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末年第351章 沙河大戰,山東在此一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末年 >>大明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1章 沙河大戰,山東在此一舉!

第351章 沙河大戰,山東在此一舉!


更新時間:2016年05月06日  作者:昭陵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昭陵秋 | 大明末年 

“大都督,對面又來祖家,吳家等關寧鐵騎助戰[們是否該撤了?”

陳有時負責騎兵作戰,雖然被孔有德分去三千人馬,但是手頭仍舊還有五六千騎,此時負責全軍外西戰,消息最是靈通,聞關寧鐵騎進駐,心下黯然,可不是孔有德出事了吧?

不得不說,東江鎮這些叛軍,戰力了得,哪怕是聞名天下的關寧軍,在他們面前也討不得好,更別提匆匆組建的關門鐵騎營了,足足五千騎兵,陳有時只派千人,便足以牽制了。

但和關寧軍交戰,可不得不慎重起來,畢竟這并非是尋常對手啊!

“孔賢弟福氣深厚,非孟浪之人,我料其必走他方,此月余,為我等拖延時日,只是為兄實力不濟,未能一舉擊破當面官軍,以至于明軍越聚越多,到今日,已成勁敵啊!”

李九成搖了曳,看著遠方明軍若隱若現的營寨,頓時嘆息了一聲,

自去歲年末起兵至今,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可是三月興兵圍攻萊州城,至今日,尚未破城,雖殺明巡撫徐從治,總兵張可大等,但卻未占據絕對優勢,甚至于,明軍一向堅守營寨,不肯正面交戰。

他想趕在關寧軍南下之前,擊潰當面之敵,都未能辦到,如今住持平叛的朱大典麾下,聚集了十二鎮總兵,精銳官軍已達四五萬之眾,交戰起來,有關寧軍和東江鎮兵馬壓陣,關門鐵騎營牽制,難免施展不開,只能一退再退。

可是萊州就在咫尺了,一旦讓官軍解圍。那李九成就只能引兵退守登州了,因為戰略上的優勢全部會被丟掉,這也是他執意要在萊州城下和明軍決一死戰的原因。

“大都督,可是如今,咱們弟兄已經力戰不支,雖糧草還能接濟。可是官軍壓迫甚急,長久對峙,非良策啊。”

耿仲明位列遼東國都督,自領一軍,猛攻萊州不克,也是心生退意,想引兵回歸登州,坐等局勢變化,可是他哪里知道。退守登州,無非是坐以待斃,任由官軍占據絕對優勢罷了。

械,李九成望著帳內一眾軍將,甚至連自己的兒子李應元,也心生退意了,故而心中升起一股無力感來,這,是敗亡的先兆啊!

“大都督招遠急報!”

正準備強撐精神。與各將分析戰局,準備尋求他法的李九成正要說話。突然聞帳外急報,頓時一驚,招遠乃登萊門戶,攻打萊州,必守招遠和黃縣,他可是派大將毛有順帶兵三千守招遠。毛承福帶兵兩千守黃縣,皆是萬般叮囑,怎的有變?

“快快講來”

“稟告大都督,關寧軍祖家軍并吳三桂大軍,突襲招遠。毛將軍領兵正于城外與明軍交戰,被其襲擾后軍,大敗而逃,招遠已經丟了!”

“什么?!”

李九成一個站立不足,頭腦一昏,簡直無酚受這個結局,毛有順怎敢出城與明軍接戰?

“誤了我的大事也!”

正當軍將等一起慌亂時,又有一騎飛奔入營,進主帳便單膝跪地,“大都督,黃縣急報,明軍一部三五千騎,攻打甚急,毛承福將軍請大都督速發援軍救援!”

“父親,請讓我帶兵前去救援黃縣,必擊敗官軍得勝而歸。”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李應元主動請命而出,明軍愈發接戰,到激起了他的戰意來了。

“休要魯莽。”

李九成久經戰陣,甚至連孔有德,陳有時這等朝廷出身的副將,參將都要位列他之下,足見此人在東江鎮的地位和本事,他可不蠢,這兩部明軍,都是精銳,又一起出動,這是否意味著明軍增援的錢糧和部隊都到了?

別看現在他們攻打萊州甚急,又一面壓迫朝廷援軍,可那是建立在官軍統屬不一,作戰畏懼不前的基礎上的,更因為之前只有黃龍等東江鎮一部騎兵,所以他才能占據優勢,可是現在,朝廷調來了關寧鐵騎和關門鐵騎營,他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現在丟了招遠,黃縣又被攻打,恐怕遲早都要敗亡,

于是沉思許久之后,才沉聲道,“傳令各軍,嚴密監視明軍,各部今夜以輜重先走,取了各軍傷員弟兄等,一并去登州,各軍主力,各自準備,傳令下去,騎兵全部集結起來,明日一早,前往明軍大營挑戰,掩護各軍撤退。”

現在,只有乘著明軍的騎兵主力在外奔襲招遠和黃縣的空檔,立即撤退,退守登州,借城池和火炮之利,才能繼續作戰了,要是繼續在這萊州野外,與明軍主力交戰,李九成自問沒有這個本事,但依托城池和水師,他坐擁后路,打不過,隨時可以撤退。

“喏!”

各軍將不敢懈怠,加上早有撤退的心思,這一日,頓時在萊州城外罷戰,各軍在李九成揮如臂膀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撤退前的各種準備,而這些,在萊州城里最高指揮朱萬年的眼里,就是大戰將臨前的沉默。

叛軍,這是要死命攻擊萊州了啊是以烽煙傳訊遠方的明軍援兵,祈求救援,而接到消息的朱大典,亦以薊門總兵鄧玘,義勇總兵劉澤清為左右兩路,他自己親自督軍黃龍,金國奇等東江,遼東鎮騎兵,以一萬人為先鋒,漸漸逼近萊州沙河地界。

“哼,朱大典此人,統軍膽小如鼠,今日安敢欺我!”

即便是要撤退,李九成也絲毫不畏懼這些明軍,哪怕來的再多,又能如何?關寧軍的祖大樂,祖寬,吳三桂等人未至,關門鐵騎營的張外嘉也未到,丟了這部騎軍,他安能懼怕。

于是,以陳有時督軍騎兵,點齊六千,李應元點齊步軍一萬五千人,又有火炮足足三百門,火銃七千支,以高成友,陳光福為左右兩翼,他自領中軍趕赴沙河迎戰,只留耿仲明領精兵三萬,留守萊州城下,預防朱萬年等明軍趁機內外夾攻。

明崇禎五年六月二十九日,凡屬明軍援登萊各軍馬步兵馬三萬五千人,分列各軍于沙河西段,一字排開的總兵亦有金國奇,鄧玘,劉澤清,劉良佐,楊御番,張韜,黃龍,牟文綬,吳安邦,陳洪范,王洪,劉國柱等十二鎮總兵。

計有戰馬五千匹,炮130門,由彭友謨掌炮隊,但是在軍隊質量上,丟了關寧軍主力和關門鐵騎營的官軍,未必就是叛軍的對手,但是補充了一定的錢糧之后,官軍的戰斗意志也漸漸高昂,以沙河中段為界,鄧玘,劉良佐,楊御番三人為左路;

牟文綬,吳安邦,陳洪范,劉國柱為右路;劉澤清,張燾,王洪為中路;黃龍,金國奇為騎兵接應,全軍靜止不前,等候李九成叛軍來攻。

“官軍擺出鐵桶陣,誘我去打,可惜,在我看來,不過草芥爾,諸軍,豈非懼怕山東草芥乎?!”

李九成不屑的看著對面的明軍方陣,吩咐左右親衛,以此言大聲嘶吼,傳揚全軍,遂三軍士氣爆頂,打山東兵,他們可是從來沒怕過!

“擂鼓進軍,炮隊向前,擊潰明軍!”

如果說迫切的想要進行戰略決戰的是明軍,那還不如說是李九成了,如果能一舉擊潰眼前這支軍隊,那他就有機會徹底席卷山東,成就王霸之業了!如此大好時機,安能不一舉全軍壓上。

于是,高昂的鼓聲,低沉的牛角號聲一起響起,以四五人為隊的炮陣,以釁車推著向前,不斷逼近官軍的位置,而明軍受此氣勢壓迫,各個聞聲害怕,士氣幾驚失的干凈,他們中,除開將領的家丁,其余的也就是發了柄兵器,臨時充滿被從泥土地里召集起來的農民而已。

指望他們和東江鎮這種半匪半軍的職業化部隊作戰,那真是太過于勉強了,甚至如果沒有家丁部隊的壓陣,單單對面這股子壓迫,就能讓他們瞬間崩潰,這就是明軍!

所謂那支大明朝廷的精銳官軍了!

“穩住,不要亂,膽敢臨陣脫逃者,殺無赦!”

軍將,在忘我的壓陣,可是卻沒有多大的作用,要是明軍精銳,也就不至于讓山東亂成這樣,甚至大半年的工夫,調集了北方幾乎所有的精銳,都無法彈壓地方叛亂了。

“發炮!”

彭友謨亦乃cao炮良將,自他統炮隊以來,與賊交戰,到是互有勝負,之前可是一敗涂地的。

等叛軍距七八十部,他先以數百斤重的將軍炮,上規格齊整的三斤鐵彈,呼嘯打向叛軍軍陣,頓時引來一片血雨,甚至有一門倒霉的炮陣,被直接砸翻,將身邊數十人連帶著傷及。

但官軍火炮,畢竟裝填困難,而且炮手也不算熟練精銳,故而戰陣之前,頗有慌亂之意,而臨近七八十步之內,李九成也不是吃素的,他素以指揮火炮火銃兵而揚名邊鎮,此時安能讓明軍炮陣專美于前,

只一聲令下,各軍火炮但凡射程夠得著的,一律壓實了位置,然后迅速裝填炮子,怒吼著向官軍反擊

推薦以下熱門小說:

提供提供小說,

以及,武俠小說,網游小說,,校園小說等免費網絡小說閱讀。

**作者昭陵秋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有章節錯誤、排版不齊或版權疑問、作品內容有違相關法律等情況,請聯系管理員。


上一章  |  大明末年目錄  |  下一章