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380章 不許一兵一卒入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0章 不許一兵一卒入豫

第380章 不許一兵一卒入豫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20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昭陵秋書名:

“距澤州十里之地,任何人不得進駐,哪怕流寇跑到這里,也不許越界追擊,如果看到秦軍過來,各軍不得交戰,均要后退二十里,并火速上報本官,若是那支軍馬膽敢擅自與秦軍沖突,軍法處置!”

盧象升現在也快被氣糊涂了,怎么好端端的局面,一下子就朝著失控的方向滑過去了呢。文小說

誰說不是呢,孫傳庭算的上整個明軍中現在最恨秦軍的,因為他是山西的巡撫啊,這丟人丟的,可惜他是看得清大局的,只能嘆息著說道,

“大人,秦軍眾而我軍寡,若強行沖突,非但打不過他們,事后恐怕朝廷還要問罪,咱們現在用主力包圍著高迎祥這個逆賊,在未能解決掉他之前,怕是不能抽調主力北上和秦軍對峙了,”

只是聽了這話,秦翼明倒有幾分動怒,想他們千里迢迢從四川趕赴京城救援,沿途沒有一句怨言,如今聽從朝廷調遣,是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對朝廷更是忠心耿耿,最是見不得李璟這種亂臣賊子,故而心中有氣,

“大人,如今我軍以數萬精銳,將高迎祥團團圍困,其不過數千殘兵敗將,殺之易如反掌,而李璟者,霍亂朝綱,妄自稱王,如今更在澤州擺下重兵,若其圖謀不軌,率軍南下,則我軍首尾難顧,安能幸免?末將愿提精銳一旅之師,克日北上,就在澤州境外擺下陣型,若李逆不來還好,若來,我必迎頭痛擊也。”

盧象升一聽,又是沉思,這種事說來可大可小。畢竟秦軍暫時還是得到朝廷默許的,若是妄自起了沖突,到時候在朝廷那邊不好交代,而且現在河南的局勢,眼瞅著最大的兩股流寇就要被平定了,

如果沒有外來其他軍隊干涉。保不好等剿滅了高迎祥,再過些日子,揮師東進,便能直接驅除其他流寇,河南一平,湖廣的糧食就能北運,屆時整個朝廷都能好過,再等蕩平了山東,騰出手來的明軍主力。就該和李璟這等逆賊算算總賬了。

“大人,不可啊,我意只許小股軍馬監視北面,不叫咱們被秦軍偷襲便是,若主動派大軍對峙,一旦不好,秦軍大舉南下,則何人可以抵擋?秦都督雖有**千精銳。但是只有一軍,秦軍十萬之眾。安能盡皆當之?逼急了那李璟與賊寇聯手,則天下危矣。”

孫傳庭是明顯不贊同用軍事手段去解決李璟現階段威脅的,在他看來,朝廷拖的起,李璟拖不起,只要河南山東的局勢能夠緩解。那坐擁整個天下的朝廷,就能迅速恢復元氣,到時候只有山西,陜甘的李璟,安能不敗?

但秦翼明這幾日通過對山西局勢的了解。心底對李璟這等人,是素來沒好感,甚至是欲殺之而后快,以全自己的忠義之心,

“孫撫臺,話可不是這么講,朝廷在宣化有大軍十幾萬,牽制其主力精銳,朝廷快馬探的,李璟在大同太原鎮布下七八萬人馬,如今能用在澤州的,無非一萬多人,我有九千精銳,若星夜北上,即便起了沖突,也未必不能長驅直入啊。”

“二位大人,無須起了爭執,此事當要速辦,但不能此時去辦,秦都督,你貴為大軍前鋒主帥,圍困高迎祥,乃是大功一件,你且辦好此事,便是對朝廷的盡忠。”

盧象升聽著手底下二位主帥的爭執,反而有幾分明了了,于是又道,

“秦軍在澤州布下萬余精銳,無非是準備趁機占便宜,我料其也未做好大舉東進的準備,畢竟他們素來打著替朝廷辦差的旗幟,哪怕偶有越境,也是以剿賊為借口,”

說完這句,他就轉向對著孫傳庭下令道,“孫撫臺,剿流寇易,防秦軍難,此等重任,我命你星夜帶山西兵二千,北上匯合清水營兵馬,統一歸你節制,只管在懷慶府北面布下陣型,秦軍若來,皆以小股軍馬監視,只要其部不攻城池,不殺地方軍民,皆不許妄動。”

孫傳庭見盧象升的提議正合自己的意思,于是心中歡喜,點頭道,“下官這就去辦。”

這事也耽擱不起,于是,在與后軍趕上來的王忠交接了任務之后,孫傳庭克日帶兵北上,與清水營和地方兵馬一起計六千人馬,防備北面。

“都督無須灰心,朝廷終究是有一日要進入山西的,只是眼下河南山東未定,故而不能妄動,你且帶軍,從西面和南面將流寇團團圍住,我帶軍在東,南陽總兵王忠在南,取石柱營馬祥麟為接應,各軍一起積壓流寇,只要殺了高迎祥,河南西面的匪患就算徹底掃清了。”

盧象升到現在,是心滿意足的,畢竟從他接手河南的爛攤子開始,局勢就一直沒好轉過,當時他手頭就幾千人,卻不得不面對數十萬流寇的肆虐,

而現在呢,他手里握著河南地方兵馬和收編的流寇,強行整編的昌平鎮兵馬,又得到了晉軍和京營數萬人馬的支援,眼瞅著已經剿殺了流寇之中最大的王自用,又包圍了第二強的高迎祥,這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

“誒,末將得令!”秦翼明哪怕現在心里再不滿意,也得乖乖接令,別看他是一品的五軍都督府都督,可架不住盧象升是五省剿匪總理大臣領兵部尚書銜啊,這正好死死的壓住他,品階有個屁用,他在盧象升的指揮下,甚至地位還不如孫傳庭來的顯貴呢,

君不見當年圓嘟嘟斬毛文龍在先?武將在文官面前,就得乖乖的聽著,用你的智謀勇武,就算瞧得起了。

“對面的明軍有點意思啊,一個個的都龜縮在城里,偶爾出來圍堵一下企圖北逃的流寇,其余時間,連和咱們斥候隊照面都不肯,整個懷慶北邊十幾里地,楞是一個明軍都沒有,”

剛剛趕到前線進駐的趙默笙,哈哈大笑著,可是心底卻有幾分不爽,于是又發泄似的指著南面道,

“勞資率軍星夜出發,連續走了幾百里地,結果就這么幾個區區小毛賊,真是不爽快啊!”

他下邊的軍將一聽這個,頓時不好接話了,甚至連親信的第一鎮總兵顧樸也裝起了死魚,權當沒聽見,打死也不能接話啊,他可是還記得趙默笙當時接到求援和來自太原的軍令之后,那副興沖沖的模樣,現在跑到澤州一看,北面攏共幾千個流寇,甚至還沒第一鎮的人馬多呢。

“怎么,都啞巴了,不會說話啦?!”

趙默笙越想越氣,自己容易嗎,這算算,整個半年沒怎么動手了,筋骨都快鈍了,可惜李璟的軍令卻牢牢的限制著他,

“豫,明廷命脈也,京畿重地百萬之眾,全奈運河湖廣供給,賊肆虐于河南,則官軍必然疲憊奔命,但于大局無補,今山東李九成,退守登州,不日便要戰敗,孤王已取天津暗線,送黃金三千兩自南直隸,尋孔有德,屆時再以游說河南歸德李自成,張獻忠等,東進山東,圍攻明軍后路,”

“但唯恐賊寇在河南求安穩,不肯輕動,故而,官軍破王自用,高迎祥等二部,正當天時,凡屬秦軍各部,均不得輕易越界,唯恐嚇走明軍,不能克盡全功,明軍若肅清西面,必然轉道進攻歸德,流賊不能堅守,勢必南下湖廣,東進山東,此秦軍百年基業之重事,屆時孔賊與張李二部匯合,必然向東,屆時集結于澤州,平陽之地秦軍必尋機進入河南,拖住豫兵主力……”

這道軍令,算是道盡了秦軍未來幾個月的戰略思想,那就是要坐視流賊和明軍的作戰,任何一兵一卒都不能妄動,但等到明軍剿滅了這兩股流寇之后,那沒事都要找事了,反正高迎祥的死訊一天不傳來,秦軍就一天不能輕易調動。

“都督,第四軍李都督率騎兵在前,已到澤州,咱們是不是回去接一下?”

自從調動駐地之后,顧樸琢磨著,趙默笙和李瑁也有段日子沒見了,這正好,來了個能制衡他的,總比他待在前線發脾氣的好。

“李瑁那小子,年紀輕輕的,腿腳利索的狠,還要我去接?勞資有那工夫,還不如在家陪婆娘呢。”

趙默笙沒好氣的提了句,這會秦軍占據晉南,總算能見到自己的家人,趙默笙也不例外,順道駐扎平陽時,就把自己兩三年沒見的家人都給接了過去,還順道娶了門親,也算是人生圓滿了,可是架不住心頭煩悶啊。

“這就是你的不地道了,我李瑁哪點得罪過趙兄弟啦?居然背后編排我,這可不興,待會非得好好灌你幾壺酒才是。”

正說著呢,突然一會大營帳子就被人給掀開了,來人不是李瑁還能是誰,只見他笑呵呵的進來,與趙默笙親近的打了招呼,才正色道,“趙都督,秦王殿下有旨,不許妄發一兵一卒入豫,違令者,軍法處置!”

“真沒勁,合著我過來,就是站在邊界上吹風的啊!”(未完待續。)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