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389章 分化蒙古諸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9章 分化蒙古諸部

第389章 分化蒙古諸部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5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喜歡《》就點擊分享讓更多人知道:


“騎兵軍五個旅,一個常駐大同,一個常駐太原,現在調另外一個去澤州隨時準備進入河南境內,剩下的兩個,將一個安置在榆林,防備蒙古人可能出現的違背盟約,剩下的一個,安置在遼州,準備突然東進,去切斷流寇向北進攻京師的道路,但是這樣一來全軍就沒有什么可機動作戰的兵力了。小說し”

整個秦王府設置的指揮中樞,被任命為秦軍軍務參議司的大堂內,第一任參議官兼山西都司指揮同知的高勛,正和天策衛指揮使魏小寶進行著軍事情報的分享和分析,當然,大多數時候,他們也只是作為執行機構,來處理完善李璟下達的命令。

魏小寶拿著一份天策衛各地密保上來的圖紙,然后歸納的北方地圖,稍微看了看之后,將手一指,

“這個部署,雖然咱家不懂軍務,但亦知一旦哪里有事,咱們這里作為預備軍的步軍,是很難及時增援上去的,不過主公命令各軍之中組建自己的騎兵營,作為機動力量,其中羽林,虎翼,神武軍各有一個騎兵**旅的編制,這些人馬,最近都組建的如何啦?”

魏小寶最近一直在忙活著秦晉之外的軍務收集,對于各軍上報的建設情況,都是直接轉交參議司來整理,所以對這塊了解不深,但是自家從京城秘密返回,當然得好生詢問一番,免得被李璟問起來的時候,一問三不知啊。

高勛知道自家就是個過渡時期的人物,往后啊,不一定能掌控實權,所以對天策衛這會指揮使是相當的尊重,但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回指揮使大人的話,各軍上三軍騎兵旅,每旅的缺額都是甚大。人馬雖然招募完畢了,但是戰馬別說一人雙騎。就說單騎都沒做到,以秦王殿下親衛的羽林軍為例,一個新編旅,九個正兵都,共計三千六百人馬,只有戰馬一千多匹,其余大部分人,甚至都是拿騾子代替呢。”

“怎的。親衛羽林軍都是這般模樣,那剩下的各軍,豈不是更加的困難?”

魏小寶心中一驚,怎么回事,連秦王第一軍的羽林軍都沒滿編?

高勛見他想岔了,頓時搖了搖頭苦笑道,

“秦王殿下體恤諸軍,認為羽林軍作為駐扎在太原附近,最近一段日子不承擔對外行動,所以大部分時候。處于練軍的時機,就不忙著先行接受各種裝備了,戰馬也同樣如此。但凡五六月間,從蒙古諸部購馬五千一百匹,羽林軍是一匹沒拿,都給交到各軍手中,第二騎兵軍的戰馬,則是從大同軍鎮里頭選調出來的,五個騎兵軍暫時也只有戰馬一萬七千匹,騾馬五千六百匹,都未滿編。”

“每月不過二三千匹戰馬的進項。哪怕是一年下來,不過是組建一支騎兵軍。這還是初步組建完成,這等缺額。實在太大,昔日我記得參議林承祖出使河套,不是和林丹汗達成了協議了嗎?”

魏小寶稍微一合計,琢磨了一下,這情況,似乎有些不對啊,往蒙古走的商路,每月都能出發好幾趟,怎的情況又變了?

高勛接手參議司不久,但是對這事,還真知道幾分,于是苦笑道,

“此一時彼一時啊,當時咱們和女真人作戰,蒙古人巴不得咱們和金兵打的兩敗俱傷,所以在五月底,直接交接了三千匹戰馬,還送來了一個整個部落,但是最近,草原上的局勢,似乎朝著林丹汗有利的一面發展,您瞧瞧這剛送來的戰報,河套八部,又出動進攻察哈爾地界,俘獲無算,但是林丹汗寧愿將這些部族的牧民斬殺,也不愿意繼續送給我們了。”

“什么?!竟然有此等事,為何不上報秦王殿下知曉?”

魏小寶一下子就待不住了,立即拿起戰報起身觀看,

“……林丹汗揮師進攻歸化,金兵留守300并科爾沁蒙古騎軍二千,與之交戰,三通鼓聲之下,狼狽敗退,附近兩千五百戶牧民被俘,林丹汗取其中愿意投誠者九百戶,其余人等全部斬殺于歸化城東,而后,繼續領兵東進,正與察哈爾境內蒙古部族交戰不止……”

“竟然有此等事,看來咱們和林丹汗的交易,要被迫中止些時日了,”

當李璟看著這份魏小寶急匆匆送來的戰報之后,頓時心里一突,這些日子,秦軍用錢糧生鐵和河套蒙古部族做交易,換了好些個戰馬,但是當初與林丹汗達成的協議當中,就有一條,林丹汗用俘獲的蒙古部族牧民,也可以額外交換,但是這條只執行過一次,就再無下文。

“主公,看來林丹汗對咱們也是防備異常啊,不然的話,他坐擁著插漢部和河套八部,麾下何止十萬,那用的著繼續屠殺牧民呢。”

魏小寶只能按照手頭掌握的情況去試著分析,得出結果之后,倒覺得心里有些慌張,那就是現在最大的戰馬來源地,河套八部一旦卡脖子,那整個秦軍的騎兵建設,就勢必遭受重創。

“無妨,林丹汗此人,甚是短視,無怪被黃臺吉攆的到處跑,這人啊,河過了一半,就想妄圖拆橋,可惜我也不是那般好拿捏的,甘肅行都司,已經發文,要求和西邊青海的黃教部落進行通商,那邊的戰馬,質量更甚漠南戰馬一籌,而且這些人,胃口也沒林丹汗來的大,只要三石糧食,或者些許的鹽巴,茶葉,就能換上一匹,每月下來,千匹戰馬還是能保證的。”

李璟心中冷笑一聲,林丹汗打的什么算盤,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無非就是限制自己騎兵的總規模罷了,擔心自己得到了陜西三邊精銳騎兵的補充,如果在得到蒙古部落牧民的補充,那就有可能建立一支能和他抗衡的騎兵主力。

“林丹汗此人,不是長久同盟的對象,真是鼠目寸光也,他以為自己重新從韃子手里奪回了歸化城,就能繼續東進察哈爾了?我料定了,韃子兵肯定會出兵西援,到時候,哪怕只出動五千金兵,也能打的林丹汗所謂十萬大軍到處逃竄,只有韃子把他打疼了,他才會知道我們才是最好的盟友。”

說著,又喚來左右親隨道,

“吩咐下去,暫且停下和林丹汗的一切交易,等韃子打疼了他之后,他自會再來尋孤王的。”

“秦王殿下,那這段日子,咱們的騎兵戰馬,豈不是要短缺了一些時日了?而且各地的商戶,對于通商漠南河套,都是做足了準備,各種物資囤積,一旦叫停了這條商道,豈不是叫他們損失巨大?”

魏小寶原本地位就不低,現在執掌天策衛整整三千個探子,每日接觸的都是軍國大事,眼界也漸漸成長起來,看事也有自己的一套成熟的方法了。

李璟欣慰的瞧了他一眼之后,還是覺得有些不足,怎么麾下這些人,眼界有了,膽氣也足,就是沒有創造性的主動去尋找解決的辦法,于是就道,

“林丹汗無非是插漢部的首領,名義上作為整個蒙古的大汗,但是我知道,他留在河套的左翼三萬戶,并不是十分的服從他,而且以往交易的大部分錢糧,都被插漢部自家占據,這些個物資,壓根就沒有分潤到下邊的部落。”

“秦王殿下的意思是,叫咱們發動內線,去訴說這些個部落私自和咱們交易?”

魏小寶這才恍然大悟,可是馬上又疑惑的問道,

“雖然咱們軍中有蒙古騎兵帶路,但是就怕這些個蒙古部落,不敢背棄林丹汗和咱們私自交易啊!”

“這個壓根就不怕,若不是咱們現在手頭的實力不夠,不然孤王都想派兵直接橫掃河套,控制這個產馬地了,你若是去過漠南,便會知道,這里不說野馬成群,但是花上時日,尋個三五千匹馬,還是簡單,他們只缺人,還缺糧罷了,再者說了,這些小部落,安能不動心?誰人愿意自家部落一直被插漢部壓在身下呢?”

李璟對于這些問題,向來是絲毫不擔心的,反正蒙古人缺糧,而不缺馬,河套八部和插漢部之間別看現在是一家親,可是暗地里,不知道多少齷蹉被隱藏著,單單說這次東征,插漢部要求八部出兵一萬,結果拿下歸化,左翼三萬戶一分好處都沒得到,這些就是怨言和分歧的所在,只要稍微一挑撥,就足夠了。

“吩咐下去,選軍中和八部熟悉者帶口信北去,但有一條,要務必可靠之人,留下他們的家人為質,防止一去不復返。”

“秦王殿下只管放心,這些事,我一定辦好,到時候只要八部肯動心,咱們有的是錢糧將他們拉攏過來,只是咱們要不要在其中加把火?引起他們和插漢部的沖突呢?”

魏小寶不愧是密探出身,一件事馬上就能聯系到更多,可是李璟現在要的是插漢部作為一個統一的河套部族,去牽制科爾沁等蒙古部落,讓韃子勢單力孤,所以搖頭道,

“只許辦此事,不許格外生事!”(未完待續。)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