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372章 左良玉的第二次作死之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2章 左良玉的第二次作死之旅

第372章 左良玉的第二次作死之旅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逆流直上

滎陽北門之外,秦翼明親自指揮白桿兵主力在前,張士儀在左,陸宗美在右,后路是楊正芯帶領的兩千多人,總兵力高達九千人上下,甚至比經過攻城消耗的賊軍主力人馬還要多。

素來官軍與賊軍交戰,弱于賊十倍人馬,仍舊能輕易戰而勝之,如此兵力幾乎在1:1的情況下,又是突襲,那簡直不要打的太輕松,秦翼明率領的騎兵和白桿兵更是百戰精銳,在北邊和建奴交過手的,

平日打流賊,只怕追不上,還怕打不過?

只看秦翼明親自領軍在前,一路沖殺,兵鋒所指義無反顧,而賊寇則被突然降臨的打擊給搞崩潰了,甚至指揮后隊的一個頭目,連示警的話語都沒來得及說出口,就被斬殺了頭顱,算作了一道軍功,

“殺!”

席卷而過的官軍騎兵,帶來的是無盡的殺戮,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破賊寇啊,眼前這接近一萬的賊人,如果全部被斬殺,那是多么大的功勞啊,所以在沒人發出明確招降命令前,沒有哪怕一個明軍會停止自己手上的動作,

在他們眼里,這些逃的到處都是的賊寇人頭,那就是白花花的銀子啊,這世間,還有什么比銀子更可愛的東西嘛?

兵敗如山倒,說的就眼下賊軍的境地了,在遭受突然而猛烈的襲擊之后,賊軍主力已經站不住腳了,他們甚至連百人規模的反擊都沒有,就這樣隨著敗退的人流,向其他地方潰退了。

“援軍終于到了,諸軍與我沖殺出去。”

傅傳珠總算揚眉吐氣了一把,守住了滎陽,等來了援軍。可是讓他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在賊軍圍城的過程中,為了防止城門被撞開,他們特意搬來了石塊磚頭把城門給堵了,這就是準備死守的架勢。

可是現在,防備賊軍的東西卻變成了阻礙自家兵馬出城追殺的障礙。他們也就只能干巴巴的站在城墻上,兩眼欲穿的看著下頭一道道軍功與自己擦肩而過,那都是錢啊!

“算了,援軍到了,咱們能保住性命和富貴就成了,再》■》■,說將軍一力抗住賊軍長達四日的猛攻,便是大功一件,升官進爵不在話下,何必拘泥此等外功爾。”

陳應龍一改先前雙方劍拔弩張的氣氛。笑呵呵的說著,這局勢瞬息萬變,他們作官的,當然不能只執著于眼前的蠅頭小利,現在滎陽保衛戰大獲全勝,他們最起碼殺敵在4000以上,這份功勞,誰也搶不走。

陳知縣,哦不。這戰過后,指導地方守備有功,護衛一方軍民安危的知縣,起碼要變成知府咯。

“這都是命啊。”

深知賊寇首級重要性的傅傳珠只能苦笑著,看著城下四處追砍的明軍,他也是無奈了。但是光羨慕沒用啊,來的明軍最起碼也在萬人規模上下,賊寇壓根不可能堅持到他出城的那一刻。

“快跑,快跑!不要理會后軍了,吩咐西城的大軍。立即撤退,不要和我匯合了。”

甚至都堅持不到一刻鐘,王自用就自己先崩潰了,實際上,如果他的老營兵馬能順利得到指揮的話,未必不能一戰,但是他們的精氣神都被打掉了,而且首領也跑了,所以沒人愿意在原地等死,都一股腦兒跟著往南跑。

北面和東面的兩股流賊大軍,都徹底完了,在兩萬多精銳明軍的突然襲擊下,他們不可能站住腳,除非王自用當機立斷,命令老營兵馬擋住,然后讓西南兩路大軍上來增援,可惜的是,他跑了。

“賊寇主力往南面去了,點燃烽煙,告誡各軍,死命追殺,我只要賊首的腦袋!”

盧象升人送外號盧瘋子,他此刻的做派,壓根就不像一個朝廷的巡撫,反而像個勇猛的將軍,胯下一匹駿馬,雙手持著標志性的長刀,奮力奔跑追殺著,但正是因為身為主帥的他,在前邊親自搏命,所以麾下的將士,才越戰越勇,幾乎到了盲目追隨的地步。

以貴軍為例,三千五百人馬,在當初平定西南叛亂時,幾乎是一觸即潰的角色,但是北上援豫之后,在盧象升親自統轄下,也是能夠主動野戰,并能戰而勝之的了。

“殺!”

整個戰場,已經沒有什么建制可言了,到處是在追殺敵人的明軍,到處是奔走而過的騎軍,追砍流寇,已經大局已定了,但是西南兩路還有三萬人馬的流寇另一支主力,才是明軍下一個重要的目標,現在從北邊追殺過來的秦翼明,也得到了命令,

然后帶著他的兵馬,和清水營副將王繼勛率一兩千人,快速南下追擊,而在他們身后的是盧象升親自統帥的三千天雄軍,要打,就要一舉打垮賊軍的主力,不給他們留一點點活路。

“報,總兵大人,河南巡撫,山西巡撫一道將令如下,命總兵迅速從密縣北上,堵截流寇敗兵,如若放走一人,必叫革職查辦。”

身在密縣的左良玉,聽這手下人送來的軍令,頓時舉棋不定,口中喃喃道,

“不應該啊,盧撫臺上月還在歸德剿賊,麾下自顧不暇,哪有如此之多的兵力,竟然一舉打垮了流賊的主力,這得多少人馬啊?”

不知道秦翼明已經率一萬多京營南下參戰的他,現在心底是沒有一點底氣的,如果朝廷打敗了西邊流寇的主力,那他怎么辦?現在駐扎密縣,堵截賊軍,要是把賊軍都消滅光了,豈不是說,秋后算賬的時候就到了?

“總兵大人,那您的意思是?”

左良玉能夠擁兵自重,當然離不開麾下將官的支持,現在眼見朝廷在滎陽大獲全勝,而且送來的軍令一道比一道措辭嚴厲,他們也開始害怕了,所以各個都希望左良玉能夠拿出個解決的辦法來。

“我意出兵立刻北上,若能斬殺王自用,引以為自保,諸位以為如何?”

左良玉沉思了片刻,就說出了自己心底的想法,可是這番話,卻引來了同為昌平鎮副總兵湯九州的不滿,蓋因為這其中有一事,讓此人不得歸順朝廷,甚至左良玉在此時擁兵自重,很大程度是都是受了他的影響。

無他,湯九州身為副總兵,去年曾率軍救援山西,結果被秦軍李瑁所部偷襲,本人大敗而逃的路上,被賊軍給俘虜了,又幸虧秦軍又和賊軍交戰,他才勉強逃了出來,收歸了舊部,但是恰巧,這事被左良玉給知曉了,

要是這事上報朝廷,湯九州非得被下獄問斬,可同樣是這樣,他不得不委身投靠左良玉,希望他不要將此事說出來,后來的事,當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兩位副總兵合兵一處,守望相助,當然大大的助漲了左良玉心底暗藏的心思,無論是當年對朝廷問罪的恨意,還是現在全國的局勢,都讓左良玉起了異心,那就是擁兵自重,待價而沽,無論是投哪一方,手頭都必須有兵力自保。

這也是昌平鎮兵馬一直在河南府不動的原因之一。

“總兵欲要北上,但敢問一句總兵,常言道,窮寇莫追,王自用身為義軍大元帥,兵力最是雄厚,即便在滎陽戰敗,但是主力未曾損耗,其麾下仍舊有兇殘老營兵馬數千之中,總兵以密縣之兵當面阻攔,必然要損兵折將,屆時朝廷趁機問罪,為之奈何?”

這番話,算是徹底把左良玉給搞懵了,而且參將趙柱趁機進言,

“總兵大人,盧巡撫欺人太甚,這般多的賊寇,放過一人便要問罪,我等豈非三頭六臂,安能做到水泄不通的圍堵?這不是逼大人去死嗎?我等昌平鎮三四千弟兄,皆是不服。”

能服氣么,跟著左良玉肆虐河南府地方,吃香的喝辣的,不要拼殺,只管向朝廷伸手要銀子,沒有功勞就在地方屠殺軍民冒功,這種日子簡直不要過的太舒服了,現在讓他們去和賊寇主力做亡命斗爭,誰愿意去啊!

“那我們該如何辦?”

見麾下的軍將都一一開口表示反對,左良玉也遲疑了,畢竟他的惡跡斑斑別人都是知道的,要是失去了軍隊,難保就被徹底拋棄了,所以軍隊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絕對不能輕易的消耗掉。

“撫臺不是命令我們出密縣堵截賊寇嗎?我們原本是駐扎在河南府的,現在流寇往南跑,就是要脫離撫臺的主力,但是他們脫離了險境,是往東去,還是往西去河南府,都無人知道,咱們既然為河南府駐軍,就該為本地效勞,咱們只管往西邊布下陣型,擋住流寇去路就行了。”

湯九州也跟著獻了一策,反正在他的心里,賊寇沒那么蠢,他們在西邊列陣,難道流寇沒帶眼睛,還能直愣愣的撞過來不成?

“甚好,便依次照行。”

左良玉聞言,遂不再猶豫,反正只要流寇在,朝廷就騰不出手來對付他,如果要強行的解除自己的軍權,那就該問一下麾下的將官答應不答應了!

于是,左良玉等華麗麗的開始了自己第二次的作死之旅,而不自知……(未完待續。)uw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