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大羅仙醫第五十五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都市大羅仙醫 >>都市大羅仙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五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第五十五章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15日  作者:神碼浮云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神碼浮云 | 都市大羅仙醫 
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陳逸海離開“陸順(路虎)汽車專賣店”后就坐車直奔市中心。

來到一個裝修得古色古香,名為“文房齋”的專門經營字畫以及筆墨紙硯的店鋪。

陳逸海從黃老板手里買來的別墅里面的古董、玉器、字畫、雕塑等裝飾品已經被黃老板搬走了。

別墅里面缺少了相應的裝飾品,別墅里面看起來就會不協調,因為短時間之內陳逸海也弄不了這許多的飾品,而且陳逸海也不想麻煩岳家眾人,所以陳逸海只得自己動手來解決那些飾品了。

畢竟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嘛!

陳逸海來“文房齋”就是想買一些筆墨紙硯自己弄一批字畫來裝飾自己的別墅的。

陳逸海剛進去就有一個年輕的女服務員迎了上來。

“先生您好!歡迎光臨文房齋!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到您?”服務員道。

陳逸海道:“你好!我想練習毛筆字和國畫,所以想要買一些筆、墨、紙、硯、顏料等。不過,我對這些不了解,所以請你幫忙介紹一下。”

“沒有問題。請您這邊來。我們‘文房齋’除了經營字畫之外,還經營各種檔次的筆墨紙硯。”

“文房四寶也就是筆墨紙硯是我國獨有的文書工具。其中安、徽是則文房四寶的故鄉,‘湖筆,徽墨,宣紙,歙硯’,文房四寶中三寶均源于安、徽。”

“‘筆、墨、紙、硯’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時期。歷史上,‘筆、墨、紙、硯’所指之物屢有變化。

在南唐時,‘筆、墨、紙、硯’特指諸葛筆、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紙,江、西婺源龍尾硯。

自宋朝以來‘筆、墨、紙、硯’則特指湖筆(浙、江省湖州)、徽墨(安、徽省徽州)、宣紙(安、徽省宣州)、端硯(廣、東省肇慶,古稱端州)。”

“湖筆的產地在浙、江吳興、縣善璉鎮。湖筆選料講究,工藝精細,品種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細的如繡花針,具有尖、齊、圓、健四大特點。

尖:指筆鋒尖如錐狀;齊:筆鋒撮平后,齊如刀切;圓:筆頭圓渾飽滿;健:筆鋒挺立,富有彈性。

湖筆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類;按大小規格,又可分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種。

湖筆,又稱‘湖穎’。穎是指筆鋒尖端一段整齊透亮的部分,筆工們稱為‘黑子’,這是湖筆最大的特點。

這種筆蘸黑后,筆鋒仍是尖形,把它鋪開,內外之毛整齊而無短長。這一帶的山羊,每只平均只出三兩筆料毛,有鋒穎的也只有六錢。

一支湖筆,筆頭上的每一根具有鋒穎的毛都是在無數粗細、長短、軟硬、曲直、圓扁的羊毛中挑選出來,具有尖圓齊健,毫細出鋒,毛純耐用的優點。”

“徽墨產于徽州地區的屯溪、歙、縣、績溪等地。距今已有千年歷史。徽墨以松為基本原料,滲入20多種其他原料,精制而成。

成品具有色澤黑潤、堅而有光、入紙不暈、經久不褪、馨香濃郁及防腐防蛀等特點,宜書宜畫。高檔徽墨有超頂漆煙、桐油煙、特級松煙等。”

“宣紙因產于古宣州而得名。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宣紙生產主要集中在涇、縣。宣紙因質地細薄、棉韌、潔白、緊密而著稱于世。以耐老化、拉力強及不變色為最大特色,有‘千年壽紙’之稱。

宣紙宣筆產于涇、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史籍對宣紙的記載,最早見于唐。唐乾符年間,書畫評論家張彥遠著《歷代名畫淚》中云;‘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臘之,以備摹寫。’

這說明唐代造紙術已頗發達,并開始把宣紙用于書畫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臘之’,方可‘摹寫’。

另據《舊唐書》記載,唐天寶二年(公元七四三年),江、西,四、川,皖、南,浙東都產紙進貢,宣城郡一地獻紙尤為精美。

到南唐時,后主李煜監制的澄心堂紙。‘膚如卵膜;堅潔如玉,細落光潤,冠于一時’,可謂是宣紙中之精品。

宋代大畫家李伯時,曾用澄心堂紙畫了一幅《五馬圖》,流芳百世。”

“歙硯是我國四大名硯之一。因取石于古歙州(今歙、縣)的龍尾山,故稱歙硯。歙硯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

歙硯石質堅韌,具有下墨快、不損筆鋒、墨水不涸、洗之易凈等特點,其中‘堅潤’二字體現了歙硯的特色。

歙硯的品種繁多,其中以羅紋、眉子為上品。歙硯始于唐開元年間。據五代陶谷《情異錄》記載,唐開元二年,玄宗賜給宰相張文蔚、楊沙等人的‘龍鱗月硯’,就是歙州產的一種較為名貴的金星硯。

可見,歙硯的傳世至少有一千二百余年了。由于歙硯石包青瑩,紋理縝密,堅潤如玉,磨墨無聲,深得南唐元宗李景的喜愛,故在歙州設置了硯務,并把硯工高手李少微招為硯務官;專理制硯事宜。

南唐后主李煜稱澄心堂紙、李廷墨、龍尾棗心硯為天下之冠,使歙硯聲名益振。五代末,江南戰亂,硯坑淹沒,制硯業日趨衰落。

直到宋朝景年間,校理錢芝到歙、縣任職,遣人找到了被淹沒的硯坑,便采取措施,疏浚溪流,石乃復出,制硯業重又興起。

以后嘉祐年間,再次征民工開掘。于是,歙硯生產又一次呈現繁榮景象,精品不斷問世,并涌現出以周全為代表的一批雕硯高手。在此期間,一些論述領硯的專著,如《歙州硯譜》、《歙硯說》、《歙石辨》也相繼刊印。”

看來這個女服務員對于文房四寶的相關知識可謂是諳熟之極,滔滔不絕地向陳逸海介紹了不少的關于文房四寶的知識。

陳逸海聽得不斷地點頭。

女服務員看到陳逸海的臉上,不但沒有一絲不耐煩的神色,反而聽得津津有味,于是這個女服務員向陳逸海介紹這些筆墨紙硯的相關知識的時候,講得更加起勁了。

不但如此,女服務員還將一些辨別真假湖筆,徽墨,宣紙,歙硯的知識和技巧講給陳逸海聽。

本來這些辨別真假的知識和技巧是不會輕易講給別人聽的,但是陳逸海可是難得的一個好聽眾,而且陳逸海長得又帥,所以女服務員就毫不保留地將自己所懂得關于文房四寶的知識講了出來。

陳逸海也想不到這筆、墨、紙、硯居然還有這么大的學問,這次算是長了見識了。

等到這個女服務員將自己所懂的關于文房四寶的知識全部說完之后,時間已經過了半個多鐘頭了。

陳逸海也不讓這個女服務員失望,最后購買了幾十萬的頂級筆墨紙硯,這次的提成就相當于女服務員的一個多月的工資了。

陳逸海離開“文房齋”后,提著花了幾十萬買來的筆墨紙硯,陳逸海來到附近的一個公廁里面,看到沒有人注意就將這些筆墨紙硯收進了儲物戒指。

陳逸海離開文房齋后,打車直奔郊外的一些石場,大大小小的大理石買了不少,然后請貨車將其運到郊外的公路邊卸下。

看到沒有人注意之后,陳逸海就將其收到了儲物戒指里面。

買完石頭之后,陳逸海接著也去木材加工廠,買了不少的名貴木材,照樣是讓人拉到郊外,然后弄進儲物戒指里面。

陳逸海接著回了別墅一趟,此時玉石店已經將陳逸海購買的原石送到了別墅。經過檢查后,陳逸海發現玉石店并沒有做手腳將陳逸海購買的原石換掉。

好在沒有哪一家玉石店敢將陳逸海購買的原石換掉,否則陳逸海不介意晚上到其玉石店逛一圈。

陳逸海將搬到別墅的一個房間的原石收進儲物戒指后才離開別墅。

等到陳逸海回到住處的時候,天已經開始天黑了。

為了買這些頂級筆墨紙硯、石頭、名貴木材,陳逸海今天可是下了血本了,剩下來的身家花得只剩下20多萬。

不過陳逸海花大價錢買來的這些材料所做成的飾品,已經足夠裝飾陳逸海的別墅了。

陳逸海也因為買了這些材料一下子由一個身家幾千萬的富豪,變成了只有20萬的小有資產者。

ps:因為存在有非法關鍵字,所以更新遲了。希望各位讀者諒解。

另外感謝“秋天的迷霧”的打賞,還有各位讀者的收藏支持。


上一章  |  都市大羅仙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