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368章 被牽制的王自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8章 被牽制的王自用

第368章 被牽制的王自用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14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書號:72098)


作者:昭陵秋

最新播報明天就是515,起點周年慶,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禮包書包,這次的515紅包狂翻肯定要看,紅包哪有不搶的道理,定好鬧鐘昂

滎陽,自古中原重鎮,歷來駐扎重兵把守,三國時三英戰呂布,便是在滎陽之中的虎牢關下展開的。

自戰國時,魏國引黃河水南接淮水,滎陽就成為了交通要道,其南新鄭,更是險要,隋朝更修通濟渠,溝通洛水,黃河,汴河之后,這里就是中原的重要關隘和屯糧之所。

明王朝行至今日,同樣如此,自山陜戰敗之后,退守到河南府的明軍,在匯通了河南駐扎的本地軍戶之后,在此建立了妥善的守備體系,先由保定總督麾下進駐了一個正兵營和兩個奇兵營,另有軍戶兵兩個千戶所,

在編四千余人,足見河南地方對滎陽的看重,將它作為支援前線的中轉站和屯糧之所,就近支援懷慶和河南府的剿匪作戰,但是由于流寇肆虐,不斷逃竄,滎陽的兵丁也被迫出擊,到今日,

城內只有一個千戶所和一個滿編的奇兵營,其中這個千戶所,只有五百來人,加在一起,也只有一千一百人,把守諾達的新鄭城,頗有幾分吃力,但是還好,城中滎陽知縣廣發縣里數萬軍民,得青壯兩千上城,總算有了抵御流寇的底氣。

滎陽作為軍事重鎮,自然城高墻厚,不僅城垛間隙有五步之遙,而且高三丈有余,四門皆配有甕城,又有突出二十四堡,每堡有火炮兩門,幾乎封鎖了各個死角,以堡高三丈五,任何攻城器械都無法直接威脅到堡壘的存在。

守城之將。乃保定總督麾下神武右衛指揮同知傅傳珠,又有保定總兵麾下守備張成友,本見城下流寇過萬,無邊無沿。心里都是慌張,但賊見城高,一時不敢妄動,而且沒準備什么攻城器械,所以在第一天。沒什么戰事。

而且王自用還企圖招降守城官軍,所以在第二天,也同樣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攻城,而是先以書信射入城中,許諾開城之后,不妄殺一人,守城明軍,皆升官三級,許傅傳珠紋銀萬兩,加封元帥。

“可笑至極,我生食朝廷俸祿,死亦為子孫供養,何德何能,竟能得賊寇如此羞辱,安敢欺我城中無人也!”

傅傳珠心中怒極,當即命人取信焚燒,然后招來城中知縣陳應龍,守備張成友,當著他們的面。持箭射中城外喊話一流寇,表明了自己的守城決心。

“同知大人有如此決心,本官當上奏朝廷,為大人請功。”

陳應龍心知自己身為文官。守城作戰是不行的,但是他身為本地父母官,逃跑也不行,所以也打定了主意,只要城里還能守下去,他就力撐到底。直到城破人亡。

所以又道,“傅指揮只管在城頭殺賊,本官在后督糧招募青壯,絕不拖同知的后腿。”

“如此城池必然堅守,絕不叫流寇入城。”

傅傳珠說完這句,就又招來奇兵營的千總傅德全,把總李初八,守御千戶王至元,商議之后,各分任務,號將一千二百明軍,分成六部,每部各補青壯三百,每部做五百人,輪流在城墻防備,

“李初八,你去西門,王至元你去南門,張成友,你帶兵往東門,我親自坐鎮北門,傅德全你帶一部,位列東北二門之間,往來接應,另請陳大人,親自率一部,分散于城中,搜拿流寇內應,但有作亂者,務必殺之。”

“如此甚好,”

陳應龍見他安排的妥當,心里也就鎮定下來,文人的做派讓他忍不住指點江山,信心滿滿的說道,

“城中有軍糧倉庫四座,每庫存糧四千石,糧食無憂,諸軍只管殺敵,本官必讓諸軍敞開肚皮,不必挨餓。”

“如此正好,我已派人突圍而去,前往面見撫臺,撫臺不日即率本部來援,屆時里應外合,一舉破賊,諸位升官加爵,不在話下!”

誓師動員之后,新鄭城中軍民,隨即信心滿滿的上了城墻,加上原本守御城池的四百軍兵,凡軍民等三四千人,守備城池,見賊數萬之眾,也覺得不是那么可怕了。

“我勢殺此寮,以解心頭之恨。”

平白耽擱了兩日,王自用見自家喊話的軍兵被直接射殺,心知城中借此準備妥當,此戰必死戰也,但是他也沒辦法啊,流寇向來都是逃竄,他在河陰境內,來回帶著人馬奔走,以躲避可能追趕存在的明軍主力,

平常就是下鄉搶糧,然后攻打些村寨堡壘,壓根就沒做好大規模攻擊官軍重鎮的準備,這次南下攻擊滎陽,為的就是突然襲擊,因為滎陽有官軍的糧倉,但是誰知道,大軍出發之后,連降大雨,阻擋了去路,平白耽誤了幾天。

等到雨水過后,道路卻泥濘不堪,甚是難走,如此從河陰到滎陽,硬是走了七天,突襲變成了強攻,而且等到要打仗的時候,王自用才發現,自己壓根什么都沒準備,別看現在有六七萬大軍,數十倍于守城兵丁,但是戰斗力就不好了。

要不是為了糧食,他甚至在此刻,就有扭頭就跑的心思了,如此等待了兩日,總算湊足了不少攻城器械,又以每門一萬人馬戒備,以北門和東門為主攻方向,起齊了軍兵,就準備攻城。

賊軍向來是流動作戰,對這攻城向來沒什么興趣,可是架不住這次他們缺糧,迫切的想要得到城里的糧食,所以也只能咬牙準備破城了。

“殺啊”

殘存的夕陽,硝煙彌漫的戰場,死去無人問津的尸首,被鮮血凝固之后染黑的大地,不時燃燒的旗幟,無不證明了大戰之后的悲慘模樣。

滎陽,這座屹立在中原大地上千年之久的古城,又一次迎來了自己作為軍事重鎮的光輝,七萬流賊,四千官軍,在此忘我的拼殺,雙方都只是為了活命而已。

整整廝殺了兩日了,距離流寇圍城開始已經過了四日,大股的流寇在王自用三千老營兵馬的驅使下,不斷用人命消耗著官軍的體力,甚至有那么幾次,流寇都大舉登城了,可惜又被明軍拼死打了下去。

“大元帥,這樣下去不行了,咱們這兩日,損傷的軍馬在四五千人上下,而且軍中缺糧,那些個被裹挾而來的軍兵,多有逃亡,單單我一個營頭,這幾日就跑了二百多人,再打下去,我只怕要激起他們的反抗啊。”

一個義軍頭目實在是被這慘烈的攻城給嚇破了膽子,他實在是打不下去了,一個營三千多人,在滎陽城下碰的頭破血流,傷亡了六七百,逃了二百,這樣的損失,可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要不是他們現在是作為攻擊方,

還有時間去休整的話,那只怕這支軍隊,已經就地崩潰了。

“膽敢再胡言亂語,霍亂三軍的,我就要擰下他的腦袋,掛在營門!”

王自用心里也同樣著急,因為南線游走的騎兵,帶回來一個消息,一直停留在河南府觀望的左良玉,帶著人馬進駐滎陽以南的密縣,但好在沒有繼續北上了,只是屯兵原地觀望,如果自己在短時間內不能打破滎陽,那等到自己力竭,左良玉這種只占便宜不吃虧的主,

必然要率軍北上來打自己,他麾下可是足足有兩千騎兵的,到時候追砍自己,那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大敗。

“將你的營,移師到南面去監視左良玉,不許放一個明軍過來,不然我要你的腦袋!”

王自用看著營帳之內各個低頭沉默的頭目,大聲的呵斥著,然后重重的捶打前面的桌子,吼道,“明日出動老營兵馬,一舉破城,誰敢后退,我必殺之!”

他這也是逼急了,對滎陽的明軍已經忍無可忍了,甚至要動用自己最后的三千老營上來攻擊,但是他心底卻不緊張,甚至有幾分從容,因為明軍的主力既然出現了,那就意味著他暫時還是安全的。

左良玉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性格,就注定了他不會帶著自己的主力來和自己硬拼,畢竟野戰起來,昌平鎮的兵馬不出死力,還不一定打的過自己呢。

“尊大元帥號令!”

營中的頭目見王自用都說出這番話來了,知道不上陣是不行了,他連自己的老營兵馬都拉上來,這是要拼命了,誰敢在這種時候拖后腿,那肯定是沒好下場的。

“明日破城,屠城三日!”

“殺!”

“gou太陽的左良玉,妄稱朝廷大將,此刻坐擁四五千人,卻在密縣停留觀望,遲遲不肯北上,這個王.八.蛋,真不是個好東西。”

神情疲憊的傅傳珠,身上已經三處受創,可即便如此,他仍舊親自在城頭指揮殺敵,但讓他無法接受的是,明明援軍就在數十里外,卻遲遲不肯上來解圍,

“大人,城里只有兩千余弟兄能夠動彈了,瞧著賊軍今日黃昏動作,明日怕是要出主力來打了啊。”

作為預備隊的傅德全也是傷痕累累,要不是他帶著人馬前來拼死增援,可能現在北門都被打破了,可惜他也沒余力了,如果賊軍再來一次猛攻,可能城池就要陷落了。

PS.5.15「起點」下紅包雨了!中午12點開始每個小時搶一輪,一大波515紅包就看運氣了。你們都去搶,搶來的起點幣繼續來訂閱我的章節啊!(未完待續。)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本站所轉載的小說均為網友上傳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