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395章 大同亂起,騎兵出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5章 大同亂起,騎兵出擊

第395章 大同亂起,騎兵出擊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7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張管家,咱們進城去,是直撲總督府,還是先占據四門,和秦軍匯合再說?”陸成友疑惑的問著,

“總督衙門在城里能控制的兵馬,約有三四千人,而且暗地里,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兵丁,咱們這里只有千人,如果直撲總督府,丟了城門的話,恐怕不一定打得過,反而還會遭受圍攻,秦軍增援不上來,那就難辦,我的意思,先占據西門,將軍帶兵去南門,配合秦軍守門,迎接騎兵入城,然后就足以了。”

張云臺對這等軍務事并不是十分在行,但是他知道,人少是打不過人多的,現在城外這么多秦軍,匯合了之后就變成他們人多了,

“只是恩撫那邊?”陸成友對怎么打,到是無所謂,就是怕總督衙門狗急跳墻,直接對張廷拱不利。

“怕甚,咱們在外頭打的越兇,巡撫大人就越安全,照我的意思辦吧,先放秦軍大舉入城,爾后在進攻總督衙門。”張云臺拿捏的住,況且張廷拱進入總督衙門之前就給他交代了,只要秦軍進了城,明廷就沒戲了。

“那好,我瞧著快到城門了,請容我先去和秦軍交接一下。”陸成友考慮了一會,才打馬往前,帶著幾個親衛沖城門去了。

“咦,這些巡撫標營的進城來干什么?”守門的虎翼軍人馬,一瞧大軍逼近,頓時有些緊張,城樓上的將帥趕緊命令敲響了示警的鑼鼓,然后臨近城門的軍營之中,一整個隊就被集結起來,百來號人上了城墻,城門更是關閉不提。

“你們是干什么的?無令不得入城!”駐扎在外頭的一個崗哨沒能及時退到城里去。剩下的三個兵丁在一個什長的率領下,硬著頭皮朝著巡撫標營的兵馬這邊走過來喝問道。

“我是張巡撫麾下的巡撫標營參將。今日一早,城里的總督將巡撫軟禁,還派人前來接受咱們的軍權,恐怕是要作亂,我等奉秦王和巡撫大人的軍令,入城配合秦軍剿賊。”陸成友下了馬。直接和顏悅色的沖這幾個小兵解釋著。

既然他打定了主意要投靠秦軍,自然也不會在乎這等小節了。

“什么?!”那什長一聽,頓時大驚失色,一指陸成友。想說卻不知從何說起。又瞅了瞅他身后駐足不前的大軍,于是跺腳道,

“你們在此不要再繼續前進了,我且去報告我家隊率。”

說完,就命令三個兵丁在原地監視。自己往回跑著。

“隊率,是我啊!邢老三,對面的是城里的巡撫標營,領頭的是個參將,說城里的總督叛亂,他們奉了秦王和巡撫大人的軍令入城平叛的!”這個什長一路跑到城門下頭,就沖著城墻上的兵丁吼著,

“老三,我知道是你,你說啥?他們是進城平叛的?!”城頭的一個隊率奇怪的問了一句,然后又沖著身邊的兵丁詢問了一句,“咱們有接到秦王殿下的軍令嗎?”

“沒瞅見啊,”那幾個小兵哪里知道什么,一個個的都趕緊搖頭,

“老三,你回去告訴他們,咱們沒接到軍令,讓他們回去,不要接近城門,不然我可就下令放炮了。”隊率的職責是守住西門,負責預警,在他身后,還足足有一個都的兵力作為預備隊,在城外和大同附近,還有幾萬的秦軍,他可不擔心對面敢胡亂來。

“傳令兵,趕緊的,帶上這個消息去城里找方營正,要快,我總琢磨著要出事!”不過他也長了個心眼,這種無令帶兵準備進城的事,非同小可,鬧不好就是城里的官軍要作亂,但是他也搞不清是哪部明軍要作亂,還是交給上頭去煩惱吧。

“吳肆,你帶你的什,去城里的明軍大營瞧瞧,看看他們有沒有什么動靜,快去,一有異常情況,立即回來稟告!其他人都不要操練了,全部拿著兵器上城來戒備,對了,把虎蹲炮都給我推上來,隨時準備戰斗,快!”這隊率反正就是按照上頭給他們制定的應對計劃,開始吩咐兵丁準備作戰了。

“得,這叫個什么事,對面那么多人,我就四個人,怎么擋啊?”邢老三搖著頭,懊惱的又給回來了,不過路上他也算想明白了,咱可是戰無不勝的秦軍,明軍未必敢動自己的,

于是走到陸成友身前,虎著臉強撐著說道,“我家隊率大人說了,我們的任務是堅守城門,沒有軍令不許放任何人進去,你們趕緊回營吧,免得引起誤會。”

“這?”陸成友遲疑了一下,可是很快又說道,“請貴軍稍帶,我回去和我家恩撫管家商議一下。”

說著,就拍馬回去,看的邢老三有些愣了,這就是明軍的參將?換他們秦軍的,好歹也是個營正一級的,這般好說話?

“管家,秦軍沒有得到軍令,不肯開城門,怎么辦?”陸成友是急的不行,要是等城里的總督衙門突然動手,他們沒進城,只怕廝殺起來,張廷拱的性命就不一定保得住了,

“你再派人去城南的秦軍大營催促,我帶著巡撫大人的印章和信件,想辦法進城去和秦軍的將領當面訴說,你一定要牢牢掌握這支大軍,這是恩撫活命的唯一機會了。”張云臺也急的不行,但是他寧愿冒險親自進城去訴說秦軍將領,爭取早點放大軍入城護衛城門,

“只怕秦軍不肯信啊。”陸成友急了,這擺明了沒有證據的事,充其量在秦軍眼里這就是總督和巡撫的私人矛盾,雖然鬧到動了軍隊,但是秦軍沒有必要摻和進來啊。

“如何能不信?只要咱們能找到大同知府魏叔貴,就能證明咱們巡撫大人已經是秦軍的人了!休要多言了,我即刻進城去,恩撫的生死,就在此一舉了。”張云臺下定了決心。就孤身一人取了書信和印章,直接打馬而走。

陸成友在后面一看。只能暗自嘆息了一句。然后去吩咐人繼續往城南秦軍大營報信不提。

“我乃大同巡撫張廷拱張巡撫家的大管家,這是我家巡撫大人的印章和書信,足以證明我家大人對秦王殿下的忠心,請這位將軍速速帶我進城,我要面見大同知府魏叔貴魏大人,他足以證明這一切!”張云臺和顏悅色的說著。神情也是十分的恭敬,畢竟眼下就這么個秦軍的小將能幫上他了。

“巡撫的管家?不敢不敢,大人請跟我來,我與你跟隊率說說。看看能不能放你進城去。”邢老三給這番熱情的招呼搞楞了。巡撫的管家,多大的官啊,他這輩子也就遠遠瞅見自家都督兩眼呢。

“邢老三,你怎么又回來了?那支軍馬為何還不退去?”守城的隊率也被搞糊涂了,這來來回回的折騰。退又不退,來又不來,這是要干什么啊?

“隊率,這是城里巡撫大人家的管家,說是有要緊事要進城面見知府大人,你且放個搖籃下來接他上去唄?”左右一個人而已,能掀起多大風浪?邢老三檢驗過他的文書,確認了身份之后也不敢怠慢了。

“真是巡撫家的管家?”隊率有些搞不清狀況了,但是他知道,這人是他得罪不起的,巡撫官,多大的官啊,要是耽擱了他的事,上頭也肯定要問責,于是就招呼人手放下吊籃,晃晃悠悠的就把張云臺給拉了上來。

“多謝這位將軍了,我現在馬上要去見知府大人,這是我手持的巡撫印章和書信,足以說明總督大人已經奉了朝廷嚴令,準備對城里的秦軍下手,眼下我家巡撫已經被總督拿下,臨行前讓我突圍而出,前去掌管接手巡撫標營,方才我們斬了總督衙門的副將,他們恐怕是真的造反了,還請將軍多多提防他們前來搶奪城門啊。”

張云臺一上了城墻,就對著這隊率行了個禮,然后才快速的說道,

“什么?總督造反了?”隊率聞言大驚失色,這是怎的,居然好好的,城里的總督造反?這矛頭肯定是沖著自己來的啊!

于是找他要了巡撫的印章和書信看了看,雖然他看不懂,但是終歸軍里有識字的,叫來一瞧,就給確認事實無誤,

“這幫反賊,真是吃了豹子膽了,竟然敢沖咱們下手,來啊,都給我戒備好了,城里有任何膽敢沖擊城門的兵丁,都給我射殺了,”隊率氣的是火冒三丈,只差沒吃人了,直接大手一揮命令部下開始調轉炮口對準城里,

“第三排的,護送這位管家大人立即去知府衙門,沿途有誰敢造次,都給我斬了!”

“是!”

“點燃緊急烽煙,傳訊各方,城中明軍要造反,快!”等看著麾下送走張云臺,這隊率就迫不及待的吩咐左右開始行動,

很快,西城城墻上,就迅速點燃了代表著最緊急的三縷狼煙,翻滾的黑煙即便在數十里之外都能看到。

“西城起戰時狼煙,必然是出了大問題了,將軍,咱們怎么辦?”

秦軍的通訊,都是有嚴格規定的,這種三縷粗壯的狼煙,即代表所在的西門遭到了敵人的進攻,其他各部接到消息之后,務必在打探清楚的同時,派出得力的部隊進行火速增援,所以在城南的大營,迅速就行動了起來,

騎兵軍第二旅旅率不是別人,正是率軍北上打過韃子,并且獲得了山陰保衛戰勝利的陳明泉,此時他見西門烽煙起,手下人又來報告,于是沉著的吩咐道,

“城里本來是我軍和明軍一起駐守,但是城門一直在我們手里,來啊!第一營第一都立即出發,給我把南門牢牢控制住,不管是誰來搶城,都給我殺回去!”

“是!”

“旅率,西門來人,乃是城里巡撫標營的兵馬,他們帶來口信說總督衙門造反,已經扣押了巡撫本人,眼下正暗地里潛伏,準備控制全城。”正準備繼續發號司令呢,一個兵丁就跑來報信。

“人呢?立即帶上來,其余各軍暫時不要動,只要城門在我們手里,就什么都不怕。”陳明泉越是到關鍵時刻,越是沉得住氣,于是大手一揮,吩咐叫那報信的人進來。

“秦軍老爺,這是我家管家送來的密信,小的嘴笨,不知道該如何說,只是總督已經造反了,把我家巡撫大人都給扣了。”送信的親信,眼下看見大營內各軍都在戒備,兵強馬壯的,甚是嚇人,于是嚇的有幾分說不清了,但好在有書信在,就給交了上來。

“好狗膽!真是找死!來啊,吩咐第一營整軍完備,立即出發從城外去西城,先給我接手巡撫標營的軍權,然后讓西門守軍打開城門,一起進城,但凡明軍一律拿下,膽敢反抗者,殺無赦!”陳明泉一瞧這信,再聯系到之前鄭建軍派人送來的信,心里什么都明白了。

于是重重的捶打著桌面,怒而起身,

“第二營第二都,第三都從南門進城,先給我控制住北門和東門,不許放一個明軍出入,有妄動著,殺無赦!”

“第二營第一都,以隊分散入城,匯合城里的虎翼軍,立即展開,將各處明軍軍營和衙門全部給我圍了,第三營,即刻跟我出發,繞道去東門,直接將城外的明軍大營給我圍了,各軍立刻出發!”

陳明泉說完這句,就命人在城南同樣點起烽煙示警,于是一時間,整個大同府城附近的所有秦軍全部接到示警,而且一路傳一路的傳遞到邊境地區,反而比傳令的騎兵先到,于是邊境在靠近蒙古人和宣府鎮的各營,全部戒備起來,并派人往大同去探查消息。

而在內地的應州等地,虎翼軍的另一個鎮,隨即派遣了兩個主力營和唯一的一個騎兵營,立即出發北上增援,而這條消息,也通過一路路烽煙傳訊,在一個多時辰之后,直接報到了太原,大同亂起了!

到處都是往來傳信的騎兵,可是誰也不知道在大同鎮到底出了什么問題,以至于最高等級的狼煙被點起了。(未完待續。)愛尚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