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448章 討賊檄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8章 討賊檄文

第448章 討賊檄文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25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作者:昭陵秋書名:類別:歷史軍事更新時間:2016/06/2423:36:36字數:4767

明崇禎五年十月十八,西府秦王李璟在太原檢閱羽林軍二萬五千精銳并親衛騎兵千余,選派到達太原的民夫鎮數萬,立于太原秦王先主陵墓前先祭祖,而后用文人筆墨,取夫子十日之功而就誓師曰:

“余嘗聞叛逆起而忠www{][la}≧

觀今國朝二百載,天子守國門,君王守社稷,昔土木之變,延益奮起,挽社稷于危難;

蓋因忠臣難,至社稷難安,余曾聞宋之典籍,師憲擅專弄權,文武依附,至幼主蒙塵,幸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安得華夏脊骨尚存。

逆賊孔有德:余嘗聞叛逆也,細數其實,果真然也;其遼東時,走私通敵,暗害忠良,從毛文龍附逆者,抗拒天顏,幸得朝廷器重,免其死罪,封登州騎兵參將;然不思報恩,忤逆恩人,冒犯天恩,今行不義,妄稱偽齊,罪當萬死。

故文襄延之,才德具備,海內莫不皆服,沐天恩以鎮山東,然不假思索,刀斧加身,以致人神共憤也。

凡逆賊李自成,張獻忠等,皆流寇也,圖與其狼狽為奸,殘害黎民,手足皆無助問蒼天,安有如此卑劣無恥之尤徒也。

又古之圣賢孔孟之鄉,慘遭屠戮,圖為一己之私,敗壞文教,致使天下文林不穩,斯文掃地。

今擅大兵,威逼朝野,凡三軍將士莫不脅從,吾圣皇文成武德,臨朝五載,每日操勞國事,待民如子,安得如此羞辱!

遍觀史集,暴逆不臣,貪殘酷烈,尤以圖甚。正所謂君辱臣死,余憤慨萬千,誓與逆賊不兩立!

欽命西府秦王李璟,總統天下兵馬大元帥,奮起水6馬步兵馬三百六十萬,中黃養育之士,良弓勁弩之勢。

凡取圖級者,封國候,賞銀十萬,部曲偏將卑校諸吏降者,勿問前事!

州郡當各整戎馬,陳兵待,以挽將傾,并匡社稷,以立賢名,於是乎著。如律令!”

此一篇,昭告天下,先從孔有德的出身罵起,又殘害自家恩人,實在不義;背棄朝廷是為不忠;殘害孔孟之鄉,得罪天下文人,視為不恥;與流寇結交,殘害黎民,是為不仁,此等不忠不義,不恥不仁之輩,自當天下廣而征討之。

而李璟,上承天意,下順民心,手握朝廷勤王詔書,本人又是天子明令冊封的秦王王爵,且不說這番明令何時下達,但此刻,他就是明廷在北方最后一位王爵,名稱言順的進軍京師,至于屆時皇帝還在不在,那就只能問蒼天了。

“愿為秦軍效死!千歲,千歲,千千歲!”這是全體將士在陵墓下,聽完討賊檄文之后,所出的震天響的吼聲,他們這些普通的士兵不懂得什么叫做大義,但是他們通過耳熟目染,清楚的知道,秦軍問鼎天下的時候要到了,他們的好日子,馬上就要來臨了。

“傳孤王旨意,加鄭仁寶為征北大將軍,統帥虎翼神武二軍,出居庸關直抵京師城下,但凡三軍用命,無往不前。”李璟等三軍將士大呼萬歲之后,才上了點將臺號司令。

等一將上來接過軍令,李璟又掏出第二個將令曰,“加趙默笙為征東大將軍,統帥第一第三軍,出易州,直抵通州,擊賊后路,許勝不許敗!”

“喏!”又有第三軍駐扎在太原的將領上來接令而去。

“加梁四九為鎮軍大將軍,統帥第二騎兵軍為我大軍先導,出紫荊關直抵京師。”李璟意氣風的按著自己手中佩劍,大聲的說道。

“末將領命!”梁四九同樣神色激動的上來領命。

“但凡其余諸軍,見孤王帥旗所指,兵鋒所向,死戰!死戰!”

隨著這句話說出口,下屬百余將領皆死命吼叫曰:“死戰,死戰!”

“死戰,死戰!”三萬余將士位列其下,喊殺聲沖天而起,幾乎叫山河變色。

但是神奇的事,李璟在所言之中,甚至沒有哪怕一個字提及了那位在京師苦苦等待援軍的崇禎皇帝,或許事情走到這一步,他已經該謝幕了,時代在變化,他已經不適合這個世界了。

只等民夫鎮先退場,沿著早就安排妥當的路線東進后,李璟即上了那輛八馬并列兩排的豪華座駕,在一千名羽林軍儀仗騎兵的護衛下,緩緩前行,目標直指京師……

于是,秦軍五路大兵齊出,南線征南大將軍譚武,率野戰步卒第五軍正在進攻貴州和云南的途中。

在河南戰場,加封揚武大將軍李瑁,率第四軍從河南府,南陽府和懷慶府三路出動,猛攻齊軍駐守的開封府和歸德府,齊軍主力北調,留在黃河以南的本就是殘弱不堪,再加上兵力懸殊,只一個回合,便在秦軍的強大攻擊下土崩瓦解,所部不是投降,就是潰散,根本就談不上什么抵抗。

而在北邊,加封征東大將軍的趙默笙率第一軍第一鎮獨立旅和第三軍全部,出易州直抵通州城下,開始圍攻孔有德留守在通州的兵馬,齊軍后軍將軍高成友率三千人出城野戰,被郭勝指揮的第一軍主力片刻擊敗,而齊軍由于缺乏火炮,只能被動挨打,通州失陷只是個時間問題了。

李璟自領中軍,前鋒鎮軍大將軍梁四九匯合從宣府南下的兩個騎兵旅,共計作三個騎兵旅一萬五千騎兵,出宣府,直抵居庸關,作為大軍先鋒,直撲密云,他要在那里等待李璟的隊伍到達。

而征北大將軍鄭仁寶,則于前一夜,攻克張家口,俘獲明軍三千,殺商戶兵千余,俘千余,凡屬晉商數十家,按花名冊逐一勾決,家中婦孺沒有懷孕的,就全部配軍中為奴,凡男子年滿8歲,全部處決,不留后患。

而由于李璟所檄文當時并未傳遞到張家口,所以鄭仁寶暫時領軍全師將張家口照樣包圍的水泄不通,因為銀子和財貨實在太多太多,這畢竟是作為曾經一整個對蒙古和女真人的通商城市,每年起碼有上百萬兩的銀子財物在這里運轉停留。

“都督,只三百車,恐怕不夠裝貨的。”第一鎮總兵官鄭建軍現在不是為軍糧不夠而愁,而是為了入眼望去,堆積如山的繳獲而愁,光是范家一家查抄出來的財物和銀子,就不止三百車了,如果再繼續裝下去,恐怕他的第一鎮也就不要干別的了,只管在這里裝東西就行了。

“蠢蛋,我只讓你裝糧食,別的不是讓你貼上封條不管嗎?”鄭仁寶一愣,這是干嘛,這些財物別說還有多少沒統計出來,光是入帳的這些,就足夠支持整個秦軍繼續向東進攻京師了,如果虎翼軍帶著這些,還用的著打仗嗎?

“可是那么多的銀子,丟下了,多可惜啊。”鄭建軍這也是為銀子鬧的,因為這一仗是虎翼軍打的,按照秦軍的規矩,三分之一的繳獲獎賞,這足足不知道多少銀子的財貨,搞不好得幾百萬兩銀子,一次就能讓虎翼軍吃飽喝足了。

“說你蠢,你還不信,這么多的銀子,你敢拿,我可不敢拿,要是惹來其他軍的嫉妒,我只怕日后你們還不起這筆債。”鄭仁寶冷笑了一聲,銀子雖然好,但是架不住得有命花啊,秦軍是有這個規矩不加,但是這規矩卻只適用于久攻不下的城池和野戰決戰,這張家口的銀子,別說不適用了,就算適用,他也不敢拿這么多啊。

“那咱們怎么辦?不可能看著這么多銀子拿不到吧?”鄭建軍傻眼了,又聽鄭仁寶說了幾個軍規,頓時臉子都跨下來了,他甚至有幾分哀求的意味,“都督,能不能和秦王說說,這可是咱們虎翼軍打下來的啊。”

“胡扯,咱們虎翼軍就不是秦王統帥的了嗎?我念你是我的胞弟,才肯給你多說一句,若是你一意孤行,只想要這些害人命的銀子,那就只管伸手去,屆時出了問題,可不要怪我見死不救。”鄭仁寶同樣在心中有幾分渴望,但是很快他就平復了心境,畢竟這種銀子拿了燙手啊。

如果是幾十萬兩,他未必也就不敢拿,但是這么多的銀子,他一旦拿了,特別是在秦軍要統一天下,日后少不得論功行賞的關頭,他拖了整個秦軍的后腿,那才是要命的問題。

甚至這個問題保不住日后能要了他的命,哪怕他此刻貴為一個軍的都督,也扛不住啊,幾百萬兩銀子,他哪能不知道秦軍如今的情況,所有出擊的銀子,還是秦王從內庫撥給大軍應急的,如果戰爭不順利,到時候秦王的壓力就大了,所以這批銀子,哪怕不上交國庫,也得給秦王送去,以解燃眉之急!

“傳令下去,各軍入城,所有府庫封存等秦王派人查驗,如果有誰膽敢私自開啟,一律按軍法處置。”鄭仁寶大聲的說著。

“喏。”哪怕再不能理解,鄭建軍也得快應承下來,然后吩咐本鎮兵馬迅入城搬運糧草,這可是足足能供應全軍的作戰軍糧啊,什么都比不上這個來的重要啊。

“希望你不要自誤了,這個時候,是子孫后代的榮華富貴來的重要,還是這些催人命的銀子來的重要呢?”

鄭仁寶瞧著他的背影喃喃自語的說著,然后才派人去請投誠的宣府巡撫馬士英前來議事,畢竟后方不能不穩,那么馬士英這種人,就只能先帶上,尋機派人送到太原去交給秦王,不過由于路途遙遠,切軍中人馬眾多,信鴿不敢靠近,所以他暫時還不知道,李璟已經從太原啟程親征了。

幾乎在同一時刻,寧佑指揮神武軍主力在居庸關誓師,因為他們早于鄭仁寶接到來自太原的命令,而根據探子回報,京師方向上喊殺聲震天,可能是關寧軍已經和孔有德開始作戰了,如果京師出了問題,或者說孔有德先擊敗關寧軍然后入主京師,那么對于秦軍來說,就是不可接受的。

于是在寧佑搶先命令下,神武軍第一鎮和第二鎮幾乎同時從居庸關出動,全師向遠在百里之外的京師進軍,沿途打秦軍旗幟,直接收容潰散而來的明軍京營兵馬,由于崇禎帝在京師布勤王軍令,被迫承認了李璟秦王的封號,所以此刻,秦軍在明軍看來,就是盟友,所以企圖往西邊跑的人數越來越多。

甚至有人連夜帶著家眷,在兵丁的護送下,出西門逃跑,再也不管在明廷的地位身份了,畢竟再不跑,打著入京為當年毛文龍之死報仇的孔有德,保不準就要他們的性命了,誰不跑才是傻子呢。

就這樣,從官道上不斷往西跑的或者先向西再轉道南下的京師勛貴和官員家眷眾多,反而將向京師進軍的秦軍給擋住了,可是現在各部已經接到了命令,要求對京師出逃的官軍進行收容,畢竟諾達的一個國家,不可能在一開始全部由軍人來管理,必須要留下一些前朝的文臣來進行管理才行。

“直賊娘的,這怎么走?這些人大大小小的馬車推車,都把路都給堵住了,若是按我的性子,派人直接殺上去,用刀子逼迫著,他們自然就分開了。”一個神武軍的校尉眼瞅著自己接到的軍令無法按時完成了,頓時給急的不行。

“可不是,上頭又沒新的軍令下來,我們就在這里拖著,能行嗎?這不是埋汰人嗎?”附近準備進軍京師的兵馬同樣很苦惱,上頭給了第一個軍令是進軍京師,可是他們在官道上被人給擋住了。

要就是些軍隊也就算了,不走官道也能走別的路繼續前進,可是隨后帶著的火炮和牲畜,可不能全走小路,這可是和孔有德進行決戰的利器,他們沒火炮的幫助,怎么打的贏同樣善用會跑的東江鎮叛軍呢。

還好,他們正猶豫著呢,就聽到來自身后新的軍令送達了……8

新書、、、、、、、、、、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