所想,以新兵與他對陣,不過卻分兵兩路,以楊業將軍領新兵與他對陣,以楊將軍之武勇,即使有新兵拖累,但想來也能使孫堅心亂,到時,另一路人馬埋伏與城外,待孫堅心亂,再行殺出,孫堅心亂之下定以為有埋伏,屆時肯定軍心大亂,如此抵住孫堅,想必可行。”

劉修一口氣將自己計謀講完,聽的眾人目瞪口呆,十一歲的小兒,竟能有如此計謀,恐怕水鏡八奇也不過如此了吧。

不管眾人心中揣測,劉表思慮著,想來也沒有更好的計策,于是說道:“此計可行,只是既然分兵,那另一路的人馬該由何人領軍?”

這次劉修卻不再開口,今日他說的已經夠多了,若是連最后一個職位也建議的話,只怕今日之后就是木秀于林了。

劉修雖不曾再出言建議,但大題的策略已經商定,這另一個領兵之人自然被眾家族把持,最終商議決定,給敗軍之將黃祖一個機會再與孫堅對陣一次。

商定之后,襄陽五千的新兵,留下一千守城,其余四千分為兩軍,依計行事。

新書、、、、、、、、、、、


上一章  |  謀將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