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420章 張開的口袋請君入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0章 張開的口袋請君入甕

第420章 張開的口袋請君入甕


更新時間:2016年06月09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這支蒙古韃子到底是怎么回事,盤踞在邊界地區,進是不進,退也不退,每日以小股騎兵不斷深入內地,又喜歡抱團走,離城池也是遠遠的,咱們的步卒一上去,他們就遠遠避開,雖然夏收已經完成,但是內地的百姓總不能全部跑到城池里邊吧?畢竟那般多的土地,種植的番薯總該打理啊!”

可能現在沒人比大同府知府魏叔貴更郁悶的了,因為蒙古韃子和宣化鎮的明軍攻勢已經得到了遏制,畢竟整個神武軍和虎翼軍的主力已經上來了,在前線有超過十五個步卒營和五個騎兵營,這支強大的野戰集團,壓根就不是蒙古人和明軍敢上來作戰的存在!

可是叫人絕望的是蒙古韃子的騎兵多啊,他們整整兩三萬人,壓根就不和秦軍交手,哪怕遇到秦軍麾下的騎兵,他們也是仗著馬力快速逃跑,而人數少一些的秦軍騎兵只能被動的在邊界地區進行重點防護和出擊,這樣一來,蒙古人的囂張氣焰就打出來了,他們雖然不敢交戰,但是卻如同黃河之水一樣,沖著秦軍防備薄弱的地方村鎮洗劫,還好秦軍事先有準備。

叫村村結寨,每鎮設堡,而且在內地還留有一個騎兵營作為支援的力量,又有足足五六個步卒營分散在地方進行守備,蒙古人這才沒有造成太大的威脅,可是即使這樣,也有兩三個村鎮被打破,蒙古韃子將當地洗劫一空,在秦軍增援到來之前殺死地方百姓和守軍揚長而去。

哪怕秦軍的騎兵營逮著落單的小股蒙古韃子進行打擊,可這樣仍舊嚇不住一心想要洗劫內地的蒙古韃子騎兵,他們可是想要一次搶夠過冬的糧食的,雖然大同鎮防備森嚴,但是架不住蒙古人多啊,反正是地里瞧見有什么就拿什么,他們才不管這些東西是否成熟可以食用呢。

“這種事啊,急是急不來的,難道你不知道咱們缺乏騎兵,哪怕在各處設伏,也殺傷不了多少蒙古韃子嗎?”鄭仁寶同樣是無計可施,對付騎兵的最好辦法就是騎兵,可是增援上來的其他三個騎兵旅,暫時還在路上,他總不能派兩條腿的去追擊四條腿的吧,

“是這個理,咱們不能輕舉妄動,雖然手里五個騎兵營加一塊也有六七千人,可是他們除開其中一些精銳,其他的都是些新兵,用來和蒙古韃子進行野戰,那不是對自己軍隊的不負責任嗎?這種賠本的買賣,我可不干。”寧佑也不贊同立即用手頭現有的騎兵去和蒙古人進行決戰,要是損失了,豈不是任由蒙古韃子繼續深入內地洗劫地方?

“那可怎么得了,百姓們倒是退入了城池和堡壘,安然無恙,可是那些天殺的韃子,每到地方都要洗劫農田,地里隨便什么東西都要搶走,這讓大同府的百姓如何過冬啊?”魏叔貴可不管軍事上如何打,他只是大同的知府,這就決定了他只為地方的黎民考慮,當然,顧忌一下軍隊的反應是也是應該的,他這不是來和這些能做主的商量嗎?

按他的意思,最好是主動出擊一下,打垮一兩路蒙古韃子,讓他們感到這樣做不值當,可惜他這話剛說出口,就看到在場的軍將都給苦笑著搖頭。

“怎么?你們倒是給個準話啊,如果放任韃子這樣肆虐,豈不是說叫地方的黎民活生生受苦嗎?”魏叔貴哪怕在這些人面前不算什么大員,可他也只能硬著頭皮問啊。

“魏大人,你老就別問我們了,我們這一是奉了秦王的將令,由于下一階段必須要進軍宣化乃至進軍京師,所以這一次,必須要徹底打疼韃子,讓他們在一年之內不敢東進,所以有些事不好說的太透啊!”鄭仁寶一瞧身后軍將憋著的氣,只能苦笑著說了一句。

“怎么了,還有內幕?可是你們打仗,總不能把普通老百姓都丟給韃子去禍害了吧,再說了,你們當兵的如果不能保護地方,那要你們干什么呢。”魏叔貴狐疑的瞧了他們一眼,可是見鄭仁寶不肯把話說透,頓時也急了,總不能把他架在火上烤吧,要知道這些天擠到大同府請愿的百姓可不少,他要是再不表態,說不準就被地方監察御史給上奏告了,冤枉不冤枉啊!

“這事啊,原本是不能說的,可是現在期限已經過了,而且在場的都是各軍的旅率營正,魏大人你也不是外人,也能聽聽,可別外傳,不然軍法無情,到時候休要怪問罪了。”鄭仁寶和寧佑相視一笑,然后才坐回原位,先取了一壺茶給自己倒上。

“鄭都督,你到是快說啊,這不是急死我了嗎?”魏叔貴知道他這是要說出內幕了,暗想自家總算對下面人有個交代了,于是急促的催促著。

“好了,也不瞞著你們了,秦王殿下已經嚴令第二騎兵軍四個旅全體北上,到時候我們就有十四個騎兵營兩萬多人,甚至在騎兵方面不比蒙古人的少,現在暫時的退讓,不過是準備搞一個大規模的包圍圈,將這些韃子騎兵一起全部裝進去,你們想想,這般的蒙古騎兵,一旦全部被消滅了,那么林丹汗就再也沒有力量威脅咱們了,這是秦王設定的大戰略,同時還要牽扯到西邊的河套部落,這些你們都不知道,”

鄭仁寶索性說了個干脆,本來這些也就是今日召集這些人來的目的,那就是要進行主動牽制性的反攻了,準備配合從榆林沿著長城北上的那支騎兵旅進行反包圍,而從東邊來的兩個騎兵旅也快要到位了,這就決定了大戰很快就要來臨。

“現在的問題是,蒙古韃子如果不能再繼續南下一點,我們不能牽制住他們的主力的話,那么很快他們就會撤退,這可是兩三萬的騎兵,如果他們跑了,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寧佑也笑呵呵的出來說話了,甚至還沖魏叔貴笑了一聲,又繼續說道,

“蒙古韃子深入內地,明軍給他們的補充錢糧肯定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搞堅壁清野,當然能行,我們的步卒擺成陣列,他們甚至都不敢沖,而是遠遠的繞道而走,但是這樣,我們能得到什么呢?那就是得到蒙古韃子的逃跑,而且是必定的。”

“對啊,想想看吧,蒙古韃子見咱們嚴正以待,一份錢糧他們也搶不到,打又打不贏,在這種情況下,稍微有一絲絲的風吹草動,他們就會逃跑,這可都是騎兵,那你讓咱們怎么去抓?”鄭仁寶繼續解釋著,不過很快他接下來的話就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不過現在好了,我已經安排了人,故意散布在邊界上缺糧,我們準備派人送一大批糧草到邊界補充的消息,這次我準備引蛇出洞,先派在大同的騎兵旅在西邊圍剿蒙古韃子的騎兵,讓他們誤以為咱們的主力騎兵都在西邊,這樣他們才敢放手去做,而從東面來的兩個騎兵旅,則會在預定地點等待,一旦蒙古韃子敢于進軍對這批糧食下手,那咱們就果斷關門,爭取一舉將他們徹底殲滅,北邊駐守的步卒營也要相應抽調七八個南下參與圍殲。”

“什么?終于要動真格的了?”下面的軍將一個個喜形于色,裝了這么久的烏龜,終于要動手了,誰不開心啊!

“我們故意調了這么一條偏南的路線,同時還把路線暴露給韃子知道,要知道這可是足足五萬石的軍糧,哪怕按照蒙古韃子一人一馬所需,也能支撐一萬人馬百日之需,其不過入關兩三萬人馬,亦可支撐其一月之需,他們怎么可能不動心呢?”鄭仁寶哈哈大笑著,只是笑容之中透露的寒光,讓人不寒而栗,這一次終于要輪到他們主動出擊了。

“這次我決定抽調一個主力營和一萬在大同的民夫出城,先往南走到集鎮,然后向東,在你們的東面和南面各十里處,到時候會有一個準備妥當的騎兵旅,而且我還決定抽調咱們兩個軍的配屬騎兵營在西面十里處跟隨保護,一旦蒙古韃子南下,就叫他們有來無回。”

“可是都督,五萬石軍糧,只派1500人馬守備,若是蒙古韃子來的急,咱們的增援去的晚,他們哪怕打不過,也有充足的時間將糧草燒毀啊,這不是拿自家的孩子誘豺狼嗎?”整個計劃倒是不錯,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蒙古人南下就是為了糧草,他們怎么可能對這批錢糧不動心呢?

而且秦軍有限的軍力都暴露了出來,加上有意的示弱,他們早就入套了,根本不會有過多的懷疑,這一次只要他們知道并且敢于南下,那就成了徹底的關門打狗之勢了。

“軍糧?城里有的是他們的細作,再說南門真的到了一批軍糧,我每天白日叫他們運輸進來,入夜之后清理城門又反復出城,他們能知道來了多少?屆時往北去再暴露些,還怕他們不上當?”鄭仁寶自信的一笑,壓根就不在乎其他的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