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說第三十五章:漏網之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說 >>大唐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漏網之雄

第三十五章:漏網之雄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6日  作者:十九平方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十九平方 | 大唐說 


自古以來,犯官的家眷就沒有好下場,大唐也不例外。

刑場高臺,人頭滾滾,竇家五百一十三口人,三百多口被殺,剩余的一百多女眷,被教坊司挑選,姿色好的成為官妓。不好的賣給他青樓里。

唐朝的官員,喜歡上青樓不是沒有原因的。各種目的的人都有,有的是還恩,通過這種方式,讓那些苦命的女子在青樓或者教坊司日子好過一點。

也有的純粹是一種心理變,態,平時自己高不可攀,甚至要行禮人家都不待見自己的小官員,如今,自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光顧那些女子,有一種更加爽快的感覺。

至于容貌?呵呵,看看李二的后宮,也并不是全部都是美女。有些只是身份特殊而已!

朝堂上,靜的落針可聞。

李世民回長安第一道命令就是殺人。而且是斬,立決。整個朝堂一下子就鎮住了,以前,不管多大的罪,要通過司法部,如今,上朝第一句話,就是殺人。

“臣有話說。”老臣魏征站了出來。

“哦,說,朕是生氣,但是還沒不讓人說話那么霸道。說來聽聽。”李世民一臉淚氣。

“竇家刺殺陛下,死有余辜。可是,竇家所有人都被牽連,臣以為不妥,刑場上,上至七十多的老人,下致三兩歲的的呱呱童子。有些甚至對這件事情,毫不知情,陛下一聲令下,身首異處。

誠然,刺殺陛下等于造反,就算竇家為我大唐功勛累累,造反也是找死,對于竇老兒,你怎么處理他,臣不以為有過,可是,今天臣看到,三兩歲的孩童,就這么被斬首,他,甚至還不知道刺殺、造反,是什么?

就這么短暫的離開人世間。陛下,您可有想過?那只是個孩子?臣認為不妥,雖然,唐律有規定,臣,看到那場景,心里不舒服,臣認為,是哪里不對!

通過這兩天的提審,大多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可以說禍從天降,陛下,老臣惶恐!提審中,知道刺殺這件事情的百不足一。

陛下,《唐律》臣不認為有錯,可是,今天所見,讓臣感覺,這里還是有很多可以商榷的地方。”魏征說完,脖子一挺,站在殿下。

魏征說完,滿朝無聲,靜的可怕。

誰不知道陛下如今正是氣頭上?私訪一次,兩次被刺客暗殺,自己最得力的侍衛大內無影受傷?抄家,沒有滅族已經是看在太上皇還在了。

“朕自登基以來,惶恐惶誠!從沒有因為朝薦而殺人。對朕不滿,可以朝薦,可以上折子,甚至可以早朝堂共同的商量。

可是,反對朕,需要一個理由,一直以來,朕還沒獨斷獨行過。

是,外面人頭滾滾,血流成河。這也許是朕登基以來處死的人數最多的一次。法,是治國之本,也許,律法需要完善,需要不斷的補充。但是,在沒有完善以前,必須按照律法治國,非朕要他們的命,是法,明白么?

朕,乏了,都退了吧。”李世民一臉的不痛快,這個該死的魏征真是令人頭疼。

“陛下,臣以為要召集……”

魏征還想說話。被李世民打斷,“夠了!退下!改天再奏。”說完,起駕回宮了,大殿上官員一有序退朝。

魏征一個人失落的走在最后……

長安城外,秦嶺的一處山峰上,竇青山一身的白衣,渾身掛孝,朝著北方的長安城叩首。“滅門之仇,青山不敢忘卻,青山起誓,大山做證,今生不顛覆大唐,推翻李家的江山,青山死不瞑目,啊…….”

憤怒的咆哮驚起飛鳥陣陣……

原來,竇青山在回來還沒進城就發現自己被通緝了,城門的告示上明確通緝著自己和竇青鈺。于是,竇青山,將自己化裝成乞丐的樣子,混入城中。

知道自己家完了。要說自己家的目標是明確的,擁護太子,可是刺殺陛下李世民,這個竇青山還真不知道。

可是不管怎么樣,自己家是徹底完了,五百多口,除了自己和竇青鈺全部被抓。竇青山當晚聯系自己家布置在長安一處的眼線,差點被抓。

還好竇青山感覺不對,要知道竇青山可是文武雙全,殺了眼線一家,一早出城,來到秦嶺。情況都了解清楚了,天亮全家就要問斬。自己的妹妹、妾室被送到了教坊司。

果然君王無情啊!當年你李家起兵,我竇家陪上身家性命支持,如今,說殺就殺,不念任何舊情,我竇青山不服啊!你李家可以打出一個大搪,我竇青山也可以!

清河郡望族幾百年的底蘊,不是你李家說滅就滅的。現在重要的是,聯系到自己的弟弟竇青鈺,雖然自己平時不待見這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可也不否認,這個弟弟的能力!

竇青山朝北方磕三個響頭,然后滿含仇恨的望了一眼長安方向,轉身望山下走去……

“什么?有這樣的事情?”長安的衙門接到一茶樓伙計報官,東家一家被殺,墻上還有一句話,用鮮血寫成:滅門之仇,不供戴天,李二,青山來日必取你項上狗頭!”

這個,普通的衙門哪敢隨便接啊,層層匯報。最后連宮里的李二都知道了。可是李世民的反應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嘖嘖,這個竇青山還真是個人才,有血性。比他老子強多了。”

“您不生氣?陛下!”長安大理寺卿一位三品的官員問。

“生氣?我殺他滿門,他找我報仇,為什么要生氣?朕是在戰亂中建立起這個國家,《孟子》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如今,太安逸了,有這么一個憂患存在,朕才會提醒自己。這幾天守城的官是誰?

正緝拿的人都混進來都不知道,他這個官也白當了,簡直胡鬧,換了!”李世民一句輕飄飄的話,就決定了一個官員的命運。

兩儀殿是李世民的寢宮,李世民只有在這里,在觀音婢的安撫下,才能徹底的放松。只是如今長孫婢又有了身孕,不能伺候他,可是,就這樣,李世民還是陪伴她的時間居多。

當然,劉傲送的那面小的鏡子,自然被當作禮物,送給了觀音婢。當聽說是洛陽的劉傲送的,并且是劉傲做的,觀音婢畢竟是女人啊!心細。

“陛下,這個東西,你應該要大的啊…….”

PS:春節,應酬多,喝醉了,先碼這么多,大家都忙過年,祝大家吃好,玩好!今天什么都不求了,大家開心啊!除夕啊!新年快樂!


上一章  |  大唐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